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質含量是判定土壤肥力的主要依據之一

2021-01-17 鄭果園藝技術服務部

一、土壤與耕層

土壤是地球陸地的表面由礦物質、有機質、水、空氣和生物組成的一層疏鬆的自然體,具有肥力,能生長植物。是地殼上的巖石經過千萬年的風吹雨淋,再經過細菌、藻類、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漫長的生長加工逐漸的演變過來的。人類的農業活動擾亂了土壤的自然結構,耕作活動在地表土壤形成耕層,耕層是土壤主要有機質集中層,一般垂直厚度20cm以內。耕層以下的層次稱為耕底層。耕層富集了土壤主要的肥力,是土壤根系的主要集中部分。

二、有機質與腐殖質

土壤有機質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新鮮有機質物質,半分解的有機質,以及經微生物轉化和物理化學過程形成的腐殖質。土壤有機質結構複雜、分子大,主要來自動、植物殘體。植物或動物殘體進入土壤後,被各種微生物礦質化,礦化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小分子有機物,礦質化速度和土壤溫度高低成正比,溫度越高分解過程越快。

動植物殘體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簡單化合物的同時又重新合成複雜的高分子化合物。土壤微生物還可把一些小分子有機物合成為大分子有機物質,即腐殖質,這個過程叫腐殖化過程。腐殖質是一大類含碳的有機聚合物,分子量大,結構複雜,是土壤中對植物生長有益的物質,具有離子交換、粘結和粘著性等。腐殖質在土壤中以游離腐殖酸和腐殖酸鹽類狀態存在。

腐殖質呈黑褐色,是土壤有機質主要組成部分,佔土壤有機質總量50%-70%,含有碳、氫、氧、氮、硫、磷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元素。腐殖質以凝膠狀與礦質粘粒緊密結合,成為土壤中重要的膠體物質,增加了土壤空隙,幫助空氣和水進入土壤,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肥效。

三、腐殖酸與黃腐酸

腐殖質又稱為腐殖酸類物質,主要成分包括腐殖酸(胡敏酸)、黃腐酸(富裡酸)等,和礦質離子結合成腐殖酸鹽存在於土壤中。胡敏酸是一類溶於鹼性溶液,在酸溶液中沉澱的腐殖質物質,微酸性,吸收容量較高,其一價鹽溶於水,二、三價鹽不溶於水,對土壤養分保持和土壤結構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黃腐酸是一類既溶於鹼又溶於酸溶液的腐殖質物質,分子量比胡敏酸小,強酸性,移動性大,其鹽類均溶於水,對促進礦物分解和養分釋放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直接被植物根系和葉片氣孔吸收,很多葉面肥中含有黃腐酸的成分。黃腐酸和腐殖酸比,分子量較小,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生理活性高,對金屬離子絡合能力強。腐殖酸需要轉變成鉀、鈉等一價金屬鹽才能溶於水,這些溶液皆呈鹼性,黃腐酸可直接溶於水,其水溶液呈酸性。所以,黃腐酸比一般腐殖酸具有更好的應用效果。

四、腐殖酸類物質的作用

改善土壤結構。腐殖酸中的胡敏酸分子量大,化學性質穩定,可以促使土壤膠體顆粒聚合,提高膠體顆粒吸附能力,阻止地表水徑流和土壤侵蝕,具有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形成土壤孔隙,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黏土土壤孔隙小,土粒間距離小,離子交換很差,腐殖酸可以增多團粒,增加土壤孔隙。礦質元素和粘土結合在一起形成帶負電荷的膠體,進一步吸附更多的帶正電荷陽離子,如Ca、K、Fe、Zn、Mg等,再和帶有電荷的有機物質結合,就形成了土壤團粒。團粒之間形成了能夠通氣透水的、大小不一的孔隙,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植物根系的生長。

