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髮現動物界「香妃」: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跑了

2020-10-18 雪靈谷自然地理

墨脫深藏於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雲霧和密林之中,地勢北高南低,形似蓮花,雨量豐沛,自然生態保存十分完好。在墨脫的密林裡,生活著一種十分罕見的瀕危野生動物,那就是黑麝。

黑麝與其他麝科動物一樣,天生自帶香囊,能分泌出名貴的麝香,但卻比其他麝科動物更為罕見。一支探險隊進入墨脫密林,多番尋找,只在林中發現了黑麝的糞便,未能見到黑麝本尊。

01確立時間最晚的麝:體型比馬麝小,四肢卻更粗壯

黑麝於1981年由中國學者發現並命名,是確立時間最晚的一種麝。是中國特有的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黑麝,又叫黑獐子、褐麂、獐子,門巴語中又稱「拉那」,藏名譯音為「拉瓦納波」。

黑麝擁有麝科典型的外貌特徵,無論雌雄,頭上都不長角,卻長了一雙大耳朵。後肢總是比前肢長,臀部渾圓,高於肩部,站立時後高前低,所以看上去總是翹著屁股的樣子。

黑麝體長為70-80釐米,體重7-9千克。比馬麝矮小,但卻比馬麝壯實,尤其是四肢,比馬麝的更粗壯,蹄也較大。

身上覆蓋著黑褐色的毛髮,粗硬且疏鬆,長度約2釐米。體毛覆蓋全身,有一定保護作用,當它在密林中穿梭時,不會被灌叢或荊棘劃傷體表。

脖子上有一抹黃白色的斑紋,也就是頸紋,仿佛圍了一塊圍巾。背部中央,帶有深橘黃色。

通體黑褐色的黑麝,睜著大大的眼睛,就像生活在森林裡的精靈。黑麝的嘴是黑色,雄性還會長出白色的細長的犬齒,長約10釐米,伸出嘴唇外,猶如獠牙。

02動物界的「香妃」:通過分泌麝香「談戀愛」,麝香珍貴如夜明珠

雄性黑麝的肚臍下面,有一個橢圓形的袋狀物,那就是天生的香囊。黑麝不僅四肢比馬麝粗壯,就連香囊也比馬麝的大。

香囊外面覆蓋著濃密枯黃的毛髮,皮膜很軟,在光線的照耀下,呈現出斑斕的油彩色。

香腺包圍在香囊附近,香腺中分泌出麝香的初香液,進入香囊之後才形成麝香。麝科動物長香囊,分泌麝香,是自然生理現象,因此被稱為動物界的「香妃」。

黑麝分泌麝香,香味持久,是與同類傳達信息的化合物。特別是在繁殖期,雄黑麝就是通過分泌的麝香,找對象,與雌性「談戀愛」。

雄黑麝通過麝香,吸引來雌黑麝,這是一個充滿了香味的「邂逅」,如果彼此看得上眼,接下來就是結婚生娃,繁衍後代。動物之間的情感,通常很純粹。

黑麝不僅用麝香來「談戀愛」,還會用麝香來標記領地。當雄黑麝的香囊分泌充盈,還會有遺香的現象,它們會以腳踏、爬、擠的方式,使麝香溢出,遺留在土地或摩擦在樹幹上。

這種麝香是黑麝自己剔出來的,是極難得的珍寶,在古代珍貴如夜明珠。

麝香又被人們稱為寸香、臍香、當門子,正是因為麝香是天然的名貴香料,香味持久,人工不可複製,所以黑麝遭到人為獵殺。

03膽小謹慎,卻喜歡單獨活動,總在黑夜外出遊蕩

黑麝通常喜歡待在海拔3000-4400米之間的寒冷、潮溼的針葉林線附近,還包括冰雪覆蓋的山坡,以及多懸崖峭壁、密林、灌叢地帶。

喜歡在黑夜外出遊蕩、活動,在晨昏時候覓食,膽小機警,謹慎多疑,卻不喜歡群居,非繁殖期總是單獨活動,很少結伴。

一般在1000-1500平方米左右的範圍內活動,它的窩總是在比較隱蔽,或比較危險的地方,如果不是有灌叢遮擋處,就是在懸崖危險處。

與別的麝科動物不同的是,黑麝如果遭到較大的驚嚇,逃跑之後,並不會再返回原處,而是另找安身之處。可見,黑麝並不十分眷戀舊巢,它或許會瀟灑地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黑麝生活的地方植物種類豐富,四季都有青草綠葉,所以黑麝多食植物的花、漿果、鮮嫩枝葉、根莖以及苔蘚、菌類植物。

