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年來,科技圈那些「硬核女神」

2021-01-08 極客公園

當你看到「程式設計師」這個詞時,腦海是不是浮現出一個男性形象?

的確,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部門裡男性員工佔了 80% 以上,這讓我們幾乎把「程式設計師」和「男性程式設計師」之間畫上了等號。

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的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其實是一名女性。在並不久遠的七十年前,計算機編程還被認為是非常女性化的職業,在隨後的三四十年裡女性一直是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

The Computer Girls——COSMO,1967

是不是感覺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在全球都在慶祝國際婦女節的今天,極客之選來和大家一起回顧歷史上這些鮮為人知的女性極客。

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

她叫阿達愛絲(Ada Lovelace),父親是英國大詩人拜倫,然而她卻有著極高的數學天賦。十幾歲的時候,她和被譽為「計算機之父」的英國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建立了長期的工作關係並成為了朋友。

巴貝奇發明了「差分機」,這是一種通過有限差分法操作的精密計算機。由於當時製造工藝水平較低,這個以蒸汽機驅動的龐然大物並沒有完成,但是阿達第一次看到這臺機器時就被吸引了。她預見到,計算機能做任何通過邏輯表述的事情,包括句子、圖像、音樂,不僅是數字。

在嘗試製造第一個差分機失敗之後,巴貝奇開始設計更複雜的分析機。1843 年,阿達翻譯了義大利數學家 Luigi Menabrea 一篇關於分析機的文章並添加大量注釋,詳細說明用計算機進行伯努利數運算的方式,這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程式,阿達也被稱為「第一個程式設計師」。

巴貝奇的機器從未被造出,但他的設計和愛絲的筆記得到出版,並於 1953 年再版,啟發後人造出第一臺計算機。

ENIAC 背後的女人們

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叫什麼?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出現在各大歷史課本中的埃尼阿克(ENIAC)已經被人們牢牢銘記,但幾乎沒有歷史書提到給它編程的六名女性。

二戰時男性紛紛應徵入伍上戰場,女性開始填補由此產生的職位空缺。隨著戰爭的發展,預測炸彈飛行軌跡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軍隊呼籲學數學的女性手動計算彈道,簡傑寧斯(Jean Jennings)響應了這個號召成為一名「人肉計算器」。這份工作因為枯燥而被認為是「女人的工作」,每個彈道表需要計算 40 個小時,一個人整天都要坐那兒填表、處理數字。

純粹通過人來計算彈道太慢了,軍隊決定啟動一個秘密項目讓計算過程自動化,這就是後來的 ENIAC。傑寧斯和其他五位女性(Marlyn Wescoff,Ruth Lichterman,Betty Snyder,Frances Bilas 和 Kay McNulty)一起進入這個項目。他們希望這些女性使用紙質圖紙對機器進行編碼,人手一份的表格和圖表沒有任何說明,因為沒有任何語言或手冊,她們不得不自行解決。

對 ENIAC 進行編程是一項對智力要求極高的工作,這幾位女性邊做邊學,從邏輯圖上了解 ENIAC,分析不同等式,決定讓哪條電線連在哪個正確電路上,然後在佔據整個房間的龐大機器上配置電線。她們開始理解這臺機器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出現問題時可以診斷到每個獨立真空管的地步,男性工程師漸漸把調試工作都交給這六個女人。

直到 1946 年 2 月軍方才決定公開這個項目,並且決定在發布會上做彈道計算演示。最終的演示很成功,ENIAC 只用 15 秒就能計算一組彈道,此前這要花費好幾周的人力,於是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然而無論是發布會,還是之後的慶功會,都沒有這幾位女性的身影。當她們的照片出現在新聞上時,甚至都沒有提到她們。因為她們是女性,所以外界覺得這個工作一定不是很困難。然而她們收到的是一個從未被實現過的任務,她們完成這個任務,然後就被遺忘了。

第一個抓「BUG」的人

第一臺通用計算機 ENIAC 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發明的,當時的計算機各項控制主要是由人工操作來實現的,十分不便利,經過多年的發展,相關人員提出了利用程式語言來控制計算機的構想。

格蕾絲霍珀(Grace Hopper)在加入海軍之前是耶魯大學第一批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之一,二戰期間被分配到哈佛大學軍械計算局。她所在的團隊研究並生產了 Mark I,這是電子計算機的早期原型。霍珀寫了 500 頁的操作手冊,其中概述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原理。

