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機器人:未來的競爭新勢力

2020-11-27 斯坦德機器人

AGV機器人是指配備有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它可以沿著規定的導引路逕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車。它集中了傳感器技術、信息處理、計算機工程、自動化控制工程和人工智慧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成果,是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隨著機器人性能的不斷完善,物流和3C行業等迅速發展,AGV的應用範圍也大幅度擴展,已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醫療、服務等領域。因此,移動機器人技術得到世界各地的廣泛關注。

AGV機器人的發展優勢是什麼?

AGV機器人作為現代存儲體系的關鍵設備之一,有自動化程度高,靈敏度高,安全等特點,大大改善了工作條件和環境,提高了自動化生產水平,可以有效地解放勞動生產力,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

在自動化物流系統中,與物料運輸中常用的其他設備相比,AGV的優點是無需鋪設軌道,支架等固定裝置,並且不受場地,道路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充分體現其自身優勢。實現高效、經濟和靈活的無人化生產。

創新技術,精確定位,實現任意軌跡行走

AGV機器人作為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分支,它最關鍵的技術就是定位和導航。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AGV的導引技術也在不斷得到提升。目前常用的導引方式有:電磁導引,磁帶導引,色帶導引等。

AGV機器人的出現大大的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降低了人工成本。使物流行業變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動化。

在未來,AGV將會與多傳感器融合,保持高性價比,擴大應用範圍,更加自動化。面對全球智能化趨勢,AGV大有可為,未來可期!

