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河北|春江水暖 石家莊中華秋沙鴨唱響春天的讚歌

2021-01-20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春江水暖,這幾日,石家莊井陘南固鎮底村附近的冶河內,涓涓細流在叮咚歌唱,一群鳥兒在這裡嬉戲遊弋,鴛鴦、綠頭鴨、冠魚狗……

這裡成了鳥的天堂,還吸引了6隻「國寶」中華秋沙鴨在此唱響春天的讚歌。

中華秋沙鴨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的國寶 ,全球僅存不足1000隻。

井陘南固鎮底村附近,蔚藍的天空下,清澈的冶河水緩緩流淌,突然一群鳥兒划過天空,劃出最美的弧線;一會兒它們俊美的身影又飄落水面,自由自在地遊蕩。

100多隻鴛鴦形成一支龐大的隊伍,兩兩一組,卿卿我我,好不浪漫。還有綠頭鴨、冠魚狗……在水面上遊來遊去,輕鬆而自在。那腦後頂著兩簇黑色的羽冠,有著一張紅紅的長嘴巴的,就是「國寶」中華秋沙鴨,一共有6隻,它們還沒有在一起,分散開來,並且隱藏在綠頭鴨、冠魚狗間,不易被發現。

清晨天剛剛亮,數十隻鴛鴦在水中尋找食物。

冠魚狗正在享用一條金魚。

鴛鴦雌雄異色,雄鳥嘴紅色,腳橙黃色,羽色鮮豔而華麗。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的國寶,有「鳥類中的大熊貓」之稱,是全球瀕臨滅絕的物種,已被列入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名錄。「中華秋沙鴨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哪裡生態環境好,它就在哪裡安家。」石家莊動物園業務科科長王志勇表示,中華秋沙鴨的光臨,正說明了這幾年冶河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能拍到中華秋沙鴨,真是太珍貴了,因為它們太少見了!

