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水庫發現怪魚,撈出來足足有7萬斤,但當地漁民卻高興不起來

2021-02-15 李大毛釣魚視頻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李大毛釣魚視頻」,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被物種入侵最多的國家,中國對外貿易越來越頻繁,所以物種入侵是非常常見的,不過中國是一個吃貨大國,很多入侵物種不僅沒有對我國造成什麼傷害,反而還成為了中國人們口中的美食。就比如人們非常熟悉的小龍蝦還有牛蛙,現如今都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但是也有一些入侵物種是讓人們厭惡的。

就比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在廣州水庫發現的怪魚,這種魚之前小編也是給大家介紹過的,這種魚名叫清道夫,在國內很多人喜歡叫這種魚為垃圾魚。這種魚原產地是南美洲的淡水中,因為可以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聞名,很多國家引進垃圾魚都是為了讓他們清理在水族箱的垃圾。

而中國在很多年輕也引進了這種魚,可是因為種種原因這種魚現如今在中國很多地區的野外已經泛濫成災了,尤其是在南方廣東地區,人們在野外釣魚是常常能看到這種魚的。如果你釣到這種魚一定要掩埋,不要再放生了。

因為這種魚生存能力實在是太強了,而且繁殖能力也不弱,加上人們對於這魚是一點也不喜歡吃的,所以這種魚如果一旦泛濫成災對於當地的水域是有一定影響的。清道夫這種魚雖然是可以吃的,可是這種魚刺非常的多,沒有什麼肉,而且還有一股臭味。

因此這種魚在國內真的是不怎麼受待見的,即使是作為觀賞魚也是不行的,清道夫外形是有些醜陋的,很多人可能看見這種魚就怕,所以這種魚特別不招人喜歡。據了解在廣東的赤坎水庫,就發生了清道夫泛濫成災的情況,一個水庫幾乎都是這種怪魚。

當地人對於這種紅魚簡直就是厭惡至極,因為這種魚不好吃,而且又沒有其他的用處了。據了解在當地人們為了控制這清道夫的數量,當地只能選擇每年派專人去剿殺清道夫,如今7年過去了,當地,每年都可以剿殺10萬斤以上的清道夫。

