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明明
2017-03-02 06:53 來源:澎湃新聞
好萊塢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繼切除卵巢、輸卵管、乳腺來規避患癌風險後,日前因為在媒體鏡頭前當眾吃蜘蛛蠍子宣傳昆蟲營養價值再次引起熱議。
朱莉日前帶6名子女到柬埔寨宣傳新片,在當地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朱莉在鏡頭前津津有味吃起蜘蛛和蠍子,並表示昆蟲富含蛋白質、纖維和維生素等,她還當場烹飪昆蟲餐給孩子們吃。朱莉說:「可以先從蟋蟀吃起,蟋蟀配啤酒,然後就可以嘗試吃蜘蛛。」
聯合國糧農組織2013年曾發表報告稱,人類可食用的昆蟲在全球超過1900種,多吃昆蟲對身體有大益處。聯合國糧農組織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作開展的研究顯示,人們消費最多的昆蟲是:甲蟲(31%)、毛蟲(18%)、蜜蜂、黃蜂和螞蟻(14%)以及蚱蜢和蟋蟀等(13%)。全球20多億人已經將昆蟲作為輔助性食品,食用昆蟲的人群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吃昆蟲可以滿足全球不斷增長人口的營養需要。
美國《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JAFC)日前刊文稱,許多昆蟲富含蛋白質和鈣、鐵、鋅等元素。 美國化學學會(ACS)的研究人員也對此表示認同,「蚱蜢、蟋蟀的含鐵量堪比牛肉,甲蟲富含的鈣、銅、鋅比牛裡脊還多。」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AND)的發言人、註冊營養師範達娜・希斯(Vandana Sheth)稱:「昆蟲通常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較低的碳水化合物,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範達娜提醒道:「並非所有可食用的昆蟲都是富含營養的『超級食物』。而且有些昆蟲會接觸到殺蟲劑等化學品,所以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很重要。如果覺得昆蟲難以下咽,可以煮湯喝。」
對此,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袁春華表示,昆蟲作為食物的營養價值不可否認,但同時需要警惕安全隱患,「首先,野外捕捉的昆蟲會接觸到環境汙染物品和化學品,這些汙染物並非烹飪就能去除的;其次,工業養殖的昆蟲由於是新興產業,目前缺乏監管,有關昆蟲體內微生物傳染的相關研究目前也不夠多,昆蟲對環境的忍受能力極強,重金屬和微生物等對昆蟲本身的健康影響不大,但食用後會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目前無相關研究佐證;此外,我們所食用的蟲,一般都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可能會引起過敏,特別是一些屬於節支類生物的品種。我們常見的螃蟹和蝦也是節肢動物,有些過敏性人群食用蛋白食物或者蝦蟹會過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昆蟲營養,超級食物,蛋白質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