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4號功不可沒!月球上的望遠鏡開始尋找「宇宙大爆炸」的答案

2020-12-05 仰望星際

我們都知道嫦娥四號登陸了月球,但還有一件事情鮮為人知。中國和荷蘭的研究人員在月球的遠端放置了一個射電望遠鏡,試圖解開宇宙的秘密以及大爆炸是如何發生的。中荷射電望遠鏡上的3個5米長的天線已經開始掃描宇宙,中國-荷蘭低頻探測器(NCLE)將分析微弱的無線電信號,這兩個國家的研究人員試圖發現宇宙的秘密,其中一個目標是分析宇宙的「黑暗時代」,並確定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和第一批恆星的形成之間發生了什麼。

在138億年前的大爆炸之後,宇宙花了37.7萬年才冷卻到足以形成原子的溫度。一些原子是氫和氦,它們是恆星的主要成分。但星系的形成經歷了近5億年,在這段時間裡,人們對「虛無」和星系形成之間的關係知之甚少,這段時期被稱為「黑暗時代」。NCLE將試圖揭示在黑暗時代發生的事情的線索,並指出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望遠鏡繞月球遠側運行的主要好處是它能夠探測到極其微弱的信號,否則地球上的無線電幹擾就會把這些信號屏蔽掉。

憑藉目前的能力,NCLE能夠探測到130億年前,這是宇宙大爆炸8億年後的信號。然而,研究人員表示,當天線達到其全部功能時,它們將能夠回望大爆炸,解開可能是宇宙中最大的謎團。「嫦娥四號」於今年1月抵達月球,幫助我國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背面的國家。

NCLE將在鵲橋衛星上繞月運行,這是一顆允許地面控制與月球背面探測器通信的衛星,中國嫦娥四號任務的貢獻現在有了巨大的增長,我們有機會在月球背後14天的夜晚進行觀測,這比最初的設想要長得多,月亮之夜現在屬於我們了,得益於嫦娥4號的成功發射,研究小組已經付出了難以置信的努力,第一批數據將揭示這臺儀器的真實表現。

