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國啟動歷史上首次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申報。申報期歷時多月,雖處疫情期間,但整個過程平穩而順利。廣大納稅人滿意的背後,離不開認真、細緻的稅務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審核服務。上海市靜安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毛琦敏,這位年近退休的「老稅務」,就是其中一員。
6月30日,2019年年度的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落幕。比對,審核,記錄,電話溝通……回憶起過去4個月的辛苦,毛琦敏卻覺得很欣慰:「誰讓我是離納稅人最近的人呢?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而且要做好。」
毛琦敏在辦稅服務廳為納稅人答疑解惑
急企業所急
首屆「中國十佳稅務工作者」「全國稅務系統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在外人看來,頂著很多頭銜、又近退休年齡的毛琦敏工作可以不用這麼拼命。但毛琦敏卻覺得,稅務窗口每天碰到的特例很多,都需要經驗,而她經驗最足,「我不頂上誰頂上?」
在稅務系統,窗口往往被認為是最瑣碎而辛苦的崗位,很多人幹了幾年後就想換崗。但毛琦敏卻沒有,自1997年來到辦稅服務廳窗口崗位,她一幹就是23年。23年裡,她每天與納稅人面對面,設身處地為納稅人著想已成了她的「慣性思維」。
「毛老師,你快幫我們看看,那張差額徵稅申報表怎麼填不了?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可不敢去辦稅服務廳,怎麼辦?」
今年春節假期結束後上班第一天,剛過下班時間,靜安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的電話卻響了起來。毛琦敏接過電話,原來是上海常餘貿易有限公司的財務人員,他們正因為網上申報卡了殼,十分焦急。
「別著急,慢慢說,我這就進入系統去看。」 毛琦敏邊說邊打開電腦,查找、測試,遠程指導。1個多小時後,原因查明、故障排除,企業順利完成了申報,辦稅服務廳最後一盞燈這才關上。
其實常餘貿易公司電話的那一天離申報期結束還早,第二天想辦法也不遲。但毛琦敏告訴記者:「當時,疫情帶來的壓力使企業心理上有焦慮。能早一點幫助解決涉稅困難,就能讓他們多減輕一分負擔。」
疫情期間,毛琦敏始終堅守在納稅服務第一線
主動跨前一步
疫情期間,不僅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影響,辦稅服務廳服務工作也曾因防控要求和半數返滬工作人員隔離,受到不小的影響。
為了幫助更多企業更好地解決疫情影響下的「疑難雜症」,毛琦敏對新情況下的辦稅業務進行梳理,還主動請纓,開通「毛琦敏勞模工作室」服務專線。通過服務專線,納稅人可以「電話確認、容缺申報、補寄資料」,既省去「上門辦稅」環節,還提高了辦稅效率。
毛琦敏做過甲狀腺手術,年紀又大了,抵抗力不比大廳裡的年輕人。許多同事擔心她長時間在窗口一線戴著口罩,身體是否吃得消。「剛復工那會兒,我也有點怕。但作為老大姐,肯定又不能怕。」在毛琦敏看來,辦稅服務廳雖不是防疫的最前線,但關係著疫情中大小企業、家家戶戶的切身利益。
疫情中,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落地實施,毛琦敏主動要求負責減稅審核工作。審核期間,她和她的團隊仔細對照優惠政策,逐個分析企業情況,確保不遺漏一戶。截至目前,毛琦敏和她的團隊已審核1800餘戶企業,幫助500餘戶企業獲得享受到減稅降費優惠。
扣好第一粒紐扣
「同學們,這是你們稅務生涯的第一課,也是人生事業的『第一粒紐扣』……」靜安區稅務局的很多90後、00後稅務工作人員,都記得自己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天,毛琦敏對他們說的話。
2012年起,毛琦敏每年堅持為局裡新錄用的公務員上「入職第一課」。「我從自己的工作經歷談起,希望能幫助年輕人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鼓勵他們沉下去、埋頭學、踏實幹。」毛琦敏說。
毛琦敏總是說,她只是個再平凡不過的稅務工作者,只是希望離納稅人更近一些。這便是她向年輕同事們傳遞的觀念,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第一粒扣子扣對了,往後才會走上正確的方向。
毛琦敏在指導新人工作
剛參加工作不到2年的韋瑋是毛琦敏最年輕的「徒弟」。在她眼裡,毛琦敏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導師。「毛老師不僅教導我們要做業務上的『全能人』,更要思想上的『明白人』。」雖然作為新人,剛進「毛琦敏工作室」團隊不久,但韋瑋覺得自己成長很快,「因為在毛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一直在做創新性的工作,而且方向很明確,非常有挑戰。」
說起創新,毛琦敏的工作室有很多「獨門秘籍」,內外多崗交流制度就是其中之一。面對每一位進入工作室的年輕人,毛琦敏都會手把手傳授經驗技術,確保每個人都能勝任服務廳內多崗位工作,可以熟練掌握全流程業務。「希望每一位年輕人都能很快獨當一面。」毛琦敏說。
得益於毛琦敏的言傳身教,近年來,經她帶教的青年稅務工作人員中,有14人入選市局人才庫、2人榮獲市局崗位標兵稱號,21人次榮獲市局先進個人和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如今,毛琦敏的勞模工作室已匯聚了37名業務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