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庫怪魚泛濫成災,當地人表示很崩潰,大壩可能不保了

2021-01-15 驢險記

隨著現在百姓們的生活質量越好越好,我國的城鎮化水平也越來越高,很多人已經很難再體會農村生活的那種感覺了。不過說到農村生活最怕的就是外來物種入侵,因為農民主要靠農作物生存,而種植的農作物一旦受到侵害的話,其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堪設想,所以一般生活在農村的人會對外來物種入侵有著更加明顯的感受。

1.一次產卵可達500粒,繁殖能力驚人

一般說到外來物種入侵,我們都能想到前幾年非常火爆的福壽螺、小龍蝦以及水葫蘆等等,而這些入侵生物對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也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不過我們國民一般能用吃的方法解決,還是會直接想辦法轉害為利,比如說小龍蝦令世界各國都聞風喪膽,到了我國反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東西,同樣也與外來物種入侵息息相關,不過它卻不能靠吃來解決了。

這個對我們再次造成困擾的物種就是「垃圾魚」,垃圾魚原產自南美洲亞馬遜河,因為其嘴唇酷似吸盤,所以這種魚又被稱為吸盤魚。這種魚顏色偏暗沉,長相比較難看。垃圾魚的繁殖能力很強,一次就可產卵達500粒,基本上呈現幾何式增長。「垃圾魚」一般能夠長到20至30釐米那麼長,重達1公斤左右,因為此魚非常地喜歡呆在河床的淤泥下面,並且喜歡吃垃圾,所以被稱呼為「垃圾魚」。

2.以水中垃圾為生,又被稱為清道夫

另外由於這種魚的本性主要以清潔河流裡的垃圾為主,所以又有一個比較文藝的名字叫做「清道夫」。清道夫是一種典型的雜食性魚類,除了吃水中的垃圾以外,也會大量吞食其他的魚卵或者幼苗,一般生活在水族箱當中會常常用嘴上的吸盤吸附在石塊上面,另外因為它的吸盤原因,所以這種魚還能清潔魚缸的壁面,這也是清道夫名字由來的原因之一。

雖然說這種魚看起來任勞任怨,並且在水族箱中無私奉獻,但是由於氣候適宜以及本身繁殖能力快的原因,所以這種魚在我們國家特別是在廣東地區已經泛濫成災,野外現在經常能夠釣到這種清道夫魚。那麼既然清道夫魚這麼泛濫,我們為什麼不用吃小龍蝦的方式一樣,來解決這種清道夫魚呢?

3.對赤坎水庫造成嚴重危害,當地人也崩潰了

其實也正是因為這種魚太喜歡吃水裡的垃圾了,所以才讓人們下不去嘴。而且清道夫不僅吃垃圾,自己身上也帶著一股臭味,長相奇醜,所以人們因此對它非常嫌棄,認為這種魚吃了可能會得病,因此這也是它難道我們的原因之一。因為清道夫魚對廣東水域已經造成了嚴重地危害了,特別是在廣東的赤坎水庫,經常能夠看到清道夫魚的出沒,所以此地經常會找專人清理。如今清道夫已經在這裡霸佔了整整7年的時光,而每年赤坎水庫都能剿滅10萬斤以上的清道夫,但這種魚類仍在此地泛濫不止。

除了數量之多對水庫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以外,這些清道夫魚甚至還在水庫的大壩地下弄了一個又一個的小洞,如果時間一場,整座大壩勢必要毀於這些清道夫魚,所以現在當地部門也是在加大力度進行治理,當地人表示已經被這種魚折磨的崩潰到不行,對此你怎麼看呢?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我們文章的話,就請點個讚和分享吧。另外點擊關注,可以方便您更加快速地找到我們哦,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的。

