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通縣公路——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貫通

2020-12-03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西藏波密12月15日電題(記者葉輝、覺果、柴益東)15日上午10時,施工了700多個晝夜的中國最後一條通縣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成功貫通,被稱作「高原孤島」的藏南小縣墨脫即將正式納入全國公路交通版圖。

    數次動工墨脫公路終現雛形

    15日的嘎隆拉隧道北側一片歡歌熱舞,皚皚白雪已將施工現場覆蓋,但人們熱切期盼的心情似乎要將這片冰天雪地融化。當西藏自治區主席白瑪赤林和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按下爆破鈕時,全場歡騰。墨脫縣縣長歐珠多吉激動地說:「太高興了!我們門巴族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終於要通公路了,我們縣馬上要翻開歷史的新一頁!」

    歐珠多吉告訴記者,墨脫縣素有「高原孤島」之稱,是我國2100多個行政建制縣中至今唯一不通公路的縣。進入墨脫必須要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嘎隆拉、多雄拉等雪山。

    墨脫公路位於西藏波密和墨脫兩縣境內,先後跨越波鬥藏布江等6條江河,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最後到達墨脫縣城的蓮花廣場,全長117公裡。隧道貫通後,與原翻山路段相比可縮短裡程約24公裡,且有效地避免了雪崩等災害對交通的影響,墨脫將從此摘掉「高原孤島」的帽子。墨脫公路下一步的全線建成通車,將成為我國公路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裡程碑。

    原交通部副總工程師王玉回憶說,1994年她第一次到墨脫考察,有幾名老鄉翻山過來迎接,她覺得墨脫人民太艱苦了。

    她說,這條路的修建方案研究了整整40年。在規劃的10年裡,專家們走了通往墨脫的所有7條道路。從墨脫複雜的氣候、地質環境等情況來看,比較可靠的就是目前這條路。「今天我們看到隧道正式貫通了,真是非常激動。這條隧道反映出我們的技術水平、經濟實力足以支撐在這麼複雜的環境下創造出世界第一。」王玉說。

    據記者了解,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一直非常關注墨脫公路的修建。1961年有關部門就開始了前期勘察工作。1965年築路大軍試圖打通通往墨脫的道路,由於山勢太險而被迫停工。1975年從波密縣扎木鎮開始修建的墨脫公路到達80公裡處後,由於技術條件不夠於1980年停工。1994年一條簡易路終於修成,汽車第一次開進墨脫縣城。由於地質構造極不穩定,部分路段很快被大面積塌方和泥石流所毀壞。1995年國家投資2000萬元對墨脫公路嘎隆拉山危險段與彎道進行加寬改造。從2002年起,有關部門又對墨脫公路進行了前期勘察設計,並於2007年立項開展了「西藏扎木至墨脫公路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努力攻克了高海拔、惡劣氣候條件下公路隧道建設等核心技術難題。

    2009年4月,總投資達9.5億元的墨脫公路新改建工程全線動工,並被列入西藏「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由武警交通一總隊等單位共同承建。

    「四個世界第一」創造公路建設史奇蹟

    地質專家曾表示,修建墨脫公路的難度不亞於浩大的青藏鐵路工程。作為墨脫公路先期準備工程的嘎隆拉隧道,系全線施工作業難度最大、地質和氣候條件最惡劣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成功修建了二郎山等我國多座高原隧道的武警交通一總隊,集中了數百名技術精英,集結了近百臺(套)國內最先進的鑽探和掘進設備,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海拔3800米的嘎隆拉隧道。

    施工過程中,武警官兵採用地質雷達等先進施工技術,克服溫差達30攝氏度的高寒環境,先後攻克了強湧水、大斷層等諸多建設難題,成功地突破了11處大斷層和冰川泥石流堆積體,全力確保工程安全、進度和質量齊頭並進。

    中交第二勘察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何天牛說,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創造了氣候條件最複雜、區域地震烈度最高、構造運動最活躍、坡度最陡等四項世界第一。

    隧道北側工地負責人、武警交通一總隊二支隊墨脫項目部主任程春明說,嘎隆拉隧道呈南北走向,處於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縫合部,穿越喜馬拉雅、墨脫等兩個大地震帶,青藏高原寒冷氣流和印度洋暖溼氣流在這裡相融交匯,使其終年處於積雪降雨期,年均降水量大於1700毫米,是迄今為止國內穿越斷層最多、地應力最強、水體滲水最豐沛的高原隧道。