戰爭結束後,霍珀於 1949 年加入 Eckert-Mauchly 公司,參與了第一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 UNIVAC 的開發。在此期間,她開創了革命性的編譯器概念,這能夠將用英語編寫的指令翻譯成計算機可以理解的代碼,可以使程式設計師更輕鬆地編寫代碼。

霍珀的第一個編譯器 A-0 在 1949 年問世,緊隨其後的是 B-0,即「Flow-Matic」,這被認為是第一種使用類似英語的語句來表達操作的程式語言,兩年後她在此基礎上與同事一起設計了 Cobol 語言。Cobol 的句法和術語更接近自然英語。儘管許多人為 COBOL 的「發明」做出了貢獻,但霍珀推廣了該語言並被軍事和私營部門用戶採用。在整個 60 年代,她一直致力於開發 COBOL 編譯器。

時至今日,該項技術仍為眾多組織的核心業務系統提供重要功能。《財富》500 強企業中 90% 的公司仍在使用 COBOL 代碼。如果通過 ATM 提取現金,那麼可以肯定 COBOL 正在幕後運行。

提到霍珀,肯定就和「Bug」分不開,雖然沒有創造這個詞,但她的確解決了第一個計算機 Bug(Debug)。1946 年,MarkⅡ 計算機發生故障,她和同事在繼電器觸點裡找到了一隻卡住的飛蛾。霍珀將飛蛾夾在了工作筆記裡,稱之為搜索排除程序故障過程中找到的第一隻「蟲子」。

擴展閱讀:1984:女性是如何一步步停止編程的?

跨界科技圈的女星

說起「跳頻」這個略顯晦澀的技術,大家可能並沒有什麼認知,但我們平時用到的 CDMA、GPS、藍牙、Wi-Fi 等等都是以跳頻技術為基礎。

和以上幾位程式設計師不同的是,跳頻技術的發明人海蒂·拉瑪(Hedy Lamarr)首先是以「電影明星」這個身份聞名於世。

拉瑪 1914 年出生於維也納,12 歲就贏得選美比賽的她對於表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拉瑪在 18 歲時出演的藝術片裡成為世界上首位全裸出鏡的女演員,這部電影隨即被希特勒禁止上映。經歷了結婚、逃離控制狂丈夫等一系列電影般的情節後,拉瑪籤約米高梅進入好萊塢,二十年後宣布息影。

如果僅僅是以上經歷,拉瑪不過是個曇花一現的「花瓶」。也正如她所說的「電影往往限於某一地區和時代,而技術是永恆的」,拉瑪在熱愛機械技術的父親的影響下在科學方面也有不同尋常的天賦,儘管沒有接受過正規培訓並且主要是自學成才,但她在業餘時間進行了各種腦洞大開的發明。

在二戰期間(又是這個熟悉的時間),一直致力於「反納粹」的拉瑪了解到敵艦可以通過攔截單一頻率的無線電信號來阻攔魚雷,於是她與好萊塢作曲家喬治安塞爾(George Antheil)合作,從自動鋼琴中得到靈感,發明了一種跳頻技術,將信號分散到不同的頻譜上,從而提高傳輸效率和穩定性。拉瑪和安塞爾申請了專利,但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相比於發明專利,美國海軍反而對拉瑪的美貌更感興趣,甚至直接建議她去推銷戰爭債券。儘管已經獲得美國國籍,拉瑪還是在 10 天之內前往 16 個城市賣出了 2500 萬美元的債券。

拉瑪的這項發明一直到二戰結束也沒有用於攻擊納粹上,50 年代中期美國軍方才將這項專利交給一家無線電公司來生產聲納浮標,後期才被運用到軍隊計算機晶片中。

以 CDMA 為基礎的通信技術在 90 年代後期開始廣泛民用,拉瑪終於被授予了美國電子前沿基金會的先鋒獎,而這時距離獲得專利已經過去 55 年了,那時的她已經 83 歲高齡。2014 年,拉瑪去世 12 年之後被追授入選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

雖然近年來認為拉瑪被「過譽」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但是拉瑪這位飽受爭議的女星用一生來踐行了自己技術永恆的信念,她對於技術的貢獻依然值得我們尊重。

