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與太空探索史上的5個難忘的時刻

2020-11-08 風卷殘荷87

自從這些壯舉首次完成以來,人類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在太空飛行和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裡,我們探索航天史上五個最重要、最難忘的時刻。


1.太空第一顆衛星

1957年發射的Sputnik不僅標誌著蘇聯在一個新的領域的技術領導,而且標誌著蘇聯大型飛彈開發和生產的能力和程度。這種領導一直延續到載人航天時代,並利用簡約但複雜的技術方法,在空間飛行器和空間站的先驅時代繼續。

2.太空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太空人尤裡·加加林登上沃斯託克1號宇宙飛船,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這次航行從莫斯科時間上午9點07分開始,繞地球飛行1小時29分鐘,10時55分在蘇聯結束,他安全返回地球。這也帶來了加加林立即世界聲譽。

3.登月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和小埃德溫·奧爾德林和麥可·柯林斯一起,在阿波羅11號飛船上向月球飛去。四天後,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點17分,在阿姆斯特朗的手動引導下,"鷹"號登月艙降落在寧靜之海西南邊緣附近的一片平原上。1969年7月20日晚10點56分,阿姆斯特朗從"鷹"號登上月球塵土飛揚的表面,說:"這是人類邁出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離開艙兩個多小時,部署了科學儀器,採集了表面樣本,並拍攝了大量照片。


4.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發射

1990年4月25日,以埃德溫·鮑威爾·哈勃命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被"發現"號太空梭的太空人送入軌道。大型反射望遠鏡是有史以來環繞地球運行的最精密的光學觀測臺,它收集的照片最終徹底改變了天文學領域。

5.第一艘私人太空飛行器的飛行

2004年6月21日,由一家被稱為"加州莫哈韋縮放複合材料"的航空航天開發公司設計開發的SpaceShipOne,由美國飛機設計師伯特·魯坦於1982年創立,成為第一艘飛越太空邊界的私人載人航天飛行器。該車由南非出生的美國試飛員邁克·梅爾維爾駕駛,他成功地飛過太空邊緣,成為第一位商業太空人飛行員。

