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搖滾」和「數學」有幾個關係?

2021-02-10 NewNoise

當LITE巡演公布的時候,很多人對「數學搖滾」一詞不理解,New Noise今天專門開貼為大家普及一下這個搖滾流派中的「不和諧分子」。

日本數學搖滾新銳LITE


「數學搖滾」是什麼?


數學搖滾(Math-rock)這一類型要追溯到80年代末期的美國硬核圈。它試圖融入一些硬核的元素——速度,緊繃感,不和諧,大音量,更抽象、更有趣地來說,即運用更尖銳、精準的方式來演繹不規則的旋律和非傳統的吉他片段。


LITE-《Hunger》現場

當硬核樂隊和朋克老炮兒們還在固守搖滾教條不放時,math-rock樂隊卻從Captain Beefheart, Henry Cow和 King Crimson這樣的源頭汲取靈感,將耳熟的吉他riff用爆炸性的方式演繹出千奇百怪的形態。在許多方面,math-rock與硬核的關係很像no-wave與朋克的關係。但與no-wave樂隊嚴重缺乏訓練、反音樂技巧的作風不同,math-rock樂隊對精湛技巧十分看重。

Captain Beefheart

King Crimson

 

 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伴隨美國後搖的最初興起,美國芝加哥音樂人們共同延展並演繹了math-rock的聲音。Bastro應該是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math-rock樂隊,它的成員後來組成了傳奇後搖樂隊Tortoise和Gastr del Sol。


Tortoise新專單曲《Gesceap》


 

它聽起來如何?

Math-rock,正如它的名字「數學」一樣,以複雜性而著稱。當搖滾永遠停留在4/4拍的時候,math-rock樂隊已經開始有意運用奇怪的節拍,比如7/8和11/8。他們追求精湛的技藝,以不規則的間隔開始和停頓,突然轉向,切入全新、無法意料的方向。

 

人聲在math-rock中演變成晦澀難懂的嘶吼或者完全消失,其代表樂隊Breadwinner, Don Caballero 和 Hella完全是器樂型,當然他們也在不同程度上進行過人聲實驗。

 

吉他從不演繹熟悉的和弦、獨奏或旋律,他們通常會經由指板敲擊構建出重複的模式,自相矛盾、不和諧且反旋律。Math-rock樂隊的吉他手常常運用「點弦」的技巧,還喜歡用循環踏板,像Battles就經常這麼幹。吉他音色通常是乾淨的,但也有樂隊會用失真的效果。

Battles -《The Yabba》MV

 鼓,是math-rock樂隊中最最重要的樂器,它是樂隊整體韻律的靈魂,因此math-rock樂隊中的鼓手往往最引人矚目。


Steve Albini

硬要說math-rock成為令人矚目的地下浪潮,那大概是1995年左右,領域的先驅Steve Albini成為反文化的標杆。

 

他不僅在電子雜誌Forced Exposure和英語周刊Melody Maker上發表尖銳而直指矛頭的觀點,還擔任大牌樂隊The Pixies和Nirvana的製作人,同時組建自己的樂隊Big Black 和 Shellac。

Shellac

Big Black

作為近幾年「數學搖滾」的新銳樂隊,來自日本的LITE具備純粹而極致的表現力,音樂構想天馬行空,現場演出更是衝擊感十足。他們將極具現代感的數字搖滾節拍與明亮的合成器音色相融合,紛繁交錯的音樂線條描繪出無以倫比的迷人景觀。

 

4月19日到4月23日,LITE將首次來到中國進行巡演,繼TOE、Mouse On The Keys之後,這是另一支奇異瑰妙的日本樂隊,他們的現場絕對不容錯過!👇

【4月19日】深圳  B10現場

【4月20日】 廣州 SD Livehouse

【4月21日】武漢 VOX Livehouse

【4月22日】上海 MAO Livehouse

【4月23日】北京 愚公移山

【限量預售】NewNoise線上商店:

