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二環裕翔街西南側的師大桃李園與城市交相輝映。 通訊員張海強攝
位於北二環東延線北、天山大街西的紫林灣遊園。 通訊員張海強攝
在中華大街與裕華路地鐵站口新建的松石園散步,成了石家莊市民張寧最近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新習慣。
「別看就是地鐵口的帶狀街旁遊園,可其中有造型油松和奇石景觀,還有反映松柏文化的詩詞,有風景更有韻味。」住在石家莊金正締景城小區的張寧說,離家門口10分鐘就有這麼有趣的遊園,別說放學的孩子們喜歡,就連大人也捨不得走。
越來越多的石家莊市民,也有和張寧一樣的感受。近年來,石家莊市不遺餘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還綠於民。截至目前,石家莊市已建成212個「口袋公園」。這些市民「家門口」的小型綠色公共空間,有效提升著城市公園綠地布局的均衡性,更成為群眾生態獲得感最直接的源泉。
「見縫插針」
——構建城市園林綠地系統
12月19日,在位於南二環裕翔街西南側的師大桃李園裡,王立康正沿著迂迴的桃蹊穀穀底路,走向不遠處的飛花橋,一路上走走停停,手機快門聲不時響起。
「沒想到啊,曾經的垃圾山搖身一變建成了一座環境優美的小公園。學弟、學妹們有福氣,又多了一處學習交流、休憩遊玩的好去處!」時隔一年,在邯鄲工作的王立康回到母校河北師範大學,竟遇到了意外收穫,「我已經把照片發到了班級群裡,同學們正在分享母校周邊這份可喜變化呢。」
王立康鏡頭中的「師大桃李園」,建在裕翔街街旁,是石家莊今年新建的8個「口袋公園」之一。「其實,城市『口袋公園』,也叫『微公園』和『街旁遊園』,通俗講就是規模較小的城市綠色開敞空間,也是城市綠地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石家莊市園林局規劃指導處處長付曉鵬說。
雖然「口袋公園」規模小,但建設起來並不比大規模公園容易。「最難的地方在於選址。」付曉鵬指著辦公室牆上那張遊園分布圖說,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建設「口袋公園」好比見縫插針,除了堅持以城市規劃為引領,還要科學分析綠地布局缺口、群眾遊園需求,既要在綠地少的區域選址建園,及時補齊綠量短板,還要兼顧公園承載力、舒適度等遊園服務質量。
有時候,因為離得近,許多市民對「口袋公園」的期許遠超大型公園。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求,「十三五」期間石家莊市在推進和提升大型公園建設的同時,著眼小處,做精細文章,在中心城區利用城市「邊角料地塊」和「巴掌地塊」,新建或提升改造了35座「口袋公園」。「這些『口袋公園』有效提高了全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和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拓展綠色活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付曉鵬說。
「一園一景」
——打造城市文化特色「微景觀」
由於大多數「口袋公園」是利用城市「邊角料」改造而成,再加上周邊市民的殷切期望,倒逼著規劃設計和建設者們「螺螄殼裡做道場」。
松石園就是其中一例。來到這座「口袋公園」,記者看到造型各異的油松錯落分布,層次感十足,奇石擺放更是恰到好處,襯託出一道別致風景線。
走進其中,松樹文化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有關松樹的詩詞歌賦隨處可見,有的雕在奇石和牆上,有的刻在地面上,還有的用日光投影形式進行展示,松樹特有的品德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裡的景觀打造可謂絞盡腦汁,空間有限,卻還要彰顯特色、兼顧功能。」石家莊市園林局綠化處工程師朱哲說,松石園的110棵造型油松和數百塊景觀奇石,都是工作人員根據設計和實地情況逐一精心挑選的,每一棵油松都能一樹成景,每一塊奇石的大小也都是「量體裁衣」。
兩公裡外裕華路與建設大街交口的「梨園」,以「梨園春色」為主題,承載著老石家莊人傳統文化記憶的河北大戲院,以及鄉土文化代表藝術形式河北梆子特色,通過園林景觀寫意的形式表現出來,頗具古韻古香。「在遊賞中能感受濃濃的文化氛圍和地方特色。」帶著孩子來遊園的市民周娟說。
精心挖掘區域文化特色,打造主題鮮明的「口袋公園」,是石家莊建設城市「口袋公園」的重要原則。「按照『多彩化、藝術化、特色化』的要求,我們把『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疏密有序』的觀念融入設計中,並結合中華傳統造園技藝,以精緻的亭、廊、軒、榭分割空間,用借景、框景、點景等藝術手法提升遊園品質。」朱哲說,他們不僅要充分展示石家莊園林的形式美、內容美和色彩美,更要讓「口袋公園」成為真正有文化、有品位的藝術。
「問計於民」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公園發展體系
「家門口」的「口袋公園」,市民既是享受者,也是參與者。
在中華南大街槐安橋地鐵口有一個300餘平方米的「口袋公園」,一牆之隔就是居民區。原有的幾株大樹四周建起了圓形花池,周邊的空間重新配置其餘植物,新修的長廊上還專門修了可供市民休憩的座位。
「修這個遊園時,我們提到了兩個建議,一個是面積不大的遊園裡最好有座位,另一個就是這幾棵大樹砍掉怪可惜的。」居民王先生說,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充分考慮大家的建議,建成後這裡就成了鄰居們休閒、鍛鍊好去處。
北二環的勸學園也是市民參與建設的典型。「勸學園緊鄰党家莊小學,選址之後、設計之初,我們專門到党家莊小學『問計』,徵求校長和教師們的建議,最後把這座『口袋公園』的主題確定為德育教育,並起名為『勸學園』。」付曉鵬說,他們在勸學園裡,設置勸學篇、水滴石穿等傳統文化典故地雕、小品,既弘揚傳統文化,還為學校提供了德育教育實踐教學場地。
在「口袋公園」的規劃建設中,石家莊市園林局充分考慮群眾需求,通過辦公熱線、網頁留言和「雙問計」等多種形式,廣泛徵集市民意見、建議,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園發展體系。「我們也驚喜地發現,這些融合了市民建議的設計方案,打造出的『口袋公園』個個都能反映地域特色,並且深受群眾喜愛。」付曉鵬說。
多元參與,匯聚合力。未來,石家莊市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充分考慮民生需求,積極對標國內園林綠化先進城市,不斷完善生態、景觀、實用功能,為市民在家門口打造更多的特色「口袋公園」。(河北日報記者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