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代i5與i7玩遊戲有多大區別?i5-8600K對比i7-8700K遊戲實測

2020-12-04 興趣使然的科技筆者

大家好,對於大部分遊戲玩家來說,肯定有這麼些觀念,英特爾的CPU玩遊戲比AMD好,i7比i5好等。大部分就目前來說確實不錯,同定位的AMD與英特爾,雖然差距在縮小,但確實英特爾還是有點優勢。而同代i7比i5遊戲體驗好,倒是時有反對的聲音,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本次筆者為大家帶來了i5-8600K與i7-8700K的遊戲對比測試,看看結果到底如何。

本次選用的平臺,主板為MSI Z370 Pro Mobo,16GB DDR4 RAM @ 2666MHz內存,Zotac GTX 1080 Ti Amp Edition顯卡,2TB HDD。兩顆CPU的具體參數如下:

本次測試採用一組默頻與一組超頻至5GHZ的對比測試。首先是Cinebench R15的測試,擁有更多核數和更高默頻的8700K,在默頻測試下自然是全方位領先8600K的,而超頻到同一頻率狀態下,多線程兩者間差距進一步拉大,而單核性能則十分相近了。

接下來是遊戲的測試對比,採用1080P最高畫質進行遊戲,測試的遊戲有:孤島驚魂5、刺客信條:起源、堡壘之夜、絕地求生、巫師3、戰地1、古墓麗影:崛起、彩虹六號、GTA 5、Dota 2、守望先鋒、CS:GO,具體測試結果如下:

從上面的測試結果我們能看到,默頻下8700K的遊戲表現是要稍好於8600K的,但兩者超到同一頻率後,差距就基本消失了,雖然8600K沒有反超8700K,但是遊戲的體驗基本一致了。

而能耗方面,性能更好的8700K功耗更大,沒有毛病。

所以,從上面的數據來看,單就只玩遊戲,不直播或多開遊戲等,8600K與8700K用來玩遊戲都一樣。至於為何更高定位的i7遊戲體驗無法完全超越i5,這裡要科普下關於超線程的知識。

我們都知道8代i7與i5的一大差別在於,i7擁有超線程技術,能以6核12線程進行運行,而i5則只能保持在6核6線程。而超線程的作用,英特爾把其比作單車道與雙車道的區別,同為6條馬路,車(任務)流量大的時候,雙車道的車流量自然是高於單車道的。但問題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流量小的時候,6條單車道都綽綽有餘的情況下,雙車道並沒有什麼作用,自然兩者間就不存在什麼差距了。另一方面,遊戲對CPU和內存的延遲比較敏感,由於一個核心要處理兩個任務,在遇到線程跑不滿,一個核心又要應對兩個線程同時工作的時候,延遲就會加大,造成遊戲體驗的下降,這就是網上部分人表示的i7玩遊戲結果不如i5的原因之一。

總結,對於只玩遊戲的朋友來說,預算不足,同代i5的表現也不會比i7差太多。但要直播,或製作視頻等軟體會充分利用多線程的情況下,i7自然是更好的選擇。不過這種定論也只能暫時維持在8代處理器及之前的CPU了。新的9代CPU已經確定i7首次取消了超線程,但比i5多出兩個物理內核了,所以9代i7不論如何都會比i5強了,對於選擇困難症的朋友來說是舒服了,而對於我們大多數玩家來說,只能吐槽下英特爾這不知從哪學來的「刀功」了。