剛剛睡醒的青腳鷸。

一對冠魚狗。

野鴨在空中盤旋尋找降落點。

來源 | 石家莊文旅之聲

相關焦點

  • 合肥| 《春江水暖》LUXE雷射巨幕廳展映
    關於顧曉剛導演的《春江水暖》——這部2019/2020年度最值得推薦的佳作——已經有諸多公眾號及影片人發過了很多推送去讚美了。只是很可惜,備受關注的這部作品無緣大銀幕,只能以「愛奇藝」超級影院在線放映方式和影迷朋友見面,讓不少人痛惜。
  • 《電影手冊》公布2020年度十佳 《春江水暖》入選
    《電影手冊》公布2020年度十佳 《春江水暖》入選 時間:2020.12.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 《春江水暖》,一部文人畫電影
    春江水暖》帶給我的悠長回味再合適不過。《春江水暖》劇組在坎城首映紅毯幸運的是,顧曉剛導演的《春江水暖》便是這樣一部帶著煙火氣的長片處女作。該片作為坎城影評人周閉幕片於當地時間5月22日舉行了世界首映。《春江水暖》的故事依富春江徐徐展開,以年邁的顧家媽媽中風失智為起點,描繪了顧家四兄弟的家庭生活。故事貫穿四季,跨越三代,雖然敘事量龐大卻絲毫不顯冗餘雜糅。
  • 雙牌:撐起中華秋沙鴨遷徙越冬「保護傘」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9日訊(通訊員 蘇淵)12月28日,雙牌日月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發現11隻中國特有珍稀鳥類——中華秋沙鴨的身影。中華秋沙鴨有著「鳥類中的大熊貓」之稱,與滇金絲猴、大熊貓齊名,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這已是中華秋沙鴨連續第8年來雙牌越冬,今年已經兩度造訪。
  • 桐廬天溪湖現瀕危物種中華秋沙鴨
    杭州日報訊 這幾天,分水鎮天溪湖上來了一群「國寶」——中華秋沙鴨,可把大家高興壞了,這可是桐廬鳥類新紀錄! 中華秋沙鴨是我國特有種,數量極其稀少,是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是最古老的鴨子。
  • 中華秋沙鴨、鴛鴦齊聚貴州北盤江大峽谷
    在貴州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監測到的三隻中華秋沙鴨(左邊兩隻為雄性、右邊一隻為雌性)監測過程中,發現並記錄了中華秋沙鴨、鴛鴦、白胸翡翠、白鷺、蒼鷺、大山雀、大擬啄木鳥、白頰噪鶥、小鷿鷈、鳳頭鸊鷉、白腹錦雞、白鶺鴒、普通鸕鷀、紅嘴鷗、珠頸斑鳩、紅耳鵯、白喉紅臀鵯等17種150餘只鳥類。
  • 《春江水暖》入選法國《電影手冊》2020年度十佳電影
    令人驚喜的是,中國導演顧曉剛的《春江水暖》也入選榜單,位列第7。該片於2019年5月22日在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閉幕式首映,2020年8月21日上線愛奇藝。該片以山水畫捲軸的形式講述杭州富春江畔一家三代人面臨的生活考驗、人間煙火裡的親情抉擇,溫暖呈現普通人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 「鳥類熊貓」中華秋沙鴨再「回」常德石門越冬
    尚一網訊(記者 曾玲 通訊員 康祖傑)近日,全國中華秋沙鴨越冬地同步調查小組在石門縣子良鄉沱水流域發現14隻中華秋沙鴨。 全國中華秋沙鴨越冬地同步調查小組工作人員介紹,這14隻中華秋沙鴨來自一個大家庭,3隻「國鴨爸爸」和1隻「國鴨媽媽」帶著10隻未成年子女。除遷飛前集群外,中華秋沙鴨在同一地點棲息著如此大種群的現象不多見。
  • 大陸特有鳥類「中華秋沙鴨」 首度現蹤澎湖(圖)
    原標題:大陸特有鳥類「中華秋沙鴨」 首度現蹤澎湖(圖)   大陸特有鳥類「中華秋沙鴨」(中),最近意外現蹤在澎湖成功水庫。 圖為「中華秋沙鴨」與鳳頭潛鴨共飛。(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大陸特有鳥類「中華秋沙鴨」,最近意外現蹤在澎湖成功水庫,驚鴻一瞥,成為澎湖第375種新紀錄。   澎湖縣野鳥學會調查組長鄭謙遜表示,這隻大陸特有物種「中華秋沙鴨」,是由澎湖鳥友李國華最近在進行鳥況調查時,意外在澎湖成功水庫發現的,由於稀有罕見,在臺灣被視為極其罕見的「迷鳥」。
  •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 又來重慶過冬啦
    中華秋沙鴨備受市民歡迎的候鳥紅嘴鷗正陸續撤退,但熱鬧的重慶,近期又迎來了「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過冬!它們的身影,已出現在江津區西湖鎮綦河河畔,很快也將會出現在主城的長江、嘉陵江等地。中華秋沙鴨每年來重慶越冬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一種分布局限於東亞的珍稀鳥類,早在上世紀80年代便已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在2020年被列為全球瀕危物種,全球數量成熟個體僅有2400—4500隻。說起中華秋沙鴨和重慶的淵源,還要從8年前說起。
  • 世界自然基金會為長白山中華秋沙鴨造「婚房」
    中新網長春5月7日電 (記者 郭佳)連日來,110個中華秋沙鴨人工巢箱正被安裝在吉林省長白山地區。正值繁殖季節的中華秋沙鴨將住進「婚房」,繁育下一代。工作人員正將人工巢箱安裝在大樹10米高的位置。該辦公室主任劉培琦表示,此次推廣應用人工巢箱只是中華秋沙鴨保護項目的開始。中華秋沙鴨是中國特產稀有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全球瀕危(EN)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歷史,有鳥類「活化石」之稱。