https://shop148980522.taobao.com/

或手機淘寶中搜索【LITE巡演】

特 別 推薦


在下一次的話題中,我們將帶來由著名樂評人Anthony Carew評選的「史上最佳math-rock專輯Top 10」名單,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魔鬼數學 | 意外有趣的故事合集,一本書改變你對「數學」的認知
    而你也許聽見過類似這樣的回答和反問:「因為數學在工程、科學上都有用啊,你現在用的手機裡都包含了數學。」「那是工程師、科學家這些人的事情吧?我幹嗎要知道呢?」在這個問題中,瓦爾德實質上運用了數學期望、相關性等數學概念,我會在後面具體解釋。《魔鬼數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幫助大家理解「線性關係」、「顯著性檢驗」、「期望」、「回歸平均值」等等陌生的數學概念,是如何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體應用的,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和故事,讓數學增加我們認識世界的維度。全書第一個重點是「線性和非線性」的關係。
  • 楊振寧講(經典)數學笑話兼論數學和物理的關係
    筆者曾在「楊振寧與當代數學」的訪談錄中有過較為詳細的介紹(此文的中文版在臺灣「數學傳播」1992年4月發表, 內容不全相同的英文版刊於「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Vol.15,NO。.4,1993。
  • 陶哲軒「他的證明比我強」,這個天才青年解決了最簡單的數學難題
    魚羊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傳奇數學家張益唐之後,又有一位跟「孿生素數猜想」有關的數學家,摘下了「數論界最高獎」柯爾獎。這一用有理數逼近無理數的問題,對於丟番圖逼近領域的數學家來說,幾乎可以說是最基礎、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改進張益唐最佳結果張益唐一舉成名,是因為「孿生素數猜想」。猜想聽起來很簡單:證明存在無窮多對間隔為「有限」的質數。
  • 陶哲軒「他的證明比我強」,這個天才青年解決了最簡單的數學難題
    魚羊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傳奇數學家張益唐之後,又有一位跟「孿生素數猜想」有關的數學家,摘下了「數論界最高獎」柯爾獎。這一用有理數逼近無理數的問題,對於丟番圖逼近領域的數學家來說,幾乎可以說是最基礎、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改進張益唐最佳結果張益唐一舉成名,是因為「孿生素數猜想」。猜想聽起來很簡單:證明存在無窮多對間隔為「有限」的質數。
  • Nature首次「博士後」前景調查:計算機、數學學者最樂觀
    而這當中有17%的人表示「極為消極」。另外,女性有58%的人持悲觀態度,要比男性的53%要高。在具體學科上,天文學、生物醫學等學科都表現出來了對前景的焦慮情緒,天文學有27%的人對職業前景持極端消極的態度。而計算機科學、數學研究人員有11%的人「非常樂觀」,這是所有領域中比例最高的。
  • 2020年阿貝爾獎公布,又一位數學「三大獎」大滿貫得主誕生
    他們在「在群理論、數論以及組合論中運用概率論與動力學方法」做出了開創性工作,縮短了不同數學領域之間的間隔,解決了曾經看似無法企及的數學難題。Furstenberg 稱,當他得知自己獲獎時完全不敢相信是真的,早些時候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想法與工作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Furstenberg 說:「像所有的數學家一樣,我只是遵從自己的直覺去探尋那些看起來有趣的事物。」
  • 初中數學「二次函數」最全知識點匯總!
    今天,給大家整理的是初中數學「二次函數」最全知識點匯總,全文共分為8個部分:知識點總結、學習口訣、易錯分析巧、選解析式、動態最值專題、解題技巧、變式13解、題型歸類,基本囊括了初中數學「二次函數」全部的考點、重難點,強烈推薦家長轉給孩子!
  • 從數學領域看,AI「人工智慧」可能已經有意識了?
    然而,大多數高級AI研究的最終目標卻是開發「通用人工智慧」(即:GAI)。本質上,我們想要的是一種合成的思維,如果將其放置在具有類似功能的物理容器中,它的功能可以與人類相同。當我們要了解人腦中如何出現智力和意識時,我們只是在灰階表面的層面摸索,從未觸及過更深的領域。就AI而言,代替GAI,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拼湊神經網絡和所謂聰明的算法。很難爭辯說,現代AI將永遠具備人類智能,甚至更難展示出通往實際機器人意識的道路。但這並非不可能。實際上,已經有有一部分專業人士開始認為,人工智慧可能已經有意識了。只不過,這次是從數學領域提出的見解。
  • 「方法技巧」初高中必須會的數學方法之三——十字相乘法
    第二點:得出的比例關係是基數的比例關係。第三點:總均值放中央,對角線上,大數減小數,結果放在對角線上。「方法技巧」初高中必會數學方法——配方法「方法技巧」初高中必須會的數學方法之二換元法如何學好數學——送給所有想學好數學的人
  • 一份數學小白也能讀懂的「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方法」入門指南
