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對你很重要的10個原因

2021-01-15 天文在線

準備好了嗎?倒計時開始

             

人類已實現登月,機器人也已被發送上火星。我們為什麼要繼續探索(太空)呢?參見太空探索圖片。謝凱利/蓋蒂圖片社

1969年登月時,許多人設想或許在21世紀初期,太空旅行對人們來說將成為常態,我們將能訪問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甚至有可能冒險進入星際空間。

遺憾的是,那個人們設想的未來至今還沒有到來。事實上,有些人不經開始質疑我們是否還需要繼續太空旅行。僅僅登月成功還不夠嗎? 也許美國應該把太空探索這件事交給私人公司,甚至其他國家去做就好了。

但那些長期以來夢想人類成為真正的太空種族的人認為,探索太空在健康、採礦和安全等領域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還有更多令人振奮的優點。以下是一些人類難以拒絕並堅持繼續探索太空的的理由。

10

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每一萬年左右就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難道我們不應該為這種可能發生的災難做好預防準備嗎? 安德烈沃西基/蓋蒂圖片社

如果有一天我們不想重蹈恐龍滅絕的覆轍,我們需要保護自己免受小行星撞擊的威脅。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通常大約每一萬年,就可能會出現一個面積相當於足球場大小的由巖石或鐵元素構成的小行星同地球表面相撞擊,並且這場撞擊可能引發足以淹沒沿海地區的潮汐波。

但令人擔憂的真正的怪物還在後面——直徑約100米(109碼)或更大的小行星——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這樣的碰撞會釋放出一股燃燒的碎片風暴,並使大氣層充滿阻擋陽光的灰塵,這將會摧毀森林和農田,從而使人類和動物的陷入飢餓,緩慢的殺死人類。一項明智的太空計劃使我們能夠在危險物體撞擊地球之前就發現它,並派一艘宇宙飛船去安置和引爆它。

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9

太空探索會帶來更多優秀的發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發明了太空毯,這種毯子可以幫助人們迅速暖和起來。彼得·穆勒/蓋蒂圖片社

許多的工具、特殊的材料和工藝最初是為美國太空計劃開發的,但後來人們發現他們在陸地上應用更廣泛——這些小玩意數量如此之多,以至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專門設立了一個辦公室,研究如何將太空技術運用到我們日常中。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凍乾食品就是其中非常成功的運用,但還有很多其他的例子。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NASA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塗有金屬反射劑的塑料。當這種材料用在毯子上時,它能將使用者身體80%的熱量反射回人體——在一些事故現場或馬拉松賽場,這種毯子的能力可以幫助事故受害者和馬拉松跑者事後有效的保持體溫。

另一個不太為人所知但很有價值的創新是鎳鈦諾,一種柔韌但有彈性的合金,它被開發出來是為了使衛星在摺疊成火箭後能夠彈起打開。今天,正畸醫生用這種材料給病人裝上牙套[來源:獨立網]。

 

8

對你的健康大有裨益

             

攝於國際空間站(2001年)的幻影軀幹,是用來測量輻射對人體內部器官的影響,它使用的軀幹類似於地球上用來訓練放射科醫生的軀幹。美國宇航局通過蓋蒂圖片社

僅在國際空間站就產生了幾十項在地球上使用的醫療創新,比如將抗癌藥物直接作用於腫瘤上的方法;一種精巧的醫療儀器,護士可以拿著它進行超聲波檢查,並將結果傳送給幾千英裡外的醫生;以及可以在核磁共振成像儀內進行精細手術的機械手臂。

為了保護太空人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中不流失骨質和肌肉,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還幫助一家製藥公司測試了狄諾塞麥(Prolia),一種如今幫助老年人預防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在太空中測試這種藥物比較容易,因為在微重力環境下,太空人每個月大約會流失1.5%的骨質,而地球上的老年女性每年會因骨質疏鬆症流失1.5%的骨質[來源:基格]。

 

7

太空探索能夠鼓舞人心

             

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表示,太空探索讓人們對科學和相關領域產生了興趣。託馬索鮑迪/連線圖片/蓋蒂圖片社

