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SLAM+運動規劃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SLAM技術作為機器人自主移動的關鍵技術,讓很多人都誤解為:SLAM=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

其實,SLAM≠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 ,不解決行動問題。

SLAM如其名一樣,主要解決的是機器人的地圖構建和即時定位問題,而自主導航需要解決的是智能移動機器人與環境進行自主交互,尤其是點到點自主移動的問題,這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

要想解決機器人智能移動這個問題,除了要有SLAM技術之外,還需要加入路徑規劃和運動控制。在SLAM技術幫助機器人確定自身定位和構建地圖之後,進行一個叫做目標點導航的能力。通俗的說,就是規劃一條從A點到B點的路徑出來,然後讓機器人移動過去。

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 SLAM+路徑規劃和運動控制

運動規劃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從機械臂的運動、飛行器的飛行,到掃地機的清掃,機器人的移動,其實這些都是屬於運動規劃的範疇。

運動規劃主要分為:全局規劃局部規劃。

全局規劃

全局規劃,顧名思義,是最上層的運動規劃邏輯,它按照機器人預先記錄的環境地圖並結合機器人當前位姿以及任務目標點的位置,在地圖上找到前往目標點最快捷的路徑。

局部規劃

當環境出現變化或者上層規劃的路徑不利於機器人實際行走的時候(比如機器人在行走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局部路徑規劃將做出微調。

與全局規劃有所區別的是,局部規劃可能並不知道機器人最終要去哪,但是對於機器人怎麼繞開眼前的障礙物特別在行。

這兩個層次的規劃模塊協同工作,機器人就可以很好的實現從A點到B點的智能移動了。不過實際工作環境下,上述配置還不夠。因為運動規劃的過程中還包含靜態地圖和動態地圖兩種情況。

A*算法

A*(A-Star)算法是一種靜態路網中求解最短路徑最有效的直接搜索方法,也是解決許多搜索問題的有效算法。算法中的距離估算值與實際值越接近,最終搜索速度越快。但是,A*算法同樣也可用於動態路徑規劃當中,只是當環境發生變化時,需要重新規劃路線。

D*算法

D*算法則是一種動態啟發式路徑搜索算法,它事先對環境位置,讓機器人在陌生環境中行動自如,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遊刃有餘。D*算法的最大優點是不需要預先探明地圖,機器人可以和人一樣,即使在未知環境中,也可以展開行動,隨著機器人不斷探索,路徑也會時刻調整。

上述的幾種算法都是目前絕大部分機器人所需要的路徑規划算法,能夠讓機器人跟人一樣智能,快速規劃A到B點的最短路徑,並在遇到障礙物的時候知道如何處理。但掃地機器人作為最早出現在消費市場的服務機器人之一,它需要的路徑規划算法更為複雜。

 空間覆蓋(space coverage)

掃地機器人所需要的功能跟市面上的機器人有所不同,比如針對摺返的工字形清掃,如何有效進行清掃而不重複清掃?如何讓掃地機和人一樣,理解房間、門、走廊這種概念?

針對這些問題,學術界長久以來有一個專門的研究課題,叫做空間覆蓋(space coverage),同時也提出了非常多的算法和理論。其中,比較有名的是Morse Decompositions,掃地機通過它實現對空間進行劃分,隨後進行清掃。


所以,他要實現的不是儘快實現從A到B的算法,為了家裡能儘量掃得乾淨,要儘量覆蓋從A到B點的所有區域,實現掃地機器人「掃地」的這個功能。

所以,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的發展還需要越來越多的技術加以支撐,適用於更多的場景。雖然技術和需求在變,但不變的是,在行業中取長補短,結合不同新的技術進行融合,這是不會改變的事實。

