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廳水庫水更清了(深度觀察)
面積163平方公裡的官廳水庫,橫跨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北京市延慶區兩地。官廳水庫1954年建成,是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作為北京的飲用水水源地。1997年,官廳水庫因為汙染嚴重,退出北京飲用水水源地之列。後經治理,水質改善,2007年恢復北京備用飲用水水源地功能。
-
官廳水庫已有5萬隻候鳥飛過北京,這個數據是怎麼得來的?
持續一個多月了,5萬多隻候鳥已飛過北京。在它們遷徙的必經之路上,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巡護員日夜守護,記錄相關數據……今年的候鳥數據有何變化,龐大的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記者在官廳水庫觀測點,跟隨巡護員的腳步一一尋找答案。
-
北京緊急清理官廳水庫淤泥以解缺水之急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消息:為緩解目前北京市水資源緊缺狀況,利用北京官廳水庫被泥沙封堵在媯水河庫區的水源,官廳水庫清淤應急供水工程今天上午正式動工。 這項應急工程總投資達7000萬元,預計8個月後完工。 官廳水庫流域內主要為黃土丘陵地貌,植被較差,沙土流失嚴重。
-
北京密雲水庫告急尋找水源 可能會出現水危機
而北京的水源,正面臨挑戰。 這是民間行動「樂水行」領隊張峻峰數年以來踏遍北京所有的大小河流和600多個水庫後得出的驚人的結論。 8月7日,他帶領隊伍考察了大嶺溝-碓臼峪溝,即溫榆河上遊、十三陵水庫水源地,發現這裡已經沒有水了。「30年前這裡水很大,現在沒有丁點水,這也就難怪十三陵水庫無法向北京供水,其它水庫的蓄水量也在不斷下降。」
-
北京市農業局開展瀕危魚种放流活動 瓦氏雅羅魚回歸故鄉河
10月16日一早,北京市農業局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在延慶玉渡山自然保護區內的古城河畔開展瀕危魚种放流活動,共放流北京市二級保護魚類瓦氏雅羅魚3萬餘尾,這是我市首次在永定河水系的源頭開展該瀕危物種的恢復工作,通過在水系源頭放流,加快水域生態功能不斷修復。
-
從水庫養魚要求來說,其魚種規格是越大越好,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再者,你們知道造成水庫魚種損失的原因嗎?我來告訴你,是病害、敵害和逃漏。要想減少或避免敵害和魚種逃漏情況出現,必須採取如下幾項措施。清除敵害。小型水庫在農閒期間,可把水排乾來清除敵害;用水期間,可採用藥物毒殺法清除,用藥量可參照池塘清塘的方法進行。大、中型水庫,可有針對性地清除敵害,如在大多數兇猛魚類回遊通道上和繁殖場所誘捕或殲捕,常常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
「魚博士」藍家湖 發現新魚種60多個
「魚博士」藍家湖 發現新魚種60多個2015-06-01 15: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河池日報他從事魚類研究33年來,踏遍廣西30多個縣的江河溶洞,發現63個新魚種,為中國南方的淡水養殖產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日前,記者在都安採訪了藍家湖。 發現63個新魚種 這是藍家湖的家,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個實驗室。
-
風能資源評估 -北京 -中國天氣網
在2004年,北京氣候中心開展了風能資源評價工作,分析表明,北京地區西北部和西部山區風能資源最豐富,特別是山區隘口如官廳水庫庫區和山頂如靈山風速較大,具有一定的風能資源開發潛力。
-
北京採取措施確保水資源不發生危機
新華社信息北京10月8日電(記者李斌 劉浦泉)面對密雲水庫和官廳水庫「兩盆水」不夠一年「喝」,以及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嚴峻形勢,北京市近來積極採取開源
-
珠江又現新魚種,像是羅非魚和太陽魚雜交,美國孔雀鱸?