提高土壤肥力。腐殖酸分子上帶有電荷基團,可以螯合游離在土壤溶液裡的一些陽、陰離子,緩衝土壤酸、鹼性,調節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鐵、鋅、鈣等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保持土壤礦質營養,減少淋溶流失,減少離子之間拮抗作用,提高肥效。外源腐殖酸起到植物生物刺激素、土壤調理劑、肥料增效劑的作用。

腐殖酸、黃腐酸與氮、磷、鉀等元素結合製成的腐植酸類肥料,腐植酸銨、硝基腐植酸、腐植酸鎂、腐植酸鋅、腐植酸尿素鐵等肥料,可改良土壤、提高肥效、刺激生長、改善品質,以及矯正土壤缺鎂、缺鋅、缺鐵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生化黃腐酸·復硝酚鈉合劑比單獨的生化黃腐酸和復硝酚鈉生理活性更高。

五、土壤腐殖質的來源

腐殖質不僅是土壤養分的主要來源,而且對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學性質都有重要影響,是土壤肥力指標之一。秸稈還田、生草、種植綠肥、施有機肥等,都是提高土壤腐殖質的主要途徑。影響腐殖質形成的因素有土壤溼度、通氣狀況、溫度、土壤反應及土壤碳氮比值。腐殖質化過程使土體進行腐殖質累積,使土體發生分化,在土體上部形成一個暗色的腐殖質層。

腐殖酸類物質廣泛存在於海洋、沼澤、泥炭、土壤和淡水水域。風化褐煤是植物和動物殘體在地殼沉積層中經過幾千萬年自然腐殖化的產物,沒有燃料價值,是腐殖酸含量最多的一類資源,腐殖酸含量可達70%。


