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歷史!美國科學家計劃在月球上建超大望遠鏡,探索宇宙大爆炸

2020-12-03 全球每日趣聞

據英國《獨立報》當地時間11月20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計劃在月球上建超大望遠鏡,該設備將使科學家能夠以其他望遠鏡無法比擬的方式深入宇宙,讓人們能夠研究宇宙中最早的恆星,甚至在星系形成之前就能觀察到它們開啟的過程,開創太空探索的歷史。

理論上已經提出了這樣一個時間,但從來沒有將這一理論投入到現實當中來,因為現目前還沒有足夠靈敏的設備來足夠早地看到宇宙時間。

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月球上建造一個巨大的望遠鏡將使科學家能夠從一開始就研究恆星。這項研究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擬議中的望遠鏡將專門在地球上建造,這樣它就可以被運送到月球上,在那裡它將安裝在月球的一個隕石坑裡,旋轉著,凝視著早期的宇宙。

研究首批恆星數十年的理論家、教授兼團隊成員Volker Bromm在一份聲明中說:「在整個天文學史上,望遠鏡變得越來越強大,使我們能夠探測到來自更早的宇宙時代的來源——距離大爆炸越來越近。」

「即將到來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將到達星系最初形成的時間。但理論預測,還有一個更早的時間,當時星系還不存在,但單個恆星最初形成的地方--難以捉摸的第三類恆星。

「這個『第一縷曙光』的時刻甚至超出了強大的JWST的能力,相反,它需要一個『終極』望遠鏡。」

最先出現的恆星是獨一無二的:它們可能比太陽大100倍,它們是由氫氣和氦氣混合而成的。

研究中的計算表明,如果在月球表面建造液鏡望遠鏡,它將能夠看到它們,有效地追溯到130億年前的某個時間點。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的研究人員實際上曾在2008年提出過一個類似的設施,名為月球液鏡(Lunar Liquid-Mirror),但由於缺乏關於最早的恆星以及望遠鏡可能看到的東西的明確科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沒有繼續這個項目。

為了使望遠鏡更便於攜帶,它將由液體而不是玻璃製成。它的鏡子將由一種金屬的反光液體製成,這種液體會放在旋轉的大桶上,使其保持正確的形狀,這樣它就可以起到鏡子的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它將固定在月球表面,可能放置在北極或南極的隕石坑內。它會一直看著同一片天空,收集儘可能多的光線。

「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恆星組成的宇宙中,」布羅姆說。「在宇宙史上,恆星是如何形成的,這是一個關鍵問題。」第一批恆星的出現標誌著宇宙歷史上的一個關鍵轉變,當時大爆炸設定的原始條件讓位於不斷增加的宇宙複雜性,最終給我們這樣的行星、生命和智慧生物帶來了生命。