研究人員還曾在發現貝母、苔草和杜鵑等。由於多食新鮮嫩綠植物,黑麝每天排糞的次數較馬麝多。

此外,隨氣候的變化,黑麝有垂直遷徙的習慣。說白了,就是在不同的季節裡,尋找最舒適的,食物最豐美的地方過日子。

04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就跑了

黑麝生活在溼潤高山峽谷林區,不僅具備的爬山攀樹的能力,可以在陡峭的懸崖上行動自如,還能茂密的灌叢內靈活穿梭。

之所以能具備這些技能,是因為黑麝擁有小巧而靈活的身軀,以及發達的四肢,較長的後肢,能幫助它攀登。

據觀察,雄麝在發情季節,與同類雄性競爭比較激烈。雄黑麝的獠牙較為發達,也是它唯一的武器,在「搶親」現場,獠牙就能派上用場了。

在爭鬥中,它們會從喉嚨裡發出恐嚇的聲音,會獠牙刺傷對方,還能以兩條後腿站立用較粗壯的前蹄去登踏對方。

相比之下,黑麝是麝科動物中較為兇猛的一種。但是,黑麝的獠牙能對付同類,也能嚇唬嚇唬比它弱小的小動物,但是面對獵食動物,卻無能為力。

別說大型猛獸了,就算是小型食肉動物來襲,黑麝也無力正面對抗。所以在與同伴打架時,表現很兇猛的黑麝,遇到天敵時一溜煙就跑了,在第一時間逃之夭夭。

黑麝會通過陡峭的地形,或者灌叢、懸崖等地形來逃脫獵食動物的追捕。遇上難應付的天敵,還會聰明地曲線逃跑,或者繞圈跑,迷惑天敵的視線,藉機逃生。

黑麝分布圖

結語

數量十分稀少,分布狹窄,僅分布於雲南北部的高黎貢山、貢山和西藏東南部的墨脫、察隅、米林、波密、林芝等地。

導致黑麝瀕危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為了獲得麝香而大量捕殺黑麝。目前,種群數量嚴重下降,十分不利於這個物種的繁衍,面臨絕種的危險。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動物志、科學大觀園、西南山地、中國林業網

