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條件是越來越好了,生活也是越來越智能化,便利化了。但不一定就代表生活的質量提高了哦。現如今購房壓力就另很多人喘不過氣來。天生自帶房子的動物類,你喜愛的龜就是其中一個,毫無購房壓力,哈哈。
其實也是調侃而已啦,龜的甲殼我們都知道是龜身體的一部分,並不能像動畫裡的那樣想丟棄就丟棄,也是有血有肉的存在。現在,龜甲進化到可以很好的保護龜的肉身,不過有時候也會給它帶來不少麻煩。
因為背著「重重的」甲殼,所以我們在飼養龜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龜不小心翻了過來,卻一直翻不回去。我們在判斷龜是否健康的時候,就會故意將它翻過來,看它是不是能順利翻回去。這個過程其實需要一定的力度,因此可以作為龜健康的一個標誌。但也不是絕對的,不能就馬上判斷翻不過身的龜就是病龜。
大家現在都有種趨勢,就是喜歡高背的龜。無論是黃緣還是其他龜,包括火焰、黃耳,草龜等等,大家都有喜歡高背的趨勢。當然這是個人的欣賞方面了,可往往就是這些高背的龜,多數時候翻身回來是困難的,著力點接觸不足。身體因素造成的,不能就說它是病龜。
有時候翻不過來就是翻不過來的,而且龜越翻越累,就更不容易了。這個小編還是有自己試驗過的。
龜的翻身其實有一個隱患存在,如果我們的龜長期處於翻身狀態,是有窒息的危險。龜的肺部是存在於龜甲殼的頂端。龜長期處於翻身狀態,就是龜殼的頂端朝下,容易造成龜的肺部器官破損導致窒息死亡。我們都知道如果龜在淺水飼養的情況下,翻身後無法實現自己翻正,就有可能造成溺水死亡。這個大家都很好理解,畢竟龜是靠著肺部在呼吸的。頭部長期在水裡,確實就無法呼吸了。
平時飼養還是會有不少龜友發現,即使沒有水的情況下,回來發現龜翻身了。上前碰碰它,發現已經硬了,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還是有窒息的可能存在。
一般正常的飼養,龜不會那麼容易翻過來的。有的龜體力和狀態好,身型又不錯,翻身完全可以自己做到。不排除一些特殊情況,被環境布景卡住或者前面提到的甲殼形體問題無法翻過來,本身狀態不佳也沒有這個體力。這些情況,我們作為飼主還是要留意一下的。常說的水深過背也是為了安全,高水位增加了龜的浮力,翻身就輕鬆很多。
作為烏龜「鏟屎官」,看到龜翻身後也得及時協助翻正,別看它的急切的樣子很呆萌,還覺得好玩,讓它自強不息,那就搞不好這是訣別的最後一面了。其實龜要是能翻身的,短短幾下子就過來了,越往後越難了,畢竟體力都耗損了。
小編覺得這只是我們飼養過程中的小問題而已,但是也存在著隱患。和大家探討探討而已,將隱患杜絕,才是最安全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