如果我們想要創造一個我們的孩子立志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而不是真人秀主持人、說唱歌手或華爾街金融大亨的世界,那麼一家能夠吸引和激勵他們的偉大企業則至關重要。

天文學家、作家兼「宇宙」節目的電視主持人尼爾·德格拉斯·泰森通過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表示,「如果我站在一群八年級學生的面前對他們說,『嘿,你們誰將來想成為一名有能力設計一架比你們父母乘坐的飛機節省20%燃料的航天工程師?』這通常是行不通的。但如果我說,『誰想成為一名航天工程師來設計能夠在稀薄的火星大氣中航行的飛機?「…我將會收穫班上最好的學生。」

6

對國家安全來說至關重要

             

2011年5月23日,國際空間站和奮進號太空梭在奮進號的最後一次任務中環繞地球飛行。一個國家能向另一個國家發射太空武器嗎?  保羅內斯波利-歐洲航天局/美國宇航局蓋蒂圖片社

美國需要及時發現並阻止敵對國家或恐怖組織部署太空武器或攻擊其導航、通信和監視衛星。雖然美國和俄羅斯、中國等其他大國籤署了1967年的一項條約,禁止各國在太空宣稱擁有領土,但不難想像總有人會為了眼前更大的利益而毀約。

即使美國將大部分太空探索私有化,它仍然希望有能力確保這些公司能夠開採月球或小行星,而不必擔心闖入者會侵佔他們的權利或竊取他們的成果[來源:明特]。這就是為什麼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支持外交的同時要加強美國宇航局的航天能力,如果需要的話,這種航天能力可以轉為軍事用途提供支持。

5

我們需要來自太空的原材料

             

火星的尼利福薩地區是由歐米茄光譜儀在火星快車任務中發現的最大的粘土礦物暴露地之一。環球歷史檔案館/蓋蒂圖片社

宇宙中有黃金,也有銀、鉑和其他貴重物質 [來源:麥基]。一個想要在小行星上採礦的私營企業會受到各方關注,但太空開採者不需要顧慮那麼多就能找到這些財富。

例如,月球上有豐富的是氦-3資源(氦-3可用於某些核磁共振成像,也可作為核電站的燃料),在地球上,氦-3的稀缺性日益增加,導致其價格升至每升5000美元。月球上還有儲量豐富的銪和鉭等稀土元素,這些元素在電子產品、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先進的電子設備中需求量很大[來源:奧萊特]。

 

4

各國可以和平合作

             

2001年,來自三個不同國家的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共進午餐。百科全書/  烏伊格 /蓋蒂圖片社

之前,我們曾提到了國際空間衝突這一不祥的概念,但事實並非如此,多個國家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合作就證明了這一點。美國的太空計劃可以允許其他大大小小的國家加入,並一起努力探索。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6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了國際合作的好處。首先,高昂的成本可以分攤。另一方面,它可以在美國和印度等國之間建立更牢固的外交關係,並幫助在這兩個地方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來源:布羅尼亞託斯基等人]。

3

這可能有助於解決一個真正重大的命題

             

2010年世界科學節期間,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巨型模型在曼哈頓炮臺公園城亮相。查爾斯·莫斯託勒/巴克羅夫特美國/蓋蒂圖片社

2013年《赫芬頓郵報》和輿觀(世界領先的市場調研機構之一)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一半的美國人相信宇宙中的其他地方存在生命。四分之一的人認為外星人已經造訪過我們的星球[來源:斯汪森]。

但到目前為止,利用地球上的望遠鏡對天空進行掃描,尋找可能是來自遙遠文明的信標的信號,已經被證明是徒勞的,可能是因為地球的大氣層幹擾了這些信息到達我們這裡。這就是為什麼外星文明的搜索者渴望部署更多的軌道天文臺,比如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這顆於2018年發射的衛星有能力在太陽系外的遙遠行星的大氣層中尋找生命存在的化學跡象[來源:克雷默]。這只是一個開始,但積極的太空探索對尋找外星生物的相關線索是十分有利的,並且也許最終會幫助人類解答那個盤旋已久的疑問——我們在地球外是否存在相似的夥伴。