相關焦點

  • Intel八代酷睿i7-8700K/i5-8600K最詳盡評測
    8600K相比上代7600K提升幅度達到了34%,即使對比7700K提升幅度也達到了12%。- 遊戲性能上三者其實區別很小,這應該跟A卡調用CPU較少有關,用N卡的話可能區別會更大一些。(搭配的顯卡為VEGA 64水冷版)- 功耗表現上八代酷睿其實表現不錯,能耗比提升相當明顯。
  • 8代酷睿處理器:Core i7-8700K/i5-8600K溫度測試
    [PConline 評測]為了更好地發揮CPU的性能,我們採用的散熱器是來自超頻三的最頂級風、液混合型散熱器——超頻三 凌凍雙擎,採用液冷+水冷雙重混合散熱方案,是非常有創新性的設計了。從前面功耗增加的情況來看,八代酷睿處理器的發熱也一定會增大,所以Core i7-8700K處理器的拷機溫度達到了76°C,比Core i7-7700K高了13°C,Core i5-8600K也比Core i5-8600K高了12°C,從這一點上來說想要升級八代處理器的玩家需要衡量下散熱器的效能,如果之前使用的是比較高端的風冷或者水冷散熱器,那麼高負載下的溫度還是可以控制住的,新裝機用戶則要考慮直接入手高端風冷或者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了
  • 還在用i7 8700K的你是否有必要升級i7 9700
    兩年前英特爾第8代酷睿i7-8700k可以問世,第一次將主流CPU從4核拓展到6核,不少人稱其為最強遊戲處理器,自然而然吸引了大量玩家前來選購。而現在它的下一代i7-9700k出現了,那我們消費者是否應該將自己的i7-8700k升級為i7-9700K呢?
  • Core i7-8700K/i5-8600K全球首發評測:4核變6核,Intel覺醒了?
    ,直接來說它的架構是基於今年的Kaby Lake,可以說是Kaby Lake Refresh,不同之處在於核心數量,7代Kaby Lake的Core i7/i5都是4核8線程、4核4線程,而八代酷睿Coffee Lake處理器則是6核12線程、6核6線程,相當於多了50%的核心。
  • 四代i7-4770K對決八代i7-8700K!玩遊戲還能再戰三年
    TechSpot經常會拿一些老硬體尤其是CPU來做穿越性測試,從中可以了解到硬體行業在這幾年的進步到底有多大,非常直觀。這次的主角是Core i7-4770K,四代酷睿(Haswell)的旗艦型號,2013年第二季度誕生,22nm工藝,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5-3.9GHz,三級緩存8MB,核芯顯卡HD 4600,熱設計功耗84W。
  • i7 9700K比8700K貴了1K,性能對比又如何
    目前有渠道表示i9 9900K的售價為4999元,i7 9700K的售價為3999元,i5 9600K的售價為2399元,也許有用戶會慶幸,英特爾這樣擠牙膏也好,不用入手i7 9700K了,還省了1000元。那麼i7 9700K相比i7 8700K性能提升到底有多大。
  • Intel酷睿i5-10600K天梯榜評測:酷睿i7-8700K再世
    其實我們手頭上還有最後一個K系列的十代酷睿處理器——酷睿i5-10600K,它是6核12線程的,感覺就是酷睿i7-8700K在世,當然了當年的酷睿i7-8700K裡面是矽脂,而酷睿i5-10600K用的是釺焊,這點差別就非常大。
  • Intel i7-8700K對比7700K圖賞:LGA1151接口找不同
    9月25日,Intel正式推出了第8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分別是i7-8700K/i7-8700/i5-8600K/i5-8400/i3-8350K/i3-8100。相比上代7700K,8700K在《戰爭機器4》上的幀數提升是25%,在《絕地求生》遊戲/串流/錄製等多任務負荷強度下,性能提升45%,可以說是目前打遊戲最快的CPU。
  • 四代i7-4770K對決八代i7-8700K!玩遊戲還能再戰三年-四代,酷睿...
    TechSpot經常會拿一些老硬體尤其是CPU來做穿越性測試,從中可以了解到硬體行業在這幾年的進步到底有多大,非常直觀。作為對比的則是Core i7-8700K,八代酷睿(Coffee Lake-S)的旗艦型號,2017年第三季度誕生,14nm工藝,六核心十二線程,主頻3.7-4.7GHz,三級緩存12MB,核芯顯卡UHD 630,熱設計功耗95W。
  • 或許,你真的不需要i7 8700K
    i7 8700K是這一代英特爾民用的高端型號,也是很多玩家特別想入手的CPU,畢竟i3 i5 i7的分類早已深入人心。但很多人並不知道第八代酷睿CPU的遊戲表現整體都很高,i7 8700K在的對比i5 系列的優勢也不再體現體現在遊戲幀數上。
