腐植酸與土壤肥力的關係

2020-11-28 騰訊網

幾十年來,因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導致土壤結構失去了原來的賦存條件,土壤肥力不斷下降,土壤的「核心物質」——腐植酸難以為繼。農業和環境學家指出,凡是向土壤投放的外源性物質,都是對土壤的攻擊。從維護土壤生命力來看,非土壤本源性物質腐植酸不可為。對此,向土壤反哺工業提取的腐植酸,重構「土肥和諧」新關係,於農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腐植酸是什麼

(1)至黑至寶。

認識腐植酸從土壤中來。254年前(1761年),土壤學家把土壤中的「黑東西」稱之為「暗色物質」。直到1761年,Wallerius首先提出「腐殖質」這一名稱。1807年,德國Thomson用鹼溶液從土壤中提取出腐植酸,這才明確了土壤中最深刻的「暗色物質」就是腐植酸。

(2)平衡運轉。

腐植酸是土壤養分運轉的「倉庫」。一方面,腐植酸是土壤最優越的有機質,為植物生長提供有效的營養和能量;另一方面,腐植酸通過與土壤微生物活性、根系之間的相互作用,將作物吸收的營養返還給土壤。於此,腐植酸在保持土壤有效養分支出量與補給量之間發揮著重要的平衡關係。

(3) 本源相似。

土壤腐植酸不可取,工業化利用成為必然。研究表明,工業提取的煤炭腐植酸與土壤腐殖酸具有相似的物理特性、化學組成、分子結構及分子量範圍,具有一致的應用特性,且適合在不同條件下開發應用。利用腐植酸肥料、農藥、可降解地膜等系列產品反哺土壤,於土壤親切、於產品增榮、於食品安全、於環境友好,可謂一舉多得。

土壤肥力是什麼

(1) 土壤肥力的概念。

通俗的講,土壤肥力是土壤滿足植物生長吃飽、喝足、住的舒服的能力。狹義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給植物養分的能力。廣義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和協調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土壤各種基本性質的綜合表現,是農業可持續生產的根本所在。

(2) 土壤肥力的分類。

土壤肥力可分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經濟肥力。自然肥力是由土壤母質、氣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徵的綜合表現;人工肥力是指通過人類生產活動,如耕作、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人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經濟肥力是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的統一,是兩種肥力在同一土壤上相結合而形成的。其中,自然肥力是土地生產力的基礎,是土壤最本質的特徵。如果不了解自然肥力,人為反哺土壤(人工肥力、經濟肥力)都可能錯位;反過來,人工肥力、經濟肥力要與自然肥力條件相適應。

(3) 土壤肥力的形成。

土壤學者普遍認為,土壤肥力主要包括養分因素(主導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等4種因素。4種因素既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間不可替代。養分因素是指土壤中的養分貯量、強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其有效性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土壤為植物提供養分的能力;物理因素是指土壤的質地、結構狀況、孔隙度、水分和溫度狀況等,直接影響土壤中養分轉化速率和存在狀態、土壤水分性質和運行規律以及植物根系生長力和生理活動;化學因素是指土壤的酸鹼度、陽離子吸附及交換性能、土壤還原性物質、土壤含鹽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質的含量等,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土壤養分的轉化、釋放及有效性;生物因素是指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性,是土壤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主要推動者,促進了土壤有機質-腐殖質-腐植酸的分解和養分的轉化,參與了土壤形成的全過程。

