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獸歷史長達2500萬年,卻在兩個世紀內瀕臨滅絕,原因令人無奈

2020-12-05 寰宇科學新觀察

鴨嘴獸,是一種神奇的哺乳動物,它們長著鴨的嘴,海狸的尾巴,水獺的腳,腳後跟上還長著一根毒刺(用毒液自衛的哺乳動物非常稀少,鴨嘴獸是其中之一)。在18世紀後期,科學家喬治·肖在接收到一具鴨嘴獸的標本時,還以為是惡作劇,以為有人把幾種動物的身體部位拼湊起來送到他面前的。

別看這種動物長得挺「著急」,實際上它們已經有2500萬年的歷史了,而從我們人類出現到現在也不過是600萬年左右而已。然而,自從人類第一次在澳大利亞遇見這種原始的哺乳動物後,在短短兩個世紀的時間裡,鴨嘴獸的總數量下降了50%,淪為了瀕危物種。它們遭受過人類的肆意獵殺,如今它們還得面臨另外一個挑戰——氣候變化。

科學家在本周一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警告說,長期乾旱和氣候變化的其他影響正在推動澳大利亞獨特的鴨嘴獸種群走向滅絕。研究人員說,由於乾旱、森林砍伐、汙染和水壩的修建,這種生活在河流中的動物,它們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棲息地已經減少了40%!他們預測,如果目前的威脅持續下去,鴨嘴獸的數量將在未來50年內再下降47-66%。

研究報告指出,如果考慮到氣候變化惡化的預測,到2070年,鴨嘴獸和卵生哺乳動物(比如針鼴)的數量可能會驟降到如今的73%。鴨嘴獸早就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動物」,如果這個後果真的出現,這個物種的命運岌岌可危。

新南威爾斯大學生態系統科學中心的科學家們說,由於多年的少雨和高溫對河流系統造成的破壞使這種動物的前景更加惡化。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吉拉德·比諾(Gilad Bino)認為:「這些危險進一步使鴨嘴獸面臨更嚴重的局部滅絕,它們沒有能力在這些地區重新繁衍後代。」

科學家們說,現在「迫切需要」進行風險評估,以確定鴨嘴獸是否應該被降級到「易受傷害」的狀態,並制定保護措施,「以儘量減少滅絕的風險」。這項研究是首次在鴨嘴獸棲息地建立所謂的「集合種群」模型,同時預測氣候變化對未來物種的影響。

鴨嘴獸後腳上的毒刺

這項調查估計,自兩個世紀前歐洲大陸定居以來,鴨嘴獸的總數量下降了50%。而2018年11月發表的一份早期研究報告估計,鴨嘴獸的總數量只剩下大約20萬隻。比諾在談到最新報告時說:「由於極端乾旱頻率和持續時間的增加,如目前的乾旱期,比預測還嚴重的氣候變化,預測的損失要大得多。」

在這項新的研究進行之際,由於乾旱和創紀錄的高溫,前所未有的森林大火肆虐了澳大利亞東部廣大地區。在那裡有10億野生動物葬身火海,倖存的野生動物們也不得不面對火災後的一片荒蕪,不得不在飢餓之中度過餘下的日子。而引起這場大火的罪魁禍首也有可能也是氣候變化。

