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鳥餓著,他們在停車場上種了田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高大向 物種日曆

進入11月,就到了在北京周邊看鶴的時間。在中國共分布有9種鶴,其中種群數量最多、分布範圍最廣、也最常見的,就是今天的主角:灰鶴。

灰鶴。圖片:Andreas Trepte/Wikimedia Commons

顧名思義,灰鶴身體以灰色為主,頭和脖子呈黑色,眼睛後面有一條白的條紋,延伸到脖子後面,非常方便辨認。灰鶴常以家庭為單位集群踏上遷徙之路,一路上親鳥還要對幼鳥進行照看,幼鳥的體色並不是灰的,而是一種橘黃色,和親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灰鶴的幼鳥,看起來毛茸茸的很有精神。圖片:Piotr Krzeslak/圖蟲創意

在野外觀察灰鶴,辨識難度並不大。你首先可以從體型上判斷,灰鶴不像白鶴、白枕鶴身材那麼高大,是身高一米出頭的中型鶴,身材與之類似的是白頭鶴,但白頭鶴體色更深,並且頭頸基本全白。在越冬的灰鶴群中,經常會有白頭鶴混在其中,要注意分辨。

和灰鶴體型差不多的白頭鶴消消樂。圖片:Spaceaero2/Wikimedia Commons

混跡在灰鶴群中的白頭鶴,你能找出來嗎?圖片:高大向

哪裡能看到灰鶴?

在和大家分享觀察灰鶴的故事之前,我們先將目光放到更大的空間尺度,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灰鶴呢?

灰鶴是一種典型的遷徙鳥類,想看見它們並非難事。圖片:Steve Garvie/Wikimedia Commons

灰鶴的分布範圍極廣,囊括了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和非洲北部部分地區。灰鶴是一種典型的遷徙鳥類,它們的繁殖地橫貫整個歐亞大陸北部,西起愛爾蘭,東至勘察加半島附近。冬天來臨的時候,它們結群往南遷徙,歐洲的種群抵達北非,中亞的來到兩河流域和印度,在東亞,中國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是灰鶴重要的越冬地。理論上來說,在繁殖地、越冬地和它們遷徙的路上,你都可以看到灰鶴的身影。

正飛躍雲南盈江群山的灰鶴,它們將到緬甸和印度越冬。圖片:曾祥樂

隨著越來越多觀鳥者和鳥類研究者的探索,人們發現國內灰鶴的越冬地出現了明顯的北擴,處於華北地區北端的北京成為灰鶴新的越冬地,這樣確實可以大大縮短遷徙的距離——但前提是它們能挨過北京寒冷的冬天。

天氣太冷怎麼辦?吃素!

在北京西北方向的官廳水庫周邊,冬天會有大群灰鶴集結於此。不過北京郊區的冬天,氣溫低到可以將官廳水庫凍上20釐米厚的冰,灰鶴這樣的涉禽要怎麼生活呢?

在官廳水庫附近越冬的灰鶴。圖片:高大向

水庫周邊的農田提供了答案。灰鶴並非需要一直在水邊生存,在凍住的農田中央,只要有足夠的食物,也可以挨過寒冬。和很多鳥類一樣,灰鶴的食性呈現葷素搭配的特點,在繁殖季節,親鳥能量消耗較大,幼鳥需要滿足快速成長,都要吃掉大量的動物性食物,比如蝸牛、水生昆蟲、蛙類、小魚和蜥蜴。

到了冬天,北京周邊水體封凍、小型動物也難以尋覓,灰鶴就轉為吃素。官廳水庫周邊有大片的田地,這些產出豐厚的農田,給周邊的農戶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同時也為數千隻遠道而來的候鳥,提供度過寒冷冬季的食物。除灰鶴外,白頭鶴、大鴇、獵隼、毛腿沙雞、蒙古百靈等野生鳥類也會在冬季到訪這裡。

收割後的玉米地仍保留散落的籽粒和粉碎的枝丫,為很多鳥類提供越冬或遷徙需要的食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也會在官廳周邊灰鶴的越冬地做短暫的停留。圖片:林毅

在官廳水庫與野鴨湖之間的玉米地,我觀察到灰鶴過冬有趣的行為,簡單說來就是「同睡不同吃」。我們發現幾百隻灰鶴組成大群擠在一起過夜,這樣做有助於減少熱量的散失,也便於防備天敵的攻擊。等到白天覓食的時候,隨著冬天的陽光緩緩灑在田地上,大群會拆成幾十隻、十幾隻的小群,分散覓食,減少競爭,充分利用食物資源,提高覓食的效率。