相關焦點

  • 航天史上的驚魂時刻:阿波羅12號發射時,竟數次被閃電擊中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第一次將人類送上了月球,也留下了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的「一小步」,意味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邁出了「一大步」。雖然「阿波羅計劃」在國際上有不小的爭議,但是在航天史上,「阿波羅」計劃確實留下來濃墨重彩的一筆。
  • 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的10個標誌性時刻
    從1957年蘇聯太空機構發射衛星開始,人類開始了探索宇宙的行動,這種行動一直在繼續,人類已經登陸了月球,無人飛行器飛入了深空,探索了火星,記錄了來自外太陽系的信號,並一次又一次的到達宇宙的不同角落, 這裡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十大標誌性時刻。
  • 館員薦書 | 飛向太空——載人航天簡史
    30日15點22分,美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著Crew Dragon載人宇宙飛船(龍飛船)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起飛,成功將兩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送入太空。
  •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這次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浩瀚的太空從此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神舟五號」成功飛天后,中國接連發射了5艘載人飛船,每次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每次都獲得了舉世矚目。
  • 誕生二十周年,國際空間站的那些難忘時刻(上)
    只有傲遊太空,才叫真正的遠程辦公。國際空間站從有太空人入駐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歷史了,《紐約時報》盤點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難忘時刻。誕生二十周年的國際空間站的那些難忘時刻(上)2012年3月眼睛被壓得看得不太清楚了推動國際空間站計劃的目標之一,是要了解當一切,包括太空人體內的一切,都漂浮在空中時,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哪些長期影響。
  • 誕生二十周年,國際空間站的那些難忘時刻(下)
    只有傲遊太空,才叫真正的遠程辦公。國際空間站從有太空人入駐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歷史了,《紐約時報》盤點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難忘時刻。原文標題是:Working Remotely, on a Space Odyssey。篇幅關係,我們分兩部分刊出,此為第一部分。
  • 完美完成航天任務,返航時卻無一生還,航天史上一次可怕的事故
    自古人類對外太空就充滿好奇,每次太空人離開地球似乎就能更多地了解宇宙。但了解宇宙的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和危險。在航天科技發展的歷史上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成功時刻,也有過各種失敗導致慘痛的經歷。在太空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危及太空人的生命,在歷史上就出現過這樣的嚴重事故。
  • 近代航天史上一些著名的女性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婦女節,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女性都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不斷做著重要貢獻,取得各種各樣的成就,在航天、空間科學領域也是如此。今天,我們就對近代航天史上幾位著名的女性進行簡單的盤點。
  • 探索太空科技,傳播航天文化——志光中學研學活動圓滿結束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在讓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宇宙太空充滿了好奇!尤其對於孩子,天文世界就更加充滿了魔力,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和想像力。如果說有一場特別的體驗太空之行,帶你逃離地球乘著宇宙飛船去探索太空的奧秘,你願不願意呢?答案是肯定的!
  • 世界航天日 | 中國航天第一女試飛員竟然是河北人!還有這些太空中...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也稱「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今天,讓我們致敬所有勇於向未知探索的人!中國航天史上的高光時刻,你得知道!50年前,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我們就此進入了太空時代。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測……瑰麗的名詞背後是歷代航天人持之以恆的付出,下面這些中國航天史上的高光時刻,你得知道!
  • 見證「天問」啟航,夢縈深空探索 ——記華陽探索娃「志在寰宇 求索深空」文昌航天之旅
    期待中國航天的新徵程!2015級4班 王熙茸  這是個歷史性的時刻,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人心的場面,從中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和強盛,我要向科學家們致以崇高的敬意!2015級5班黃濼菡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箭直衝雲霄,聲音響徹九天。我們在現場感受到了震撼,體會到了激動與自豪。
  • 一起見證人類科技探索「高光」時刻
    這一年來,科技界閃耀過太多激動人心的「高光」時刻,嫦娥四號登陸月球、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數字人類將誕生…… 時光流轉,回望這些重大而美好的瞬間,會讓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和努力。
  • 當中國太空人登陸月球,哪只腕錶將見證這一光輝時刻
    人類歷史上幾乎每一個太空探索之路上的裡程碑,都有一群科研人員經年累月的默默付出,而這些太空裡程碑誕生的瞬間,也總是有一枚腕錶見證著這個時刻。這些腕錶有一個像「太空人」一樣光輝四射的名字:「太空表」。這不僅意味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即將完成,也有望實現中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21世紀初那些科技史上的高光時刻:三大突破震撼物理世界
    時光流逝,曾經的新聞已經成為歷史,面向未來,我們仍需記住發生在21世紀初那些科技史上的高光時刻,記住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和努力。三大突破震撼物理世界2012年7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研究人員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疑似發現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 這可能是太空探索史上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
    回顧去年,QQ-X計劃用前沿科技在加拉帕戈斯探索了神奇物種,去納米比亞紀錄世界最美星空,在西班牙感受建築美學,前往南極研究極地風貌。然而QQ-X計劃的徵途絕不止於藍色星球,這一次,他們科技探索的腳本邁向了太空星河。
  • 史上最慘太空人,被遺忘在太空311天,返回地球後連國家都沒了
    一、中國的太空人楊利偉每個國家都不會停止對於別的星球的探索,雖然先進的儀器可以拍攝來自與太空的實景圖片,但是只有人親自去才是最直觀的。楊利偉作為中國探索太空的先驅,2003年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去到太空,成為我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 美國「高光時刻」!「太空班車」正式啟航
    點擊播放 GIF 0.0M導讀:人類能夠進入太空已有幾十年時間,但那只限於經過嚴格訓練的太空人,進入太空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一個高不可及的門檻然而,現在隨著美國「龍」飛船的發射,普通人進入太空的夢想並不是多麼遙遠了。據中新網報導,近日美國迎來了「高光時刻」。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研發的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上面載有4名太空人。他們的名字依次為麥可·霍普金斯、維克多·格洛弗、香農·沃克以及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其中,沃克是女性。
  • 從天文發現到航天發射,盤點2019年的關鍵太空時刻
    回首過去的2019年,放眼全球,人類在太空探索領域發生了許多具有歷史節點意義的事件。 2019年,人類迎來了首次登月50周年(阿波羅登月)大盛典,同時,我們還迎來了一系列的第一次,這些每邁出的一小步,都讓我們進而對宇宙有了更細緻、更深入的了解。
  • 觀察| 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據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於登雲介紹,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 觀察|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據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於登雲介紹,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