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機器人AGV的5種定位技術,你都知道嗎?

2020-11-26 中國機器人網

  70年代末,隨著計算機的

應用

和傳感技術的發展,移動

機器人

研究又出現了新的高潮。特別是在80年代中期,設計和製造機器人的浪潮席捲全世界。一大批世界著名的公司開始研製移動機器人平臺,這些移動機器人主要作為大學實驗室及研究機構的移動機器人實驗平臺,從而促進了移動機器人學多種研究方向的出現。

 

  移動機器人目前已經遍布軍事、工業、民用等各大領域,並還在不斷的發展中,目前移動機器人技術已獲得了可喜的進展,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但對於實際中的應用需求還需要長時間的發展,相信隨著傳感技術、智能技術和計算技術等的不斷提高,智能移動機器人一定能夠在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人的角色。那麼移動機器人定位技術主要涉及到哪些呢?經總結目前移動機器人主要有這5大定位技術。

 

 

  一、移動機器人超聲波導航定位技術

 

  超聲波導航定位的工作原理也與雷射和紅外類似,通常是由超聲波傳感器的發射探頭髮射出超聲波,超聲波在介質中遇到障礙物而返回到接收裝置。

 

  通過接收自身發射的超聲波反射信號,根據超聲波發出及回波接收時間差及傳播速度,計算出傳播距離S,就能得到障礙物到機器人的距離,即有公式:S=Tv/2式中,T—超聲波發射和接收的時間差;v—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的波速。

 

  當然,也有不少移動機器人導航定位技術中用到的是分開的發射和接收裝置,在環境地圖中布置多個接收裝置,而在移動機器人上安裝發射探頭。

 

  在移動機器人的導航定位中,因為超聲波傳感器自身的缺陷,如:鏡面反射、有限的波束角等,給充分獲得周邊環境信息造成了困難,因此,通常採用多傳感器組成的超聲波傳感系統,建立相應的環境模型,通過串行通信把傳感器採集到的信息傳遞給移動機器人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再根據採集的信號和建立的數學模型採取一定的算法進行對應數據處理便可以得到機器人的位置環境信息。

 

  由於超聲波傳感器具有成本低廉、採集信息速率快、距離解析度高等優點,長期以來被廣泛地應用到移動機器人的導航定位中。而且它採集環境信息時不需要複雜的圖像配備技術,因此測距速度快、實時性好。

 

  同時,超聲波傳感器也不易受到如天氣條件、環境光照及障礙物陰影、表面粗糙度等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超聲波進行導航定位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種移動機器人的感知系統中。

 

  二、移動機器人視覺導航定位技術

 

  在視覺導航定位系統中,目前國內外應用較多的是基於局部視覺的在機器人中安裝車載攝像機的導航方式。在這種導航方式中,控制設備和傳感裝置裝載在機器人車體上,圖像識別、路徑規劃等高層決策都由車載控制計算機完成。

 

  視覺導航定位系統主要包括:攝像機(或CCD圖像傳感器)、

視頻

信號數位化設備、基於DSP的快速信號處理器、計算機及其外設等。現在有很多機器人系統採用CCD圖像傳感器,其基本元件是一行矽成像元素,在一個襯底上配置光敏元件和電荷轉移器件,通過電荷的依次轉移,將多個象素的

視頻

信號分時、順序地取出來,如面陣CCD傳感器採集的圖像的解析度可以從32×32到1024×1024像素等。

 

  視覺導航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簡單說來就是對機器人周邊的環境進行光學處理,先用攝像頭進行圖像信息採集,將採集的信息進行壓縮,然後將它反饋到一個由神經網絡和統計學方法構成的學習子系統,再由學習子系統將採集到的圖像信息和機器人的實際位置聯繫起來,完成機器人的自主導航定位功能。

 

  三、GPS全球定位系統

 

  如今,在

智慧機器人

的導航定位技術應用中,一般採用偽距差分動態定位法,用基準接收機和動態接收機共同觀測4顆GPS衛星,按照一定的算法即可求出某時某刻機器人的三維位置坐標。差分動態定位消除了星鍾誤差,對於在距離基準站1000km的用戶,可以消除星鍾誤差和對流層引起的誤差,因而可以顯著提高動態定位精度。

 

  但是因為在移動導航中,移動GPS接收機定位精度受到衛星信號狀況和道路環境的影響,同時還受到時鐘誤差、傳播誤差、接收機噪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單純利用GPS導航存在定位精度比較低、可靠性不高的問題,所以在機器人的導航應用中通常還輔以磁羅盤、光碼盤和GPS的數據進行導航。另外,GPS導航系統也不適應用在室內或者水下機器人的導航中以及對於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機器人系統。

