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世界之巔 書寫大氣夢想

2020-12-15 光明網

——記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邊界層與對流層觀測

科學試驗外場示意圖

青藏高原的全球氣候效應示意圖

■胡芳

青藏高原,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第三極」。相比於南北極,青藏高原是一片人類活動豐富的天地,是中國多個民族世代聚居的地方。從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到低處的平原峽谷,在近8千米的海拔高低變化中,這裡呈現出了不同的生命景象和地質面貌。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祥德表示,高原實際上對我國天氣預報來說是佔有上遊優勢的強信號區,在高原建設高水平的觀測系統,對於我國氣象業務的發展、國民經濟的服務,對生態安全的保護和推進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都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何準確把握高原天氣、氣候影響機理並在天氣氣候預報中得到應用,就是「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的使命。

2009年,中國氣象局面對至關重要的青藏高原氣象科學議題,提出了「三上」高原的立項申請。在十多位院士、二百多位國內外專家的多次研討和協調下,在時任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等相關領導的推動下,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發起「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並於2013年5月正式立項,自2014年1月起正式實施。

2014年夏季,帶著來自多方面的殷殷期盼,試驗首席科學家、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平率領著科研團隊一路奔上青藏高原,開展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在這片巍峨的高地上,科研人員攻堅克難,用創新書寫了大氣夢想,用成果服務於青藏地區發展,用行動詮釋著氣象人的擔當。

在「世界屋脊」留下創新的「腳步」

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對勇攀高峰的人們一直有著深深的吸引力。尤其對於氣象乃至地球科學領域的科研工作者來說,青藏高原更是一座「科學高地」,這裡豐富的氣象資源和氣象數據令人心馳神往。

早在1979年和1998年,我國的氣象科學家就先後開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這兩次科學試驗的實施為我國氣象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具有重要價值的科研成果。

然而,進入21世紀後,面向大氣科學前沿和我國氣象預報業務需求,青藏高原的氣象研究仍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高原地基觀測資料缺乏和衛星遙感產品不確定性較大,直接制約著高原氣象學發展;在高原複雜大地形下,數值預報模式的陸面、邊界層和雲降水物理過程參數化處理失真大,直接影響著我國數值預報準確率。因此,圍繞青藏高原開展觀測、分析、模擬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業務應用價值。

與前兩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相比,「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更為宏大,由過去的重點關注陸面和邊界層物理特徵向上伸展到了對流層和平流層物理過程,觀測設備包括全自動探空設備、多型號地基雷達、人工影響天氣專用飛機和風雲衛星等,參與試驗的單位近50個,參與試驗的骨幹成員280餘名,其中高級職稱130多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高原陸面—邊界層—對流層多尺度過程觀測中,科研人員首次開展了高原中部雲降水物理特徵的飛機—地基雷達—衛星遙感綜合觀測,實施了高原陸面—邊界層觀測、雲降水物理過程和大氣水循環觀測、臭氧和氣溶膠觀測、高原目標區與下遊災害天氣過程協同觀測等,觀測試驗站網的準業務運行填補了青藏高原中西部缺少土壤溼度和對流層常規氣象要素探空業務觀測資料空白,實現了高原陸面—邊界層—對流層的天—地—空一體化綜合觀測技術的重要突破。

每年初夏,項目組就會來到雪域高原,忍受著高原缺氧、日曬強烈等艱苦條件,克服暴雨、雷擊等對儀器設備運行及探空觀測的幹擾,準時開展觀測。在「以觀測驅動理論創新」的思路引導下,一項項創新成果相繼迸發。

此次科學試驗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秀驥表示,現在的觀測試驗數據進入到我們的數值預報模式當中,很明顯地提高了數值預報能力;我們第一次用飛機、雷達、衛星配合起來,發現雲物理的結構,對整個青藏高原水塔和水分循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不但對中國的天氣氣候有很重要的影響,同時對全球的天氣氣候變化都會有很重要的影響。

