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導,近日遼寧瀋陽。由於持續高溫,獾子洞水庫的魚大片死亡。根據計算死亡的魚約有3萬斤,具體損失還有待評估。
酷暑天氣裡,在河邊或者在水庫裡經常會看到魚浮在水面上,魚嘴張合不停中,,遲遲不能潛入水下,這是泛塘現象,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大面積魚死亡!
這些魚被熱的都要上來喘氣了嗎?大熱天魚真的會被熱死嗎?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魚熱死的?
我們高中物理告訴我們,水的密度是隨著水溫變化而變化的。對於釣魚愛好者來說,他們通常會利用這個原理去選擇調整浮漂,這樣的做法會起到出其不意的釣魚效果。
水的密度在3.98℃時, 密度最大,當水溫從3.98℃往上升時, 密度又在不斷減少。當長期高溫時, 表層水水溫高, 底層水水溫低, 就容易引發水溫分層。
在水溫分層中,由於熱傳導效應, 在表層和底層之間常產生一個躍溫層, 其特點是:溫度的梯度很大, 這時水呈停滯狀態, 這種狀態成為正分層, 一般出現在春夏季節。
水溫分層後果可能會導致大量的魚死亡,這是因為你水溫分層後使底層的缺氧水及其有毒物質 (H2S、氨氣) 帶到表層, 造成表層水缺氧。
另外,遇到了高溫缺水季節,養殖水面急劇下降,水體自身的造氧能力和人為的造氧能力已經不能滿足魚群維持生命的正常所需。
也就是說,高溫天氣,大片於死亡也有可能是水體已經超過載魚的承載極限,造成嚴重的缺氧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