相關焦點

  • 墨脫髮現動物界「香妃」: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跑了
    一支探險隊進入墨脫密林,多番尋找,只在林中發現了黑麝的糞便,未能見到黑麝本尊。 02動物界的「香妃」:通過分泌麝香「談戀愛」,麝香珍貴如夜明珠
  • 六盤山發現野生石雞,縮著脖子圓得像球,遇到天敵為何往山上跑?
    厚密的羽毛,為它禦寒;低調的色彩,與山體巖石融為一體,隱藏了它的身影,天敵也就不能輕易發現它們。身側的兩邊翅膀,密布著約18條黑色的橫斑,增添了幾分威武的氣概,不至於太單調太平凡。大石雞還有橘紅的嘴巴,紅色的腳,眼睛周邊的皮膚也是紅色,點綴出一些靈氣。圍繞喉部的黑圈有內外兩層,內層為黑色,外層為慄褐色。
  • 動物界的扛把子蜜獾,若與兇猛比特犬打鬥,你覺得是誰贏?
    中山裝,白寸頭,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動物界扛把子,人送外號平頭哥:不是在幹仗的路上就是正在幹仗。獵豹就是蜜獾的天敵中的一種,能夠利用靈活的動作去捕食蜜獾,但一般也不會去主動去找他們的麻煩!也許有一天動物學家會發現,至今人類仍然還不知道的某種動物是蜜獾的天敵吧!畢竟,動物界的神秘現象還有許多尚未被發現的情況。天生萬物一物降一物,是生態平衡的機制,若說蜜獾沒有來自動物界的明確天敵,那麼人類應該是它最大的天敵了。
  • 動物界的它們竟然沒有天敵!
    大家都知道,動物界十分殘酷,不僅捕食艱難,而且還要面臨天敵的突襲。然而,這些動物,它們竟然沒有天敵!實際上,除了突然爆發的自然災害和人類之外,它們確實幾乎都沒有天敵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嘴巴細長,牙齒鋒利,性情兇猛,善於進攻獵物。它的體積特別大,成年的虎鯨甚至可以達到八噸左右!簡單地說,一般的小魚都不夠它塞牙縫的,這麼大的動物生活在海裡,是沒有天敵的,就算是在人們看來很兇惡的鯊魚,在它面前也不過是個小朋友而已。
  • 到處都是天敵,被譽為動物界中的「賤民」,但小日子過得還挺快活
    野兔:動物界身份地位的「賤民」,抬眼一望身邊全是天敵世界各地的野兔,都是動物界底層平民的存在:它們身邊到處是天敵。不僅如此:它們這外形看起來就很好吃,所有天敵都會以它們作為主要狩獵對象。首先它們會選擇視野良好的地方棲息,而且視力和聽覺都是上乘,可以做到千裡眼順風耳,提早發現危險。
  • 非洲小霸王蜜獾真的沒有天敵?遇到胡狼,「一哥」也得認輸
    特別是蜜獾,被世界吉尼斯紀錄評為「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很多蜜獾的粉絲也紛紛吹起「彩虹屁」,說蜜獾在動物界沒有天敵和對手,畢竟蜜獾可是連毒蛇都不怕的主兒。在很多動物紀錄片中,都有過蜜獾大戰毒蛇的畫面,包括非洲「死神」黑曼巴蛇,也不是蜜獾的對手,而且蜜獾體內有抗毒,蛇毒也無法傷害到它,這就讓蜜獾的戰鬥實力被高估了不少,再加上與獅子對戰的時候蜜獾也絲毫不弱,而且還能將雌獅咬成重傷,這就讓蜜獾的戰鬥力再一次被吹捧,那麼,它真的沒有天敵嗎?
  • 喙鯨:被天敵逼出來的動物界潛水冠軍,在人造聲納面前卻不堪一擊
    說到動物界中潛水能力的佼佼者,我們常常會提起抹香鯨,它們能潛水海底2200米的深度,深潛事件長達90分鐘,因此也常常被認為是動物界中的潛水冠軍。但是在鯨魚家族中,還有一種隱藏的王者,喙鯨,這種長著短短的喙的鯨能潛到2900米的深度,潛水持續時間長達137分鐘!
  • 天敵已被人類殺絕,如今國外已泛濫成災,遇到請趕緊跑
    不過我們生活的地區好像也不是經常能看到野生動物的,如果看不到野生動物,自然就不能夠知道它的天敵到底是什麼動物,但好在國家有專門研究自然方面的研究員,他們就會到各個野生的草原上去發現很多自然的秘密。河豬生活在這個自然上,肯定是有天敵的,拋去人類不說的話,它在自然界的天敵動物可是非常兇猛的,那就是獵豹,河豬可是特別害怕獵豹的,幾乎一看到它們就會條件反射的跑走,因為獵豹的速度比它們快,攻擊能力比河豬強,但是人類卻大量的捕殺獵豹,致使河豬的天敵數量減少,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河豬的數量是大幅度增加的。
  • 論打架,只服「平頭哥」,遇上老虎也毫不遜色!
    老虎身為森林之王,百獸之王,兇猛至極,這個眾所周知。 老虎屬於大型貓科動物,也是哺乳動物中的一種,所謂虎視眈眈就是形容極其危險的氛圍環境。 那麼問題來了,平頭哥跟老虎幹起來,會是怎樣的情況呢?蜜獾雖然性情兇猛,把蛇當辣條吃的生物經常能在草原上看到蜜獾跟各種大型動物互懟。 但是跟野獸之王的老虎幹起來,估計自討苦吃吧? 老虎估計跟你鬧著玩一樣。
  • 老虎是百獸之王,它的天敵是誰?科學家怎麼說?
    老虎是陸地上最兇猛的野獸,也稱它為百獸之王;古人說,陰陽五行,宇宙萬物皆為相生相剋,既然老虎是百獸之王,那麼它到底有沒有天敵,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老虎自從地球孕育了生命,經過數十億年的演化發展,孵化出了許許多多的動物和植物,根據目前人類已知發現的動物就超過150萬種,它們與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各自遵循自然規律和諧發展;既然地球有如此多的動物,老虎憑什麼為百獸之王呢
  • 世界上最「兇猛」淡水魚入侵中國,目前尚未發現其「天敵」
