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資物理:「總光合」、「淨光合」傻傻分不清楚?

2020-12-04 江西中公教師諮詢

「總光合」、「淨光合」傻傻分不清楚?

在教師資格生物學科筆試中,光合作用出簡答題(填空)的頻率非常高。做光合和呼吸方面題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公式:總光合速率=淨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圖所示。

只要出現計算,基本都離不開這個公式。公式本身很簡單,呼吸作用的量通常也都很容易判斷出來,但總光合與淨光合卻總是傻傻分不清楚,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一般來說,兩個部分會考察到總光合與淨光合的區分:第一種是在問題中,區分出題目要我們求的是什麼光合速率;第二種就是在題幹中,給的條件是淨光合速率還是總光合速率必須要明確,分析好後才能做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什麼是總光合速率,什麼又是淨光合速率。

總光合作用速率(又稱真、真正、實際光合作用),是指一段時間內植物體內進行光合作用的總量;如果題幹中明確的給出了「總光合」、「真正光合」、「實際光合」等字眼,那麼就可以直接確定。

淨光合作用速率(表觀光合作用),是指一段時間內植物體內發生光合作用的總量減去呼吸作用的量。同樣,如果直接給出那就不需要判斷了。

但是大多數沒有那麼明確,題目中主要以兩種方式呈現,一種是氣體的變化量,另一種是有機物的變化量。我們也從這兩個方向來看下怎麼區分總光合速率和淨光合速率。

二、有機物含量的變化

總光合作用速率:植物葉綠體產生、製造、合成有機物(或葡萄糖、澱粉等)的量;植物光合作用產生、製造、合成有機物(或葡萄糖)的量。

淨光合作用速率:植株、葉片積累或增加的有機物(或葡萄糖、澱粉等)的量。

看了這些如果還不太明確,那我們就結合下面的題目再來詳細講解下。

注意:植物、葉片和葉肉細胞的淨光合併不完全相同,因為植物除了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片中的葉肉細胞外,還有其他的不能光合作用只能進行呼吸作用的部分,如根和成熟的莖等。也就是淨光合量一般來說:葉肉細胞>葉片>植株。

例題:

將一株長勢良好的馬鈴薯植株置於密閉玻璃罩內培養,並將整個裝置置於室外,如圖表示玻璃罩內

濃度一天的變化情況(假設植株未進行無氧呼吸)。請回答下列問題:

(1)高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ADP的具體場所是 ________。進行有氧呼吸產生

的具體場所是 ________。

(2)一天中,密閉玻璃罩內植株在________(填時間)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3)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進行如下實驗:實驗前該植物質量為R mg,暗處理1 h,測得其質量為(R-p)mg,隨後立即光照1 h,測得其質量為(R+q)mg。則該植物葉片在光照時的總光合速率________mg/h。

(4)該植株在圖中________(填「D點之前」、「D點」或「D點之後」)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5)G點條件下,該植物葉肉細胞內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大於」、「等於」或「小於」)呼吸作用速率。

【答案】(1)葉綠體基粒(類囊體薄膜)線粒體基質

(2)18 h

(3)2p+q

(4)D點之前

(5)大於

【解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消耗ADP,生成ATP,光反應發生在葉綠體基粒即類囊體薄膜上。在線粒體的基質中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丙酮酸和水反應產生

和[H]。

(2)由題圖可知,18 h

濃度最低,表明此時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這兩個量指的都是淨光合)

(3)實驗前該植物質量為R mg,暗處理1 h,測得其質量為(R-p)mg,黑暗條件下只進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速率就是p mg/h;立即光照1h,測得其質量為(R+q)mg,從(R-p)到(R+q)屬於植株有機物的增加量,也就是淨光合作用速率,那麼淨光合速率=(R+q)-(R-q)=q+p(mg/h),則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淨光合速率=p+(q+p)=(2p+q)(mg/h)。

(4)D點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等於呼吸作用強度,故D點之前已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之前玻璃罩內

還在增加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小於呼吸作用,植株仍然向外釋放

(5)G點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等於呼吸作用強度(淨光合為0),植株的光合作用主要由葉肉細胞完成,而所有細胞都要進行呼吸作用,只有植物葉肉細胞內光合作用速率大於呼吸作用速率(淨光合大於0),才能保證整個植株的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更多資料點擊這裡:

相關焦點

  •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和螢光參數往往會同時出現在光合研究的相關文獻中。一般來看研究光合生理的實驗都要有光合參數也有螢光參數,數據才顯得完整。甚有些不太清楚的人甚說螢光參數就可以完全代替光合參數,不用測定光合直接測定螢光參數就可以。然而光合和螢光之間究竟是怎麼樣的關係呢?我們實驗的時候怎麼選取呢?什麼時候用光合參數什麼時候用螢光參數呢?   葉綠素螢光產生的基本原理:
  • 氧電極應用-景天酸代謝途徑植物的光合研究
    景天酸代謝途徑植物的光合研究   背景資料:   景天酸代謝途徑(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pathway,CAM途徑),指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乾旱及半乾旱地區的一些肉質植物(早發現在景天科植物)所具有的一種光合固定二氧化碳的附加途徑。
  • 致敬光合作用(光合改變命運)
    但是地球上的微生物可能在40億年前就進化出了光合作用。早期地球最初的產生氧氣被海水和海底巖石吸附,並未進入大氣。儘管在藍藻出現之前,地球的大氣中並沒有氧,但現在證據表明,那時海洋中有較豐富的有機物,而且有原始生命。藍細菌最早在30億年前出現,至少在23億年前藍細菌進化出了多細胞形式,更高的光合效率徹底改變了世界。
  • 西岸博覽會設計單元|光合機構
    本期將介紹位於B1館的設計單元參展機構之一光合機構。光合機構發源地「光合院」1:藝術會客廳A視角,圖片由光合機構提供光合機構光合機構的召集人是著名設計師、光合院主人、收藏家陳耀光,他與聯合創始人婁豔女士共同召集具有設計生活美學生產能力的機構和職業人。
  • 光合螢光儀 應用過程中的優缺點
    螢光參數是用來近一步分析和解釋光合降低的原因,因此同時測定光合參數和螢光參數變得越來越流行。   基於以上原因,市面上的光合螢光儀也大受歡迎,然而用戶的選擇的時候往往被很多經銷商誤導。光合螢光儀在科研應用過程中有哪些優缺點呢?是否適合所有用戶的科研需要呢?
  • 創意陳設 光合機構旗下「光盒物倉」上海首展
    展覽選品及主題「光盒物倉」的選品極具特色,分兩類:板塊一:「光盒物倉」下設「名人倉」。展覽入口處,藝術家張鼎的裝置作品《風捲殘雲》,金色鏡面的裝置桌上,陳列了一組光合再造設計的《飛蛾投光》的小裝置,因不節能被廢棄不用的鎢絲燈泡內,停著飛蛾標本,燈泡鍍以金色看似發光,給人以詩意的想像,燈泡的功能轉化為無用但悅目的陳設美器,延長了"光"之器物的生命。
  • ​C3、C4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較
    C3植物如小麥、水稻、大豆等,通常被認為是高光呼吸、低生物學產量植物,高CO2補償點,淨光合強度低。C4植物如甘蔗、玉米、高粱等,被認為是相對低光呼吸、高生物學產量植物,低CO2補償點,淨光合強度高。3.光合產物轉運C4植物的光合產物合成於維管束鞘細胞中,維管束鞘與維管束距離相近,而且有大量的胞間連絲,產物可以得到及時轉運;而C3植物的產物合成於葉肉細胞,轉運限制相對較大。那麼是不是C4植物永遠比C3植物高光效呢?
  • 利用近端高光譜成像快速篩選光合參數
    本文介紹了一種用於量化光合參數和色素含量的小區級篩選工具,植物表型資訊介紹如下: 目前,測量光合作用的方法或耗時費力或具有破壞性,因此減慢了篩選高光合能力種質資源的研究和育種工作。本文介紹了一種用於量化光合參數和色素含量的小區級篩選工具。
  •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率首破20%
    實驗和理論分析表明,這種納米多級孔結構不僅可以增加活性位點的數量,同時也突破了前人報導的基於薄膜電極的三相界面擴散極限的限制,從而在低過電勢下實現相對較高的二氧化碳電還原分電流密度和一氧化碳的選擇性。  「通過定量系統工程分析發現,該電極如果與目前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搭配,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電池的光電流,預計太陽能到化學能的最高轉換效率約為25%。」
  • 「真核」「原核」傻傻分不清楚?
    「真核」「原核」傻傻分不清楚?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是我們生物學科在教資考試中的一個常考點,據小編的可靠統計,在初中生物學科的近四次考試中考查了兩次,在高中生物學科的近四次考試中考查了三次,既然這部分知識這麼「重要」,那麼一起來學的更透徹一點吧!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 高一光合作用知識點總結
    高一光合作用知識點總結  光合作用知識點總結  一.知識網絡:  1.  2.光合作用受光照強度、CO2濃度、溫度等影響,圖中4條曲線(a、b、c、d)為不同光照強度和不同CO2濃度下,馬鈴薯淨光合速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遠小於0.03%);b適當遮蔭(相當於全光照的1/25)CO2濃度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蔭),CO2濃度為0.03%;d全光照,CO2濃度為1.22%。