    來自交通運輸部、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的專家曾多次勘察施工現場,專題研究治理方案,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武警官兵以每天緊急抽排近5萬立方米湧水的工作量,實行24小時不間斷抽排,成功地突破了暗流湧動的大斷層。

    「高原孤島」即將納入立體交通網絡

    在隧道口等候貫通的藏族同胞次仁巴頓是第一次進入墨脫縣。他說,他是來親戚家串門的,因為大雪封山就在這裡等了3天。現在隧道貫通了,他可以安全地通過了。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次仁措姆流著眼淚對記者說,因為墨脫是自己的家鄉,她主動請纓來到現場採訪。在隧道被炸開的那一刻,她哭著給媽媽打通了電話說:「媽媽,隧道通了,以後再也不用翻越雪山了,今年我要回家過年!」

    次仁措姆還說,隧道通了,前往墨脫的路就通了一大半了。她要將一個真實的、開放的墨脫用電波介紹給全世界。

    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趙世軍說,墨脫公路是西藏交通運輸業「十一五」規劃中的最後一項重要工程。「十一五」期間,西藏完成公路建設投資260億元,有力地緩解了公路交通對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

    他告訴記者,在這5年中,西藏的5條國道已從45%的黑色化提高到了80%以上的黑色化;73個縣(市)中的60個縣(市)已經通了油路;除墨脫縣的兩個鄉鎮外,其他鄉鎮都通了公路;81.24%以上的建制村通了公路。

    據記者了解,實施西部大開發10年來,國家對西藏的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100億元,建成了以青藏鐵路為標誌的一大批關係到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項目。

    截至目前,西藏公路總裡程達到5.36萬公裡,已有林芝、日喀則、阿里等5個機場開通。跨越「世界屋脊」的空中金橋——成都至拉薩航線已安全飛行了45周年,安全起降飛機6.7萬架次,運送中外旅客874萬人次。青藏鐵路通車至今,拉薩火車站共運送旅客約500萬人次。

    日益完善的立體交通網絡使西藏旅遊業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態勢。2009年,西藏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561萬人次。與此同時,西藏不斷打破封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進行對外交流與合作,使越來越多的內地投資者前來投資興業。近5年來,西藏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總額達到191.34億元。

