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查山難史和首登史的時候,
小簡驚訝的發現:
日本人對於中國的野心之大,
在登山這項小眾運動上,就可見一斑。
然而,
三四十年前,中國那些最美麗的雪山們,
卻也殺死了至少8批執著的日本登山者。
遠遠超出其他國家。
恰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
往日仇怨,眾人銘記,
大家一定已經看了很多相關內容。
但日本與中國在這個小眾領域的糾葛,
卻是大眾不知不解的了。
日本登山者制定的攀登梅裡雪山的3號營地
大雪崩後,17人死去
首登14座中國山峰。
嘗試攀登8座神山。
死亡30名登山者以上。
日本人在中國登山取得了足以傲然世界的成就,
卻也相應付出了慘烈代價。
50、60年代,出於政治目的,中國以珠峰為目的培養登山者,才出現登山運動。
日本人登山顯然要比中國人早。
早在1956年,第一批中國登山者還在跟蘇聯學習攀登技術時,
日本登山隊已經完成了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海拔8156米)的首登。
那是除了希夏邦馬峰以外,唯一一個由亞洲人完成的8000米級山峰首登。
1949年建國後,中國的山峰都不對外開放。
所以,儘管日本早就對中國青藏高原那豐富的攀登資源掛念不已。
也得等到文革結束後。
1981年,終於對外開放的中國雪山們,最早迎來的挑戰者就是日本人。
1
日本首登了14座中國山峰
(本段按時間排序)
根據資料,日本人登頂的第一座國內山峰,
是青海的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阿尼瑪卿神山。
眾所周知,藏地對神山文化的崇拜。
當地文化是極度排斥人類攀登神山的。
何況那還是1981年。
然而,千百萬年來沒有人類足跡染指的阿尼瑪卿神山那潔白的山頂,被一個日本人的足跡給打破了。
1.阿尼瑪卿神山
1981年、日本隊、海拔6282米
青海果洛州的阿尼瑪卿
圖片作者:舒小簡
日本隊的猜測攀登路線
1981年5月,日本新瀉上越登山隊8人沿東南山脊登上主峰——瑪卿崗日。
2.博格達峰
1981年、日本隊、海拔5445米
新疆天山博格達(5445米)
1981年6月9日,來自日本京都的11人的日本登山隊登頂了這座山峰,完成了首登。
3.么妹峰
1981年、日本隊、海拔6250米
四川么妹峰南壁路線。
路線1:1981年首登路線;路線3:1992年日本廣島登山隊路線。
1981年7-8月日本同志社大學登山隊7人首登么妹峰成功,那次攀登費時16天,總共使用了2000米的路繩。
4.格拉丹東峰
1985年、日本隊、海拔6621米
青海格拉丹東峰(6621米),長江源頭
1985年,日本京都大學學術登山隊到達長江源,攀登格拉丹冬峰,有6人登頂成功。
5.素珠鏈峰
1985年、日本隊、海拔5547米
俊美的甘肅素珠鏈峰(左)及其衛峰。
圖片作者未知。
「羊龍河冰川」路線,圖片來自鐵人戶外山友「藍」
首登在1985年,由日本山嶽會中國登山隊完成。該首登路線人稱「羊龍河冰川路線」。
6.念青唐古拉山
1986年、日本隊、海拔7163米
念青唐古拉,西藏納木錯湖畔神山
圖片作者:舒小簡
1986年中國對外開放了這一山峰。
日本東北大學於該年3-5月從南坡沿西南支脊線轉西北脊攀登了海拔7163米的主峰,並有3人登頂。
7.雪寶頂
1986年、中日聯合、海拔5588米
1986年8月,四川登山協會同日本喜馬拉雅登山協會組成聯合登山隊,首次登上了四川的雪寶頂峰。
8.桑丹康桑
1987年、中日聯合、海拔6590米
桑丹康桑,念青唐古拉山中段
圖片作者:starlitshan
1987年,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在西藏登山隊的協助下。5人登頂了西藏那曲地區的桑丹康桑峰。
9.格聶神山
1988年、日本隊、海拔6204米
四川理塘縣的格聶神山(6204米),圖片來自守靜篤
據美國日本編纂的登山年鑑,1988年日本登山隊沿著東南山脊創造了格聶峰的首登。
10.雀兒山
1988年、中日聯合、海拔6168米
四川雀兒山(6168米),圖片來自自然的仰慕者。
1988年9月24日和25日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日本神戶大學組成的聯合登山隊,
10人分兩批沿北坡首次登頂雀兒山。
11.姜桑拉姆
1988年、中日聯合、海拔6536米
西藏姜桑拉姆峰(6558米)
1988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歷時一個半月登頂成功。
12.年保玉則
1989年、日本隊、海拔5369米
可以在網上查到的攀登資料是1989年日本人首登(暫無攀登報告,信息來自青海省久治縣旅遊局長)。
13.布喀達坂峰(新青峰)
1992米、日本隊、海拔6860米
青海省最高峰布喀達坂峰,又稱新青峰
布喀達坂峰於1992年由日本喜馬拉雅登山隊首成功。
14.南迦巴瓦峰
1992年、中日聯合、海拔7782米
攀登西藏南迦巴瓦峰的七個營地
中日聯手,南迦巴瓦首登
經過兩次攀登失敗,並付出日本登山家大西宏遇難死亡的代價,
在第三次攀登嘗試中,1992年10月30日早晨8點30分,中日聯合登山隊成功登頂南迦巴瓦峰。
2
日本登山者為什麼對神山們那麼執著?
