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8日 18:38:02 來源:中新網福建
「廈門種植學術大會暨骨增量專題研討會」27日啟幕。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28日電 (記者 楊伏山)由廈門醫學會主辦的「廈門種植學術大會暨骨增量專題研討會」27日啟幕,來自福建省口腔醫學界的200多名醫務工作者雲集廈門,聆聽中國6位重量級口腔專家現場聯袂開講,共同探尋骨增量技術在種植領域的應用。
伴隨口腔種植外科的不斷發展,骨增量技術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骨移植術、引導骨再生術、骨劈開術、骨擠壓術、上頜竇底提升術及牽張成骨術等技術,成為提高種植區骨量的基本技術。
中華口腔醫學會種植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瑞城口腔醫院院長宿玉成教授稱,骨增量技術是一門關鍵技術,讓很大一部分原本無法種牙的缺牙人,重新具備種植牙的條件。
他認為,骨增量技術領域、雷射等輔助手段的運用乃至種植體本身的發展,都處於不斷進步的狀態,「口腔種植技術未來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除了宿玉成,作為廈門首場高規格以口腔種植為主題的學術大會,本次學術盛會還邀請了中華口腔醫學會種植專業委員會常委、武漢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主任施斌教授,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常委、德倫口腔醫院集團副總裁、總院院長徐世同教授,中華口腔醫學會鎮靜鎮痛專委會委員、廣州健業愛頓口腔醫院集團醫療副總裁張鵬教授,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口腔種植碩士臨床導師、友睦齒科種植中心主任陳鋼教授和中華口腔醫學會理事、福建省口腔修復專業學術帶頭人、東道主麥芽口腔醫院副總裁、專家委員會主席姚江武教授等6位業界知名專家聯袂開講。
大會承辦方廈門麥芽口腔介紹說,6位專家「粉絲團」遍布全國,報名參會者異常火爆,大大超出原計劃大會規模,主辦方只好在主會場基礎上增設分會場。
姚江武對記者表示,此次學術會議,堪稱是國內種植科的學術盛會,希望它不僅能提供專家們切磋交流的頂級學術盛會,更能提升口腔醫學界的學術氛圍。
會上,6位專家分別做了《上頜竇底提升的風險控制》等高水準學術演講。此外,大會還設置專家親診環節,面向廈門全市徵集「疑難病例」患者,由專家親自為其診療。
「我們希望依託國內種植領域專家的新技術、新理論,促進口腔臨床與學術齊頭並進,提升廈門市公立、民營口腔機構在口腔種植領域的整體水平。」大會負責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