女性發明者的處境從來都不容樂觀,姍姍來遲的受教育權和財產權都讓女性難以擁有自己的專利。1809 年,瑪麗·凱斯(Mary Dixon Kies)憑藉一項全新的制帽技術成為第一位獲得美國發明專利的女性,這開始激發了女性發明家紛紛為自己申請專利的熱情。

時代在發展,性別帶來的偏見卻沒有隨之消散。生而為女性,從小到大都可能受到各種明顯或隱形的偏見,但是每個時代都不乏傑出的女性,廣大的普通女性也都在努力地活出自我。

希望你們優雅地穿越黑暗前往高地,成為那束光,或者,找到那束光。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1984:女性是如何一步步停止編程的?》

相關焦點

  • 「女神異聞錄5」動畫版2018年4月開播,P3D/P5D最新遊戲PV公開!
    「女神異聞錄5」動畫版2018年4月開播,P3D/P5D最新遊戲PV公開! >>>「女神異聞錄5」PV1<<<
  • 校園劇「痞壞霸王」總是會失戀?《女神降臨》黃仁燁有BE預感,這位...
    韓劇《女神降臨》讓男二黃仁燁爆紅,又痞又壞的他,人氣直逼車銀優。雖然黃仁燁也很帥,但在《女神降臨》中,他似乎註定得不到女主的愛。近期有網友熱議,「校園劇中痞壞霸王總是會失戀?」《繼承者們》崔英道讓人心疼,《學校2015》孔太光是永遠的意難平!
  • 那些年被妖魔化的「抗氧化」! NUTRIPACKS 橘袋營養師在線闢謠
    自從衰老的「自由基理論」被我們所熟知和接受,「抗氧化」其中尤以「蝦青素」抗氧化能力最強。>重磅福利區Get硬核「專業科學抗氧化知識」揭開肌膚凍齡的秘密揭秘導致皮膚老化的罪魁禍首那些年被你妖魔化的「抗氧化」原理手把手教你抗氧化護膚和挑選補劑課程導師
  • 今年,來一場醫療科技的「諾曼第登陸」 | CCF-GAIR 2020
    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醫療行業,也正在進行一場「諾曼第登陸」。醫療器械、醫療AI、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險、生物醫藥、醫療信息化市場迎來井噴。科技,成為醫護者們加速疫情結束的「登陸艦」。
  • XANOVA XH200遊戲耳機評測:給你個「模塊化」的未來
    因為若不是有著同樣的品牌 logo 加持以及家族式的命名方式,你怎麼都不會覺得 XH200 是 XH300-U 的弟弟,其所採用的模塊化設計怎麼看都要更為特別。「模塊化」這三個字,可能會讓你聯想到金屬觸點、積木結構等,會有點高大上的科技感畫面展開。可是 XH200 並沒有那麼高的科技含量,更是沒有脫離耳機的本質與基礎結構。其依然是由頭梁、耳罩、線材以及左右單元等部分所組成。
  • 「數學搖滾」和「數學」有幾個關係?
    日本數學搖滾新銳LITE「數學搖滾」是什麼?數學搖滾(Math-rock)這一類型要追溯到80年代末期的美國硬核圈。它試圖融入一些硬核的元素——速度,緊繃感,不和諧,大音量,更抽象、更有趣地來說,即運用更尖銳、精準的方式來演繹不規則的旋律和非傳統的吉他片段。
  • 「雨量感應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3條硬核知識
    乾貨長文帶你看懂目錄硬核乾貨:「雨刮器」到底怎麼分類?又有什麼不同呢?硬核乾貨:「雨量感應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硬核乾貨:為什麼兩廂車型有「後擋玻璃雨刮」,三廂車型沒有?硬核乾貨:「雨刮器」到底怎麼分類?又有什麼不同呢?
  • 「社畜」青年為什麼需要「沙雕」文化?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具有一定聲量、引起市場關注的「沙雕劇」比2018年至少翻了3倍;從口碑來看,2019年的「沙雕劇」豆瓣均分躍升一個段位,邁過及格線,達到6.7分左右,這個成績在國產劇中,整體還算可以。進入2020年,「沙雕」在國內劇集市場颳得更加猛烈。
  • 傳聞要被「降級」的這所211高校,讓這位網紅教授「救活了」
    人才方面,剛才也有所介紹,三位「傑青」副校長,十名清北博士生等等。但這只是網上流傳比較火的消息而已。其實,太原理工今年已經陸陸續續分九批聘用了200多名博士。2014年,他還在貴州大學推行「通識教育」,大一不分專業,大二才開始分。不僅是這樣大方面的改革,在一些小事上,鄭強也是要「插手」。據媒體「校園和職場那些事兒」報導,重修校門、拿掉學校的餐館、買校車、對教師進行考核等等這些「小事」,都是因為鄭強「看不慣」所做的改革。