2

人類需要滿足自身探索的欲望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前局長麥可·格裡芬說:「我們當中有誰不好奇那些我們從未見過的東西所具有的神秘和充滿敬畏感的力量呢? 尼古拉斯·卡姆/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我們的原始祖先從東非起源逐漸散布到全世界,從那時起,我們就從未停止過遷徙。我們正在逐漸解鎖地球上的新領域,所以滿足這種古老衝動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尋找新的地方——無論是像遊客一樣短暫地去月球旅行,還是報名參加需要幾代人參與的星際旅行。

在2007年的一次演講中,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麥可·格裡芬(Michael Griffin)區分了人類渴望太空探索的「可接受的理由」和「真正的理由」。可以接受的理由是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等問題。但真正的原因包括好奇心、競爭力和為這項行為留下豐碑等概念。

「我們當中有誰不曾被未知的東西所蘊含的神秘力量所吸引和震懾?甚至是從電視上看到機器人正在進行的太空任務這種事都會帶給我們新奇的體驗?」格裡芬補充說:「當我們出於真正的渴望而不是可接受的原因去做這件事時,我們就能做到最好,取得最高的成就。」

1

我們可能需要開拓太空領地來生存

             

在2000年的電影《紅色星球》(Red Planet)中,一群太空人前往火星調查人類在火星上的生活條件。弗蘭克·康納/華納兄弟/新聞人物

我們將衛星送入太空的能力已經在幫助我們監測和解決地球上的緊迫問題,從森林火災、石油洩漏到人們賴以飲用的含水層的枯竭(來源:福勒)。。

但是,我們迅速增長的人口、對(資源)貪婪的掠奪、猖獗的野心和對環境破壞的不甚在意已經對我們的星球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後果。根據2012年的一項研究調查,大多數科學家估計地球的承載能力在80億到160億之間,而我們已經有超過70億的人口[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這導致一些未來學家認為,我們應該準備殖民另一個星球,而且要快。你的生命——或者你的後代的生命——可能就取決於它。

作者後記:太空探索對你很重要的10個原因

上世紀60年代,我還是個孩子,當時我們許多人都相信,有一天我們會飛到宇宙中去探險。我不能準確地說我的夢想什麼時候結束了,但我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英國民謠歌手比利·布拉格(Billy Bragg)錄製了一首歌,這首歌似乎與我的心境不謀而合。在《太空競賽結束了》中,布拉格描述了小時候望著月亮,以及那天晚上在寧靜的海邊漫步的情景。

但幾十年後,他和年幼的兒子站在一起,凝視著同一片天空。兒子問他:「他們為什麼要走?」正如布拉格所哀嘆的那樣,「太空競賽已經結束了,然而我不禁感到我們一事無成。」儘管他的歌詞很美,但在最後一點上,我必須恭敬地表示不同意見。我仍然相信,人類仍然有機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太空種族,我們必須找到這樣做的方法。

作者:  PATRICK J. KIGER

FY: rabbi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選文:天文志願文章組-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 rabbi

審核:天文志願文章組-

終審:天文志願文章組-

排版: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美觀:天文志願文章組-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原文來自:3.原文來自: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10-reasons-space-exploration-matters.htm

 

本文由天文志願文章組- rabbi翻譯自 PATRICK J. KIGER的作品,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運營者刪除。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浩瀚宇宙無限寬廣 穹蒼之美盡收眼底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浩瀚宇宙無限寬廣 穹蒼之美盡收眼底

 