  •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來滻灞啦~
    不僅吸引著許多人來這裡工作生活就連稀罕的鳥兒也慕名而來就在昨天(3月19日)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發現了"鳥類中的大熊貓"中華秋沙鴨3月19日上午,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監測中心工作人員根據觀鳥愛好者提供的線索,在溼地公園成功發現並拍攝到了1隻中華秋沙鴨。
  • 貴陽發現一中華秋沙鴨,系鳥中「大熊貓」,可能遷徙時「掉隊了」
    根據以往記載,中華秋沙鴨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一帶,冬天會成群結隊飛往南方過冬。冉景丞猜測,「這隻中華秋沙鴨可能是遷徙時在這裡掉隊了。」一隻中華秋沙鴨出現在貴陽南明河。我們視頻截圖中華秋沙鴨遷徙「掉隊」1月2日,貴陽南明河水東路段出現了一隻中華秋沙鴨,吸引了大量攝影愛好者。
  • 中華秋沙鴨被困!消防員冰上營救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我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攝影,看到一隻鳥被困在冰面上掙扎,好像是中華秋沙鴨!」1月7日,攝影師陳春生先生在北京通州區大運河森林公園拍攝運河冬景時,突然看到一隻「尖嘴鳥」在冰面上掙扎。通州消防指戰員冰上施救,成功將這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救上岸。「拉近鏡頭看,這個鳥的特點和中華秋沙鴨一模一樣,我知道這個鳥是保護動物,然後就報了警。」陳先生說。
  • 大運河畔飛來珍稀動物中華秋沙鴨,全國不超過2000隻
    「中華秋沙鴨!」元旦假期過後,北京副中心愛鳥會在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發現了這個珍貴的物種。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全國不超過2000隻,在通州大運河畔現身還是首次。去年12月26日,觀鳥愛好者李鋒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明鏡移舟景區附近觀察到一隻「奇怪」的鴨子。
  • 中華秋沙鴨等候鳥遷徙至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中華秋沙鴨(左邊兩隻為雄性、右邊一隻為雌性)在貴州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飛舞。 監測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並記錄了中華秋沙鴨、鴛鴦、白胸翡翠、白鷺、蒼鷺、大山雀、大擬啄木鳥、白頰噪鶥、小鷿鷈(音:pì tī)、鳳頭鸊鷉(音:pì tī)、白腹錦雞、白鶺鴒(音:jí líng)、普通鸕鷀(音:lú cí)、紅嘴鷗、珠頸斑鳩、紅耳鵯(音:bēi)、白喉紅臀鵯等17種150餘只鳥類。
  • 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到松林公司就中華秋沙鴨保護情況進行調查與監測
    現場觀察中華秋沙鴨棲息地劉冬平、姚文志在松林公司資源管理與生態保護處相關工作人員陪同下,先後來到漫江林場、黑河林場對中華秋沙鴨保護情況進行了實地踏查他們先後觀測到了有49隻中華秋沙鴨成群結隊,出沒在林區內的河流覓食、棲息。在實地踏查過程中,松林公司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工作人員對中華秋沙鴨保護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劉冬平對保護中華秋沙鴨工作提出了四點建議,一要加強宣傳,進一步提高對中華秋沙鴨的保護意識;二要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保護好中華秋沙鴨的種群;三要抓緊規劃建設保護區域,不斷改善中華秋沙鴨的棲息地質量;四要規範人工巢箱的規格與懸掛方法。
  • 中華秋沙鴨堪比大熊貓,世上唯一會上樹的鴨子,竟是來自冰川時代
    注意這裡並不是說這群鳥長得像大熊貓,而是它們有著和大熊貓一樣的特殊性,中華秋沙鴨堪比大熊貓,世上唯一會上樹的鴨子,竟是來自冰川時代。可以說和大熊貓一樣有悠久的歷史,甚至它們比大熊貓活的還要久。中華秋沙鴨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只有我們國家才有的物種,它是距今有1000多萬年的冰川時期殘存下來的古老鳥類物種,也因此保留了一些遠古鳥類獨有的特徵。
  • 河北石家莊:推窗可見,家門口的文化「微景觀」
    通訊員張海強攝在中華大街與裕華路地鐵站口新建的松石園散步,成了石家莊市民張寧最近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新習慣。「別看就是地鐵口的帶狀街旁遊園,可其中有造型油松和奇石景觀,還有反映松柏文化的詩詞,有風景更有韻味。」住在石家莊金正締景城小區的張寧說,離家門口10分鐘就有這麼有趣的遊園,別說放學的孩子們喜歡,就連大人也捨不得走。
  • 河北石家莊:晝夜奮戰 保障供應
    2021年1月11日,位於河北省石家莊的際華3502職業裝有限公司員工加工防護服。河北日報記者杜柏樺攝影報導  2021年1月3日,在河北省疫情緊張形勢下,位於石家莊的際華3502職業裝有限公司聞令而動,迅速組織員工兩班倒24小時晝夜奮戰,生產疫情急需的防護服、口罩。截至目前,已生產防護服10萬套件,口罩6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