日本登山者在中國的攀登嘗試,
除了首登多以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日本登山者似乎特別無視「神山不可登」的藏地信仰。
幾乎嘗試攀登了藏地那些數得上名的神山。
藏地的神山崇拜早已深入藏地文化的骨髓。
日本登山者第二次來到雲南梅裡雪山攀登時,就有過著名的「瀾滄江大橋之難」,
傳言:藏民們齊聚瀾滄江大橋守候三天三夜,攔截登山隊的車隊。
聲稱:若是日本登山隊前來,就一個一個將他們扔進瀾滄江中。
以上文提及的內容來說。
1.日本人首登的青海阿尼瑪卿是神山。
2.首登了四川的格聶神山是神山。
3.首登了西藏的念青唐古拉也是神山。
但還有嘗試首登失敗的。
4.最著名的莫過於眾所周知的那次1991年超大雪崩的梅裡山難。
也正是11名日本登山者和6名中國登山者在卡瓦格博峰的喪命,塑造了梅裡雪山的赫赫威名。
(ps:後臺回復「梅裡」,即可獲取關於日本登山者兩次登梅裡雪山過程的文章)
卡瓦格博作為梅裡群山的主峰,亦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
也是全球範圍內著名的三大禁止攀登神山之一。
他們登到了海拔6470米以上,差點就要完成卡瓦格博神山的首次登頂了。
然而遭遇神山威怒,以慘烈的全軍覆沒、屍首無存成為失敗結局。
當年日本攀登梅裡雪山時的大本營所在地
圖片作者:舒小簡
5.在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座造型俊美的處女雪山。
雅拉雪山。
亦是神山。
1999年8月,來自日本的山岸和男探險隊曾嘗試攀登雅拉神山,但沒有成功。
6.此外,小簡在探秘薩普神山期間,
還聽聞,
日本登山者在21世紀初還來過薩普一帶試圖攀登薩普神山。
日本人最鍾愛的貢嘎山,還有西藏南迦巴瓦,
雖然未必能算特別嚴格意義上的神山,但在小範圍內也被當地居民崇拜著。
也都被日本登山者屢次攀登。
7.還有雲南的玉龍雪山,1984年,日本登山隊前來嘗試創造首登,也以失敗告終。
3
日本人在中國登山付出的慘痛代價
殺死日本人最多的山峰是哪一座?
貢嘎山。
眾所周知,7556米的貢嘎山作為四川第一高峰,擁有超高的攀登死亡率。
至今9次登頂記錄。
28人登頂並返回。但有21人遇難。
但這死去的21人中,有14名是日本人。
佔了三分之二。
1.1981年,8名日本隊員在貢嘎山遭遇雪崩遇難。
2.1982年,日本登山者營原信和中谷武2人遇難,另有一人重傷。
3.1994年,4名日本隊員遭遇雪崩遇難。
直到1997年,日本登山者才成功登頂貢嘎山。
為何日本對貢嘎山如此情有獨鍾?
因為日本將貢嘎山視作「父親山」。
富士山被視作「母親山」。
然而,這座父親山對他們並不友好。
以至於被好事者戲稱為「抗日神山」。
可以說,是日本登山者的生命代價,
塑造了貢嘎山超高攀登死亡率的赫赫威名。
此外。
4.1991年,梅裡雪山雪崩山難,一次殺死了11名日本登山隊員。是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
5.1981年,在新疆博格達峰的首登過程中,日本死去了一名女性攀登者——白水小姐。
至今還能在博格達峰腳下看到她的石碑。
博格達峰下,死於博格達的日本白水小姐的紀念碑
6.1982年,日本人加藤康夫嘗試做第一個冬季單人攀登珠峰的人,結果在西藏一側的珠峰北坡死去。
7.同是1991年,中日聯合攀登希夏邦馬峰,4名日本登山者在海拔7850米遭遇雪崩。
其中2人被埋身死。另一人嚴重凍傷。
8.1992年,中日聯合攀登南迦巴瓦峰。日本登山者大西宏遭遇小型雪崩,1人犧牲。
這比較知名的8次山難,
最早是在貢嘎,最晚的也是在貢嘎,
前後13年,
就讓日本登山者在中國的攀登付出了30人死去的巨大代價。
其中1981年,一年死去9人,
1991年,一年死去13人。
不可謂不慘重。
何況還有其他未查的記錄。
死亡總數絕不止30。
4
只能反思,卻不可挽回
說:中國那些最美麗的山峰們,多是被日本人首登,這是一段值得反思的歷史。
倒不是因為對方是日本就如何如何,
我不鼓勵盲目情緒。
而是,自己國家的山峰不被自己人首登,這本身就說明了我們的弱小。
國家的弱小和落後,不只是經濟和軍事。
其他小眾的、不被世人關注的方面(比如登山)亦然。
當年歐美為何嘲笑我們東亞病夫?
誠然,我們在依賴身體素質的運動項目上,都遠遠落後他國。
中國擁有最傲視全球的山峰資源。
卻是和我們愛恨糾葛幾個世紀的近鄰日本,反而近水樓臺得了好處。
日本地小人多,向來危機意識充分。
聯合國謀求政治大國地位。這是野心落到大處。
在登山這一領域前赴後繼不惜代價的爭先,便是野心落到小處。
只可惜了諸多神山,千百年來「神山不可登」的藏地信仰。
現在,越來越多的神山迎來了攀登者。
不武斷地說,這種信仰禁忌的打破,就是始於日本人。
他們付出了代價。
不斷地失敗甚至喪命。
可那些已經被踏足的聖潔山巔,
和那已經遭受衝擊並被削弱的藏地傳統,
卻是不能挽回了。
-END-
以上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舒小簡」
免責聲明:騰訊體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