相關焦點

  • 太空探索對你很重要的10個原因
    我們為什麼要繼續探索(太空)呢?參見太空探索圖片。謝凱利/蓋蒂圖片社1969年登月時,許多人設想或許在21世紀初期,太空旅行對人們來說將成為常態,我們將能訪問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甚至有可能冒險進入星際空間。遺憾的是,那個人們設想的未來至今還沒有到來。
  • 天文與太空:盤點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10個原因!
    天文與太空:盤點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10個原因!雖然大多數人都持懷疑態度,但外星生命,無論是先進的還是僅僅是微生物,都很可能存在於宇宙的某個地方。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這幾乎是肯定的。這並不意味著有大頭和大眼睛的灰色外星人在那裡綁架人,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某種宇宙微生物或「太空昆蟲」正在宇宙的某個地方開展業務。考慮到這一點,以下是外星生命可能確實存在的10個原因。
  • 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的10個標誌性時刻
    從1957年蘇聯太空機構發射衛星開始,人類開始了探索宇宙的行動,這種行動一直在繼續,人類已經登陸了月球,無人飛行器飛入了深空,探索了火星,記錄了來自外太陽系的信號,並一次又一次的到達宇宙的不同角落, 這裡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十大標誌性時刻。
  • 太空探索:盤點在外太空中的10個不可思議的例子!
    太空探索:盤點在外太空中的10個不可思議的例子!曾經看過雲,看到一隻兔子還是一隻狗?或者彈出一片吐司,看到耶穌看到你的部分燒焦的臉?這種奇怪的體驗被稱為pareidolia--一種心理現象,通過這種心理現象,視覺或聲音會觸發你大腦中的某些東西,說服你所聽到或看到的東西是可識別的東西。
  • 《去更遠的太空》:揭開太空神秘面紗,告訴你人類對太空探索歷程
    下面,一起跟著《去更遠的太空》,來了解三個方面的太空知識:第一個:太陽還能活多久?太陽散發的光與熱,養育著地球上的生命。沒有了太陽,就有地球上的生命。太陽對人類這麼重要,那麼你對太陽多少?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
  • 航天與太空探索史上的5個難忘的時刻
    自從這些壯舉首次完成以來,人類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在太空飛行和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裡,我們探索航天史上五個最重要、最難忘的時刻。1.太空第一顆衛星1957年發射的Sputnik不僅標誌著蘇聯在一個新的領域的技術領導,而且標誌著蘇聯大型飛彈開發和生產的能力和程度。
  • 你不知道的100個關於太空探索的基本常識(一)
    一、微重力環境加速人體衰老 (太空環境加速人體衰老)?美國航空航天局在本年度的一次太空實驗中證實,太空飛行會影響心臟功能,並且在生物學層面表現出來。三、為什麼人造衛星在太空200℃的溫差下還能保持正常運行?太空真空環境中沒有傳導與對流散熱,當衛星暴露在太陽光下時,溫度可達100°C以上;而當衛星進入地球背面時,溫度又會低於—100°C以下。
  • 太空探索的三種風險
    從幾何意義上來說,卡門線無非是一層包裹著地球的球殼,但是對於處於太空探索時代的人類而言,其象徵意義無異於維京時代那條將陸地與海洋分隔開來的海岸線。實際上,那些跨過卡門線進行太空探索的科學家和太空人們在冒險程度和開拓精神上並不遜於維京時代的航海家。將現今的太空探索時代稱作新維京時代也未嘗不可。
  • 縫縫補補三十年,哈勃太空望遠鏡象徵著人類探索太空的進取之心
    ,你最喜歡的圖像是什麼?30年來,你一定看到過哈勃的照片,因為它們無處不在,報紙,雜誌,一些網站的背景,甚至在朋友送給你的賀卡上都有這些圖片。大眾化的「天文美學」使哈勃成就了其他科學儀器無法比擬的標誌性地位,如果你做一個街訪,問現在有哪些軌道天文望遠鏡,答案幾乎肯定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哈勃拍攝的照片如此迷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哈勃位於地球大氣層上方。
  • 從楊利偉親歷「太空敲門聲」及十七年後的原因揭示看宇宙探索之路
    宇宙因其廣袤而充滿了眾多未知的可能,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這些未知因素也會接踵而至。03年,楊利偉在太空中聽到過「敲門聲」,後來他也再沒太空之旅,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正因為人類擁有這樣執著的信念,探索太空的路上才撒滿了希望。在宇宙探索的過程中,因為充滿了太多的未知性和不可測性,人類必須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出現各種兇險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不可避免,但可以盡力減少它的出現。