相關焦點

  • 陳士凱:讓機器人完成自主定位導航到底有多難?
    7 月 8 日,CCF-GAIR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進入第 2 天。在機器人專場,思嵐科技 CEO 陳士凱帶來了以《自主定位導航技術的現狀和未來應用趨勢》為題的主題演講。以下是陳士凱演講全文,由雷鋒網整理。
  • 最強戰隊 | 三維視覺、SLAM方向全球頂尖實驗室匯總
    實驗室致力於定位和建圖,可穿戴和輔助計算,語義視覺,增強現實,人體運動分析和導航的應用程式。實驗室旨在創造能夠在複雜多樣的環境中自主運行的機器人和智能系統。設計機電和控制系統,使機器人可以自主適應不同的情況,並應對不確定和動態的日常環境。機器人可以在地面,空中和水中運動,同時具備在複雜環境下自主導航的功能,研究出了包括用於感知,抽象,建圖和路徑規劃的方法和工具。他們還在tango項目上與谷歌合作,負責視覺慣導的裡程計,基於視覺的定位和深度重建算法。
  • 一文看懂SLAM導航技術分類、典型應用及國內發展現狀
    SLAM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縮寫,意為「同步定位與建圖」,主要用於解決機器人在未知環境運動時的定位與地圖構建問題。SLAM可以輔助機器人執行路徑規劃、自主探索、導航等任務。國內的科沃斯、塔米以及最新面世的嵐豹掃地機器人都可以通過用SLAM算法結合雷射雷達或者攝像頭的方法,讓掃地機高效繪製室內地圖,智能分析和規劃掃地環境,從而成功讓自己步入了智能導航的陣列。VR/AR方面:輔助增強視覺效果。
  • SLAM 領域國內外優秀實驗室匯總(一)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語境機器人研究所研究方向:多模態環境理解,語義導航,自主信息獲取實驗室主頁:https://existentialrobotics.org/index.html發表論文匯總:https://existentialrobotics.org/pages/publications.html👦 Nikolay Atanasov:
  • 移動機器人的幾種視覺算法 | 雷鋒網公開課
    它們能和人一樣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下自由行走/飛行,都依賴於各自的定位導航、路徑規劃以及避障等功能,而視覺算法則是實現這些功能關鍵技術。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如果對移動機器人視覺算法進行拆解,你就會發現獲取物體深度信息、定位導航以及壁障等都是基於不同的視覺算法,本期硬創公開就帶大家聊一聊幾種不同但又必不可少的視覺算法組成。
  • 掃地機器人室內定位技術解析
    與之相應的,作為人類掃地勞動的替代者——掃地機器人也包含兩個主要的系統:自主導航系統和清掃系統。   如果說清掃系統是掃地機器人冠以「掃地」之名的本錢,是掃地機器人之心;那麼自主導航系統就是它冠以「機器人」之名的底氣,是掃地機器人之腦。如果沒有自主導航系統,那麼它只能被稱為「掃地機器」而不是「掃地機器人」。
  • 無人機視覺slam給你答案
    SLAM技術目前主要用於解決機器人、無人機等在未知環境運動時的定位和地圖構建問題。先已入侵了多個行業,包括機器人、無人駕駛、無人機、AR/VR以及AGV等多領域。  在機器人定位導航領域,SLAM可以輔助機器人執行路徑規劃、自主探索、導航等任務。
  • 快倉發布複合機器人 「手腳並用」助力全球「無人工廠」建設
    兩年來,快倉的潛伏式機器人、叉車式機器人等兩大產品線在製造業市場「得心應手」,2020年,受疫情催化,全球掀起了「無人工廠」建設大潮,這也對機器人的作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月9日,快倉最新研發的一款可以「手腳並用」的複合機器人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AI上海?機器人矩陣」,它具備協作機器人和移動機器人的雙重功能。
  • 在實現自主導航之前,移動機器人都有哪些避障方法?
    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移動機器人是斯坦福研究院(SRI)的人工智慧中心於1966年到1972年研製的,名叫Shakey,它裝備了電視攝像機、三角測距儀、碰撞傳感器、驅動電機以及編碼器,並通過無線通訊系統由二臺計算機控制,可以進行簡單的自主導航。
  • Cortex-A53嵌入式處理器平臺上實現雷射雷達SLAM的方法