野鴨湖附近的灰鶴,在白天結成小群覓食。圖片:高大向

給鳥兒種田

農田對灰鶴等鳥類的越冬至關重要,但是土地上種什麼,是人說了算的。有些田地以前種的是糧食,現在改種了其他非糧食作物,野生動物的口糧就會減少。

為了讓越冬的灰鶴和其他鳥類有充足的食物過冬,野保機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聯合相關部門,嘗試在野鴨湖附近區域播種糧食作物,為野生鳥類提供「補償服務」。今年夏天開始,人們在野鴨湖溼地保護區周邊補種了五種糧食作物:玉米、高粱、黍子、蕎麥和大豆。下圖記錄的,就是當地農民在野鴨湖公園原臨時停車場上播種玉米和高粱,這些糧食作物將為冬天到來的灰鶴提供重要的食物補給。

為了灰鶴努力種田。圖片:譚羚迪

農田不僅為人類的農業生產服務,也早已經成為了一類特別的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說它特別,是因為農田和人類生產活動密切相關,農田中生活的各種野生動物,與人類產生著密切的互動與聯繫。

除了今天聊的玉米地裡的灰鶴,黃河流域的麥田,也給大鴇提供了很好的越冬地。南方大面積的水稻田,更是多種野生鳥類的家園。天上飛的燕子和鷗、泥地藏匿的秧雞、遷徙途中歇腳的鴴鷸……它們都依賴稻田提供的生境和食物。

一群灰鶴在雲南盈江的稻田中。圖片:曾祥樂

很多鳥類對于越冬地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有吃的,又凍不死,基本就能留下來,熬到開春就又踏上北遷的繁殖之旅了。北京這片收留灰鶴過冬的農田,是一個很好的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存的例子,在人類社區得到發展的同時,千萬要記得給我們的動物鄰居,也留下足夠的生存空間。