(4) 土壤肥力之核心。

在土壤形成過程之中,「有機質-腐殖質-腐植酸-土壤肥力」之間密不可分。腐植酸本身是一種親水膠體,在土壤中起著吸附粘結的重要作用。腐植酸與植物組織及微生物代謝產物中的蛋白質、胺基酸、多糖醛酸甙以及粘粒礦物以及鐵、鋁的氫氧化物等,通過不同形式與各種作用力相結合,形成了各種類型的有機-無機複合體。同時,在各種表面電荷和作用力下,通過膠體化學作用而形成了不同粒級的微團聚體,其形成過程賦予了土壤有機-無機複合體鮮活的生命力。腐植酸微團聚體保持和協調著土壤中的水、肥、氣、熱狀況,影響和決定著土壤酶的種類和活性,形成和穩定著土壤的疏鬆熟化程度。如果說,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標誌,那麼,腐植酸則作為土壤有機質的核心物質,始終貫穿於土壤肥力形成之中,居於土壤肥力形成的「核心地位」。

(5) 土壤肥力之作用。

腐植酸對土壤的形成、物理、化學、生物學性質和肥力起著關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7個方面: 腐植酸是土壤形成的參與者和促進者; 腐植酸促進和制約著土壤金屬離子、微量元素的遷移、固定和淋溶; 腐植酸是土壤結構的穩定劑;腐植酸影響著土壤的鹽基交換容量; 腐植酸影響土壤的持水性; 腐植酸是植物養料的倉庫; 腐植酸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腐植酸與土壤肥力的關係

(1) 統一有機體。

腐植酸與土壤肥力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關聯、誰也離不開誰,可謂「黃金伴侶」。相對於腐植酸而言,來自土壤;相對於土壤而言,腐植酸是其核心;相對於肥力而言,腐植酸是土壤肥力之所在。

(2) 命運共同體。

沒有腐植酸的「土壤」,就不能稱其為土壤,只能是風化了的巖石而已。反之,沒有土壤這個基床,也說不成腐植酸。如果二者均有,但肥力很弱,土壤也就沒有活力,土壤沒有活力,肥力自然不高。據此,在同一命運共同體中,無土,腐植酸不存;無腐植酸,土不活,肥不在,誰也離不開誰。

(3) 獨具核心力。

在土壤固相組成中,除礦物質外,就是土壤有機質。土壤腐殖質是土壤有機質中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佔比高達80%;而腐植酸又是土壤腐殖質中最活躍的組分,佔比高達75%,獨具土壤「核心地位」,可見,腐植酸在土壤中,猶如「人體心臟」,無土不存。沒有腐植酸,土將不土。抓住腐植酸這一「核心力」,育化土壤,等於抓住了土壤的「靈魂」。