 

  四、移動機器人光反射導航定位技術

 

  典型的光反射導航定位方法主要是利用雷射或紅外傳感器來測距。雷射和紅外都是利用光反射技術來進行導航定位的。

 

  雷射全局定位系統一般由雷射器旋轉機構、反射鏡、光電接收裝置和數據採集與傳輸裝置等部分組成。

 

  工作時,雷射經過旋轉鏡面機構向外發射,當掃描到由後向反射器構成的合作路標時,反射光經光電接收器件處理作為檢測信號,啟動數據採集程序讀取旋轉機構的碼盤數據(目標的測量角度值),然後通過通訊傳遞到上位機進行數據處理,根據已知路標的位置和檢測到的信息,就可以計算出傳感器當前在路標坐標系下的位置和方向,從而達到進一步導航定位的目的。

 

  雷射測距具有光束窄、平行性好、散射小、測距方向解析度高等優點,但同時它也受環境因素幹擾比較大,因此採用雷射測距時怎樣對採集的信號進行去噪等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另外雷射測距也存在盲區,所以光靠雷射進行導航定位實現起來比較困難,在工業應用中,一般還是在特定範圍內的工業現場檢測,如檢測管道裂縫等場合應用較多。

 

  紅外傳感技術經常被用在多關節機器人避障系統中,用來構成大面積機器人「敏感皮膚」,覆蓋在機器人手臂表面,可以檢測機器人手臂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物體。

 

  典型的紅外傳感器包括一個可以發射紅外光的固態發光二極體和一個用作接收器的固態光敏二極體。由紅外發光管發射經過調製的信號,紅外光敏管接收目標物反射的紅外調製信號,環境紅外光幹擾的消除由信號調製和專用紅外濾光片保證。設輸出信號Vo代表反射光強度的電壓輸出,則Vo是探頭至工件間距離的函數:Vo=f(x,p)式中,p—工件反射係數。p與目標物表面顏色、粗糙度有關。x—探頭至工件間距離。

 

  當工件為p值一致的同類目標物時,x和Vo一一對應。x可通過對各種目標物的接近測量實驗數據進行插值得到。這樣通過紅外傳感器就可以測出機器人距離目標物體的位置,進而通過其他的信息處理方法也就可以對移動機器人進行導航定位。

 

  雖然紅外傳感定位同樣具有靈敏度高、結構簡單、成本低等優點,但因為它們角度解析度高,而距離解析度低,因此在移動機器人中,常用作接近覺傳感器,探測臨近或突發運動障礙,便於機器人緊急停障。

 

  五、目前主流的機器人定位技術是SLAM技術(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

 

  行業領先的

服務機器人

企業,大多都採用了SLAM技術。唯有(SLAMTEC)思嵐科技在SLAM技術上獨佔優勢,到底什麼是SLAM技術呢?簡單來說,SLAM技術是指機器人在未知環境中,完成定位、建圖、路徑規劃的整套流程。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自1988年被提出以來,主要用於研究機器人移動的智能化。對於完全未知的室內環境,配備雷射雷達等核心傳感器後,SLAM技術可以幫助機器人構建室內環境地圖,助力機器人的自主行走。

 

  SLAM問題可以描述為:機器人在未知環境中從一個未知位置開始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根據位置估計和傳感器數據進行自身定位,同時建造增量式地圖。

 

  SLAM技術的實現途徑主要包括VSLAM、Wifi-SLAM與Lidar SLAM。

 

  1.VSLAM(視覺SLAM)

 

  指在室內環境下,用攝像機、Kinect等深度相機來做導航和探索。其工作原 理簡單來說就是對機器人周邊的環境進行光學處理,先用攝像頭進行圖像信息採集,將採集的信息進行壓縮,然後將它反饋到一個由神經網絡和統計學方法構成的學習子系統,再由學習子系統將採集到的圖像信息和機器人的實際位置聯繫起來,完成機器人的自主導航定位功能。

 

  但是,室內的VSLAM仍處於研究階段,遠未到實際應用的程度。一方面,計算量太大,對機器人系統的性能要求較高;另一方面,VSLAM生成的地圖(多數是點雲)還不能用來做機器人的路徑規劃,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2.Wifi-SLAM

 

  指利用智慧型手機中的多種傳感設備進行定位,包括Wifi、GPS、陀螺儀、加 速計和磁力計,並通過機器學習和模式識別等算法將獲得的數據繪製出準確的室內地圖。該技術的提供商已於2013年被蘋果公司收購,蘋果公司是否已經把 Wifi-SLAM 的科技用到iPhone上,使所有 iPhone 用戶相當於攜帶了一個繪圖小機器人,這一切暫未可知。毋庸置疑的是,更精準的定位不僅有利於地圖,它會讓所有依賴地理位置的應用(LBS) 更加精準。

