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浪」是我在這次旅途中學會的一個新詞。鳥不是一直呆在某棵樹上某片灌木叢中等你發現的,而是像陣風,忽然就成批出現,然後又瞬間消失。鳥浪來時,鳴聲不絕於耳,同時出現的可能有很多鳥種。每當此時,一邊是老師們舉著望遠鏡報告出現什麼新鳥種興奮的聲音;另一邊是團友們「噼叭」響成一片的快門聲。菜鳥如我,完全暈菜,只看到滿樹晃動的黑影,哪來得及聚焦其中一隻鳥?
墨脫多雨,我們的運氣又特別「好」,總是停車下雨,鳥浪來時下大雨。霧總是在最不該出現的時候突然升起,這時即使是體型較大的鳥,透過雨幕和山霧看到的也不過是一個不辨顏色的影子。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拍些什麼,及為什麼要不停地按快門,興奮和沮喪同時被傳染。
回來整理照片花了幾天時間,逐張搜索雜亂的樹叢中可能存在的鳥影。在刪掉不計其數樹枝照、屁股照、朦朧照之後,數了一下,拍到的可辨別鳥種竟也達80多個。
旅途中還學會了一個詞「加新」,個人觀鳥名單中增加新種的意思。旅行結束時,大家紛紛通報這次加新的數量,老師們加新數量通常小於5;我嘛,看到的基本可算加新,好有成就感呀!
還會參加這樣的觀鳥之旅嗎?一半以上機率不會,畢竟觀鳥於我是為了豐富旅途,而不是放棄原來旅行中的樂趣。會繼續觀鳥嗎?肯定會!觀鳥打開了另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那個我一直路過卻可能一直忽略了的世界,原來如此豐富多彩。
觀鳥也讓我學會安靜。這可能是我參加過的最安靜的旅行團,大家很少閒聊,為了隨時傾聽鳥況,車載音響幾乎不開,帶隊的老師,還經常會在悽風冷雨中,搖下疾駛的車的車窗。
7天以後,忽然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安靜,並對各種噪音變得敏感。獨自走在林中聽著各種鳥鳴的愉快心情,難以用筆墨形容。人只有在懂得自己閉嘴以後,才能聽得到別人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