相關焦點

  • 西藏最美風景墨脫,有你需要的詩和遠方,附墨脫自駕、徒步線路!
    還有中國最美六大瀑布之首—藏布巴東瀑布群(我也沒去過,也找不到好看的照片,就偷懶不放照片了)還有個人覺得西藏最漂亮地方之一的嘎隆拉雪山嘎隆拉雪山海拔達4200米,山頂處常年被冰雪覆蓋,因此也形成了獨特的冰川景觀,遠看銀裝素裹,近看晶瑩剔透,展現出一種渾然天成、冰清玉潔的獨特風貌。
  • 全國最後一個通車的縣城,目前仍然執行宵禁,被稱為「豔遇之都」
    墨脫縣為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轄縣,墨脫一詞在藏語中便意為「花朵」,歷史上有「博隅白瑪崗」之稱,藏語意為「隱藏的蓮花」。墨脫縣曾經是中國2100多個行政建制縣中最後1個通公路的縣,2013年10月31日,墨脫公路通車儀式在西藏林芝地區波密至墨脫縣80公裡處舉行,宣告中國最後一個未通公路的縣正式通車。該縣目前仍然在執行宵禁,晚上八點之後,禁止車輛離縣。
  • 西藏墨脫旅遊景點
    現在很多旅遊地都被商業化,環境遭到破壞,本來古樸的小村寨可以在一夜間變為商業街,可是在西藏有這樣一個地方,是目前川藏線上少有被商業化的地方,那就是墨脫。雖然川藏線景點那麼多但是西藏墨脫旅遊景點有哪些你知道嗎?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合龍 系世界上最長公路沉管隧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三十多米深的海底,港珠澳大橋5.6公裡長的海底隧道中,最後12米也就是最終接頭的安裝,5月2日完成對接。對接成功代表海底隧道全線合龍貫通。香港東方日報網2日稱,港珠澳大橋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是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超級跨海通道。
  • 世界十大最長公路隧道排行!
    ,有公路就要開山跨河,就有有公路隧道,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世界十大公路隧道。3.甘塔斯隧道                   一條由中國承建的北非隧道,同時也是北非最長的隧道,這條隧道地質條件複雜,又被稱為「工程師的災難」,甘塔斯隧道的長度為14.68公裡,整個隧道修建耗時6年半。
  • 中國公路十大最長隧道,它佔了2條
    長長的秦嶺擋在中國南方與北方之間,為了溝通南北,幾千年前,人們就開鑿了「天梯雲棧相勾連」的古道,而今,一條又一條公路更是像蛟龍一樣穿過大山阻隔,把山南山北、山裡山外聯繫起來。京昆高速秦嶺段秦嶺裡有許多神奇的公路,僅高速公路就有京昆、包茂、福銀、滬陝、十天等國家級交通大動脈穿山而過,國道、省道、縣道、無名鄉道更是數不勝數。
  • 西藏的鱗毛蕨——墨脫篇(上)
    墨脫,是中國藏南地區的一顆明珠。
  • 中國最長的四個公路隧道,第一是「世界之最」最後一個破亞洲紀錄
    時代不斷繁榮發展,國家經濟實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在物質上不斷滿足的同時,也要求精神境界的提高,閒暇之餘,旅行帶給我們身心的快樂之外的更多的見識,大家出門的時候也會經過各種各樣的隧道,既有短隧道,也有長隧道,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最長的公路隧道。
  • 交通運輸部對《公路瓦斯隧道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範》的解讀
    一、背景公路瓦斯隧道施工面臨瓦斯燃燒和爆炸、煤與瓦斯突出等重大安全問題。同時由於公路隧道斷面大、無軌運輸,在瓦斯等級劃分指標、瓦斯檢測、施工通風要求等方面的與煤礦巷道、鐵路隧道有很大差異不同。鑑於此,為規範公路瓦斯隧道勘察、設計、施工及運營管理,保障公路瓦斯隧道施工和運營安全,交通運輸部組織完成《規範》的編制工作。
  • 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青島開建
    這條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口銜接青島東岸城區的海底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建成後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屆時青島黃島將進入雙隧時代。
  • 最後3米圍巖成功爆破,昌赤路雲龍山隧道左線順利貫通
    昨天,隨著一聲巨響,昌赤路雲龍山隧道左線最後3米圍巖成功爆破,在歷經14個月的艱苦奮戰後,隧道順利貫通,昌赤路工程向著全線完工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昌赤路雲龍山隧道左線全長1783米,是整個昌赤路道路工程主要控制性施工節點,由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從隧道兩端開挖掘進。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昌赤路道路工程各參建單位在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面從嚴從實從細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採取專車的方式分批次、分省市協調務工人員返京,於2月13日實現復工,為本市最早復工的普通公路項目之一。
  • 全球最長的雙洞公路隧道,歷時五年修建,創下六個之最就在中國
    全球最長的雙洞公路隧道,歷時五年修建,創下六個之最就在中國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遼闊。有很多連綿不到的山,也正因為這麼多山的存在,也導致來我們出行的不便,很多地方都被山隔開了,要繞很遠的路才能到達目的地,為了縮短這一個距離,我國也因此打了很多的隧道。
  • 中國破解世界凍土建設難題 讓最高海拔隧道通車
    循隆公路位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化隆回族自治縣境內,全長40.4公裡,從長度來說並不長。但這條路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公路有其中15公裡穿越黃河公伯峽庫區峽谷地帶,地勢陡峭、巖層破碎、地震斷層多,二是要保護水庫環境,公路建設不能對環境造成汙染。一起來看看,這條被稱作青海有史以來施工難度最大,施工條件最複雜的高速公路是如何建設的。
  • 中國最深海底隧道貫通 2018海底隧道概念股有哪些
    據最新消息顯示,經過3年多建設,今天中國最深海底隧道正式貫通。據悉,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全長8.1公裡,其中下穿膠州灣灣口長度3.49公裡,海底區間距海平面最大深度達88米。是繼膠州灣大橋、膠州灣公路隧道之後又一條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雙線貫通
    新華社廈門1月18日電(記者齊中熙)18日,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爆破按鈕啟動,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廈門市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左右線實現雙線貫通。  海滄隧道全長7.1公裡,跨海域寬度2公裡,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第三條公路海底隧道,同時也將超過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6公裡),成為福建省最長的海底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