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秋沙鴨!」元旦假期過後,北京副中心愛鳥會在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發現了這個珍貴的物種。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全國不超過2000隻,在通州大運河畔現身還是首次。
去年12月26日,觀鳥愛好者李鋒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明鏡移舟景區附近觀察到一隻「奇怪」的鴨子。「它的肋部呈現規則的魚鱗狀花紋,頭頂冠羽,嘴和普通秋沙鴨也不太像。後來確認是中華秋沙鴨。」北京副中心愛鳥會得知這一消息立即前往觀察,終於在元旦假期的最後一天追蹤到了這隻中華秋沙鴨的蹤跡。
北京副中心愛鳥會會長羿健介紹,這是通州區第一個中華秋沙鴨的記錄。記者從通州區園林綠化局也了解到,往年的冬季調查中尚未有過中華秋沙鴨的記錄。
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說,隊員們曾在拒馬河、官廳水庫、密雲水庫見過中華秋沙鴨,最多一次見過四隻,多數為一隻,記錄不超過5次。
中華秋沙鴨
原名為鱗脅秋沙鴨,鳥類學家調查發現,它們的原產地是吉林省長白山地區,分布範圍狹小,只有零星個體偶爾飛到朝鮮和俄羅斯遠東地區,所以才改稱它為中華秋沙鴨,屬於中國特有種。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
(原標題:保護好野生珍稀動物 大運河畔飛來中華秋沙鴨)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曲經緯
流程編輯:u01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