    我將在本文中做出簡短明了的解釋,並且不藉助任何數學知識。首先,解釋重要的術語。「興趣參數」(parameter of interest)可以總結我們感興趣現象的一些數字。我們通常使用統計學評估參數,比如,如果想要了解成年人的身高,我們的興趣參數可以是精確到英寸的平均身高。
  • 香港直擊/嫁給全球最帥兩大搖滾男神「傳奇繆斯」Pattie Boyd:我最...
    記者蕭採薇/香港報導夢幻金色長髮、鵝蛋臉,娃娃般的大眼長睫毛,俏麗的迷你裙加上甜美的笑容,這個連名字的音節念起來都讓人有愉悅跳耀感的女子-貝蒂伯伊德(Pattie Boyd),曾經是「披頭四吉他手」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和「吉他之神」艾瑞克克萊普頓 (Eric Clapton)的前妻,在當了20年「搖滾界傳奇繆思」後,她說,自己最喜歡的身份
  • OmniFocus 簡介(十一):「上下文」的設定原則
    在講上下文的設定之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高中的數學課程:「互斥事件」。什麼是互斥事件呢,各位如果忘了,就請先為教過你高中數學的體育老師上柱香再看手機……在高中學習概率的時候我們就學過:「互斥」,就是假設有 A 和 B 兩件事,他們互相沒有交集,你要麼做 A 要麼做 B,不可能既做 A 又做 B,比如向左走、向右走,你在某一個時刻只能要麼向左,要麼向右,而不可能同時既向左走又向右走
  • 清華有「姚班」,北大看「圖靈」
    圖靈班有北大教學中的「C位」之稱,由圖靈獎獲得者創建,名師加持,小班授課。 比如「離散數學」這門課程,便是將信科學院三個學期的課程「集合論與圖論」、「數理邏輯」、「代數結構和組合數學」進行了整合教學。(這確定是減輕了壓力?) 圖靈班採取小班授課模式,並設置了「專家學生」的授課方式,即由一名同學在課後整理出課上的筆記、延伸的知識點,準備並主講那一章節的習題課。
  • 「哲學」康託爾:沒有數學家能逃離的超限樂園
    然而在數學領域中,康託爾早已被數學家們視為現代數學的奠基者——康託爾集合論(Cantorian set theory)的建立作為數學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劃分出了一個「後康託爾」時代,並且規限了這個時代的數學思想發展,即集合論的「公理化」(axiomatization)。作為一種「後康託爾思想」,巴迪歐於《存在與事件(1988)》規劃的數學本體論同樣以康託爾集合論作為其「數學條件」。
  • 米蘭科維奇循環從「假說」到「理論」​的百年浮沉
    米蘭科維奇循環從「假說」到「理論」的百年浮沉
  • 小學數學作業「數1億粒米」 網友算:重8公噸得數1年
    新學期剛開始,佛山某小學數學老師出了一份作業要「數1億粒米」帶來學校,還說要學生「一粒一粒」數,家長們都驚呆了!一系列對話截圖在網路瘋傳。有網友就算出,假設每秒算三個數字,不吃不喝得花一年數到1億,在算完後,若600粒米約50克,1億粒就有8千多公斤(8公噸多),要怎麼扛去學校?面對各項質疑,出題老師回應,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估算和想像出1億有多大,而不是真的去數1億粒米。▲家長群組中,數學老師提醒今天的作業是「數1億顆米」。
  • 霍伊爾提出「碳的激發態」,使用的是「人擇原理」
    宇宙元素豐度問題是「大爆炸模型」和「穩恆態模型」共同關心的問題:伽莫夫的「大爆炸模型」能夠解釋氫和氦的豐度,但是比氦更重的元素是如何產生的,讓伽莫夫一籌莫展。霍伊爾的「穩恆態模型」也需要解釋在氫原子不斷被創生之後,重元素又是如何產生的。伽莫夫和霍伊爾兩個陣營的第1人都需要解釋——「在宇宙這個煉火爐中比氦更重的元素是如何生成的?」
  •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技術超越神話」的時代
    曹老師舉了好萊塢電影《007:大破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的例子,這裡的「Quantum」意思是「度」。007作為特工,需要對周圍環境的安全與否有直覺上的感知,所以「Quantum of Solace」可以理解為「環境的安全度」,它本身和量子完全沒有任何關係。可以說,影片名字的中文翻譯完全誤解了「Quantum」,也誤解了量子力學。
  • 「有圖有真相」!高中數學62個重要「函數圖像」,高考壓軸必考題
    「有圖有真相」!高中數學62個重要「函數圖像」,高考壓軸必考題高中數學,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是很難、拉分很大的一科,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幾十分就沒了,要想考高分,除了基礎知識外,還需要針對性的攻克壓軸題,這也是大多數同學錯得很多,拉分很大的部分。高中數學錯得最多的就是函數部分,各種函數圖像和解析式都很容易記錯。
  • 你已經知道比特幣,但知道「比特」從何而來嗎?
    否掉「通信的數學理論」的審稿者回復其實我們一直生活在 Claude Elwood Shannon 資訊理論的影響中。但有沒有想過,你真的了解 information「信息」麼?你也許通過比特幣 Bitcoin 知道了 bit,或者早就聽說過 bit,但知道 bit 是信息的最小單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