相關焦點

  • 廣州怪魚泛濫,一水庫發現7萬斤,當地人快哭了,大壩都要保不住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一些生物物種通過自然或者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的過程,這些外來物種因為來自不同的地區,和本土的生態環境可能差別很大,有些外來物種在別的地方很難生存,有的物種生存能力很強,又因為沒有天敵的制約,很有可能泛濫成災。
  • 廣州水庫發現怪魚,撈出來足足有7萬斤,但當地漁民卻高興不起來
    就比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在廣州水庫發現的怪魚,這種魚之前小編也是給大家介紹過的,這種魚名叫清道夫,在國內很多人喜歡叫這種魚為垃圾魚。這種魚原產地是南美洲的淡水中,因為可以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聞名,很多國家引進垃圾魚都是為了讓他們清理在水族箱的垃圾。
  • 雲南河道出現黑斑怪魚,釣魚人:非常兇
    釣魚愛好者大都是半個「魚類專家」,然而下面這位雲南怒江的釣魚愛好者,在河裡釣魚時,卻碰到一群完全認不出來的「怪魚」——看起來像羅非又像是鱖魚,並且數量極多……水庫裡跑出來的怪魚?「……一下午釣了好多條,小的像羅非魚,大的就像是鱖魚了,所以我也搞不清楚是啥魚,就是兇得很,魚餌(蚯蚓)一咬就沒了」這位釣魚愛好者表示,他也沒見過這種魚以前,只是聽人說附近的水庫裡有這種魚,可能是水庫裡跑出來的。
  • 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泛濫成災的羅非魚?
    提到羅非魚,很多喜歡垂釣的人應該恨得牙痒痒,在南方大小河流進行野釣時,十有八九都是這種魚。雖然羅非魚咬鉤能夠讓垂釣者享受到釣魚的快樂,但是野生羅非魚品質較低,大小不一,市場售價較低,再加上我國並不喜歡食用羅非魚,因此釣上來的魚只能喂喂小動物。
  • 雲南水庫發現越南怪魚,味道太美難泛濫,如今賣到百元1斤
    當外來物種進入原有的生態系統,有可能因為在這個新的環境中沒有天敵而大量的繁衍,打破原有的平衡甚至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成為真正的入侵者。近期在雲南的水庫就發現了一種怪魚,怪魚名叫光倒刺䰾,俗名河堅魚,此魚的原產地是越南和東南亞地區,屬於䰾魚科,性格兇猛
  • 雲南一河道出現許多黑斑怪魚,釣魚人:有點像鱖魚,兇得很
    釣魚愛好者大都是半個「魚類專家」,然而下面這位雲南怒江的釣魚愛好者,在河裡釣魚時,卻碰到一群完全認不出來的「怪魚」——看起來像羅非又像是鱖魚,並且數量極多.....
  • 「怪魚」物種入侵,試圖在雲南水庫泛濫。結果味道太好不夠吃
    有了一些不小心帶來的入侵物種,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種魚,就是來自越南的入侵物種。  這種魚叫做光倒刺䰾,俗稱河堅魚,桶型的體格,是一種江河魚類。平時喜歡生活在流水中,原產地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近些時候在雲南的水庫裡,有一些釣友發現了這種魚。乍一看,長得很奇怪,大家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魚。  光倒刺䰾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養殖魚,在西南地區被大家廣泛養殖,產量可觀。
  • 三峽大壩為什麼不提前把水放空?
    今年長江中下遊地區遭遇了多輪降雨,多省、市、地區等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給當地人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但是我們也知道,在長江的上遊地區有一個全國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大壩,其中三峽大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洪,既然如此,為什麼三峽大壩不在汛期來臨之前就把水放空呢?
  • 美國又一怪魚泛濫成災,個頭粗大體長,中國吃貨:別怕有我
    美國又一怪魚泛濫成災,個頭粗大體長,中國吃貨:別怕有我。說起泛濫成災的物種,大家英國對於美國鯉魚都不陌生,但是由於美國想引進鯉魚來調整生態,結果鯉魚繁殖的越來越多,導致當地河流鯉魚泛濫的情況,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國又有一魚類泛濫了。
  • 當地建了一個堪比千島湖的湖泊作為水庫,為什麼不建大壩呢?
