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路方面,陝西自古就是一個出奇觀的地方,誰讓它的南邊橫著一條1500多公裡長的秦嶺山脈呢!長長的秦嶺擋在中國南方與北方之間,為了溝通南北,幾千年前,人們就開鑿了「天梯雲棧相勾連」的古道,而今,一條又一條公路更是像蛟龍一樣穿過大山阻隔,把山南山北、山裡山外聯繫起來。
秦嶺裡有許多神奇的公路,僅高速公路就有京昆、包茂、福銀、滬陝、十天等國家級交通大動脈穿山而過,國道、省道、縣道、無名鄉道更是數不勝數。
這其中,要說最讓人稱奇的,還是包茂高速段中的西康高速,國內目前長度排名前十的「十大高速公路隧道」中,它佔了2條,其中,一條是大家都知道的「亞洲第一長隧」、單洞長達18.02千米的「秦嶺終南山隧道」,另一條則是國內排名第5、單洞長達11.2公裡的「包家山隧道」。
西康高速在西安和安康之間,開通於2009年5月,全長195公裡,車程約2個半小時。當時,正是陝西卯足勁兒給陝南三市(商洛、漢中、安康)修高速的時候,2007年,高速通到了漢中,2008年,高速通到了商洛,安康則成了陝南地區最後一個與省會西安直通高速的市。
西康高速開通後,陝西全省都歡欣鼓舞,尤其是西安到安康柞水段的終南山隧道貫通,記得當時《華商報》還大篇幅報導。趁著高速貫通,很快,柞水牛背梁景區就橫空出世,飛速地就成為陝西最有知名度、人氣最旺的山水型新景區。
關於西康高速,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曾把注意力都投注在西安到柞水這一段,因為這裡有享譽全國的「亞洲第一長隧」,還有牛背梁、秦楚古道等景區,光芒太過奪目。直到前段時間,去安康石泉時,走了西康高速的全程,才發現它的精彩與神奇並不僅僅只是這一段,可以說,這是一條全程都會讓人稱奇的公路。
西康高速近兩百公裡的路程,由南到北大致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為西柞段(西安市——商洛柞水),第二段為柞小段(商洛柞水——旬陽縣小河鎮),第三段為小康段(旬陽縣小河鎮——安康市),每一段都很有特點。
第一段基本就在鑽山了,秦嶺北邊山高坡陡,高速從石砭峪進山,一進山就鑽到了長2564米的「南五臺隧道」,此後一個隧道接著一個隧道,直到鑽進18.02公裡的「終南山隧道」。我開著GPS,在這裡,GPS完全沒信號了。
穿過「終南山隧道」,就到了乾佑河河谷,地形變得緩和寬展一些了,隧道也不再那麼密集,途中,比較長的隧洞應該是1250米的柞水隧道。
道路一直沿著乾佑河走,乾佑河是一條流往漢江支流旬河的河流,流經商洛柞水、鎮安、安康旬陽縣,沿途河谷人煙密集。古時,從西安通往安康(金州)的古道就是沿著乾佑河河谷走,等乾佑河注入旬河後,再走旬河河谷,抵達安康市旬陽縣,再沿著漢江谷道西去安康或東走湖北。
今天的高速為了快捷,並沒有完全按古道的路線走,到了乾佑河即將匯入旬河的小河鎮,高速突然向西,向橫在安康市漢濱區和旬陽縣之間的大山鑽去,這就是第三段——小康段,全國排名第5長的包家山高速隧道就在這一段。
當我看到包家山隧道口標註「11.2千米」的牌子時,我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因為一直以來,都只知道秦嶺有條18.02千米的終南山隧道,沒想到這裡還藏了另一條十多公裡的隧道。這條隧道進口在旬陽縣桐木溝,出口卻到了漢濱區茨溝鎮路家溝口,和終南山隧道一樣,一條隧道就打通了兩個縣區。隧道穿越了南秦嶺的青山和玉皇山兩道山峰,當時,它的長度在國內已通車高速公路隧道中排第2,這些年,隨著米倉山隧道、虹梯關隧道、麥積山隧道、西山隧道等一波長大隧道的建成,它的長度在國內已經屈居第5了。
小康段的施工難度應該和西柞段有一拼,因為這50多公裡路程也是大山的縫隙裡鑽來鑽去,隧道一個接一個,除了包家山隧道,還有長3公裡多的大棕坡隧道以及譚家壩隧道群。這裡還是巖溶區,地下水富集,據說包家山隧道就有25處湧水點,還穿過了3條大型地質褶皺帶和37條斷層破碎帶,它的地質結構在全國都屬罕見,可見當時開通這條高速的不易。
等到終於穿過大山阻隔,抵達平坦秀美的安康盆地時,我緊緊揪住的心不禁放鬆了,總算是通過這無窮無盡的山了。
想想,走高速尚且如此,之前走國道、古道的人們應該是更艱難了。西康高速,稱得上是人類在和大山較量中誕生的奇觀吧!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