相關焦點

  • 腐植酸與土壤肥力的關係
    (3) 土壤肥力的形成。 土壤學者普遍認為,土壤肥力主要包括養分因素(主導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等4種因素。4種因素既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間不可替代。
  • 有機質、腐殖質、腐植酸到底有啥區別?
    一、土壤有機質的作用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土壤有機質就沒有土壤肥力,其主要功能表現在七個方面: 1. 土壤養分的主要來源; 2.
  • 土壤肥力的構成有哪些?主要分為以下6種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夠同時而且不斷地供應和協調作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水分、養分、空氣、熱量和其他生活必需條件的能力。土壤肥力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土壤形成過程中各種自然因素作用下產生的肥力,稱為自然肥力;一種是在自然肥力基礎上,在農業措施影響下產生的肥力,稱為人工肥力。
  • 有機質、腐殖質、腐殖酸到底有啥區別?
    有機質、腐殖質、腐殖酸到底有啥區別?   一、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其主要功能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保肥保水性,是水肥的載體。   2、微生物的載體和能源。   3、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   二、土壤有機質是什麼?
  • 怎樣提高果園土壤肥力?
    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正確認識土壤肥力的形成,採取正確的補充方法,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土壤肥力,扭轉單一施肥的錯誤傾向。 土壤肥力是由有機肥力、微生物肥力和化學肥力等三種肥力的綜合效應形成的,缺一不可,任何一種單獨肥力都無法滿足土壤肥力效應的需要。
  • 「中國農業新聞網」有機質,腐殖質,腐植酸三者有什麼不同
    一、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其主要功能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保肥保水性,是水肥的載體。2、微生物的載體和能源。3、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二、土壤有機質是什麼?土壤有機質就是土壤中來自生命體排洩物或屍體的有機物質。土壤有機質是一大類結構非常複雜的大分子物質。
  • 茶人學習:土壤有機質與土壤腐殖質
    ,首次揭示了土壤腐殖質對作物的營養作用。經過近150年的研究,前蘇聯土壤學家科諾諾娃批判性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現代土壤腐殖質的形成及分解規律。土壤有機質以新鮮有機質、半分解有機質和腐殖質3種形態存在。 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為0~300g/kg。
  • 重點:有機質是土壤養分的主要來源
    其實,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均已證實,衡量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指標是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的多少。 土壤有機質泛指土壤中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機化合物,指土壤中來源於生命的物質,是土壤中除礦物質、空氣、水以外的物質,它是土壤中最活躍的部分,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說沒有有機質就沒有土壤肥力。
  • 氣候變化或將分解土壤腐殖質
    因此,進入土壤的有機質也一直減少,而它們正是腐殖質形成的重要來源。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家猜測耕地土壤的腐殖質存量由於氣候變化的原因而正在減少。然而,腐殖質是土壤功能的一個關鍵因素,這樣的變化甚至會對世界範圍內的農業生產帶來威脅。他們的研究發表於環境科學類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科學網—氣候變化或將分解土壤腐殖質
    因此,進入土壤的有機質也一直減少,而它們正是腐殖質形成的重要來源。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家猜測耕地土壤的腐殖質存量由於氣候變化的原因而正在減少。然而,腐殖質是土壤功能的一個關鍵因素,這樣的變化甚至會對世界範圍內的農業生產帶來威脅。他們的研究發表於環境科學類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烏克蘭土保所稱土壤腐殖質流失20年造成經濟損失4500億格裡夫納
    原標題:烏克蘭土保所稱土壤腐殖質流失20年造成經濟損失4500億格裡夫納 來源:駐烏克蘭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烏克蘭latifundist網5月14日消息,烏內務部長顧問米哈伊爾·阿波斯託爾在Facebook撰文稱,烏克蘭土壤保護研究所資料顯示,烏克蘭20年的土壤腐殖質流失相對於損失4500
  • 土壤肥力檢測儀器
    土壤肥力是土壤在綠色植物日常生活的所有步驟中,同樣並且連續地提供綠色植物以最很多的合理養分及水分的效果,是土壤物理學、有機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特性的綜合性反映,具備植物的生長供貨和融洽營養物質、水分、氣體和發熱量的效果。土壤肥力是在一般標準下(氣候、綠色植物、種類、種植、管理方法等),最後目地是推動植物的生長。
  • 腐殖質在野外和溫室條件下作為生物刺激劑和生物防治劑的作用
    腐殖質在野外和溫室條件下作為生物刺激劑和生物防治劑的作用在歐洲和北美,對生物刺激劑的需求分別以每年10%和12.4%的速度增長。自1980年代以來,腐殖質(HS)作為植物生長生物刺激劑的有益作用就廣為人知,如果它們是從不同的可再生有機物中提取的,包括收穫殘餘物,廢水,汙水,它們可以支持循環經濟。汙泥和肥料。本文概述了在不同條件下HS的應用方法的科學成果。
  • 土壤知識之一我國土壤的主要類型及其分布
    土壤知識之一我國土壤的主要類型及其分布 (一)土壤類型 1、 紅壤 (1)土壤呈酸性,土壤過酸或種植不適應酸性土壤的作物時,可以用石灰改良土壤。
  • ...大學楊帆教授課題組:利用全新水熱腐殖化技術製備人造腐殖質...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種通過水熱反應模擬地球化學過程,以普遍存在的廢棄生物質為前驅體合成人造腐殖質。相關表徵結果揭示了人造腐殖質(腐植酸和富裡酸)的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EA、XPS、FTIR以及NMR的分析結果顯示兩種合成物質在化學結構(芳香族結構)和元素含量(如N和S元素)方面均具有較高的相似性。
  • 養花土缺少腐殖質怎麼辦?弄清3點,輕鬆解決植物爛根黃葉根源
    今天主要給大家講的是養花所需要的其中一個條件,那就是土壤。土壤中富含可以促進植物生長的一些物質,如腐殖質、有機酸、生長素和有益微生物等等。土壤的結構、性質方面會有所不同,所以土壤中含有的物質和元素的數量和成效是不一樣的,對花卉植物也有不一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