科學試驗發現:青藏高原主體裸土、草原和草甸下墊面的陸—氣熱量交換係數遠小於過去的經驗值,高原高海拔低溫環境下獨特的雲中粒子分布特徵、對流降水效率、雲中水凝物轉化機制形成了當地降水多發、短時、量小、滴大的特點,排除了非均相光化學過程在高原對流層上層—平流層低層臭氧低谷形成中的主導作用,夏季高原主體對流活動獨立於南亞季風區的對流活動,高原調節著下遊霧霾發生的氣象條件,高原氣候多尺度變率通過大尺度垂直環流引起太平洋、大西洋海—氣相互作用和北半球陸地氣候異常,以及提出追蹤青藏高原上空氣柱水汽通量「渦度」影響下遊暴雨過程的理論方法等。

成果應用造福一方熱土

氣象研究,莫要於安民。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科研攻關中,項目組遵循「邊研發邊應用」的思路,將科學試驗取得的創新成果實現了落地應用,為氣象現代化事業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

項目成果在國家級、省級業務單位實現業務化、準業務運行和應用30餘個,尤其在核心成果使用方面亮點頻出:

項目構建的高原中西部地面土壤觀測站網和西部常規要素自動探空系統已準業務運行,顯著提升了高原中西部的對流層大氣業務監測和預報能力以及土壤墒情監測和對農服務的業務能力;

新研發適合高原常規要素探空資料質量控制技術、天氣雷達資料質量控制技術、風廓線雷達資料質量控制技術、GPS水汽質量控制技術、衛星大氣可降水量和土壤溼度產品校驗訂正技術、三源降水融合技術以及科學試驗數據共享平臺技術已經在國家級業務單位實現業務化,顯著提升了國家級業務產品的質量。天氣雷達業務數據的正確率提升75%左右,近80%的風廓線業務雷達站的數據誤差減少約30%,我國風雲—2F衛星大氣可降水量業務產品在青藏高原區域的誤差降低80%以上,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新增高原探空資料、GPS水汽產品進入數值預報業務系統,顯著提升了國家級、省級天氣預報業務水平,同化GPS水汽產品後全球數值預報業務系統預報誤差減小;

經過數值預報模式和資料同化的本地化研發,建立了高原區域災害天氣數值預報系統,並在省級氣象臺實現業務化,青海省冰雹客觀預報系統準確率達到12.78%。

2020年6月10日,「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項目第一期通過了中國氣象局科技司組織的驗收。驗收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君強評價道:「該項目在構建青藏高原綜合系統、發展關鍵水循環變量遙感反演算法和模型參數化方案、揭示重要觀測事實和物理過程等方面取得多項重要創新性成果。」

結果顯示,創新成果在應用過程中顯著提升了我國高原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和數據共享業務能力,促進了氣象業務技術進步,為公眾和政府決策提供了更好的氣象服務產品,更有力地支撐了國家減災防災工作,具有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020年11月,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在中國氣象局召開了「青藏高原氣象科學試驗研究工作匯報會」,聽取青藏高原科研進展匯報。在會議中,劉雅鳴充分肯定了一代代氣象科技工作者在開展青藏高原氣象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尤其是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取得的豐碩科研成果,對氣象業務發展作出了貢獻,為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奠定了基礎。