相關焦點

  •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大約6500萬年前,一次大災難的降臨,致使恐龍一夜間銷聲匿跡,自此之後就再也看不見恐龍的身影。45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地球才有了一片生機。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首先第一種就是鴨嘴獸。大約在2500萬年前,鴨嘴獸在地球上湧現,它作為一種哺乳動物,雖然並沒有進化完成,但它的生活習性卻很有特色,面貌也長得很特殊。
  • 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鴨嘴獸瀕臨滅絕
    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鴨嘴獸列為瀕臨滅絕物種。今年 1 月,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和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估計,氣候變化可能導致鴨嘴獸的數量在未來 50 年內減少多達 73%。
  • 在記憶裡已經滅絕的動物——鴨嘴獸,你見過嗎?
    這一政策的出臺,不禁讓我想到很多瀕臨滅絕,而又神奇的動物,希望我的文章能讓更多人了解它們,保護它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古老而又呆萌的動物--鴨嘴獸。(不知道為什麼有種想把它摘掉的衝動),而且一戴就是2500萬年,也是當之無愧的活化石。
  • 盤點12種神奇的哺乳動物 鴨嘴獸後足有刺內藏毒[組圖]
    原標題:盤點12種神奇的哺乳動物 鴨嘴獸後足有刺內藏毒[組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動物進化史上,哺乳動物佔據了重要地位。哺乳動物是動物發展史上最高級的階段,也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個類群。在漫長的動物進化史上,出現過形形色色的哺乳動物,其中不乏非常神奇的物種。
  • 澳洲鴨嘴獸或瀕臨滅絕,上岸太熱下水缺氧,鴨嘴獸:我太難了
    鴨嘴獸是現存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部區域。隨著澳洲大火造成的自然環境急速惡化,鴨嘴獸的生存十分堪憂。據1月20日《每日郵報》報導,由於陸地上的酷暑和連月大火引起了乾旱,河流逐漸乾涸,水中也被燃燒後的灰燼汙染,讓鴨嘴獸無法生存,很可能瀕臨滅絕。
  • 5種存在時間最久的動物,其中一個無限接近恐龍,瀕臨滅絕
    據科學家調查發現,在最早發現的猿人化石,經過鑑定後得知,我們人類在地球上最多生活了300萬年。300萬年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長,其實和有些動物比較起來,太短暫了。在我們周圍就生活著許許多多比人類誕生時間存活時間更久遠的動物,它們究竟在地球上存活了多久呢?來和五雲車一起看看吧。
  • 澳大利亞「珍奇動物」鴨嘴獸面臨滅絕危機
    科學家在1月20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警告說,長期乾旱和氣候變化的其他影響正在致使澳大利亞獨有的鴨嘴獸走向滅絕。據法新社1月20日報導,研究人員說,由於乾旱、開墾土地、汙染和建築大壩,這種棲息在河流中的動物已經從澳大利亞東海岸40%的歷史棲息範圍消失。他們寫道,如果把氣候變化惡化的預測考慮在內,那麼到2070年,這種鴨嘴、產卵的哺乳動物的數量可能會減少73%。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距今約2億4千8百萬年
    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是未完全進化的哺乳動物,種類極少,同屬之中只有鴨嘴獸一種動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動物之一。鴨嘴獸在學術上有重要意義,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始終在「過渡階段」徘徊,充滿了神秘感。這種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亞獨產的動物,因追求標本和珍貴毛皮,多年濫捕使種群嚴重衰落,曾一度面臨絕滅的危險。
  • 鴨嘴獸處境艱難,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攝影:DOUG GIMESY 撰文:HALEY COHEN GILLILAND 19世紀初,大英博物館的自然歷史藏品管理員George Shaw看到一份從澳大利亞運到英格蘭的動物皮毛,那一刻他驚呆了。看上去就像是有人把鴨子的蹼足和喙,縫在了毛茸茸的四足哺乳動物身上。
  • 多少人搜過「鴨嘴獸滅絕了嗎」