 

  3.Lidar SLAM

 

  指利用雷射雷達作為傳感器,獲取地圖數據,使機器人實現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就技術本身而言,經過多年驗證,已相當成熟,但Lidar成本昂貴這一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Google無人駕駛汽車正是採用該項技術,車頂安裝的雷射雷達來自美國 Velodyne公司,售價高達7萬美元以上。這款雷射雷達可以在高速旋轉時向周圍發射64束雷射,雷射碰到周圍物體並返回,便可計算出車體與周邊物體的距離。計算機系統再根據這些數據描繪出精細的3D地形圖,然後與高解析度地圖相結合,生成不同的數據模型供車載計算機系統使用。雷射雷達佔去了整車成本的一半,這可能也是 Google 無人車遲遲無法量產的原因之一。

 

  雷射雷達具有指向性強的特點,使得導航的精度得到有效保障,能很好地適應室內環境。但是,Lidar SLAM卻並未在機器人室內導航領域有出色表現,原因就在於雷射雷達的價格過於昂貴。

相關焦點

  • 1mm重複定位精度的agv是怎麼實現的
    雷射導航agvAgv在上下料時,需要和工位對接,這時候一般對agv的重複定位精度有較高的要求。傳統磁條導航agv依靠檢測rfid(或位置標記磁條)的位置進行停車,來達到要求的重複定位精度,該重複定位精度一般在10~20mm範圍內。但是有些特殊的場合,要求重複定位精度小於10mm時,這時候傳統的方法就達不到要求了。筆者提出了「一種基於二維碼和雷射傳感器閉環控制的方法」,成功在麥克納姆輪agv上面實現1mm的重複定位精度。
  • 移動機器人的定位
    1.引言機器人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得到關注和投入,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智能自主移動機器人成為機器人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熱點。移動機器人的定位和地圖創建是自主移動機器人領域的熱點研究問題。對於已知環境中的機器人自主定位和已知機器人位置的地圖創建已經有了一些實用的解決方法。
  • 曠視科技以技術創新驅動移動機器人(AGV/AMR)發展
    在此背景下,以機器人為代表的無人化、少人化生產方式開始出現並廣泛應用。據中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統計,2019年度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市場規模達到61.75億元,比較2018年增長45.2%,這也預示著移動機器人領域在未來仍有著較為樂觀的發展前景。
  • agv小車設計的內部結構圖解,agv小車工作原理_定位方法_特點及引導...
    agv小車工作原理   AGV的導引是指根據AGV導向傳感器所得到的位置信息,按AGV的路徑所提供的目標值計算出AGV的實際控制命令值,即給出AGV的設定速度和轉向角,這是AGV 控制技術的關鍵。簡而言之,AGV的導引控制就是AGV軌跡跟蹤。
  • 掃地機器人室內定位技術解析
    定位是包括掃地機器人在內的移動機器人自主導航中最基本的環節,也是完成任務必須解決的問題。說到定位,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GPS定位、基站定位等常用的室外定位。   與之不同,掃地機器人的定位都是室內定位,其要求定位精度高(最少在亞米級),實時性好,GPS、基站定位等方法無法滿足。掃地機器人定位總體上可以分為相對定位和絕對定位,下面我們分別來看。
  • 雷射導航agv常見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什麼
    打開APP 雷射導航agv常見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什麼 程大器 發表於 2021-01-08 10:41:13 近年來,隨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 移動機器人的幾種視覺算法 | 雷鋒網公開課
    談到移動機器人,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服務機器人,實際上無人駕駛汽車、可自主飛行的無人機等等都屬於移動機器人範疇。它們能和人一樣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下自由行走/飛行,都依賴於各自的定位導航、路徑規劃以及避障等功能,而視覺算法則是實現這些功能關鍵技術。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如果對移動機器人視覺算法進行拆解,你就會發現獲取物體深度信息、定位導航以及壁障等都是基於不同的視覺算法,本期硬創公開就帶大家聊一聊幾種不同但又必不可少的視覺算法組成。
  • 探討幾種常用室內定位技術
    室內定位技術非常實用,具有較大的拓展空間,其應用範圍廣泛,在複雜環境下,如圖書館,體育館,地下車庫,貨品倉庫等都可以實現對人員以及物品的快速定位。  室內定位系統有最基本的5種算法:  (1) 起源蜂窩小區技術;  (2)時間到達法(TOA);  (3)時間到達差法(TDOA);  (4)信號強度法(RSSI);  (5)到達角度差法(AOA)。
  • 移動通信基站的5種你知道嗎
    移動通信基站的5種你知道嗎 郭婷 發表於 2018-11-25 09:01:00 基站包括微蜂窩、宏蜂窩。