我國氣象事業現代化發展的腳步還在繼續,接下來是更高的「科學高峰」等待著我國科研人員繼續攀登。在青藏高原這座「科學高地」上,氣象強國的夢想正在加速實現。

來源: 《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喜歡《陪你到世界之巔》的季向空
    在考古到《陪你到世界之巔》時再一次被驚喜到。怎麼有這麼優秀的人?只想問一句,這還讓不讓人出坑了!傳奇戰隊《陪你到世界之巔》是一部青春勵志電競電視連續劇,在劇中,他飾演的季向空有一個夢想:為中國捧回一個世界冠軍的獎盃。
  • 珠穆朗瑪峰:被人類垃圾玷汙的世界之巔
    但最終,一個德國人,不遠萬裡來到喜馬拉雅山,他卻不是為了在此完成登頂夢想,而是爬上去,清理滿山的垃圾。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好吧,讓我們把討論精神的事兒暫時緩緩。事實上,儘管從航拍圖上看來,珠峰白雪皚皚,可登山者們知道,那裡藏著數量巨大的垃圾,「簡直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場」。
  • 珠峰之巔再豎中國覘標,世界第三極定格「北京時間」
    過程中,面對崎嶇複雜的地貌、變幻莫測的天氣、高海拔導致的缺氧與嚴寒等等重重困難,測量登山隊員們揮灑著對測繪事業的滿腔熱愛,他們成功挑戰世界之巔,將再一次刷新它的高度紀錄。巔峰之上,極限的環境考驗著測繪人員的身心,也考驗著勘測車的產品力。
  • 致敬奮鬥的你丨青春勇擔當,書寫精彩人生
    12月26日,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幕拉開,377萬考生奔赴考場。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高校教育,非常關心包括研究生在內的青年朋友。以奮鬥之豪情,奏人生之樂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與青年朋友座談、給他們回信,勉勵大家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 《高山之巔》編劇毛劍鋒:走進王新法的內心世界 用藝術的力量感染...
    原創大型話劇《高山之巔》根據王新法的真實先進事跡改編,深入挖掘了王新法「薛家村脫貧戰」背後的故事。紅網時刻記者 王嫣 長沙報導2018年開始籌備,2020年4月正式建組開排,歷時近兩年,數次打磨劇本。如今,這部根據王新法真實先進事跡改編的原創大型話劇《高山之巔》首演進入倒計時階段。
  • 水的沸點在珠穆朗瑪峰之巔,是多少度?
    要記住:我們通常都會承受一定的壓力(當然了,我指的不是社交軟體裡聊到的工作壓力),所有人都承受著空氣重量帶來的壓力,也就是大氣壓力。同時,這個氣壓也會影響水的沸點——大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就越低。這是為何呢?因為液體中的分子在比較低的氣壓條件下,會更容易掙脫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變成氣態。低氣壓不會帶給液體分子那麼大的「束縛」。
  • 王一博主演的《陪你到世界之巔》很不錯,有淚有笑,全員演技在線
    王一博主演的《陪你到世界之巔》怎麼樣?被網友安利的,我算是很客觀的看的《陪你到世界之巔》,看的時候還沒入坑王一博,因為看天天向上,也看過《人間至味是清歡》部分劇集,想著一博弟弟又演戲了?後面洛天和裴西,居然雙雙淪陷在了女主剛毅頑強的性格,和美若天仙的外表下,我真的怒摔,(我還是站裴西和男主),手動跳過,我要看鳳凰奪冠,不過孫澤毅和雯姐是真的般配,都好好看啊,也好喜歡阿軒和依依,顧放也好帥,關於夢想熱血的主題,我還是想小聲安利一下海賊王。
  • 《星球大戰7》長城之巔「原力覺醒」
    Read in English   影迷聚集長城之巔迪士尼於10月20日在居庸關長城舉行「長城之巔 原力覺醒」盛大宣傳活動,數百位鐵桿星戰迷與媒體親臨長城現場見證了這一盛況。影迷們手持光劍入場,點亮了居庸關長城的夜晚;還有人裝扮成楚巴卡、暴風兵等經典星戰角色,令人仿佛穿越到《星球大戰》系列影片;隨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文版正式預告片在長城上進行首播,引發影迷尖叫不斷,全場氣氛火爆。
  • 世界之巔「測」忠誠
    珠穆朗瑪峰,地球之巔,其高程測定一直是人類認識地球的關鍵之一。2020珠峰高程測量重點將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測量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據介紹,交會測量是通過測定已知點到某待定點的角度和距離,以推求此待定點平面坐標(或高程)的測量技術和方法。
  • 曾慶存:勇攀氣象科學之巔,他讓天氣預報越來越精準
