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的10個標誌性時刻

2020-12-05 全球十大驚奇

從1957年蘇聯太空機構發射衛星開始,人類開始了探索宇宙的行動,這種行動一直在繼續,人類已經登陸了月球,無人飛行器飛入了深空,探索了火星,記錄了來自外太陽系的信號,並一次又一次的到達宇宙的不同角落, 這裡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十大標誌性時刻。

10 阿波羅13號,最成功的太空救援

阿波羅13號太空救援

阿波羅13號是美國宇航局第三個登陸月球的太空計劃,於1970年4月17日發射,第二天,在經過30萬公裡的旅程後,一個氧氣罐爆炸了,大規模爆炸破壞了飛船的電力系統和生命維持設備,艙室內的壓力也增加了1000倍。

阿波羅13號的燃料電池也因為沒有氧氣而耗盡了,在這種情況下,登月變得不可能,他們被迫中止任務,返回地球,與此同時,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們確定,在太空人到達地球之前,阿波羅13號的所有氧氣都會耗盡,但是,經過所有人員的努力,阿波羅13號的太空人成功的在4月17日利用月球探測器返回了地球。

9 太空船1號,首次私人太空飛行

太空船1號

「太空船1號」是2004年開始首次載人私人飛行,飛行高度100公裡,這次太空飛行使它贏得了價值1000萬美元的安薩裡X大獎。

8 哈勃太空望遠鏡,空間觀測的革命

哈勃太空望遠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1990年發射體積最大,用途最廣的光學望遠鏡,最初是由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共同開發的,位於地球軌道,它可以捕捉天空中的高解析度圖像,從而可以深入研究空間。

它也成為第一個太空望遠鏡,它的設計允許太空人進行維修。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來自天空不同區域的圖像也幫助科學家們對宇宙的膨脹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它還幫助美國宇航局監測太空梭、太空行走以及太空中的各種活動。

7 國際空間站,可居住人造衛星

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於1998年發射,這是一顆位於地球低軌道的人造可居住衛星,它是太空中最大的人造物體,在天氣良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

國際空間站由美國航天局、歐空局、加空局、俄羅斯航天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五個不同的空間機構管理和使用,國際空間站作為太空人的家,他們可以在裡面做不同的實驗,它管理的信號比太空飛行器的信號多20倍,也用於測試太空飛行器的儀器。

6 斯普特尼克1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斯普特尼克1號

它是第一顆由蘇聯於1957年發射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的成功發射成為太空時代的開始。 這是一個0.5米大小的球形衛星,它可以計算大氣密度和發射無線電信號,自成功發射以來,總共向地球發送了22天信號,最後於1958年1月4日墜入大氣層燃燒。

5 海盜1號,第一次成功登陸火星

海盜1號

海盜1號是美國宇航局進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兩個太空飛行器之一,另一個是海盜2號,它於1975年8月20日發射,並於1976年7月20日成功降落在火星上,成為第一個觸及紅色星球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它對火星進行了長達2307天的研究。

由海盜1號和海盜2號發回的火星高解析度照片徹底改變了人類對火星的認知,它還對火星大氣中的蒸汽進行了深入研究,並測試了火星表面土壤的樣品,幫助科學家深入了解火星的大氣和表面狀況。

4 旅行者1號,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旅行者1號

旅行者一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太空飛行器,於1977年發射升空,任務是對太陽系進行深入研究,並保持了36年的運行記錄,它在2013年9月12日離開太陽系,實際上離太陽190億公裡。

科學家們確定,旅行者一號在進入星際空間後,在等離子體中旅行了一年多,航行還探測到太陽系邊緣和星際空間之間的壓力變化。

3 阿波羅8號,第一艘繞月飛行的宇宙飛船

阿波羅8號

阿波羅8號是美國宇航局首次進入月球軌道的宇宙飛船,這艘載人太空飛行器於1968年發射升空,弗蘭克博爾曼,詹姆斯洛弗爾和威廉安德斯是阿波羅8號任務的機組人員。

它成功地在月球軌道上飛行並安全地返回地球,阿波羅8號的機組人員成為第一個在外星軌道觀察整個地球的人,他們從月球軌道拍攝「地球升起」照片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具紀念意義的照片之一。

2 尤裡·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的人類

尤裡·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尤裡·加加林少校開創了人類進入太空的記錄,東方1號宇宙飛船把他帶到太空,這艘飛船由蘇聯航天局製造,它也成為太空探索史上第一個人類飛行器,東方1號的任務持續時間為1小時48分鐘。