但是現如今這個水庫依舊有著很多人的清道夫,可以說這清道夫已經對當地的人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和損失,如果還沒有有效的治理,將來後果可能是不堪設想的,並且這清道夫對人們來說價值實在是太少了,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此有的網友表示:不是我說清道夫是真的很醜,看著都怕還說吃,這種魚唯一的優點就是不挑食,可是這種魚還是要控制好數量的,不然對於人們肯定是會有影響的。對此你表示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釣魚知識   可識別關注以下3個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廣州怪魚泛濫,一水庫發現7萬斤,當地人快哭了,大壩都要保不住
    廣州水庫「怪魚」泛濫,中國吃貨也怕了這種在中國成為一種災害的魚,叫做清道夫,又名垃圾魚,吸盤魚、吸口鯰,它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的淡水中,因為可以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聞名,很多國家引進垃圾魚的意圖,就是將他們作為清理在水族箱的垃圾。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由於健康狀況良好,目前,它已被重新放歸水庫。  「19日夜裡,我們划船進入庫區起網,突然發現上來一個黑乎乎的『大塊頭』。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條大鯰魚,但仔細一看,它沒有魚鰭還長著爪子!」穆家峪鎮鹼廠村的漁民趙全利是第一個發現這條野生娃娃魚的人。他打了20多年魚,這樣的四腳怪魚還是頭一次見。  怕傷到這條怪魚,趙全利趕緊用刀削開漁網,把它救了出來。
  • 大連水庫裡撈出「怪魚」一碰還咬人!
    一網下去,撈上來一條將近1米長的「怪魚」;它長著四條腿,一碰還咬人!9月20日中午,在大連金普新區巨龍湖,40歲的孫德吉在捕河蟹時,意外撈上來了「四條腿怪魚」。經野保專家辨認,它是一條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大鯢不是大連本地物種,應該是有人把它放生到了湖裡。
  • 超級食人魚出沒溫州一水庫
    水庫中撈出尖牙怪魚 卻是雀鱔魚每當閒暇之時,老吳常在水庫中扔幾個捕蝦籠,抓點小魚小蝦。10月20日,老吳一如往常撈起捕蝦籠時,卻發現兩條從未見過的怪魚。「怪魚很是兇猛,不住地掙扎。」老吳說,怪魚身體和黑魚很像,魚鱗堅硬,魚頭長而扁,魚嘴很像鱷魚,張開後可以看到兩排齊刷刷的尖牙利齒。
  • 雀鱔魚出沒文成水庫 為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
    水庫中撈出尖牙怪魚 卻是雀鱔魚每當閒暇之時,老吳常在水庫中扔幾個捕蝦籠,抓點小魚小蝦。10月20日,老吳一如往常撈起捕蝦籠時,卻發現兩條從未見過的怪魚。「怪魚很是兇猛,不住地掙扎。」老吳說,怪魚身體和黑魚很像,魚鱗堅硬,魚頭長而扁,魚嘴很像鱷魚,張開後可以看到兩排齊刷刷的尖牙利齒。
  • 寧波漁民撈起一條3米巨型怪魚,立馬放回大海!原因竟是怪魚名字不吉利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見「翻車魚」依然存活,漁老大第一時間選擇將其放歸大海,使其重獲自由。船老大還很激動,這種怪魚很多年沒有捕撈到了。把魚放歸大海以後,他還把現場拍攝的視頻發到朋友圈,引來眾多朋友嘖嘖稱奇。
  • 一年難得一次的黃花魚潮,漁民一網撈起6萬斤,價值百萬一夜暴富
    在廣東湛江有漁民,滿載而歸,船上一筐接一筐的黃花魚,刷爆大家的朋友圈。有人介紹這是漁民一網捕獲的6萬斤黃花魚,總價值幾百萬多。可以看到這漁船上都是新鮮的黃花魚,要用鏟子鏟才裝的完,裝好黃花魚的箱子堆砌出一個小城堡。
  • 廈門漁民捕到怪魚 周邊餐館嫌醜紛紛不願收(圖)
    昨日清晨,討小海的小嶝「夫妻檔」一起網,撈起這隻長相奇特的怪魚。  醜魚被飯館嫌棄  ——老漁民那麼多年也只抓到過兩三次,個頭這麼大頭一回見  「這麼醜的魚,不敢吃!」年輕人圍著怪魚,小心翼翼地撐開它那「地包天」的大嘴,看著滿是細齒的大口,還有像「舌頭」的東西及嘴裡奇形怪狀的構造,打趣地說,誰吃誰變醜,但一旁的老漁民們卻笑而不語。71歲的漁民老李說,當地年紀大點的漁民管它叫「向天龜」(閩南語諧音),喜歡往沙裡鑽。  昨日上午10點多,小嶝前堡裡一對打魚夫婦從靠近金門的海域,捕上了這頭怪魚。
  • 4米長龍骨被漁民在海裡撈出 是水怪還是海龍魚?(圖)