    澳大利亞研究員Hawke調查了幾個世紀以來的歷史數據,發現由於狩獵、棲息地喪失和氣候變化,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和塔斯馬尼亞州的河流與小溪中的鴨嘴獸數量驟減。攝影:JAMES WANG,你來掌鏡早在20世紀80年代,一些科學家就開始發出警告:鴨嘴獸的數量在下降,然而這些警告並沒有得到重視。到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長期監測項目反饋的數據越來越多,人們對鴨嘴獸的看法開始動搖。
  • 毛茸茸的鴨嘴獸會變成瀕危物種嗎?
    鴨嘴獸研究員、生態學家Josh Griffiths抱著一隻剛抓獲的雌性鴨嘴獸。研究人員正在遊說澳大利亞國家和州政府為這種獨特的物種提供更多保護。攝影:DOUG GIMESY撰文:HALEY COHEN GILLILAND19世紀初,大英博物館的自然歷史藏品管理員George Shaw看到一份從澳大利亞運到英格蘭的動物皮毛,那一刻他驚呆了。
  • 最令人矛盾的動物,曾瀕臨滅絕如今卻開始泛濫,該捕殺還是保護?
    在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奇特的動物,但有些動物因為環境原因,或是人類的過度捕殺導致其瀕臨滅絕。但今天要說的,是一種最令人矛盾的動物,曾經瀕臨滅絕如今卻開始泛濫,到底該捕殺還是保護它們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
    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時間:2020-01-22 10: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 據《澳洲新快報》報導,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由於乾旱汙染等原因,澳大利亞標誌性動物鴨嘴獸恐面臨滅絕
  • 遠東豹瀕臨滅絕的4大原因,最後一個和東北虎有關
    那麼,導致遠東豹瀕臨滅絕的原因有哪些呢?1.偷獵偷獵是導致很多野生動物數量下降甚至滅絕的一個主要原因,遠東豹和東北虎都深受其害。雖然遠東豹的兩個主要分布國——中國和俄羅斯都頒布了相關法律來保護遠東豹,但偷獵行為卻不能全面禁止。進入21世紀後,仍有不少獵殺遠東豹的事件被媒體報導。
  • 奇異動物-鴨嘴獸
    鴨嘴獸仗著這一利器,在水中尋找食物和辨明方向。嘴內有寬的角質牙齦,但沒有牙齒,幼體有齒,但成體牙床無齒,而由能不斷生長的角質板所代替,板的前方咬合面形成許多隆起的橫脊,用以壓碎貝類、螺類等軟體動物的貝殼,或剁碎其它食物,後方角質板呈平面狀,與板相對的扁平小舌有輔助的「咀嚼」作用。
  • 《劍士》人類瀕臨滅絕原因介紹
    《劍士》中人類瀕臨滅絕是有原因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人類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北域寒封」分享的人類瀕臨滅絕原因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人類瀕臨滅絕原因介紹長老聲稱,名為Great Stobe的骨人是「人類瘟疫的滅絕者」,並且由於他在「人類戰爭」中的犧牲「將土地重置為了原來的純潔」。他口中的這段時間可能與混沌時代一致,因為眾所周知,人類幾乎滅絕,而且暗示骨人在某種程度上要對這種狀況負責。
  • 鴨嘴獸的生長繁殖是怎樣的?鴨嘴獸具有怎樣的繁殖特點?
    鴨嘴獸作為澳大利亞特有的生物品種而被人們所熟知。同時,鴨嘴獸也是目前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哺乳動物之一,在距今2500萬年前,在地球上就有它們的蹤跡。作為地球上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那麼,鴨嘴獸是怎樣進行生長繁殖的呢?
  • 有近萬年養豬史,我國餐桌上卻是洋豬肉,中華土豬已瀕臨滅絕?
    而主要的原因是豬的品種和飼養方式的改變,造成目前豬肉乏味的原因。而在這兩者中間,豬的品種又要佔大部分因素。郊豬郊豬進化的種類大約有這麼幾種:古巨豬、完齒豬(弓頜豬)、恐頜豬,隨後這其中的一支,古巨豬在1500萬年前,演化成為庫班豬,也就是現在家豬和野豬的祖先。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圖文]美國國鳥白頭海雕缺乏食物瀕臨滅絕
    阿拉斯加海岸上,美國白頭海雕在啄食魚  據《美國國家地理》報導,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正面臨日益嚴峻的食物危機,而且滴滴涕(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等化學藥物也讓這種珍稀鳥類瀕臨滅絕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海峽群島的白頭海雕數量雖然正在日益增加,卻讓科學家深感憂慮:作為美國國鳥的白頭海雕,19世紀60年代曾經從海峽群島上銷聲匿跡,多年後的重回故地,反映出它們的傳統食物來源已經大大減少。  為了生存,這種食肉類猛禽不得不以海洋哺乳動物的屍體為食,而這些屍體的脂肪中殘留著滴滴涕——而正是這種臭名昭著的殺蟲劑,曾經導致整個美國境內的白頭海雕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