斯坦德機器人,專注於工業級移動機器人的研發與生產,實現了從機器人底層定位算法、作業系統、控制器等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全覆蓋,主要業務為雷射SLAM自主移動機器人及柔性物流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雷射導航agv常見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什麼
    打開APP 雷射導航agv常見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什麼 程大器 發表於 2021-01-08 10:41:13 近年來,隨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 1mm重複定位精度的agv是怎麼實現的
    雷射導航agvAgv在上下料時,需要和工位對接,這時候一般對agv的重複定位精度有較高的要求。傳統磁條導航agv依靠檢測rfid(或位置標記磁條)的位置進行停車,來達到要求的重複定位精度,該重複定位精度一般在10~20mm範圍內。但是有些特殊的場合,要求重複定位精度小於10mm時,這時候傳統的方法就達不到要求了。筆者提出了「一種基於二維碼和雷射傳感器閉環控制的方法」,成功在麥克納姆輪agv上面實現1mm的重複定位精度。
  • 再獲兩項行業大獎,未來機器人AGV無人叉車獲業界高度認可!
    在12月26日舉辦的2020深圳機器人創新與發展論壇暨2020深圳機器人年度頒獎典禮上,未來機器人再度獲得機器人產業界的高度認可,成為機器人領域優秀企業及領袖人物的標杆,其視覺導航AGV無人叉車獲得「2020深圳機器人優秀應用案例獎」,創始人兼CEO李陸洋榮獲「2020深圳機器人新銳人物獎」。
  • 賈躍亭昔日投資的美國新勢力造車,明年終於交付,競爭特斯拉
    說到造車新勢力,除了會讓人想到蔚來、小鵬、理想這樣比較有名的企業外,還會讓人想到至今還沒有出圈的法拉第,但你可知道法拉第其實並不是賈躍亭第一個汽車品牌,早在2014年初,樂視和北汽就一起投資了一家叫Atieva的公司,這家公司起初主要的業務是研究研究、開發和生產電動汽車核心動力系統,但和賈躍亭一樣這家公司的老總也有一個造車夢,既然我們都能生產電動車動力系統
  • 對話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劉宇:極狐ARCFOX要做造車新勢力2.0
    (文/彭科峰) 在造車新勢力依靠營銷和話題出盡風頭的當下,以北汽、廣汽這樣的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卻似乎被外界忽略。不過,這樣的現象註定不會持續太久——來自北汽等老大哥的反擊已經開始。日前,北汽和麥格納合力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極狐旗下的首款車型ARCFOX αT在京正式上市。
  • agv小車設計的內部結構圖解,agv小車工作原理_定位方法_特點及引導...
    agv小車工作原理   AGV的導引是指根據AGV導向傳感器所得到的位置信息,按AGV的路徑所提供的目標值計算出AGV的實際控制命令值,即給出AGV的設定速度和轉向角,這是AGV 控制技術的關鍵。簡而言之,AGV的導引控制就是AGV軌跡跟蹤。
  • 杭州打造國內最大潛入式AGV機器人停車場
    打開APP 杭州打造國內最大潛入式AGV機器人停車場 新戰略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1-27 15:19:22 停車機器人應用規模不斷擴大。
  • 制腦作戰:未來戰爭競爭新模式
    原標題:軍事對抗已從物理戰場拓展到認知戰場,從有形戰場擴展到無形戰場,「制腦權」的較量正向我們走來——制腦作戰:未來戰爭競爭新模式    隨著腦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大腦為載體,以認知空間為作戰空間的新的戰爭形式在悄然打響。
  • 自主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卡諾普布局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
    融合機器人專用多軸合一伺服系統(驅控一體機),提高性能,保持競爭壁壘;掌握智能傳感器和機器人結合的先進算法,使機器人更智能且更具性價比。2018年後,該公司在控制、伺服、傳感器多技術深度融合帶來的智能型機器人具備更高的技術領先性,打破了國外驅控技術的壟斷。
  • 看見未來,走向未來 青島「二次創業」加碼機器人產業
    11月23日,我國機器人領域最具權威性的行業年度大會——以「應對新挑戰 擁抱新技術 抓住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高新區舉行,機器人領域的高端資源、高層次人才匯聚青島互動耦合,碰撞新時代裡新產業的新機遇。
  • 曠視科技以技術創新驅動移動機器人(AGV/AMR)發展
    在此背景下,以機器人為代表的無人化、少人化生產方式開始出現並廣泛應用。據中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統計,2019年度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市場規模達到61.75億元,比較2018年增長45.2%,這也預示著移動機器人領域在未來仍有著較為樂觀的發展前景。
  • 工業機器人競爭激烈,國外壟斷國內紛爭
    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和國家產業政策的不斷加持,本土品牌工業機器人企業已迎來良好發展契機,未來5-10年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資本市場正興起投資工業機器人熱潮,Google大舉進入機器人、無人機等各類智能硬體產品;軟銀、阿里、富士康不久前合資並啟動情感機器人Pepper量產計劃。
  • 造車新勢力「集結」三裡屯,潮人聚集地竟成「育兒床」
    這不禁令人產生疑問,資歷尚淺的造車新勢力為何不約而同地選擇三裡屯作為「孕育未來」的溫床?在這個充斥著流行元素的地區,造車新勢力如何在八街九陌之中迅速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便立即向現場工作人員詢問這個如此和藹可親的機器人究竟有何「神通」?
  • 長城歐拉:再定義新勢力造車
    新造車勢力,在跌宕起伏的2020年,迎來了高光時刻,新能源車的未來,傳統造車勢力似乎就要淪為配角了。 而在實際的市場上,傳統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遠非毫無亮點,目前唯一一款在銷量上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車型,就是由傳統品牌五菱推出的宏光MINI EV。
  • 國內新冠疫苗全免費 「疫苗新勢力」的未來在哪?
    那麼問題來了:新冠疫苗成為一類疫苗後,民企還有參與動力嗎?2短期來看,各家「新冠疫苗新勢力」是有動力參與市場的。但從長期看,新冠疫苗最終會成為國企控盤的領域。一支疫苗成本多少?2020年夏天,工信部曾組織國內疫苗相關企業開會,各家企業現場報量、報成本,做配套的注射器、玻璃瓶企業也都參與。
  • 特斯拉從「鯰魚」變成「鯊魚」,造車新勢力或成最大受益者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很多人紛紛開始猜測造車新勢力可能頂不住了,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現在電動汽車市場初啟,存量用戶很少,都是從燃油車轉換過來的,因此特斯拉降價開拓市場規模,對整個電動汽車是件大好事,造車新勢力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多了一個急先鋒開路。
  • 法拉第未來籌劃上市 造車新勢力繼續"為夢想窒息"
    去年加入法拉第未來擔任執行長的畢福康還表示,該公司將在獲得融資9個月後交付其第一款電動豪華汽車SUV FF 91,並在此類交易達成12個月後開始批量生產。法拉第未來曾表示,希望籌集8億至8.5億美元以推出FF 91。法拉第未來最初將在加州漢福德的工廠生產這款車,但最終將使用亞洲的一家代工製造商。
  • 特斯拉的野心、遠見和對未來的敬畏,都是造車新勢力無法抵達的高度
    這不玄幻,亦非激進,這是理想主義者對地球對地球人未來美好生活願景的真切開拓、踐行與奠基,這很偉大。但特斯拉精明,它充分借用了中國人的獵奇、虛榮、好大喜功的舊派心理,它最早將自己偽裝成匹敵奔馳、寶馬等豪華汽車品牌的新勢力,讓無數中國小資倍加憧憬,以為擁有Model 3或是Model s和經常去星巴克小酌一杯咖啡一樣,上層精英。但特斯拉不是,從未自認為是。
  • 這家新勢力也要倒了?
    還碰巧在拜騰、賽麟、博郡等造車新勢力紛紛跌入深淵的關鍵時刻,難免要讓人懷疑,這是要「捲款出走」還是真不行了?「內亂」其中,掙扎求生 ,」 儘管造車新勢力一浪高過一浪,愛馳汽車仍是其中「血統純正」的王者。 這一點,從幾位高管的出身就能看出。
  • 造車新勢力的「失重時速」?
    文/畢舸國內造車新勢力似乎迎來了好日子。作為率先在美上市的蔚來,近期股價呈現井噴之勢,截至11月17日收盤,蔚來市值已突破600億美元。11月13日,國內另一家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在美股盤前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理想汽車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5.11億元,環比增長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