    在未知環境中是通過粒子濾波來實現機器人定位的,並在定位的基礎上根據雷射雷達的觀測數據來構建地圖; (6)在已知地圖的基礎上定位是通過粒子濾波實現的,機器人可以根據當前的雷射雷達掃描數據和裡程計數據實現對自身的定位; (7)有了環境地圖,並且機器人可以對自身定位,再通過路徑規劃就可以實現機器人導航。
  • 移動機器人的定位
    1.引言機器人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得到關注和投入,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智能自主移動機器人成為機器人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熱點。移動機器人的定位和地圖創建是自主移動機器人領域的熱點研究問題。對於已知環境中的機器人自主定位和已知機器人位置的地圖創建已經有了一些實用的解決方法。
  • 移動機器人AGV的5種定位技術,你都知道嗎?
    超聲波進行導航定位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種移動機器人的感知系統中。   二、移動機器人視覺導航定位技術   在視覺導航定位系統中,目前國內外應用較多的是基於局部視覺的在機器人中安裝車載攝像機的導航方式。在這種導航方式中,控制設備和傳感裝置裝載在機器人車體上,圖像識別、路徑規劃等高層決策都由車載控制計算機完成。
  • 自主式水下機器人水下對接技術綜述
    回收本體用於完成與自主式水下機器人的對接和釋放,主要由框架、U型架、浮力收放臂、驅動收放臂、液壓系統、推進器、傳感器和水下攝像機等組成。AUV與回收器的相對位置依靠水下攝像機觀察,當AUV運動到回收器本體上的適當位置後,即下落到回收器中,然後液壓系統驅動浮力臂鎖緊AUV,最後U形架收起,完成AUV與回收器的對接。
  • 如何利用ROS MoveIt快速搭建機器人運動規劃平臺?
    用MoveIt官網(moveit.ros.org)的說法: 它是目前最先進的移動(坑)操作機器人軟體,整合了最先進的運動規劃、操作、3D感知、運動學、控制與導航算法。為這方面的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十分便利的開發平臺。 這個說法不太直觀,換個說法就是MoveIt = RobotGo,翻譯成中文就是「機器人,走你!」
  • 如何利用ROSMoveIt快速搭建機器人運動規劃平臺?
    主要是因為機器人運動規劃涉及太多基礎內容,如果跳過不講就會變成新坑;一時半會又沒法講完。所以,這次就從初學者如何利用MoveIt快速搭建機器人運動規劃平臺來講吧,先展示Big Picture,其他細節內容以後有空再慢慢填。但可能會坑的地方我會用(坑)標註出來。
  • 雷射導航VS慣性導航!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
    想要購買掃地機器人的消費者恐怕都知道,掃地機器人分為規劃式掃地機器人和無規劃式掃地機器人,預算足的消費者是不會考慮無規劃掃地機器人的——清潔率低且效率慢。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規劃式掃地機器人也分為三大門派——慣性導航、雷射導航和視覺導航,一般而言由於雷射導航和視覺導航是綜合運用的,所以可簡單將市面上的掃地機器人分為雷射導航和慣性導航兩大門派,這兩者有何區別,我們在選購時如何規避槽點。小編今天就以簡單說下兩者區別。
  • 深圳移動機器人「創新軍團」正在崛起
    其核心產品,雷射導引AGV,針對不同環境的應用,既可以搭載有反射板雷射導航又可應用雷射slam技術,實現自然導航。 除雷射導引AGV外,今天國際還擁有雷射或者磁釘導引的全向背鏈式、背輥式AGV、雷射磁釘陀螺儀複合導引夾抱式AGV、「手腳齊全」的複合機器人、二維碼導引潛伏頂升式AGV等多款優質產品。
  • 「前沿技術」利用小行星圖像實現太空飛行器深空光學自主導航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利用遠距離小行星的圖像,研發出一種太空飛行器深空光學自主導航新方法。傳統行星際太空飛行器的導航是通過測量雙向輻射確定太空飛行器的軌道,但在深空中存在響應時間延遲較大、精度不足等問題。
  • 陀螺儀除了導航,還有這些關鍵技術會幫助機器人
    其實,無論是手機導航、運動記步、甚至測出你今天爬了幾層樓,VR眼鏡真實再現三維世界,無人機進行空中懸停……這些功能的實現都基於設備內部的一個組件——陀螺儀。它的三維定位準不準,偏差是多少?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1、陀螺儀的前世今生:陀螺儀是神馬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