1 阿波羅11號,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尼爾·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成為第一個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太空機構,在那一天,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另一位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跟著他,阿波羅11號是用於載人月球任務的太空飛行器,由麥可柯林斯駕駛飛船。

他們從月球表面採集樣本並拍照,在他們返回太空船之前,他們還在月球表面上放了一面美國國旗,在1969年7月24日,他們安全的返回了地球上。

相關焦點

  • 航天與太空探索史上的5個難忘的時刻
    自從這些壯舉首次完成以來,人類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在太空飛行和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裡,我們探索航天史上五個最重要、最難忘的時刻。1.太空第一顆衛星1957年發射的Sputnik不僅標誌著蘇聯在一個新的領域的技術領導,而且標誌著蘇聯大型飛彈開發和生產的能力和程度。
  • 太空探索對你很重要的10個原因
    事實上,有些人不經開始質疑我們是否還需要繼續太空旅行。僅僅登月成功還不夠嗎? 也許美國應該把太空探索這件事交給私人公司,甚至其他國家去做就好了。但那些長期以來夢想人類成為真正的太空種族的人認為,探索太空在健康、採礦和安全等領域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還有更多令人振奮的優點。以下是一些人類難以拒絕並堅持繼續探索太空的的理由。
  • 太空探索對你很重要的10個原因
    倒計時開始             人類已實現登月,機器人也已被發送上火星。我們為什麼要繼續探索(太空)呢?參見太空探索圖片。事實上,有些人不經開始質疑我們是否還需要繼續太空旅行。僅僅登月成功還不夠嗎? 也許美國應該把太空探索這件事交給私人公司,甚至其他國家去做就好了。但那些長期以來夢想人類成為真正的太空種族的人認為,探索太空在健康、採礦和安全等領域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還有更多令人振奮的優點。以下是一些人類難以拒絕並堅持繼續探索太空的的理由。
  • 《太空全書2:人類太空探索全記錄》:一部人類從古至今探索太空的...
    在漫漫的歷史進程中,人類對自身、對世界繼而對宇宙太空的認識,一點點從混沌到清晰。而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還在繼續。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
  • 三國探測器同赴火星,開創人類太空探索新歷史
    這個夏季,三個地球「使者」正同期前往火星。繼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20日在日本升空,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被送入穹宇,美國航天局「毅力」號火星車也於30日踏上徵程。30日,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升空。雖然任務、特點各不相同,但三國探測器正在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徵程中共同創造歷史。
  • 一起見證人類科技探索「高光」時刻
    這一年來,科技界閃耀過太多激動人心的「高光」時刻,嫦娥四號登陸月球、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數字人類將誕生…… 時光流轉,回望這些重大而美好的瞬間,會讓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和努力。
  • 人類探索太空的意義是什麼?
    信中,Mary Jucunda 修女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Stuhlinger 很快給Jucunda修女回了信,同時還附帶了一張題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這張標誌性的照片是太空人 William Anders 於1968年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
  • 特稿:三國「使者」同赴火星 共創人類太空探索新歷史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特稿:三國「使者」同赴火星 共創人類太空探索新歷史新華社記者這個夏季,三個地球「使者」正同期前往火星。繼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20日在日本升空,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被送入穹宇,美國航天局「毅力」號火星車也於30日踏上徵程。
  • 「人類登月50周年」盤點10部優秀的太空探索電影
    50年前的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上的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了他「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從那時起,人類沒有停止過對太空的探索,而關於太空探索的電影也層出不窮。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優秀的太空電影(按豆瓣評分):1- 星際穿越 (豆瓣:9.3)未來的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為了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NASA在秘密執行探索任務,男主(馬修·麥康納)告別女兒奔赴浩瀚的外太空,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