  • i5-8400性能對比i7-4790K
    有外國小夥伴做了一期兩款產品的遊戲幀數對比,我們不妨來看一下。Round 1,對比遊戲是《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也就是奇點灰燼。Round 2,遊戲是《命運2》有意思,在第二款遊戲的對比中i7-4790K的平均幀數比i5-8400多一幀,而i5-8400的最低幀數反過來比i7-4790K多兩幀,怎麼感覺有點像在打情罵俏?
  • 利刃出鞘 i7 8700K i5 8400理論應用測試
    第八代酷睿桌面版本系列四核、六核處理器已經問世有一段時間了,多核心與高主頻的完美結合讓八代酷睿桌面版在諸多應用中獲得優秀的表現,給用戶帶來不同於一樣的使用體驗。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i7 8700K和i5 8400的理論與應用測試。
  • i7-7700K、i7-8700K、i7-9700K同頻下能有多大差距?實測對比
    自2008年的i7-920到2017的Intel旗艦i7-7700K還只有4核8線程,可這兩年的8代9代i7就分別來到了6核和8核,提升之快可以看到。不過最新的9代i7砍掉了超線程,也是到目前為止i7系列首次砍去超線程的,消費旗艦的位置也是讓給了下放下來的i9系列。
  • 強勢依舊 i7 8700K 5GHz遊戲初體驗
    2017年10月第八代酷睿桌面版正式問世,多核心與高主頻的完美結合讓八代酷睿桌面版在諸多應用中獲得優秀的表現,給用戶帶來不同於一樣的使用體驗。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i7 8700K超頻到5GHz的遊戲測試。
  • i9-9900K首發評測:8核心,這次Intel把牙膏管都擠爆了!
    左邊為8代酷睿代表i7-8700,右邊為9代酷睿代表i9-9900K  九代酷睿使用了釺焊作為導熱介質,區別於八代酷睿的封裝方式使其頂蓋的形狀也稍有不同,九代酷睿的頂蓋是更為方正的形狀,看上去與散熱器的接觸面積要大些
  • i7-4790K和八代i3-8100對比測試
    作為曾經的卡吧標配之一,i7-4790K在經歷了6代CPU、7代CPU後終於在8代CPU到來之時退位給了更強的i7-8700K,但這不代表i7-4790K就被8代全系碾壓,就拿i3-8100來說,雖然其性能提升到可以與i5-7500一較高下的地步,但與i7-4790K相比恐怕還是有一些差距
  • 解決矽脂U的煩惱 i7 8700K 開蓋換液金實錄
    1開蓋換液金實錄      i7 8700K 從發布至今已經有大半年時間了,相關的主板型號和BIOS已經相當成熟。        作為i7 8700K 的實際長期使用者,我們結合開蓋前後的實際對比可以總結出i7 8700K 的散熱表現規律如下:        一:不考慮AVX 256 重負載長期轉碼時,原生狀態的i7 8700K 有大概率可以直接以1.3V 左右的電壓日常穩定5GHz運行。
  • Intel盒裝處理器大漲價:i7-8700K漲至2999元
    前不久我們還報導了英特爾散片處理器大漲價的問題,當時盒裝正品處理器價格沒變,沒想到現在英特爾的八代酷睿處理器盒裝價格也漲了,漲幅在100-250元左右,Core i7-8700K盒裝價格上漲到了2999元,Core i5-8400則從之前的1499元漲到1749元,漲幅250元。
  • 聯想拯救者遊戲主機發布:搭載i7-8700K處理器
    2018年5月26日,聯想正式在四川成都大學發布了三款聯想拯救者新品, 分別是聯想拯救者遊戲本Y7000、聯想拯救者遊戲主機刃7000II與刃9000II。其中拯救者遊戲本Y7000搭載了八代酷睿移動標壓處理器i5-8300H/i7-8750H處理器,顯卡則採用了NVIDIA的GTX1050/GTX1050 Ti ,內存存儲分別為8GB與128GB SSD+2TB HDD。
  • 最新八代酷睿i7-8565U/i5-8265筆記本選購
    2017年9月,Intel發布的第八代低壓酷睿處理器i5-8250U/i7-8550U,將四核八線程的酷睿核心引入了超低壓處理器領域,讓輕薄本第一次擁有了媲美臺式平臺的處理器性能。時隔一年,在2018年9月初的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上,Intel正式推出了代號為Whiskey Lake的最新八代酷睿處理器,其中隸屬於U系列的超低壓處理器有3款,分別是i7-8565U、i5-8265U、i3-8145U。今天的主角是i5-8265U和i7-856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