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說明
在物理的學習中,包含了很多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如果沒有深入透徹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就會在解題過程中出現錯誤。主要的錯誤類型有:對物理概念理解不夠透徹;對物理規律不能靈活應用;根據生活經驗得出了錯誤結論。現結合「聲現象、光現象、凸透鏡成像和質量與密度」的有關知識進行分析。
方法歸納
1.審題一定要慢,要仔細認真。特別注意把「關鍵詞」「關鍵字眼」都勾畫出來,這既可以增加審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又可以避免審題出錯。審題時一定要在草稿紙上畫出大致過程或狀態,當具體的物理情景非常清晰、分析思路非常明確時,再在試卷上下筆。此時的慢審題,反而會增加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2.平時學習物理時得出每一個物理結論要力求做到「有根有據」,要能夠從物理公式、定理、定律來推導出你的結論。
3.養成良好的思維定勢則更為重要,良好的思維定勢就是說:看到什麼就要想到什麼,比如看到「慣性」就想到「質量」。
4.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抓住要害就等於抓住了命脈。而每一本書、每一單元、每一節課、每個練習都有關鍵考查點和關鍵的解決方法。
5.建立錯題本,在建立錯題本時,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縮小一次錯題的範圍,最後錯題越來越少,直至所有的「錯題」變成「熟題」!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就會觸類旁通,永不忘卻。
考例精析
題型一 對物理概念理解不夠透徹
考例1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30°,那麼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________。
【解析】錯解分析:有些學生把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當成了入射角,再根據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求出兩角之和為60。有些學生把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當成了入射角,根據入射角跟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互餘而填60°。
正確思路:因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夾角為30°,則入射角與30°互餘應為60°,又因為反射角等於入射角,也為60°,所以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等於入射角與反射角之和,應為120°。
題型二 對物理規律不能靈活應用
考例2在物體由遠處沿凸透鏡的主光軸向焦點移近的過程中,像到凸透鏡的距離與實像大小的變化情況是( )
A.像到透鏡的距離逐漸增大,像逐漸變大
B.像到透鏡的距離逐漸增大,像逐漸變小
C.像到透鏡的距離逐漸減小,像逐漸變大
D.像到透鏡的距離逐漸減小,像逐漸變小
【解析】錯解分析:部分學生對物距變化而引起的像的大小、像距的大小不清楚,胡猜亂填而出錯。
正確思路:當物距減小時,像距增大,像也隨著增大,本題恰好是物距減小的情形。
題型三 據生活經驗得出了錯誤結論。
考例3 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靜的水面下有一靜止的物體,如圖,如果他想用一束強光照亮物體,則應瞄準( )
A.看到的物體
B.看到的物體的下方
C.看到的物體的上方
D.看到的物體的前方
【解析】錯解分析:有些同學認為看到水中的物體實際上是物體的虛像,真實的物體在看到的物體的下方,要讓一束光照亮物體,就應瞄準看到的物體的下方,故錯選B。
正確思路:我們看到水中的物體,是物體的光經水面折射以後進入我們眼睛形成的,如果用一束光照此物體,根據光傳播路徑的可逆性,只要逆著光傳播的方向照射就可以。
考點精題特訓營
名校期末
1.(唐徠)如圖所示,畫中人出現了錯誤判斷,以下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象原因( )
2.(永定)下面關於聲現象的一些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夠聽到聲音
B.太空中的太空人可以直接用語言交流
C.雷聲是在太空中經空氣振動發聲而傳播的
D.狗趴在地上睡覺,耳朵貼著地面,很容易發覺人走動,說明固體能傳播聲音
3.(畢節)使用冷暖空調的密閉轎車玻璃上,無論盛夏還是嚴冬,都有小水珠凝結,實際情況是( )
A.小水珠總是凝結在窗玻璃的內表面
B.小水珠總是凝結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結在窗玻璃的內表面,冬天凝結在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結在窗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凝結在內表面
4.(金沙)關於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B.物體越小,所成的像越大
C.物體離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平面鏡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5.(海南)下列關於聲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口技」表演,模仿的是人的音色
B.「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大
C.「隔牆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
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指的是聲音音調太高,太刺耳
6.(哈爾濱)關於物體的質量和物質的密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塊冰全部熔化成水後,質量變小,密度不變
B.把銅塊碾成銅片,質量和密度均不變
C.太空人在太空處於失重狀態,故質量和密度均為零
D.把鐵球加熱,質量變大,密度變小
7.(濟寧)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下列劃線部分的詩句與「連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不相同的是( )
A.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B.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C.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
D.不疑行船動,唯看遠樹來
8.(揚州)如圖,照鏡子時人的位置保持不變,如果不心使鏡子裂開成兩半,並分別向上下兩側平移一段距離,則人通過上、下兩半面鏡子( )
A.不能成像了
B.只能各成一半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相同位置
中考真題
1.(烏魯木齊)上課時,老師聽不清楚後排一位同學的發言,走近這位同學後就聽清楚了。這主要是因為老師走近這位同學後接收到該同學聲音的( )
A.音調變高 B.音調變低
C.響度變大 D.響度變小
2.(鎮江)小強在水中練習潛水,則能正確反映岸上教練看到水下小強的光路圖是( )
3.(湖州)如圖所示是晚上汽車在乾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溼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 )
A.潮溼的路面更容易發生光的漫反射
B.乾燥的路面發生光的反射
C.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溼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乾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淮安)如圖甲所示,蠟燭a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MN中所成像為a'。現將該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至圖乙所示位置,則蠟燭a在平面鏡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與平面鏡下移距離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是平面鏡下移離的兩倍
D.仍成像,且像還在原來位置
5.(揭陽)如圖所示,小夏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可製成幻燈機
B.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只需將蠟燭靠近凸透鏡
C.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上移動
D.為了便於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光滑的玻璃板
提優突破
1.坐在岸邊的小明同學看到河對岸的修橋工地上有工人用手上下揮動鐵錘,每隔1s敲打鋼軌一次。當鐵錘碰到鋼軌時,小明剛好聽到敲擊聲,當工人停止敲打以後,小明又聽到了兩次敲擊聲。如果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則河的寬度大約是( )
A.680m B.510m
C.340m D.170m
2.王勇同學在賓館飯店看到一種自動門,當有人靠近時,門會實現自動開閉。王勇同學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很想知道自動門是如何實現自動控制的。為此他反覆做了幾次實驗:當他輕輕地靠近自動門時,門自動打開;當把一個足球滾向自動門時,門自動打開;當把一面底部裝有滾珠的無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著滑向自動門時,門不打開。王勇同學根據探究實驗的結果,對自動門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你認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
A.自動門「聽」到來者的聲音時,通過聲控裝置實現自動開閉
B.自動門探測到靠近的物體發射出的紅外線通過光控裝置實現自動開閉
C.自動門本身能發射出一種紅外線信號,當此種信號被靠近的物體反射時,就會實現自動開閉
D.靠近門的物體通過空氣能產生一種壓力傳給自動門,實現自動開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