    世界上最「兇猛」淡水魚入侵中國,目前尚未發現其「天敵」物種入侵是這些年來一直討論的話題,很多外來物種的泛濫都是人為的,因為動物幾乎不可能自己會選擇去一個新的環境。前不久有新聞曝出世界上最兇猛的淡水魚入侵中國,一直到了現在也沒有發現它的天敵,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如果在一個環境中來了一個新的物種,這對於生態環境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破壞,因為外來物種幾乎是沒有天敵的,這也就會導致物種的泛濫。
  • 全球數量已不足萬隻,人類是它最大天敵,人稱動物界跳躍冠軍
    就是那種一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瘋狂的跑走,而且它們也很靈敏,經常跑的都非常快。它們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因為它們在自然界並沒有什麼天敵,按理說它們生活的無憂無慮又沒有天敵,數量應該是非常多的,但是事實上,林麝的數量非常的少,全球林麝的數量都不足一萬隻,可真的是非常少的數量了,因為沒有哪種數量多的動物的數量還沒有一萬隻的,而讓它們數量越來越少的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它們棲息環境的改變。
  • 蜈蚣和蛇經常打架,難道蜈蚣是蛇的天敵嗎?
    蛇和蜈蚣是讓許多人會感到害怕的動物,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身體細長且不容易被人發現,所以,它們能夠悄無聲息的攻擊人。不過,在自然界中,蛇與蜈蚣相遇必然會爆發大戰,那麼二者在食物鏈中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地來說一下。蛇和蜈蚣為什麼會經常打架?蛇和蜈蚣之所以會打架有兩個原因:第一,經常相遇。
  • 兇猛的海狼魚,遇到天敵水獺的襲擊,像狼牙般鋒利尖牙卻無法施展
    在食物鏈中,所謂的天敵是指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而水獺的主要食物就是魚類,是很多魚類的天敵。在國外,有攝影師拍攝到:一隻水獺輕易捕食一條海狼魚,而海狼魚像狼牙般鋒利尖牙卻無法施展,毫沒有反擊之力。
  • 鱷魚的天敵是誰?為什麼?
    鱷魚是世界上最兇猛的動物之一,很難想像會有動物鱷魚為食。實際上,鱷魚也分不同的種類,根據鱷魚體型大小的差別,它們的天敵也有所不同。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雖然體型不是特別巨大,但是作為世界上第三大貓科動物,美洲豹還是特別兇猛的。 有不少攝影師都拍到過美洲豹捕獵凱門鱷的照片,要知道凱門鱷也不是省油的燈,不小心被它拖下水性命就危在旦夕了。
  • 動物界的「偽裝大師」,為躲避天敵裝成「枯樹」,一裝就是一輩子!
    動物界的「偽裝大師」,為躲避天敵裝成「枯樹」,一裝就是一輩子! 在殘酷的動物界,沒有點真本領那可不行,就有一種動物被稱為動物界的偽裝大師,它們為了躲避天敵,會偽裝成一棵枯樹,一裝便是一輩子,這種動物就是林鴟,其實它們的生性懦弱的。
  • 墨脫這動物外號小劍齒虎,喜歡頭朝下尾朝上,從大樹倒栽蔥走下來
    雲豹在中國曾經分布很廣泛,從西藏墨脫到四川雲南一直延伸至秦嶺以南等區域都有分布。它有個習性,從來都不會離人很遠,無論是墨脫,還是西雙版納,雲豹出現的地方距離村莊都不會超過5千米,最近的位點距離村寨不到3千米。在藏東南的墨脫,歷史棲息地至少5年沒有野生雲豹的可靠信息了,但是在2018年10月,雲南高黎貢山拍攝到了雲豹。
  • 遇到天敵就自爆,肚子填滿毒液的螞蟻,中毒比中彈還難受
    螞蟻是地球上一種渺小的生物,但數量眾多,據不完全統計,螞蟻的種類多達11700種,中國境內可以確定的螞蟻種類就多達600種,最近,科學家還發現了一種無性生殖的螞蟻。在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就有一種會爆炸的螞蟻,在遇到敵人或者同伴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選擇自爆,以犧牲自己生命的方式來換取同伴的安全。
  • 動物界的「氣功大師」
    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些擅長「氣功」的動物,它們身懷絕技,堪稱動物界的「氣功大師」!氣蛤蟆是一種廣泛分布在我國南北方很多地區的蟾蜍。北方的氣蛤蟆學名北方狹口蛙,個頭較小;南方的氣蛤蟆學名花狹口蛙,個頭很大,渾身黃褐色,有黑色斑點。
  • 最悲催的兇猛大型動物,外形看起來很強大,卻淪為人類的盤中餐
    大自然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生物,就拿動物界來說,也可以形成一個小小的動物世界,而這些動物這種始終都遵循著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要想在動物界長遠立足,那麼這種動物就必須強大、必須兇狠。在「弱肉強食」的動物界裡,似乎每種動物都不容易,處處有天敵,而且還有可怕的食物鏈,弱五一技之長或者讓動物忌憚的地方,遲早有一天都會淪為別的動物的「盤中餐」,始終難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命運。那麼斤斤這樣就可以了嗎?動物界中還存在著很多看似強大的動物,卻淪為盤中餐,而且被稱之為最悲催的兇猛大型動物?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只是徒有外表?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動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