    撈出的四米長龍骨  撈出的四米長龍骨  一周前,河套羅家營一漁船出海捕撈,在東海海域打撈上來一副4米長的神秘骨骼。骨骼有頭有尾,靠一根筋連成一體。是海龍魚?還是大水怪?世代打魚為生的漁民沒人認識,甚至有人質疑是否真有類似龍的魚類。  出海撈上完整骨骼  昨天下午,記者在漁民的冷庫中見到了這副神秘骨骼。骨骼用紅綢包著,看起來漁民對它很上心。一周前,羅家營漁民出海捕撈,一網打上來這個稀罕物。「一看是一副骨骼,起初,大夥都不相信。」
  • 巢湖「怪魚」叫紅狼牙鰕虎魚 在廣東潮汕是美味佳餚
    近日,中安在線記者奔赴巢湖沿岸的肥東縣長臨河鎮萬湖村等地,探秘這種「怪魚」。魚汛期已至,漁民卻大多在家歇著巢湖每年有5個魚汛期,分別是6月夏季捕撈蝦籠汛、8月毛銀魚汛、9月蝦籠汛、10月絲網捕大魚汛和11月蝦耙汛。如今正值夏季捕撈蝦籠汛,可記者沿巢湖周邊一走,卻發現湖岸邊閒置了不少漁網和用於發動漁船的柴油機(如下圖)。
  • 廣州河道出現非洲肺魚?市民撈起「半米黝黑大魚」,不敢吃又放生
    根據水產部門統計,廣州已成我國外來入侵物種最嚴重的城市。相信廣州的朋友對此深有體會,甚至自己就曾從河道裡,捕獲、釣獲過稀奇古怪的「怪魚」.......比如近日,廣州白雲區的一位市民,在石井河遊玩時,發現一條烏黑的「怪魚」在水邊浮遊,他將其撈起後被這條「怪魚」的外形所震驚——有人稱這是一條「非洲肺魚」!廣州竟還有「非洲肺魚」?
  • 長江的魚,都快被撈絕種了!
    幾千條白花花的小魚苗被活活電死,哪怕撈出來也只能當飼料,但如果能因此多電出來一條大魚,那就值。整個長江流域陷入了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但記者發現,長江流域已經實行禁漁令的區域,依然有大量漁民根本沒有遵守禁令,白天拿著禁漁補貼,晚上偷偷下江電魚。在禁漁區內,依然有大量的漁船沒有上繳,記者在一公裡內就發現了20多條船,這個數量非常驚人。 很多漁船上,甚至直接掛著電極,絲毫不掩飾自己是一條非法電魚船。 為什麼要電魚?
  • 水庫高溫約3萬斤魚被熱死:陽光直射水溫漲到40度左右
    原標題:酷暑天水庫升溫,瀋陽3萬斤魚「熱死」水庫高溫魚被熱死 截圖來自澎湃新聞近日遼寧瀋陽。由於持續高溫,獾子洞水庫的魚大片死亡。水庫負責人對澎湃新聞稱,陽光直射水溫會漲到40℃左右,魚不適高溫死亡,約3萬斤。
  • 農村水庫裡的巨物,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經常被誤認為水中巨怪
    水中巨怪是指生活在水裡的神話傳說和未知名的生物。科學家認為,在海中大約1000米深的地方,有許多大型未知生物,體長約在18-20米之間,亦有認為是自恐龍時代活下來的蛇頸龍之類的生物。最有名的就是尼斯湖水怪了,早在1500多年前,就開始流傳尼斯湖中有巨大怪獸常常出來吞食人畜的故事。
  • 廣東水庫怪魚泛濫成災,當地人表示很崩潰,大壩可能不保了
    這個對我們再次造成困擾的物種就是「垃圾魚」,垃圾魚原產自南美洲亞馬遜河,因為其嘴唇酷似吸盤,所以這種魚又被稱為吸盤魚。這種魚顏色偏暗沉,長相比較難看。垃圾魚的繁殖能力很強,一次就可產卵達500粒,基本上呈現幾何式增長。「垃圾魚」一般能夠長到20至30釐米那麼長,重達1公斤左右,因為此魚非常地喜歡呆在河床的淤泥下面,並且喜歡吃垃圾,所以被稱呼為「垃圾魚」。
  • 漁民深海捕怪魚「活化石」皺鰓鯊 該物種已在地球存活八千萬年
    2015年1月22日,據外媒報導,近日,澳大利亞漁民在拖網捕魚的時捕上一條「怪魚」。經鑑定,這是一條被稱為「活化石」的皺鰓鯊(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該物種已在地球上存活了8000萬年。
  • 圖文:北京官廳水庫發現「四不像」新魚種
    中新網北京9月8日消息:北京官廳水庫發現一奇怪魚種。這條魚的頭部佔去整個身體的一半,扁扁的吻看上去就像鴨嘴獸。  據北京教學植物園工作人員說,這條怪魚是一延慶農民從集市上買回來的,全長675毫米、重960克。令人奇怪的是,魚頭部長323毫米,幾乎佔身體的二分之一,而且還長著長220毫米、形狀像匙的吻,如同鴨嘴獸一般。
  • 安徽巢湖現怪魚:幼魚如蚯蚓 長狼牙般利齒(圖)
    日前,巢湖漁民致電本報反映,他們發現巢湖中出現大量「怪魚」,該魚幾年前曾出現在巢湖,今年卻大量泛濫,與之關聯的是巢湖白蝦明顯減少。昨日,巢湖管理局一位負責人證實,「怪魚」實為紅狼牙鰕虎魚,食小魚小蝦。可能是近年實施「引江濟巢」工程時,紅狼牙鰕虎魚隨江水入侵巢湖水域。  [漁民稱奇]一蝦籠能撈出來上百條紅色怪魚  肥東縣長臨河鎮施口村位於巢湖北岸,不少村民打漁為生。
  • 杭州男子夜釣釣起一條長約1米的野生「怪魚」,當地漁民稱其有幾十...
    來源:【杭州公安】近日,定居在杭州建德的卞先生和朋友在大同鎮高橋村一釣魚場夜釣時,釣到一條1米多長,約10斤重的野生娃娃魚,當地漁民稱這隻娃娃魚至少有幾十歲。 卞先生說,自己喜歡釣魚,想趁五一好好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