廣東珠江水系,可以說是我國外來物種之「集大成者」,數量和品類都是全國獨一檔……並且近日,廣州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珠江裡又發現一種新魚種,外形奇特沒人見過,竟像是數種魚的雜交……像是羅非魚、太陽魚和鱸魚的雜交「頭一回釣到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什麼羅非魚,後來發現不對
-
外來魚種危害全臺 五十一條河僅有兩條倖免圖
俗稱珍珠石斑的馬拉麗體魚,攻佔了牡丹水庫。圖片來源:聯合報臺「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針對外來魚種調查,發現全臺五十一條重要河川,僅宜蘭與花蓮交界的和平溪、屏東縣楓港溪,尚未發現外來魚種,其它河川、水庫、湖泊全面淪陷。 特生中心表示,造成外來魚種進犯全臺水域的主因,在民眾任意放生、放養。部分外來魚種幾乎沒有天敵,快速繁殖結果,已造成部分河川、湖泊的原生魚種幾乎消失。
-
為了不讓鳥餓著,他們在停車場上種了田
你首先可以從體型上判斷,灰鶴不像白鶴、白枕鶴身材那麼高大,是身高一米出頭的中型鶴,身材與之類似的是白頭鶴,但白頭鶴體色更深,並且頭頸基本全白。在越冬的灰鶴群中,經常會有白頭鶴混在其中,要注意分辨。和灰鶴體型差不多的白頭鶴消消樂。圖片:Spaceaero2/Wikimedia Commons混跡在灰鶴群中的白頭鶴,你能找出來嗎?圖片:高大向哪裡能看到灰鶴?
-
有一種「麥粒」號稱是通殺水庫全魚種,特此揭秘!
想有好的漁獲,每次都憑屁股正去撞大運是不可能的。魚情的好壞是有許許多多的因素決定的。在某個水庫釣魚,不但要了解當時的氣溫、水溫、溫差、風力、風向,以及釣點水深甚至水質等因素,還要根據季節、魚種、魚體大小等因素來決定用什麼調性的竿、多長的竿、線徑、鉤型、調漂方式、釣法、餌料等等。
-
2020幽州100:國內罕見,賽道包含水庫、沙漠、空中草原、古長城...
2017年6月,華北最美虐——幽州古道超級越野賽首次問世便為越野跑者帶來了一場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體驗,在這片古老美麗的山野中,選手跑過官廳水庫、空中草原、古長城遺蹟、高山峭壁、幽州大峽谷、永定河峽谷、白樺林、原始森林、垂直攀巖、黃土高坡等各種不同的風景,多變的賽道、豐富的技術路線,讓很多跑者在賽後感嘆
-
這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北京了!約5個小時後離開
3月2日下午一點,一群白色的大鳥從視線中飛過,讓正在官廳水庫進行候鳥監測的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兩名隊員激動得脫口而出:「北京歡迎你,東方白鸛!」東方白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世界野生種群數量只有3000多隻,通常沿海遷徙,在北京極其少見。
-
大運河畔飛來珍稀動物中華秋沙鴨,全國不超過2000隻
元旦假期過後,北京副中心愛鳥會在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發現了這個珍貴的物種。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全國不超過2000隻,在通州大運河畔現身還是首次。去年12月26日,觀鳥愛好者李鋒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明鏡移舟景區附近觀察到一隻「奇怪」的鴨子。「它的肋部呈現規則的魚鱗狀花紋,頭頂冠羽,嘴和普通秋沙鴨也不太像。後來確認是中華秋沙鴨。」
-
衛星遙感北京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植被等關鍵指標近年最好
北京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近日發布的《北京市生態遙感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其中北京生態涵養區和中心城區的植被覆蓋度、植被固碳釋氧量、水庫水體面積等反映生態環境質量的關鍵性指標,在2018年達到最好。
-
北方山區季節性河流治理的北京樣本——復活媯水河
媯水河是永定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延慶東北約13公裡處,由東向西注入官廳水庫,流域面積1065平方公裡,被稱為延慶「母親河」。驅車出城,向北80公裡,抵達媯水河與官廳水庫交界處的跨河橋。憑橋東望,寬約百米的河流結成瓷實冰面,兩岸蘆葦浩蕩搖擺。媯水河,冬季有水,曾經是難以想像的。
-
生態環境逐年向好 珍稀鳥類「扎堆」造訪北京
一群天鵝在北京延慶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棲息。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魏夢佳)一群天鵝在水中梳理羽毛,不遠處,成群的灰鶴忙著覓食……近期,這樣的溫馨場景經常在北京市延慶區境內的官廳水庫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