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瀋陽水庫3萬斤魚被「熱死」,原來是水溫分層惹的禍!

2021-01-10 指尖小社會

根據媒體報導,近日遼寧瀋陽。由於持續高溫,獾子洞水庫的魚大片死亡。根據計算死亡的魚約有3萬斤,具體損失還有待評估。

酷暑天氣裡,在河邊或者在水庫裡經常會看到魚浮在水面上,魚嘴張合不停中,,遲遲不能潛入水下,這是泛塘現象,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大面積魚死亡!

這些魚被熱的都要上來喘氣了嗎?大熱天魚真的會被熱死嗎?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魚熱死的?

我們高中物理告訴我們,水的密度是隨著水溫變化而變化的。對於釣魚愛好者來說,他們通常會利用這個原理去選擇調整浮漂,這樣的做法會起到出其不意的釣魚效果。

水的密度在3.98℃時, 密度最大,當水溫從3.98℃往上升時, 密度又在不斷減少。當長期高溫時, 表層水水溫高, 底層水水溫低, 就容易引發水溫分層。

在水溫分層中,由於熱傳導效應, 在表層和底層之間常產生一個躍溫層, 其特點是:溫度的梯度很大, 這時水呈停滯狀態, 這種狀態成為正分層, 一般出現在春夏季節。

水溫分層後果可能會導致大量的魚死亡,這是因為你水溫分層後使底層的缺氧水及其有毒物質 (H2S、氨氣) 帶到表層, 造成表層水缺氧。

另外,遇到了高溫缺水季節,養殖水面急劇下降,水體自身的造氧能力和人為的造氧能力已經不能滿足魚群維持生命的正常所需。

也就是說,高溫天氣,大片於死亡也有可能是水體已經超過載魚的承載極限,造成嚴重的缺氧導致的。

相關焦點

  • 水庫高溫約3萬斤魚被熱死:陽光直射水溫漲到40度左右
    原標題:酷暑天水庫升溫,瀋陽3萬斤魚「熱死」水庫高溫魚被熱死 截圖來自澎湃新聞近日遼寧瀋陽。由於持續高溫,獾子洞水庫的魚大片死亡。水庫負責人對澎湃新聞稱,陽光直射水溫會漲到40℃左右,魚不適高溫死亡,約3萬斤。
  • 瀋陽持續大熱天原是「逆溫」惹的禍
    瀋陽持續大熱天原是「逆溫」惹的禍 作者: 2018-07-31 06:31   來源:瀋陽日報   瀋陽持續大熱天原是「逆溫」惹的禍高溫天氣將隨著本周日弱冷空氣救場按下暫停鍵  昨日,記者從瀋陽市氣象部門了解到,自1951
  • 北方地區高溫天氣持續上演 專家稱副熱帶高壓「惹的禍」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期,全國多地開啟「燒烤」模式,中央氣象臺連續多天發布高溫預警,多地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而且,這一波高溫天氣中,不僅是傳統的幾大「火爐」氣溫高,東北、華北等地也高溫不斷。夏季納涼聖地東北持續「蒸桑拿」,多個城市溫度創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極值。京津冀等地更是毫不遜色。
  • 高溫天氣先別釣深水,這兩個現象沒搞明白,釣得越深越沒口
    鯉魚有著自己最佳的生活水溫,當水溫超過26度就會選擇相對涼爽的水域生活,當水溫超過34.5度就會死亡,也就有了這樣一句話「夏釣深潭」,是不是水越深越能釣到大個體鯉魚呢?好多釣友也堅信了深水出大貨的指導思想,夏季高溫時到哪裡都是奔著深水釣,結果卻事與願違,每次收貨都不理想,按照魚的「趨溫性」,夏季高溫大個體鯉魚都會在深水涼快的水域生活,為什麼卻釣不到呢?
  • 80畝魚塘10萬斤魚離奇死亡,腐臭味燻人,警方已介入調查!
    80畝魚塘10萬斤魚離奇死亡,腐臭味燻人,警方已介入調查!2019-04-23 18: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南都市報        瀏覽量: 3574 次 我要評論
  • 中科院:亞熱帶分層水庫浮遊細菌研究獲進展
    原標題:亞熱帶分層水庫浮遊細菌研究獲進展   7月30日,記者從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水生態健康研究組在亞熱帶分層水庫浮遊細菌研究中獲得最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科學報告》雜誌。   我國是水庫大國,多數水庫位於亞熱帶地區,具有向城鎮居民供水的重要功能。
  • 城市環境所在亞熱帶分層水庫浮遊細菌研究中獲進展
    我國是水庫大國,多數水庫位於亞熱帶地區,具有向城鎮居民供水的重要功能。在有一定水深的水庫中,水體的季節性熱垂直分層每年都經歷發生、發展和消亡的周期性演化過程,必然對水庫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具有驅動和控制作用。不同水層的微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水質密切相關,相關的微型生物群落對分層的響應規律與機制逐步成為近年來學術界的研究熱點之一。
  • 廣東順德:生魚「跳舞」後死亡 都是彈狀病毒惹的禍
    廣東順德:生魚「跳舞」後死亡 都是彈狀病毒惹的禍2012-10-29 11: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據養殖戶反映,&nbsp發病期間魚成批成批的從水面跳起,好像水下面有什麼東西在趕它們一樣,有點像刮網收魚的情景,並在水中亂竄、打轉。發病也很急,第1&nbsp天死10&nbsp來尾魚,&nbsp第2&nbsp天上百尾,第3&nbsp天死魚數就上千,4、5&nbsp天后整塘魚就折騰的差不多了,什麼藥也不管用,用藥反而死亡得更多。
  • 極端天氣誰惹的禍?