綜上可見,腐植酸與土壤肥力之間密不可分,是一個良性的、有機的、統一的命運共同體。當前,面對全球性土壤障礙問題,重構「土肥和諧」新關係,必須認清腐植酸與土壤肥力之間的重要關係。利用人工智慧的方法,將工業提取的腐植酸,與各種農業投入品(種子、肥料、農藥、地膜、調控品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人工精準反哺,對維護土壤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腐植酸與土壤微生物的「微妙關係」!
    腐植酸貫穿於土壤生命之中,是土壤的「生命核」。沒有腐植酸,土壤將失去活性。據此,理清「土壤—腐植酸—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對保護國土資源、促進土壤可持續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土壤腐植酸腐植酸是土壤中最深刻的「暗色物質」,其生命的每一個周期皆與生命體相關聯。
  • 解密腐植酸與土壤微生物的微妙關係!
    腐植酸貫穿於土壤生命之中,是土壤的「生命核」。沒有腐植酸,土壤將失去活性。據此,理清「土壤—腐植酸—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對保護國土資源、促進土壤可持續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腐植酸是土壤有機質中最活躍的部分,對土壤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①土壤形成和土壤肥力的積極參與者與促進者;②促進和制約著土壤金屬離子、微量元素的遷移、固定和淋溶;③是土壤結構的穩定劑;④影響著土壤的鹽基交換容量;⑤影響著土壤的持水性;⑥是植物物料的倉庫。
  • 腐殖質含量是判定土壤肥力的主要依據之一
    提高土壤肥力。腐殖酸分子上帶有電荷基團,可以螯合游離在土壤溶液裡的一些陽、陰離子,緩衝土壤酸、鹼性,調節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鐵、鋅、鈣等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保持土壤礦質營養,減少淋溶流失,減少離子之間拮抗作用,提高肥效。外源腐殖酸起到植物生物刺激素、土壤調理劑、肥料增效劑的作用。
  • 腐植酸的作用(鉀、鈉區別)
    一般作為評價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就是以腐殖質的含量而定。作為根施肥,目前大多數肥料生產單位,以腐植酸為主要載體,配入其它功能的物質,生產出功能不同的肥料,如:腐植酸銨、腐植酸鉀、腐植酸磷、腐植酸氮磷鉀等,以及作為土壤改良用途的腐植酸鈣、鎂等腐植酸類肥料。腐植酸鈉是大分子弱酸鈉鹽,主要為羧基、酚基、羥基、甲氧基、醌基等。
  • 腐植酸能改良土壤性狀—新聞—科學網
    天然礦物腐植酸主要是動植物遺骸經過微生物分解轉化後形成的有機物質,普遍存在於土壤、泥炭和風化煤中,對植物的生長和土壤生態系統具有重要作用。 腐植酸類肥料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植酸,其次是一些大量、中微量、微生物等營養元素。腐植酸的複雜結構及特性,自然就決定了腐植酸類肥料是一種多功能的有機肥料。其中,改良土壤性狀是腐植酸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 為什麼說腐植酸是最好的有機質?
    2、土壤學家認為:土壤有機物通過自然礦化/腐殖化作用形成腐殖質--腐植酸,少則兩三年,多則一百年。目前,我國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在2.5%左右。按照土壤腐植酸所佔比重60%計,腐植酸含量不足1.5%。 3、煤化工學家認為:泥炭、風化煤、褐煤中含有豐富的腐植酸。
  • 有機質、腐殖質、腐植酸到底有啥區別?
    一、土壤有機質的作用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土壤有機質就沒有土壤肥力,其主要功能表現在七個方面: 1. 土壤養分的主要來源; 2.
  • 「中國農業新聞網」有機質,腐殖質,腐植酸三者有什麼不同
    一、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其主要功能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保肥保水性,是水肥的載體。2、微生物的載體和能源。3、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二、土壤有機質是什麼?土壤有機質就是土壤中來自生命體排洩物或屍體的有機物質。土壤有機質是一大類結構非常複雜的大分子物質。
  • 科普:微生物、土壤、腐殖酸到底有什麼關係?
    在此基礎上,闡明「土壤-腐殖酸-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對於保護國家土地資源和促進土壤可持續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土壤腐殖酸(1)土壤生命的基礎腐殖酸是土壤中最深刻的「深色物質」,其生命的每個循環都與生物有機體相關。