原標題:《為了不讓鳥餓著,他們在停車場上種了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墨脫,鳥浪來襲
    鳥不是一直呆在某棵樹上某片灌木叢中等你發現的,而是像陣風,忽然就成批出現,然後又瞬間消失。鳥浪來時,鳴聲不絕於耳,同時出現的可能有很多鳥種。每當此時,一邊是老師們舉著望遠鏡報告出現什麼新鳥種興奮的聲音;另一邊是團友們「噼叭」響成一片的快門聲。菜鳥如我,完全暈菜,只看到滿樹晃動的黑影,哪來得及聚焦其中一隻鳥?墨脫多雨,我們的運氣又特別「好」,總是停車下雨,鳥浪來時下大雨。
  • 為什麼鳥總是在你的車上拉屎?
    —為什麼大部分鳥喜歡在白色的車上拉屎?因為小部分的鳥不喜歡。卡特希爾教授說:「我猜,與其說鳥專挑某一種顏色的車、不如說人會根據車的顏色選擇不同的地點停車,比如說,他們常把車停在椋鳥築巢的樹下,或海鷗棲息的建築物旁邊。」
  • 日本國鳥是綠雉,法國國鳥是高盧雞,中國國鳥是啥?鮮有人知
    眾所周知,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的體現,然而除了國旗之外,世界上很多國家為了體現「眾生平等」的原則,有時候還會把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動物或者植物來作為一個國家的標誌,例如國花,還有國鳥。鳥是人類的朋友,和國花一樣,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徵。
  • Nature:餓著
    事實上,這與意志力無關,而是你「進化」的結果——吃飽要睡覺,是為了更好地鞏固記憶。來自Nature的最新研究表明,即使不吃東西,在飢餓狀態下也能形成記憶;但如果吃飽了,就必須睡覺才能鞏固記憶。也就是說,只要吃了,就得睡上更多時間,否則記憶力就會變差。
  • 為了尋找你 我搬進了鳥的眼睛
    對於不確定的鳥不隨意做出判斷,同理而言,對於不確定的事也不要妄下斷言。觀鳥多年後,組織活動或者帶活動時,他會考慮得更加周到,提升了做事的嚴謹性,他覺得這是觀鳥給他帶來的最大影響。    胡兀鷲最喜歡吃骨頭    在六張精緻的照片中,關老師先帶大家領略了六種鳥的風採。    率先登臺的是大家熟知的鴛鴦。在古文中鴛為雄鳥,鴦為雌鳥,雄鳥豔麗,雌鳥偏灰。
  • 七旬老翁護鳥一生:種下十畝林 但使群鳥歸
    從遵義市區到琊川平安組,需要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其中近半時間需耗費在鄉村公路上,但這並不能阻擋攝影愛好者的熱情,他們利用周末來此觀鳥。胡光明老人也不吝嗇,特地在一棵大樹下支起 7 米多長的梯子,供這些持長槍短炮者 " 打鳥 "。說起護鳥故事,胡光明老人興趣盎然滔滔不絕:" 我家祖祖輩輩都喜歡鳥,從不捕鳥殺鳥。鳥是大自然中的重要成員,是森林的生機和靈氣。"
  • 到底是餵流浪貓導致鳥減少,還是不餵導致鳥減少,這個需要搞清楚
    副標題:城市流浪貓靠捕鳥填飽肚子並不划算,人類活動才是鳥類減少的主要原因前段時間,某高校教授聯合某自媒體發表了一篇討論「流浪貓導致鳥類減少」的文章,呼籲不要投餵流浪貓,一時間引起了網友的大討論。★城市流浪貓的食譜鼠、蛙、各種水果漿果,還有就是鳥、垃圾堆裡的剩菜剩飯和來自人類的投喂。好了,大家想想,如果你是一隻餓著肚子的貓,那麼多種可以吃的東西,你會怎麼選呢,恐怕不管怎麼選,「蹲守隨機落地的鳥」應該都會排在最後吧!畢竟貓咪的體力精力有限,而捕食是需要考慮成本的,和翻垃圾堆、人類投食相比,城市生活的流浪貓們「吃鳥」屬於意外收穫。
  • 鳥能捕魚,有種魚也能捕鳥,而且還是捕食飛行中的鳥
    我們習慣性地認為魚類就是鳥類的食物,但其實在自然界之中,不僅鳥能捕魚,魚也能捕鳥,而且能夠捕食鳥類的魚還不在少數。比如我們常見的鯰魚、鰻魚和梭子魚就經常會捕獵鳥類為食,不過這些魚類只能夠捕獵停留在水面上的鳥類,對於翱翔於藍天的鳥兒則無能為力。是啊,只能在水中生活的魚類又怎麼能夠捕獵得到高高在上的鳥兒呢,凡是沒有絕對,還真的就有這麼一種魚,它以捕鳥為生,而且還是捕獵飛翔中的鳥兒。
  • 貓頭鷹碰上機場撲鳥網被救出 一直不吃不喝(圖)
    亞心網訊 (記者 李莎莎 實習生 杜偉達)「三天前我在機場的捕鳥網上救下了一隻小貓頭鷹,可它到現在一直不吃不喝,急死我了。」 在機場派出所工作的田先生打來熱線反映。  18日那天,田先生在清理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附近的撲鳥網時發現上面掛著一隻灰褐色的鳥。
  • 劉金鬥暗暗激動,能在原始大賽場上,參加王之間的角逐,太刺激
    劉金鬥感到這群對方球員非同一般,居然餓著肚子一直等到這個漆黑的夜晚才傾巢而出。而西熱力江教練對戰局的判斷也非同尋常。戰局正在按教練所預料和設計的方向發展。劉金鬥暗暗激動,能在原始大賽場上,親身參加兩個對方球員王之間的角逐,簡直是太刺激了!
  • 為什麼空姐寧願餓著肚子,也不吃飛機餐?實際情況讓人心酸