  • 特稿:三國「使者」同赴火星 共創人類太空探索新歷史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特稿:三國「使者」同赴火星 共創人類太空探索新歷史  新華社記者  這個夏季,三個地球「使者」正同期前往火星。新華社發(美國航天局供圖)  雖然任務、特點各不相同,但三國探測器正在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徵程中共同創造歷史。澳大利亞火星學會地質學專家喬恩·克拉克指出,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和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有力說明了「太陽系探索不再是歐美國家的特權,而是全球性事業」。  每個地球「使者」都是開拓者,它們不僅會增進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也將拓展整個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
  • 人類探索太空的十大理由
    倒數開始人類已經到過了月球,機器人也已經去了火星,我們為什麼在不停探索?請看太空探索相關圖片。美國應該把他們的太空探索項目交給私人公司-甚至可以交給其他國家來做。但是那些致力於讓人類成為真正的宇宙民族的人們提出反擊,他們認為太空探索會在各領域為人類帶來切實的利益,諸如健康、礦藏以及安全,在精神層面也大有益處。這裡列舉最強有力的論據來說明太空探索的必要性。10.
  • 三國「使者」同赴火星 共創人類太空探索新歷史
    【三國「使者」同赴火星 共創人類太空探索新歷史】這個夏季,三個地球「使者」正同期前往火星。繼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20日在日本升空,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被送入穹宇,美國航天局「毅力」號火星車也於30日踏上徵程。雖然任務、特點各不相同,但三國探測器正在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徵程中共同創造歷史。
  • 嫦娥奔月或許是人類最早的太空夢想,探索人類之外的世界
    一直是先人們的夢想,但是人類真正開始探索地球之外,還是近幾十年的事情。人類探索外太空的奧秘從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人類在月球上第一次留下自己的腳印,逐漸達到高峰,在今天隨著人類外太空探索技術的進步,人類的視野開始逐步擴大走出太陽系甚至走出銀河系。
  • TAG Heuer泰格豪雅《探索》致敬「人類探月」
    TAG Heuer泰格豪雅助力中國探月工程 彰顯人類航天史上屬於中國的裡程碑泰格豪雅發布《探索》影像短片致敬人類探月曆程中的重大突破!2019年1月3日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經歷了26天8小時3分鐘的飛行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人類文明跨入21世紀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新年的鐘聲敲響,意味著整個人類文明跨入了21世紀20年代時期,在這個新的十年裡,人類將會回望21世紀10年代時期的太空探索的整個過程,去展望未來,繼續向著宇宙進發。新年的鐘聲也意味著21世紀10年代時期的結束,在這十年裡,人類的太空探索出現了許多的奇蹟,也有很多的遺憾,是時候回顧一下這十年來一些大事件的太空科學故事了。
  • NASA太空梭任務大回顧,網友:讓人類的太空探索成為可能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對太空梭實際操作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能夠成功使用太空梭進行載人任務的國家,同時也是太空梭機隊陣容最龐大的國家,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空梭大多是以歷史上著名的觀測船來命名,主要包括:挑戰者號(STS Challenger STA-099/OV-099)、哥倫比亞號(STS Columbia OV-102)、發現號(STS Discovery OV-103
  • 從《2001》到《星際穿越》,人類如何在電影裡探索太空
    還有一些太空電影具有相當比例的虛構或超現實內容,比如《地心引力》、《天地大衝撞》,筆者還是願意把它們歸為現實風格類,它們只是在現實的基礎上增加了災難等其它成分。如果加上探索成分的話,《星際探索》《超時空接觸》甚至《第三類接觸》也可以劃入現實類。
  • 人類實現登月48周年:探索太空,驚喜不止於此
    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次登月、第一座國際空間站、第一次探測火星……正是這一個個第一次勾勒並積澱出一條充滿荊棘卻又不乏驚喜的豪邁徵途,也讓我們在傳播文明、破解無窮未知的路上,走的更遠。「這裡宏偉而蒼涼」,聆聽著美國太空人奧爾德林的由衷感慨,全球數億觀眾通過電視等渠道,共同見證了同年7月20日、美「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三名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的偉大壯舉,由此,也揭開了人類太空探索新的一頁。  進階篇:探索!我們走的更遠  在奔向太空的徵程上,登月既是裡程碑,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 2019年太空探索精彩時刻
    2019年4月10日,天文學家公布了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為完成此次拍攝,先後有12個國家的30多所大學、天文臺和研究機構參與,200多名科學家直接參與項目。年的7月,上萬人聚集在佛羅裡達州中部的海灘上親眼目睹了阿波羅11號的升空,全球有超過5億人在電視上觀看了這一盛況。
  • 一本人類宇宙探索的百科全書 《DK太空之旅》
    「孩子從小應該多去了解世界、探索世界,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慢慢了解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你可以搭乘火箭飛入太空,可以和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漫步,還可以在國際空間站裡飄來飄去……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不止這些,越來越多的人正投身到這項事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