  • 綠色植物和它們的「光合工廠」
    科學家告訴我們,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細胞內的一個被稱為葉綠體的「光合工廠」中完成的。你看過電影《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麼?這個「光合工廠」就跟巧克力工廠一樣,有不同工種的工人在忙碌工作著。這些工人是非常多的蛋白質和色素分子的複合物。他們組成一條「流水線」,通過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複雜的光合作用反應過程。
  •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效率大幅提升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效率大幅提升 原標題:   本報訊(首席記者許琦敏)移民火星,人類或許不需要帶去植物,只需帶上一方方人工光合作用系統就行了。這或許也將改變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 光合有效輻射—FAPARNet
    FAPAR,即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是指被植被光合作用器官吸收的太陽輻射佔總的入射輻射的比例2.FaparNet可同時測量9個點數值,能夠捕捉冠層內部光合有效輻射的不均勻分布。3.FaparNet特別適合大範圍內長時間序列自動測量,可以為遙感產品真實性檢驗提供地面測量數據。
  •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率首破20%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林柏霖課題組通過新型電極的構造和系統工程優化,首次開發出了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能量轉換效率超過20%的二氧化碳還原人工光合作用系統。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材料化學雜誌A》。
  • 「光盒物倉」上海西岸首展 光合機構&泛域設計
    入口處收藏自日本的紅木宮殿形鳥籠,收藏者也是本次展覽藝術設計與陳列總創意的陳耀光,在陳設上特做了生命主題的裝置。「籠內放入陶藝家的白瓷鳥,以及全球各地收集的各種材質的蛋形擺件,鳥籠不再束縛生命,只留下現場光盒子內部的鳥的剪影」。使得這件典藏重器變得讓人輕鬆愉悅,同時也重塑和表達了光合機構對人文的理解。▲ 典藏品《朱漆高臺底座大銅缽》,觀眾用木槌敲擊後,發出低沉持久的共鳴聲。
  • Smart Life Evolution | 光合未來將綠色傳遞世界,亮相米蘭設計周!
    2018米蘭設計周官方議程活動之一的「Smart Life Evolution」中意設計創新展,光合未來作為中方24家代表企業之一,有幸受邀參加中意設計創新展,讓中國設計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光合未來是一家專注於室內外綜合綠化的技術創新型企業。基於高分子新材料和物聯網技術,探索未來人居綠化環境的可能性。
  • 光合創投早期投資【垂衣】獲投中消費產業最佳投資案例
    4月17日晚投中信息重磅揭曉「投中2018年度榜」榜單。投中信息一直致力於挖掘和表彰中國最優秀的投資機構,「投中榜」也已成為考察中國VC/PE機構最為權威、觀的體系和標準之一.本屆評選,以選取機構募資、投資、管理和退出四大定量策略進行評價,覆蓋超千家中國股權投資機構.
  • 光合菌生理特點介紹及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應用
    光合菌是集約化水產養殖中應用研究進行得最早、研究成果最多的益生菌。本文就光合菌的營養方式、生態位及在水產養殖中的具體應用作簡單闡述,期望為養殖戶更好地使用光合菌提供參考信息。  營養方式  根據營養方式不同,光合細菌分為光能自養菌和光能異養菌。
  •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率首破20%
    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ID:USTCIF),全球最活躍的科大校友組織,實時發布科大要聞與校友資訊】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林柏霖(中國科大9819校友)課題組通過新型電極的構造和系統工程優化,首次開發出了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能量轉換效率超過20%的二氧化碳(CO2)還原人工光合作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