  • 科幻巨製《星際探索》美爆,不止探索太空,還探索了生命的答案
    《星際探索》是一部太空歌劇類型的電影。這裡容我解釋一下「太空歌劇」的概念,「太空歌劇」是上世紀40年代發明出來的科幻流派,指的是對於龐大紛繁的宇宙,故事不必太過於拘謹物理常識,以傳奇冒險為主要目的,並從中能給觀眾啟發性。《2001太空漫遊》就是太空歌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外還有《銀翼殺手》,《普羅米修斯》等都泛屬太空歌劇框架內。
  • 降低太空探索成本:除回收火箭還有充氣式太空艙
    編者按:本文作者來自科普中國節約探索成本的兩大招式人類早已登陸過月球,也一直有志登陸火星,但重返月球喊了多年卻仍未出現,更別提踏上火星了。這背後的原因很多,不過高昂的成本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國際空間站耗時18年才建設成功,總重量420噸,而畢格羅設計的空間站只要3個BA330就夠了,總重60噸。
  • 你不知道的100個關於太空探索的基本常識(三)
    二、太空探索意義到底在哪裡?現今,世界各國在太空的競爭日漸激烈,各國在空間探索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太空探索到底有何意義?第一,攫取資源,宇宙中資源極其豐富,除了豐富的鐵、鎳、銅等金屬,還有金、鉑等貴金屬和珍貴的稀土元素,就像一座無盡的聚寶盆。緊鄰我們的月球就有可能就會成為21世紀的波斯灣,因為月球上有目前地球上沒有的豐富的氦—3。
  • 2021太空探索的忙碌一年
    現在它們宣告著一個忙碌的太空探索之年到來了,21年會迎來更多的太空飛行器升空以及更多的有趣天文現象上演。 該國航天活動規模雖小,但首個深空探測器依然雄心勃勃。它主要研究火星大氣,將有價值的數據發回地球。
  • 人類探索太空的十大理由
    倒數開始人類已經到過了月球,機器人也已經去了火星,我們為什麼在不停探索?請看太空探索相關圖片。美國應該把他們的太空探索項目交給私人公司-甚至可以交給其他國家來做。但是那些致力於讓人類成為真正的宇宙民族的人們提出反擊,他們認為太空探索會在各領域為人類帶來切實的利益,諸如健康、礦藏以及安全,在精神層面也大有益處。這裡列舉最強有力的論據來說明太空探索的必要性。10.
  • 太空探索,20個關於太空難以置信的事實
    儘管金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但它仍然會有積雪,讓你所料想不到的是它下的是金屬雪還有酸雨。天王星的一天持續17小時14分24秒長,但是你要知道地球大約有98度的傾斜度,而這使得這顆氣態巨星的一個季節持續了21個地球年。
  • 探索美麗星球,發揮奇思妙想!快來《太空工程師》建造屬於你的太空堡壘
    徒手拆高達哪家強,太空工程師找藍翔!有趣燒腦的「藍翔」之旅即將開啟,各位「翔友」你們準備好了嗎?今日推薦一款開放世界的沙盒類遊戲《Space Engineers》遊戲簡介:《太空工程師》是一款開放世界的沙盒類遊戲,創造和探索是這款遊戲的特色。
  •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都懸浮在太空中?科學家們總結了3個原因
    大家好,我是論科學的時代,很高興與大家一起探索宇宙中的奧秘。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都懸浮在太空中?科學家們總結了3個原因我們地球上的人類之所以能夠站在地球上,是因為萬有引力的作用,那我們平常在一個高處扔下一個東西的時候,會感覺這個東西是應該往下落的,其實這就是我們人類的一個錯覺。比如在很早之前,古人類的時候還以為我們的地球是一個平的,但是在科技發展之後,出地球,發現其實我們人類所生存的地球是一個球體,這也就是表明了一句話,角度的不同位置的不同,所理解的也是不一樣的。
  • 與太空相關,但很多人未曾詳細了解的10個神秘事實
    太空是一個非常神秘而又了不起的世界,它所蘊含的知識無限,可以說是望不見探索的盡頭。例如,你知道月球並非圓形嗎?你是否知道天王星是側著自轉的呢?今天,小文就將為你介紹,與太空相關,但很多人未曾詳細了解的10個神秘事實。
  • 人類探索太空的意義是什麼?
    他這封真摯的回信隨後由 NASA 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標題發表。親愛的Mary Jucunda修女: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但這封對我的觸動最深,因為它來自一顆慈悲的飽含探求精神的心靈。我會儘自己所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請允許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