  • 腐植酸、胺基酸、海藻肥,用哪個最好
    與氮、磷、鉀等元素結合製成的腐植酸類肥料,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長、改善農產品質量等功能。 腐植酸肥 目前,我國腐植酸肥料生產企業有1000多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腐植酸肥料生產國。
  • 腐植酸和黃腐酸的關係有哪些?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尋找改良土壤的方式方法,以追求綠色農業的生產,腐植酸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農戶所使用。對於改良土壤這麼好用的腐植酸,你了解它的特性嗎?常用的腐植酸和黃腐酸之間有什麼關係?想知道的話就快往下繼續看吧!
  • 礦源黃腐酸鉀的使用方法,腐植酸的水溶肥料能改良土壤嗎?
    礦源黃腐酸鉀葉面肥,提升土壤肥力用腐植酸水溶肥可以嗎?礦源黃腐酸鉀使用方法,土傳病害有什麼危害?富含腐植酸水溶肥礦源黃腐酸鉀哪種好?生化黃腐酸鉀和礦源黃腐酸鉀有什麼區別?
  • 腐植酸改良土壤
    煤炭腐植酸與土壤有機質中的腐植酸具有相似的結構和性質,因此大量施用泥炭、褐煤、風化煤及其製造的腐植酸類肥料,實踐表明,也可以起到顯著的土壤改良作用。 一、鹽鹼土的改良 鹽鹼土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鹽量過高;有害離子(如Na 、CI-、HCO3-、CO22-、Mg2 等)濃度過大;土壤鹼性過強;土粒高度分散,土壤結構性差;作物生長發育受到抑制。
  • 土壤肥力檢測儀器
    土壤肥力是土壤在綠色植物日常生活的所有步驟中,同樣並且連續地提供綠色植物以最很多的合理養分及水分的效果,是土壤物理學、有機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特性的綜合性反映,具備植物的生長供貨和融洽營養物質、水分、氣體和發熱量的效果。土壤肥力是在一般標準下(氣候、綠色植物、種類、種植、管理方法等),最後目地是推動植物的生長。
  • 腐植酸肥、魚蛋白肥、胺基酸肥、海藻肥,哪個最好?
    與氮、磷、鉀等元素結合製成的腐植酸類肥料,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長、改善農產品質量等功能。目前,我國腐植酸肥料生產企業有1000多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腐植酸肥料生產國。腐植酸肥料是利用泥炭、褐煤等原料,採用不同的生產方式,製取含有大量腐植酸和作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氮、磷、鉀及某些微量元素的產品。
  • 關於六項腐植酸概念和術語的探討
    當前,腐植酸行業存在概念多元化、詞語不統一、宣傳品各說己見等問題,造成了學術界和市場混亂,給行業和國家管理帶來了很多困難,也給腐植酸產業健康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對此,必須科學地規範行業用語。現就行業內存在爭議較大的六項概念和術語,即「腐植酸名稱」「腐植酸原料」「腐植酸有機質」「煤炭腐植酸」「生物腐植酸」「腐植酸有機碳肥」等進行了歸納,請大家共同探討。
  • 怎樣提高果園土壤肥力?
    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正確認識土壤肥力的形成,採取正確的補充方法,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土壤肥力,扭轉單一施肥的錯誤傾向。 土壤肥力是由有機肥力、微生物肥力和化學肥力等三種肥力的綜合效應形成的,缺一不可,任何一種單獨肥力都無法滿足土壤肥力效應的需要。
  • 黃腐酸鉀、腐植酸鉀的騙局揭秘!
    腐植酸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草炭、褐煤、風化煤等中,可從腐植酸中提取一定的黃腐植酸與氧化鉀製成黃腐酸鉀。現在市場上黃腐酸鉀、腐殖酸鉀滿天飛,甚至有的複合肥裡面有一種標註為「Kom」的物質也被解釋為鉀肥,今天我就來為您揭開他們神秘的面紗。黃腐酸鉀,不是純鉀K2O(氧化鉀) 黃腐植酸是腐植酸中的一種成分。
  • 圍觀腐植酸與土壤的一段對話!芒果園的土壤管理
    腐植酸:土壤大哥,最近好嗎?土壤:就那樣,不死不活。腐植酸:怎麼了,無精打採?土壤:你看我現在,面黃肌瘦,能好嗎?腐植酸:怎麼啦?腐植酸:噢,忘了介紹了。我叫腐植酸,咱們還是親戚呢。土壤:哦,是你呀,這些年越來越少見了,都幹啥去了?腐植酸:大哥,不用說了!本來我很清楚我的定位,我就是潤物細無聲,可人類急功近利,舍我而大量施用化肥,只為眼下所謂的高效。
  • 充分認識腐植酸!它是氮肥的緩釋劑,中微量元素螯合劑
    三、腐植酸結構功能與作用結構:腐植酸是一類天然有機弱酸,由黃腐酸、黑腐酸和棕腐酸三部分組成。元素組成:煤炭腐植酸與土壤有機質中的腐植酸具有相似的結構和性質,腐植酸的主要元素有碳、氫、氧,還有少量的氮和硫,另外還還有多種官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