    最近兩三年,我們國家出現了許多異常的天氣氣候事件。我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和強度變化明顯表現在:1.夏季高溫熱浪天氣增多;2.區域乾旱加劇;3.強降水增多。極端天氣事件以及災害的出現根本上來自於「大氣環流的異常」。大氣環流是什麼?什麼是它的正常與異常,產生異常的因素有哪些,本文給予了科學解釋。極端天氣誰惹的禍?
  • 32度高溫觀賞魚會死掉嗎?一般都不會,問題可能不在水溫上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由於近期的持續高溫天氣,很多魚友的觀賞魚開始出現大批死亡的現象,有不少魚友前來詢問,是不是30度或者32度左右的高溫環境,觀賞魚就必死無疑了?
  • 野釣:冬季水溫變化原來這麼複雜,魚難釣,不是沒有原因的!
    ▲水溫是如何影響魚的分布及魚的活性 ▲冬季湖庫垂釣的重點是什麼,應如何垂釣下文結合筆者的最近的野釣經驗,風開詳述一下。水溫如何影響魚情的水溫變化:白天水庫水溫從水深、時間兩個維度變化,具體如下:一、水深,當上午5點至10點陽光輻射能力較弱,水溫隨深度變化而變化。
  • 經常聽說魚塘裡的魚被熱死,魚怎麼會被熱死?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
    經常聽說魚塘裡的魚被熱死,魚怎麼會被熱死?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養過小動物的人都知道,天氣過冷或者過熱動物們都會非常不適應,而對於魚塘裡的魚來說,也是一樣的。不僅冬天會將魚苗凍死,夏天更是可能將魚苗熱死,成片飄在水面上。
  • 海滄一水庫死魚成片 原來是上遊施工淤泥惹的禍
    海滄蔡尖尾山公園有個龜山水庫,21日,市民發現水庫內死魚成片。海旅集團下的海旅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只負責水庫周邊綠道的施工,水庫並不屬於他們的管轄範圍。導報記者了解到,龜山水庫屬於嵩嶼街道辦管轄,魚應該是當地村民放養的,水庫目前沒有外包,是公園的景觀湖。
  • 萬斤魚「拋屍」岸邊腥臭逼人 疑湖水遭汙染(圖)
    4月1日上午,記者接到蒲河新城一位居民的熱線電話,稱在新城管委會西側的一個小水庫裡突然出現了大批死魚,居民們懷疑這裡的水受到汙染。但記者實地採訪後,浦河新城的一位相關責任人卻表示,「魚的死因很可能是缺氧。」
  • 四川多地迎高溫41.6℃蚊子被熱死 網友: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
    2017年8月5日訊,四川,目前,高溫天氣正在全省多地持續。自七月下旬以來,川南瀘州、宜賓持續高溫,最高溫度達到41.6℃。受此影響,蚊密度與往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原來蚊子不喜高溫,都被「熱死」了。與此同時,省內的達州、巴中等地,也出現因為天氣熱導致動物大面積死亡的情況。
  • 廣州水庫發現怪魚,撈出來足足有7萬斤,但當地漁民卻高興不起來
    就比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在廣州水庫發現的怪魚,這種魚之前小編也是給大家介紹過的,這種魚名叫清道夫,在國內很多人喜歡叫這種魚為垃圾魚。這種魚原產地是南美洲的淡水中,因為可以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聞名,很多國家引進垃圾魚都是為了讓他們清理在水族箱的垃圾。
  • 都是溼度惹的禍!
    都是溼度惹的禍! 2017-07-09 09:07:09來源:江南晚報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舞臺最耀眼的角色,莫過於大名鼎鼎的副熱帶高壓!
  • 密度不高、粗放養魚的水庫,冬天為什麼還會泛塘死魚?來年如何預防?
    據水庫的管理員段老師反饋,前天死了有幾千斤,昨天又死了有幾千斤,當我們在水庫四周查看時,還不斷有瀕死的魚浮在下風口的水庫岸邊,在水庫四周的淺水處,可以看到還有很多沉在水底還未浮起來的死魚。初略估計,實際死魚量已經超過了一萬斤了。冬天的水庫,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應該是不會出現問題的。
  • 地球到了2000年以來最熱的時候,人類活動是天氣變熱的主因!
    今年的夏天,似乎要比往年都要熱,明明8月8號就要到了立秋的節氣,但是這天氣似乎還是那麼火熱。所以在這個夏天,你家熱成啥顏色了?夏日炎炎,人們去海邊避暑近日,有研究稱,現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已經是2000年以來最熱的時候,也就是說,近十幾年的氣候變化超過了自然過程的影響,而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就是由於人類的活動。
  • 廣州怪魚泛濫,一水庫發現7萬斤,當地人快哭了,大壩都要保不住
    不過也有一些物種,中國吃貨也沒有辦法,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魚,來到中國多年,如今已經成為威脅性較強的入侵物種,但是卻沒有人會想要吃這種魚。「怪魚」泛濫,中國吃貨也怕了這種在中國成為一種災害的魚,叫做清道夫,又名垃圾魚,吸盤魚、吸口鯰,它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的淡水中,因為可以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聞名,很多國家引進垃圾魚的意圖,就是將他們作為清理在水族箱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