  • 「超時空要塞F」蘭花&雪莉露女神形象手辦一番くじ確定販售
    「超時空要塞F」蘭花&雪莉露女神形象手辦一番くじ確定販售 新聞 178動漫原創 ▪ 2019-06-04 15:00:00
  • 在詮釋「賽博朋克」這件事情上,影視遊產品「前赴後繼」
    文丨吳懟懟你還上著網,就一定已經注意到在過去的5年裡,80年代的復古審美,正在席捲著現在的各式文化作品。霓虹燈、合成器、紅藍配色等等元素充斥在影視、音樂、服裝、平面設計裡。當科技讓充滿想像的未來撲面而來之際,我們發現賽博朋克再一次來到身邊,重新成為了熱門的話題。
  • Supreme x TNF 本季的「RTG」系列到底是什麼?
    儘管你可以擁有衝鋒衣+背心兩件單品,但當了解到如此高昂的價格後,很多人還是退縮了… | Via Supreme另一方面,由於 Supreme x THE NORTH FACE 一直是每季飽受期待的部分,自然消費者們對於它的要求都要更嚴格一些,所以在面對此次的設計時,不少人都認為太過於偏向「硬核
  • 北大與MIT硬核較量:後摩爾時代,「碳基半導體」成為中美競逐新焦點
    這是全球從業者亟待思考和做出決策的問題,同時也是大國科技競賽的重要砝碼,誰率先找到另闢蹊徑的新方向,便意味著獲得「彎道超車」賽道的門票。傳統晶片玩家試圖通過軟體和算法尋求出路,一些研究者則在材料源頭進行創新。
  • 蔚來要對標「蘋果」,邏輯是什麼?
    在剛剛過去的第四屆 NIO DAY 2020 上,伴隨著「第二代平臺」,蔚來發布了首款轎車 ET7。  1016 TOPS 的算力平臺、150kWh 的量產固態電池技術電池包、超遠距離高精度雷射雷達……一系列新技術讓轎車 ET7 似乎讓人們又想起當年那些「PPT 創造家們」的感覺。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妊神星(Haumea)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
  • 遊戲王 曾經夢寐以求的戰女神系列卡組,北歐命運三女神來了
    大家好,我是玩轉動漫,喜歡以不同角度分享遊戲王卡牌與動漫,眾所周知,戰女神,《遊戲王》卡組系列之一,動畫《遊戲王DM》中的角色奇古·羅伊德所使用的卡組系列,其中「時間女神的惡作劇」最為著名,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實卡化,如今這個系列終於實卡化了,本文純屬卡牌介紹資訊。
  • 被科學家們譽為「世界壯舉」的AlphaGo Zero, 對普通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就是這樣一款程序,被很多圈內人譽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重大進步」,因為輸入遊戲規則之後,它可以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從零開始掌握這門古老的棋盤遊戲。 舊版 AlphaGo 的訓練需要成千上萬份人類對弈的棋局數據,但 AlphaGo Zero 可以在沒有這些幫助下完成學習。
  • 國產 CRISPR 女神楊璐菡與「三隻小豬」的故事
    Extensive germline genome engineering in pigs 的論文 [1],報導他們通過結合此前名聲大噪的「小豬 1.0」和「小豬 2.0」,得到了能夠同時規避 PERV 和異種排斥問題的「小豬 3.0」,將異種移植向真正的臨床應用推進了一大步。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聽過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這句名言的人很多,在現實中知道如何去實現的人寥寥無幾,朱清時是其中之一。他在中國科技大學做到了名言的一部分,但是當他打算在一手草創的南方科技大學做到更多時,卻發現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 下圍棋的 DeepMind 成了「藥神」,這事兒和你我都有關
    例如,華盛頓大學的 David Baker 開發了一套名為「Rosetta」的電腦程式來預測蛋白質結構。在訓練時,它使用了大約 128 個 TPU v3 內核(大致相當於 100-200 個 GPU),並僅運行了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