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先人們的夢想,但是人類真正開始探索地球之外,還是近幾十年的事情。人類探索外太空的奧秘從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人類在月球上第一次留下自己的腳印,逐漸達到高峰,在今天隨著人類外太空探索技術的進步,人類的視野開始逐步擴大走出太陽系甚至走出銀河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蘇聯和美國在太空探索上的投入不斷加大,創造了很多人類歷史上的輝煌時刻,這種影響在當時擴展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成為那個時代的一個特點,主要表現在人們對於這種太空視覺元素在生活用品設計上的運用1957年10月4日,也就是在美國預定發射衛星以前的兩個多月,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正是這次事件引起了美國的震驚,也正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人類的航天技術已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時期。1958年,美國宇航局NASA正式成立,並於1969年將人類的第一個腳印留在月球之上,這標誌著人類宇航時代的到來,而且人類對於月球的了解自哥白尼、伽利略時代邁向了新的高度。
人類第一次站在地球以外的視角觀察我們的星球,舉世震驚,在美國引起了人們對於太空的極大興趣和對這一成果的極大自豪。正是這一重大事件產生的影響,人們試圖將對於宇宙中所看到的美帶入到地球的每一個可見的事物中去,宇航時代的美學由此開始逐漸形成。宇航時代的太空美學源於人們對於太空技術、材料以及視覺形象的興趣,正是這種興趣決定了宇航時代設計的特點。這種時代美學對人們在生活用品的設計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改變了以往事物的形態和內容,加入了航空時代的各種因素表現出一種很強的時代感的同時滿足人們的太空情節。
此風格應該屬於未來主義的一種,並受當時的現代主義等時代性的設計風格的影響,表現在極具現代感的設計上,作品多採用玻璃、不鏽鋼等現代材料,並使用了更先進的加工技術。產品設計師開始熱衷於將太空時代的視覺元素運用到汽車、日用品、桌椅等產品當中。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應該數1986年英國著名建築大師諾爾曼•福特斯設計的"諾莫斯"桌子在太空美學熱潮的影響下,本款系列桌子設計靈活性強,有大量零部件可供選擇和替換,由消費者自己組裝成喜愛的樣式。例如,你可以根據你的喜好或你的用途選擇長方形的、圓形的,或者是繪圖用的傾斜角度可調的桌面。
這張外形可以改變的由玻璃和金屬構造的桌子巧妙地運用了X型為桌子的支撐,這種X的造型和玻璃的表面,表現出一種超前的高科技風格,讓人們從這張桌子上看到某種太空飛行器的感覺。在人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太空美學運用的痕跡,這種影響還深入到了人們的居室與建築設計上在美國那個時期及後來的很多電影的場景設計中都表現出了很強的航空時代的感覺。大眾文化當中的視覺審美趣味也受到這種全新的宇宙時空觀的影響,在流行文化中得到最明顯的體現。在這部巨作中庫布裡克苦心營造未來感和太空感,影片的布景、設計、特效等各方面都充分體現了太空時代人們的審美態度。太空時代的歷史背景也給了基於這種審美趣味的設計實現的可能性,一方面世界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的膨脹給了這類設計走向生活的機會。同時,由於20世紀60~70年代,現代設計的風格多樣,人們積極地去探索新的設計形式,並渴望用這種新的類型的設計方式改變人們的生活。這種基於太空時代對於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的形態的設計成為一種"有趣"的東西且進入人們的生活。太空時代的出現是具有一定政治因素的,表面是人類探索地球之外的一種欲望,實質是在冷戰背景下,蘇聯和美國在爭取更多權益和影響力的努力下實現的,很多時候我們避而不談這種最初的意願,是為了表達人類在發展進步過程中自身努力在其中的積極因素。但是只有我們更全面的了解那個時代,才能理解這種設計風格的產生所具有的社會意義,以及這種風格的產生在設計大潮中真實的地位和影響力。技術與材料的進步,為設計師們更好地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樣也使設計師面臨更大的挑戰。社會的進步的重要體現就是技術革命的出現,最直接的說明便是發生在19世紀後的三大技術革命。自古以來,新的技術與新的材料,都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煉鐵技術與陶瓷技術的進步,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變革性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新的製造方式和機械化大生產給中下層階級提供了更多的享受世界進步成果的機會。對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最直接的體現便表現在生活用品的製造與設計上,技術與材料的進步增加了設計實現的可能性,讓人們在更好的設計中體味生活,也讓設計在人們的生活方式變革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早在20世紀初期,很多設計運動主張設計要積極利用新技術與新材料,例如,包浩斯時期的新材料加工工作室以及裝飾藝術運動時期提倡使用鋼鐵和玻璃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伴隨第三次技術革命的展開,新技術與新材料在人們生活中的大量使用,使設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設計的革新運動也隨之在各國開展,人們大膽的創造率先開始在工業設計和建築設計領域展開,湧現出一批勇於將新技術和新材料運用到設計中來的設計師。他們提倡產品應該以實用為主,提倡功能主義設計,提出設計應該更科學更理性,因此怎樣的設計才能符合當下時代大潮是設計師們首要解決的問題。
新的加工技術給了傳統材料更多的表現形式,通過新技術製造的新材料也給了設計更多的選擇。材料是設計的物質基礎和載體,傳統意義上的任何產品功能目標的實現都是通過可感知的材料等表達出來的,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能夠正確地掌握材料的應用。1870年之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更是材料發展的黃金時期,技術和材料的進步幾乎讓設計師不知所措。提到新材料,在20世紀,最重要的一種材料便是塑料的使用,這種在新的提煉和加工技術下催生的材料,被廣泛地應用於工業生產中,成為產品的主要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