    原標題:曾慶存:勇攀氣象科學之巔,他讓天氣預報越來越精準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 題:曾慶存:勇攀氣象科學之巔,他讓天氣預報越來越精準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董瑞豐 海報: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 新華社發 在科學界,曾慶存成名很早。
  • 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組圖)
    原標題: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王新俊):提起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山,不少人可能會想起中學地理課上所學的知識。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進非洲,吉力馬札羅也正吸引著更多國人的目光。每當從空中飛躍或從陸地走近吉力馬札羅時,人們會通過不同角度領略非洲之巔的風採,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戰場欺詐師」季向空衝出國門,王一博《陪你到世界之巔》
    陪你到世界之巔的「戰場欺詐師」雖然說王一博的藍忘機很受大家的喜歡,但是實際上,在王一博所扮演過的角色之中,第一個進入到大家視線當中的其實並不是藍忘機,而是另一個人。這個角色就是翟至味,也就是《人間至味是清歡》中的男二號。
  • 6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站上「世界之巔」
    6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站上「世界之巔」 2020-05-25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雄聯盟峽谷之巔第七賽季獎勵領取地址 峽谷之巔第7賽季獎勵領取...
    英雄聯盟峽谷之巔第七賽季獎勵領取地址 峽谷之巔第7賽季獎勵領取入口 英雄聯盟峽谷之巔第七賽季之前就結束了,目前這次賽季的結算獎勵馬上就要發放了,很多玩家還不清楚在哪領取,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領取地址
  •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正是憑藉務實的精神、紮實的作風、篤實的幹勁,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才書寫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傳奇  6月16日18時37分,搭載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的神舟九號飛船點火,頃刻間直衝雲霄,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NBA瘋狂英語]站在世界之巔 百折不撓的莫寧
    莫寧的自傳,展示了他堅強的內心世界,他的信念、決心和勇氣推動和支撐著他非凡的人生。書名《百折不撓》(Resilience,譯為恢復力;彈力;順應力)一詞展現了莫寧頑強的生命力。
  • 書寫夢想《思維導圖》學員招募! 一起了解探索大腦思維
    書寫夢想《思維導圖》學員招募! — 歡迎關注西陵婦聯 — 書寫夢想公益項目是由宜昌市婦聯發起
  • 北極點正北90°N,探索人生極地,踏足地球之巔!
    當您站在這裡環顧四周,這裡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當您踏出環遊世界的一步,那正是人生之旅的全新起點;當您原地自轉一圈,便可以自豪地宣稱自己已經「環球一周」……從春分至秋分,這裡的太陽是永遠都不會落下,這裡就是北極點。
  • 我登山隊員登上世界之巔 將破解三大謎底(組圖)
    攝自電視畫面  我登山測量隊員登上世界之巔 珠峰測高勝局已定 新高程將於八月公布  本報珠峰大本營5月22日電 記者趙亞輝報導:經過近8個小時的艱苦攀登,今天上午11時08分,珠峰登山測量隊隊長小嘉布和3名高山協作人員率先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峰頂。
  • 《瑞克與莫蒂》:瑞克站在宇宙之巔,比謝耳朵更寂寞
    他的夢想是拿到諾貝爾獎,大結局裡他拿到了,他的成就是為社會所認可的。謝爾頓基本上把自己裝進了社會「正常」的框裡。外公瑞克呢?失蹤了20年,回到女兒家住,在地下車庫搞姑且稱之為科學實驗的亂七八糟。他有可能視諾貝爾獎為目標嗎?他做武器賣給外星殺手,只是為了拿三千外星幣玩虛擬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