    廣西省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的聚集地,經濟在中國並不是很突出,但在中國的名聲卻不小,主要原因是廣西省旅遊資源豐富,每年都有無數人來廣西省旅遊打卡,說到廣西省的旅遊資源,相信很多人會立刻想到麗江古城、雪龍玉山等,這些是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我們正在引入與千島湖相當的湖泊,這些湖泊也在當地作為水庫建造
  • 三峽大壩攔起那麼久了,長江裡的魚到底有多大了呢?
    三峽大壩是1994年12月開工建設的,到1997年11月時,奔騰不息的萬裡長江截流成功,三峽變成了一個水平如鏡的湖泊!一直以來三峽就以水流湍急著稱,大量魚類棲息在數百千米的三峽中,它們不再顛沛流離,那麼三峽中最大的魚可能有多大了呢?
  • 水庫大壩在線監測系統
    水庫大壩的安全重要性 受連續的強降雨影響,淮河上遊來水量很大,淮河進入安徽段後,由於地勢平坦,洩洪速度緩慢,對淮北大堤壓力很大。因此,「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在近日開閘洩洪。 水庫大壩作為重要的水利工程樞紐,發揮著巨大的工程效益,承載著人民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的艱巨任務。
  • 市民水庫釣上條怪魚 體長近1米長著鱷魚嘴
    (紀先生供圖)  半島都市報8月20日訊(記者 李保光) 8月19日下午,李滄區的紀先生在羅圈澗水庫垂釣時,釣上來一條長著銳利牙齒的怪魚。經海底世界水族部主管楊愛國鑑定,這種魚的名字叫雀鱔,原產地在北美,是外來物種,屬於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初步推測這條魚是市民放生的。  8月20日上午,記者在李滄區北方汽車交易中心辦公樓的一個洗刷間裡見到了這條「奇怪的魚」。
  • 為了釣魚,放生許多兇猛掠食魚到本地水庫,網友:魚要被吃光
    有些人在買了釣魚的工具之後,卻發現偌大的河裡面居然連一條魚都沒有,這相信也會讓釣魚愛好者覺得非常的煩惱,為了能夠有魚可釣,也有一位老兄就購買了許多北美黑鱸,然後把這些魚全部都放在水庫裡面,等到他們長大之後再來推掉,其實這是來自於北美的一種掠食魚,為什麼要放這種魚呢?
  • 在美國泛濫成災的蛇頭魚,已悄然進入我國,這回它的命運將如何?
    「蛇頭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的消息,許多人應該都看過——甚至可能還有人因此「幸災樂禍」...... 然而不幸的是,這種「蛇頭魚」已悄然進入我國,而根據近兩年的釣魚者見聞和捕撈記錄,至少有5個省份已發生它們的蹤影,並呈逐漸擴散的趨勢......
  • 水庫釣點選擇示意圖:這些位置魚扎堆,在這裡下竿,收穫更有保證
    比如說我們早春開始釣鯽魚,從早春到仲春,往往是選擇小水域,因為小水域水域面積小,升溫較快,鯽魚最先來到繁殖季節;到了仲春晚春,開始釣平原水庫,這裡的水溫升溫較慢,春末夏初反而好釣;山地水庫常年水溫不如平原水庫,魚的繁殖季節來得更晚,所以平原水庫不好釣了開始轉戰山地水庫,追著魚釣,還是非常愜意的。水庫最大的問題在於魚少水多,地形複雜,選擇釣點就成了在水庫中垂釣的重要因素。
  • 廣東漁民捉到怪魚 魚嘴細長滿滿兩排尖牙像鱷魚
    原標題:  廣東漁民捉到怪魚 20年來從未見過  3月15日消息,廣東江門,家住新會區大鰲鎮紅衛村的梁先生豈料收網後,提上了一條怪魚。梁先生捉魚20多年,從未見過這種怪魚。周圍的漁民也表示,從來沒有見到過。  下午5點半,在梁先生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大鰲鎮紅衛村見到了這條魚。
  • 大連水庫裡撈出「怪魚」一碰還咬人!
    一網下去,撈上來一條將近1米長的「怪魚」;它長著四條腿,一碰還咬人!9月20日中午,在大連金普新區巨龍湖,40歲的孫德吉在捕河蟹時,意外撈上來了「四條腿怪魚」。經野保專家辨認,它是一條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大鯢不是大連本地物種,應該是有人把它放生到了湖裡。
  • 強化監測 確保新安水庫大壩安全運行
    &nbsp&nbsp&nbsp&nbsp連日來,新安水庫大壩變形監測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已完成基巖水準點埋設、水平位移觀測墩製作、水準點聯測國家二等水準及2020年第一期大壩安全數值監測等工作。
  • 【數據控】全球水電站、大壩、水庫、抽水蓄能電站大排名!
    世界上沒有哪一條河流沒有構築大壩,且多數河流採用梯級式大壩以增加水力的發電量,世界大壩庫區已經相當於法國面積那麼大,水力發電情況值得能源研究者關注。本文作者將世界上全球水電站、大壩、水庫、抽水蓄能電站進行了大排名,讀者可藉此一目了然。【無所不能 文|龐名立】水力發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