  • AGV機器人:未來的競爭新勢力
    AGV機器人是指配備有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它可以沿著規定的導引路逕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車。它集中了傳感器技術、信息處理、計算機工程、自動化控制工程和人工智慧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成果,是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 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SLAM+運動規劃
    SLAM技術作為機器人自主移動的關鍵技術,讓很多人都誤解為:SLAM=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其實,SLAM≠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 ,不解決行動問題。要想解決機器人智能移動這個問題,除了要有SLAM技術之外,還需要加入路徑規劃和運動控制。在SLAM技術幫助機器人確定自身定位和構建地圖之後,進行一個叫做目標點導航的能力。通俗的說,就是規劃一條從A點到B點的路徑出來,然後讓機器人移動過去。
  • 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讓機器人也能認路
    不過有意思的是,科沃斯引領時尚還沒多久,一大幫懂Slam算法的掃地機廠商就開始陸陸續續地推出自己的智能導航,直到昨天雷鋒網還看到一款智能掃地機新鮮出爐,而這追逐背後的核心,大家都知道就是SLAM技術的應用。
  • 如果女性機器人在中國上市,具備3種功能,你會考慮選擇嗎?
    如果女性機器人在中國上市,具備3種功能,你會考慮選擇嗎?說起機器人,大家都並不陌生,因為在很多科幻電影裡,我們就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而實際上,隨著AI智能技術的進步、數據傳輸速度的提升,都讓高度仿真的智慧機器人,逐漸成為了現實,像是中國的仿真機器人「佳佳」,日本的女性機器人「木戶小姐」,美國的男性機器人「亨利」,都是真實存在的。那既然如此,如果女性機器人在中國上市,具備3種功能,你會考慮選擇嗎?
  • 超聲波傳感器在AGV機器人中的應用詳解
    AGV機器人作為現代存儲體系的關鍵設備之一,有自動化程度高,靈敏度高,安全等特點,大大改善了工作條件和環境,提高了自動化生產水平,可以有效地解放勞動生產力,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
  • 一文了解AGV機器人的12種導航導引方式
    很多製造和倉儲物流都考慮使用AGV小車,但是對它不是特別了解,不知道選用那種類型的AGV產品,然後會擔心AGV的種種問題。而導航導引技術作為AGV的核心技術之一,無疑是選擇的關鍵,今天我們介紹下市場常見的多種不同導航方式AGV,讓更多的使用者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 使用卡爾曼濾波器和路標實現機器人定位
    技術上說他是個過於簡單的機器人虛擬模型, 但對我們的目的來說足夠了。Robby 迷失在它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由一個2維平面構成,裡面有許多地標。他有一張周圍環境的地圖(其實不需要地圖也行),但是他不知道他在環境中的確切位置。
  • 你害怕了嗎!未來即將受到機器人威脅的八種職業
    就業壓力大吧,很快,你可能就得和機器人競爭一個崗位了。  機器人究竟什麼時候會造成威脅,經濟學家並沒有一致的意見。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威脅已迫在眉睫,而另一些則認為如果非要有威脅的話,直到本世紀末威脅才會出現。
  • 騰訊公布機器人移動技術探索的兩項新突破
    這兩項進展均來自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屬於移動方向上的技術突破,也是機器人最基礎的能力之一。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於2018年成立,致力推進人機協作的下一代機器人研究,打造虛擬世界到真實世界的載體與連接器。目前實驗室主攻移動、靈巧操作和智能體等三大通用機器人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並聚焦於多模態移動機器人的研發。
  • 移動機器人的機構與分類分析
    2 水下移動機器人 21世紀是人類開發海洋的新世紀,進行海洋科學研究、海上石油開發、海底礦藏勘測、海底打撈救生等,都需要開發海底載人潛水器和水下移動機器人技術。因此,發展水下機器人意義重大。水下機器人的種類很多,如載人潛水器、遙控有纜水下機器人、自主無纜水下機器人等。
  • 曠視談移動機器人未來技術趨勢——單體智能與群體智能
    縱觀機器人發展歷史,1953年,世界上第一臺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動引導車)誕生,可以在倉庫中沿著布置在空中的導線運輸貨物;隨著導航技術的進步,AGV開始沿著更加自主化的方向發展,誕生了AMR(Automated Mobile Robot,自主移動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