相關焦點

  • 捕捉宇宙大爆炸後8億年信號,世界第一臺月球背面望遠鏡中國造
    2018年12月發射升空的中國「嫦娥4號」任務成績優異,代表中國探月事業一直在進步。 玉兔二號月球車於2019年1月到達月球背面,是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玉兔二號在著陸的同時還在月球背面種植物,這也是人類首例。
  • 「嫦娥五號」開始歸家!「謝耳朵」大話月球
    頓時,很多與央視新聞的回憶湧上了心頭。回憶的主角就是大爆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的原型、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頓·李·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以下簡稱謝爾頓)。
  • 嫦娥四號為何要去月球背面?那裡有沒外星人?答案都在這了
    12月9日,在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後。  「嫦娥之父」、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來到西昌,在由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與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舉辦的首屆光華探月營啟動儀式上,進行了主題為「迎接第一個100年,中國的月球和火星探索」的演講。
  • 美國科學家計劃在月球上建超大望遠鏡,探索宇宙大爆炸
    據英國《獨立報》當地時間11月20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計劃在月球上建超大望遠鏡,該設備將使科學家能夠以其他望遠鏡無法比擬的方式深入宇宙,讓人們能夠研究宇宙中最早的恆星,甚至在星系形成之前就能觀察到它們開啟的過程,開創太空探索的歷史。
  • 嫦娥三號攜玉兔月球車登月意義何在?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點火推上太空。「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開始了奔向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號重量約為3780公斤, 搭載的月球車重量約140公斤,比美國和前蘇聯的月球車重量更小,功能也更加齊全。
  • 為什麼嫦娥四號在月球拍照,讓月球看上去那麼小?答案很簡單!
    為什麼嫦娥四號在月球拍照,讓月球看上去那麼小?答案很簡單!人類對於宇宙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從古時候開始就有人專門研究天文,想要知道天空之外的世界。而到了現代社會,人類的技術更加進步的情況之下,雖說人類的腳步已經邁入太空,但依舊有很多問題到現在無法解釋。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說,月球背面具有獨特性質,嫦娥四號登陸的是從未實地探測過的處女地,或許能獲得重要發現,「相信會在科學上有新的驚喜」。由於潮汐鎖定,月球繞地球公轉與自轉的周期相同,從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景色」總是相同的。在沒有太空探測器的年代,月球背面一直是神秘的未知世界。
  •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為何嫦娥四號要去月球背面?那裡有沒有外星人?
    封面新聞記者 肖洋 徐湘東12月9日,在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後,「嫦娥之父」、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來到西昌,在由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與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舉辦的首屆光華探月營啟動儀式上,進行了主題為「迎接第一個100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探索?原來那裡有著不一般的科研價值
    所以,我國的月球探測飛船也起名為嫦娥號,嫦娥四號是我國研發新型月球探測器,它的目標就是登陸月球背面,進行詳細的月背探索。12月30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軟著陸,完成了人類首次登陸月背的壯舉。對於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很多人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既然月球背面跟正面是差不多的地質環境,為什麼嫦娥四號不選擇正面登陸而是選擇背面,難道僅僅是為了一個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榮譽嗎?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探索?原來那裡有著不一般的科研價值
    月球在華夏兒女的心裡有著不一樣的情懷,遠古時期美麗的嫦娥奔月傳說更是一段佳話。所以,我國的月球探測飛船也起名為嫦娥號,嫦娥四號是我國研發新型月球探測器,它的目標就是登陸月球背面,進行詳細的月背探索。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到了12月12日已經到達月球附近。
  • 為什麼要在月球上建造射電望遠鏡?難道我國的FAST還不夠大嗎?
    美國宇航局正在資助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在月球上建造望遠鏡。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該計劃將在月球另一端的隕石坑內建造一個全太陽系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的口徑大約為1千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為我國的FAST,最大口徑為500米。
  • 「嫦娥三號」最新科研成果公布:首次證明月球沒有水
    一共有8個科學設備據介紹,「嫦娥三號」上一共有8個科學設備,按照功能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用來觀察月球,主要設備包括全景相機、地形地貌相機、測月雷達等;第二類是用來觀測宇宙,主要由月基光學望遠鏡承擔;還有一類是觀察地球周圍的等離子層,也就是極紫外相機
  • 美國宇航局SPHEREx太空望遠鏡將尋找宇宙大爆炸的線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達到了SPHEREx空間望遠鏡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該望遠鏡的設計宗旨是研究大爆炸理論和星系起源。NASA在博客中表示,該任務已進入C階段(Phase C),這意味著NASA已批准了天文臺的初步設計,並可以開始最終設計階段以及硬體和軟體的製造。
  • 以月球為「鏡」,去系外行星尋找外星生命,NASA的計劃太絕了
    據報導,在《物理天文學》期刊上刊登的一篇有關NASA的報導中,表示NASA目前正在研發新一代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將月球作為「鏡子」來回看地球的大氣層,這樣可以準確探測到地球上臭氧的存在,同時也可以幫助人類去系外行星上尋找地外生命。
  • 嫦娥四號將首次著陸月球背面,搭載衛星探測宇宙「黑暗時代」
    我們將在嫦娥四號任務的中繼星上搭載兩顆小衛星,做射電幹涉試驗,探測宇宙『黑暗時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吳季2日說。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預測2018年全球科技大事件,嫦娥四號任務「榜上有名」。
  • 荷蘭—中國低頻探測器,揭開宇宙終極秘密
    嫦娥四號,是中國探月計劃的第四期工程,自2018年12月發射以來,已經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 2019年1月,任務著陸器和玉兔2號月球車成為第一個在月球遠端實現軟著陸的機器人探險者。 大約在同一時間,它成為第一個在月球上種植植物的任務器(結果喜憂參半)。
  • 嫦娥四號在月球呆了5個月,有了4大發現,科學家:不可思議
    文/玉濁清嫦娥四號在月球呆了5個月,有了4大發現,科學家:不可思議對於浩瀚的宇宙而言,人類一直有著不一樣的執著,也一直致力於對宇宙的探索,希望能夠更好的了解宇宙,當然也想發掘宇宙中的能源中國自然也不會放棄還個領域,而最為著名的就是發射了嫦娥4號登月探測器,主要的任務就是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入層次的全面對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探測以及傳出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嫦娥4號是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而直至如今,嫦娥4號已經在月球上呆了5個月,也有人感到好奇,嫦娥4號在這5個月中都有哪些收穫呢?
  • 美國登陸了假月球?嫦娥四號登上月球後拍了張照片,再次引發爭議
    在這條銀河上還演繹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美麗的神話傳說並不能代替科學意義,當望遠鏡誕生之後,人們這才發現這一條天河其實是由無數的星體構成的。 天河是銀河的別稱,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在給著落點命名時,科學家打算使用「天河基地」,寓意為「開創天之先河」,而中國也確實開創登陸月背面的先河。
  • 嫦娥探測器成果真香?美國發現關鍵點,確定尋找外星人的最佳地點
    這對將來如何讓太空人在月球吃上新鮮蔬菜提出不少挑戰,無土栽培需要安排上。嫦娥五號回來的二十四小時內就解答了我們關於種菜的問題,在此之前的嫦娥四號解答了月背有沒有外星人的問題。很遺憾月背既沒有外星人的基地,也沒有電影《鋼鐵蒼穹》裡面的納粹基地!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在26日發布會上,今天終於有了答案。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自9月25日召開徵名活動新聞發布會開始,至10月25日徵名提交截止,騰訊網收到徵名作品146898件;新華網收到徵名作品4618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