「這個第一縷曙光的時刻超出了當前或不久的將來望遠鏡的能力範圍。」因此,考慮一下『終極』超大望遠鏡是很重要的,它能夠直接觀測到那些在時間邊緣難以捉摸的首批恆星。「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計劃在月球上建造超級望遠鏡,或將改變探索宇宙進程
    要知道人類探索宇宙一直都是通過望遠鏡,因此在人類歷史上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望遠鏡,主要是根據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和光線,通過收集分析進行成像,讓我們可以觀測到距離地球幾百光年甚至是幾千過年外的星球,自古以來我們對於宇宙就非常的好奇,最初的時候因為科技水平比較低,人類只能使用一些簡單的裝置甚至是肉眼來觀察。
  • 下一代望遠鏡建在哪裡?唯有月球最完美,多個望遠鏡正在計劃中
    他們計劃,在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上,利用兩組著陸設備,建設起一架口徑達到1000米的巨大射電望遠鏡。這個望遠鏡的口徑,是中國天眼的2倍,觀測能力也更加強大。雖然目前並不現實,但是以人類的科技,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在月球建設望遠鏡的未來。因此,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月球都是下一代望遠鏡最完美的選址。因此,科學家們才又提出了另一個新的計劃——引力波月球宇宙學天文臺(GLOC)。
  • 天文學家建議在月球上安裝一臺超大望遠鏡,用來研究第一代恆星
    一個天文學家團隊正在重提一個想法,即十年前美國宇航局(NASA)想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天文臺。該天文臺的設施被稱為「超大型望遠鏡」,其性能將輕鬆勝過同類望遠鏡中的所有其他望遠鏡,並且可以發現理論上預測過但從未見過的天體。安裝在月球表面的大型液鏡望遠鏡可以執行其他望遠鏡無法完成的任務:尋找宇宙中第一代星系的跡象。
  • 重啟探索月球計劃 如此優越的觀測臺 可行性有多大
    阿波羅計劃終止於1972年年末,至此,卡拉瑟斯的望遠鏡孤獨的佇立在卡迪爾高原,但這並沒有阻止科學家們夢想和計劃在月球上觀測整個宇宙的腳步。現階段,對月球的探索與利用再次受到關注,天文學家們設想在月球上建造觀測臺,如果這種設想真的可行,那臺孤獨的望遠鏡可能不久就會迎來很多新朋友了。
  • 在月球上建巨型天文望遠鏡,能實現「超級千裡眼」嗎?
    然而,科學家們還嫌不夠,設想在月球上建一座巨型天文望遠鏡,讓它成為人類的「超級千裡眼」。 逃離包圍網 微波爐發出的信號只是幹擾的很小一部分。手機信號、廣播電視等各種人造無線電波在地球上飛揚,形成了一張無形的網,阻擋了射電望遠鏡的「視線」,使它不能清楚地「看」到來自宇宙的無線電波。
  • 超大黑洞爆炸,威力僅次宇宙大爆炸,爆炸中心可容下15個銀河系!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詭異的天體,沒有任何東西能逃脫它的魔爪,甚至連光線都會被它吞噬。若按照質量劃分的話,黑洞在理論上有「超大質量黑洞、中等質量黑洞、恆星黑洞、量子黑洞」這4種類型,而宇宙裡幾乎所有星系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
  • 科學家提出液體鏡面月球望遠鏡概念 研究最早的恆星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延遲已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能凝視過去,照亮宇宙中第一個星系的誕生。 但一些天文學家想回到更遠的地方,去研究最早的恆星。一種激進的月球望遠鏡概念或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 科學家沸騰了!83個超大質量黑洞現身!幾乎與宇宙本身一樣古老!
    超大質量黑洞雖然在今天的宇宙中非常普遍,但科學家還不清楚它們何時形成,以及早期嬰兒宇宙中到底存在多少個類似天體。最近,來自日本和美國的天文學家聯手發現了83個幾乎與宇宙本身一樣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吸積氣體的超大質量黑洞會暴露自己的行蹤,並像宇宙燈塔一樣放射耀眼的光芒,釋放的能量是整個星系的千倍以上,在100億光年之外都能被觀測到。
  • 科學家提出液體鏡面月球望遠鏡概念 希望能用於研究最早的恆星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延遲已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能凝視過去,照亮宇宙中第一個星系的誕生。但一些天文學家想回到更遠的地方,去研究最早的恆星。一種激進的月球望遠鏡概念或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 捕捉宇宙大爆炸後8億年信號,世界第一臺月球背面望遠鏡中國造
    玉兔二號月球車於2019年1月到達月球背面,是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玉兔二號在著陸的同時還在月球背面種植物,這也是人類首例。最近一次太空任務是搭載在鵲橋通信衛星上的荷蘭-中國低頻探測器,該太空項目由荷蘭射電天文學研究所和中國國家航天局共同籌備。荷蘭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精通射電天文學,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之一Westerbork合成射電望遠鏡。
  • 月球上的望遠鏡開始尋找「宇宙大爆炸」的答案