    可是等過了吃飯時間,好像也沒有看他們吃飛機餐。難道這些人真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還是她們有額外的配餐,比乘客的更高檔豪華?空姐之所以寧願餓著肚子,也不願意吃飛機餐,原因無非這5個。01、 為了身材,選擇少吃甚至是不吃空姐行業對於形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就是要求你不僅五官要端正,而且身材要苗條。因此在面對高熱量食物的時候,空姐們往往為了身材而克制自己,選擇儘量少吃甚至不吃。
  • 常見的4種寵物鳥的飼養方式,新手養鳥的都不一定知道
    因為現在養貓養狗的人真的太多了,他們不想再「跟風」了。那他們會養什麼寵物?寵物鳥,是他們最經常去選擇的一種寵物。養鳥的好處有很多,省時省力,方便打理,還能陶冶情操,所以現在養寵物鳥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寵物鳥的飼養方式跟寵物貓狗的飼養方式可不一樣,這4種常見寵物鳥的飼養方式,你知道嗎?
  • 「國鳥」候選人、鳥中貴族,這些珍稀鳥類特有種,你還不認識?
    如果考慮到物種多樣性保護和物種區系的劃分, 我國目前共有105種已知特有鳥。下面我們來認識幾種,它們可都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哦!1紅腹錦雞閃耀世界的中國「金雞」雉類是中國鳥類特有種中最豐產的類群 。它們既是陸禽 ,又是留鳥 ; 它們不善飛翔 ,很容易成為特有種 。所以在中國鳥類特有種中 ,僅雉類就有22種 , 約佔1/5,是特有種數量最多的類群 。雉類被大家認識往往是由於其雄鳥有著異常豔麗的羽毛 ,相比之下 ,雌鳥則顯得暗淡無光 。這在動物界裡是普遍現象 ,因為雄性要用豔麗的外表吸引雌性注意,似乎在說 「 看我長得帥不帥 」,而雌性因為要育幼 ,所以要儘可能隱藏起來 。
  • 獨屬海南的3個特有鳥種
    這種特異性導致海南島有些鳥種是全國獨有的。迄今已發現的海南鳥類特有種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和海南柳鶯3種,特有亞種53種。  「作為一個島嶼,海南島有著形成特有物種的絕佳條件,但海南是個年輕的島嶼,直到6500萬年左右才與大陸最後一次分離,所以特有鳥種並不多。」
  • 農村常見的幾種鳥,居然是國家保護動物
    其實很多鳥的減少,都引起了國家的重視,比如以下幾種鳥,就是我們以往常見的幾種鳥,現在都已經受到國家保護了。1、 麻雀小時候我們常見的小鳥,大部分都是麻雀,以前隨便到一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們的影子。再加上有些人肆意的捕殺他們,以至於現在的麻雀大幅度減少。所以常見的麻雀已然成為了稀有鳥類,更是被列入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就是為了限制人們對它的傷害行為。
  • 鳥媽媽餵孩子暗藏玄機,漏掉幾隻都是故意的
    在很多動物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鳥媽媽叼著蟲子等食物返回到鳥巢,然後餵給嗷嗷待哺張著嘴的孩子們。很多人都認為鳥媽媽一回只叼一條蟲子回來,可其實每次鳥媽媽都是叼回很多的蟲子,只不過並沒有分開餵食,而是選擇一次只餵1隻幼鳥。難道鳥媽媽是天生的偏心嗎?為何故意讓其它孩子餓著呢?
  • 外地鳥友來追鳥拍到普通朱雀 揚州鳥家族增加到281種
    這不,近日就有蘇南鳥友來到揚州城北「追鳥」,就想看看這位「稀客」。不過,想追的鳥兒沒追上,他們卻在這裡記錄了40多種鳥兒。其中,有一種名叫普通朱雀的鳥兒,在揚州是首次記錄到。揚州鳥家族因而增加到281種。遠方來「稀客」不少鳥友想一睹「芳容」城北漁場這些天來很熱鬧。不少本地和外地鳥友先後來到這裡,為了看看一位遠方來的「稀客」——長嘴鷸。
  • 美國的國鳥是鷹,韓國的是鵲,中國的國鳥你卻不知道
    有不少動物在一些國家都是獨有的,比如大熊貓,而且它也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其實不少國家不僅有自己的國寶,而且還有自己的國鳥,國鳥是一個國家精神面貌的體現,能被選上當國鳥的鳥肯定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 美國國鳥是鷹,法國國鳥是雄雞,中國國鳥是什麼?很多人並不知道
    該組織發起的倡議,得到了許多國家的響應,至今已經有超過百個國家擁有了國鳥,這世界上還是多好人的。二,其他國家的國鳥美國當時作為最強大的國家,自然也是以身作則確立了自己國家的國鳥,他們確立了國鳥為白頭海雕。他們之後便把白頭海雕的形象繪製在國徽,以及軍服上。
  • 鳥的壽命不長,為什麼平時見不到壽命到了死去的鳥?
    有人說:臨近最後期限,那隻鳥會拼命飛向太陽,最後變成灰燼,所以我們看不到那隻鳥的屍體。當然,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因為為了燃燒成灰燼,必須融化毛皮,脂肪,肌肉和骨骼。為了達到該水平,至少需要高於400°C的高溫,並且該溫度最接近太陽。水星表面從鳥飛到水星的溫度顯然是白痴。那麼,自然死亡的鳥類屍體去了哪裡?讓我們一起討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