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古詩詞中,含有「芙蓉」二字的有幾百上千首,古人常用「芙蓉」來指代美女,表達對女性的讚美,那芙蓉花到底是什麼花呢?
我們都知道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其中的芙蓉指的是荷花。在《爾雅釋草》一書中「荷」的釋義為: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東晉文學家郭璞曾為《爾雅》注釋:芙蕖,別名芙蓉。
可見芙蓉花確實是荷花的別稱,可似乎又不僅僅是荷花的別稱。
北宋的蘇軾在《和陳述古拒霜花》中寫道「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其中的芙蓉指的並不是荷花,而是拒霜花。
那麼,拒霜花又是什麼花?
拒霜花是木芙蓉的別稱,屬於錦葵科的一種小喬木,和木槿是近親。因為它的花苞與荷花的花苞相似,花朵顏色也與荷花相同,所以叫木芙蓉。
唐朝人說的芙蓉就是荷花,木芙蓉就是拒霜花,兩者有嚴格的區別。但到了宋代,就沒那麼講究了,很多詩句中的芙蓉就是指木芙蓉,而且也很少有人再把荷花叫做芙蓉了。
清代的曹雪芹在《紅樓夢》裡也提到過很多次芙蓉花,黛玉抽到過「芙蓉籤」,大家說除了黛玉別人不配做芙蓉,這個「芙蓉」就是指荷花。晴雯死後,讓丫頭轉告寶玉自己做了「芙蓉花神」,於是寶玉做了一篇《芙蓉女兒誄》,這裡的「芙蓉」是指的木芙蓉。
可見,宋代以後「芙蓉」一詞,既可以是荷花,也可以是木芙蓉。
到了現在,芙蓉花的含義就更多了,似乎所有美好的花都可以叫芙蓉,比如山東人把合歡叫做「芙蓉樹」,在北方的花市上大巖桐也叫芙蓉花。
但是在園藝愛好者的圈子裡,芙蓉就是指木芙蓉。
木芙蓉原產於我國的湖南省,目前在除了東北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可以長成高大的喬木,花期從7月到10月。在長江以北至華北地區,木芙蓉冬季枝條會枯死,來年春天再發新枝。
木芙蓉的單花花期只有一天,可是在這一天裡顏色會從初開的白色,變成盛開的粉色,最後又變成深紅色。
這是因為隨著光照強度的不同,花瓣內花青素的濃度也發生了變化,所以花朵的顏色也會跟著改變。
人們把這種變化叫「三醉芙蓉」,也叫「弄色芙蓉」。
木芙蓉喜陽,喜肥,稍耐陰,適宜種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裡。日常管理比較粗放,注意天旱時多澆水,花前後施用磷鉀肥。
北方種木芙蓉可以用盆栽,適宜選用比較大的瓷盆或素燒盆,土壤要求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冬季霜降前搬進0-5℃的室內,保證其充分休眠,才能在來年開出更美的花。
在種花家,一起種花,感謝關注愛上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