    我們都知道嫦娥四號登陸了月球,但還有一件事情鮮為人知。中國和荷蘭的研究人員在月球的遠端放置了一個射電望遠鏡,試圖解開宇宙的秘密以及大爆炸是如何發生的。中荷射電望遠鏡上的3個5米長的天線已經開始掃描宇宙,中國-荷蘭低頻探測器(NCLE)將分析微弱的無線電信號,這兩個國家的研究人員試圖發現宇宙的秘密,其中一個目標是分析宇宙的「黑暗時代」,並確定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和第一批恆星的形成之間發生了什麼。在138億年前的大爆炸之後,宇宙花了37.7萬年才冷卻到足以形成原子的溫度。
  • 《天體物理學雜誌》:天文學家重新審視在月球上建造液體鏡面望遠鏡的概念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延遲已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能凝視過去,照亮宇宙中第一個星系的誕生。一種激進的月球望遠鏡概念或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重新審視了一個在月球上建造液體鏡面望遠鏡的概念。這個概念最初是在十年前提出的,但被美國宇航局擱置了。研究人員將在未來一期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一篇關於這一想法的新論文。天文學家理論上認為,最早的恆星形成於130億年前,在星系聚集之前。
  • 【VOA慢速 11.29】月球上望遠鏡能探測宇宙中最古老恆星
    美國天文學家說有新的證據證明月球上的大型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 A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proposed the idea to build such a telescope to NASA in 2008.
  • 美國計劃在月球上造一臺120個足球場大的望遠鏡,因為位置太好了
    ·班迪帕黑向NASA的創新先進概念計劃(NIAC)提交了一個建造更大射電望遠鏡的新方案——月球環形山射電望遠鏡項目,計劃在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中建造一個直徑達1公裡的巨型射電望遠鏡,被認為是一個相當「狂野」的天文觀測計劃。
  • 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的10個標誌性時刻
    從1957年蘇聯太空機構發射衛星開始,人類開始了探索宇宙的行動,這種行動一直在繼續,人類已經登陸了月球,無人飛行器飛入了深空,探索了火星,記錄了來自外太陽系的信號,並一次又一次的到達宇宙的不同角落, 這裡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十大標誌性時刻。
  • 美國科學家擬在月球設巨型望遠鏡 探索最早恆星
    科學家建議在月球上造一個直徑達百米的巨型望遠鏡,由一大缸液體不間斷地自旋維持鏡面所需的凹面形狀,用以探測宇宙中誕生的第一批恆星。 主要研究員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的布羅姆(Volker Bromm)說:「天文學發展至今,科學家造出越來越先進的望遠鏡,能夠探測到的宇宙階段越來越早。即將啟用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將有能力探測到宇宙最初誕生的第一批星系。」
  • NASA新太空望遠鏡SPHEREx將探秘「宇宙大爆炸」
    據外媒報導稱,宇宙大爆炸理論是一個宇宙學模型,描述了科學家們目前可觀測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為此,美國宇航局(NASA)設計了一臺太空望遠鏡,它將能夠探測宇宙,尋找那些最早時刻的證據。NASA還宣布,其望遠鏡建造計劃中的宇宙歷史分光光度計、再電離紀元和冰層探測器(SPHEREx)進展順利。目前,NASA將開始進行最後的設計工作,並開始建造望遠鏡,希望在2024年到2025年之間發射該望遠鏡。
  • 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
    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 中國新聞網 | 2020-11-18 10:02:21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
  • 超大質量黑洞合併,將成為整個宇宙歷史上僅次於大爆炸的活躍事件
    當超大質量黑洞發生時,它們有可能成為整個宇宙歷史上最活躍的事件。上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宣布了宇宙有史以來最活躍的爆炸事件,從而創造了歷史。在距地球3.9億光年遠的星系團中,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發射出了一個噴射流,在該星系團的星際空間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空腔。產生此現象所需的能量總量約 5×10^54 J:比大爆炸以來看到的任何事件都要多的能量。
  •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什麼樣?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近期,天文學家提議在月球上放置一個巨大的望遠鏡,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德克薩斯大學天文學家安娜·紹爾說:「望遠鏡將能夠觀察到大爆炸之後形成的第一批恆星,它們通過大爆炸所產生的物質形成。」她說,目前沒有望遠鏡可以觀測這些古老的恆星,哪怕是美國宇航局(NASA)即將推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也不行。這個被紹爾稱為「終極大望遠鏡」的月球望遠鏡將具有直徑超過300英尺(約91米)的液體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