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數位化:科技改變椅旁——口腔醫學進入數位化時代

2020-11-22 騰訊網

數位技術對口腔醫療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使得口腔醫學向微創、精確、高效、自動前進了一大步,成為口腔醫學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口腔醫學數位技術一般指藉助數位化掃描、設計與製造等工程技術手段,輔助實現口腔疾病診療的一類技術,具體涉及三維數據採集技術、數學建模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計算機輔助製造(數控加工&3D 列印)技術、機器人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手術導航技術以及相關的材料技術。筆者認為,上述技術的核心和關鍵是軟體,而軟體的基礎則是數學!我國引進國外口腔數位化技術約30 年的時間,在口腔臨床多個學科已有較好應用,雖各學科普及和應用程度不一,但均已得到醫、患、技的廣泛認可。為了進一步降低口腔數位化技術的應用成本,實現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應用,國產化是必然的發展方向。經過我國科研工作者近20年的不懈努力,國產口腔數位化設備和軟體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近5年來,一些國產化技術已逐漸趕超進口產品,形成知名品牌,獲得較好的市場認可度。

一、口腔三維數據採集設備

早在1958年,對部分省市的調查就提供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高血壓患病數據,顯示其患病粗率為5.11%。而真正第一次全國高血壓普查是1979-1980年由吳英愷教授引領的對29省市15歲及以上401萬餘人的調查,顯示高血壓患病率為7.5%。

(一) 牙頜模型掃描儀

不同掃描原理的三維測量技術在工業上相對成熟,需要針對口腔牙頜模型的形狀特點和精度要求進行專用設計與加工,我國目前自主研發的牙頜模型掃描儀已經有多款產品可服務於臨床和義齒加工單位,其掃描精度可達到約10~15微米、單頜掃描時間約20~30秒,數據格式開放(可輸出STL格式數據),藍光掃描技術是國產化設備的主要技術原理,總體上和國外產品性能基本相當,並開始在產品外觀設計、掃描軟體操作友好性以及印模掃描、頜位關係掃描功能等方面進行升級換代。

(二) 口內三維掃描儀

由於可以簡化臨床取印模的環節及減少相關臨床材料消耗,近年來口內掃描技術發展非常快。國內在口內掃描儀的研發上,起步與國外相差不多。國產口內掃描儀的掃描精度約為15~30微米,掃描速度表現良好,部分產品已可以實現彩色掃描,與國外產品無顯著差異,且國產設備數據完全開放,非常適合我國的臨床需求。

(三) 錐形束CT(CBCT)

CBCT 技術的基本原理也是基於X射線成像,它對口腔臨床的作用越來越大,已逐漸成為常規的臨床檢查手段,特別是大視野CBCT對口腔正畸診斷、口腔種植及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方案設計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國產CBCT 已經有近10個品牌,硬體性能與國外產品無顯著差異,基本可以滿足口腔臨床常規檢查的需要。

(四) 下頜運動數據採集設備

個體下頜運動數據,對口腔各臨床均有著重要意義,隨著技術的成熟,可與各類口腔數位技術集成(如口腔修復體設計、口腔正畸診斷設計、口腔種植修復、口腔正頜外科以及顳下頜關節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二、口腔數位化製造設備

(一)數控切削設備

數控切削技術是工業上最為成熟的加工技術,常說的計算機輔助製造技術(CAM)狹義上就是指數控切削技術。目前國產品牌的義齒加工用數控切削設備已有近10多個,且同質化,由於性價比優和本地化的技術服務優勢,國產設備在數位化批量生產的義齒加工企業中有一定的認可度。

(二)3D列印設備(增材製造或加法加工)

由於口腔臨床個性化需求與3D列印個性化的特點天然結合,有理由認為3D列印技術在口腔臨床會有非常大的快速發展應用。3D列印在金屬(鈷鉻、純鈦)、醫用樹脂國產品牌都有多家產品問市,國產品牌的可選擇性較多,金屬類列印設備以SLM 技術為主,樹脂類列印設備以DLP 技術為主,其列印精度、列印時間、列印質量等技術指標已經可以滿足臨床需求。國產牙科陶瓷的3D列印技術也在快速發展中,目前尚在臨床應用前的測試階段。針對口腔臨床特點的椅旁快速小型化的3D印表機設備也在持續升溫,已有國產品牌設備在臨床使用,可快速製作個別託盤和診斷義齒,技術原理基於FDM技術。

三、口腔數位化製造材料

可加工的材料涵蓋樹脂類、金屬類和陶瓷類等口腔診療常用材料類別。採用工業技術加工製造臨床所需口腔假體(義齒、贗復體、植入體)和口腔輔助治療裝置(模型、導板、矯治器、墊等)取代傳統的鑄造技術,是口腔醫學的一大進步,也為診療的質量控制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目前國產的切削陶瓷材料(氧化鋯為主、玻璃陶瓷)表現優異,隨著數位化技術的臨床應用推廣,用於導板類和臨時修復體的樹脂類材料也會有長足的發展。3D 列印牙科陶瓷材料更是值得期待。

四、口腔數位化設計軟體

目前,國內已應用並有國產化產品的口腔數位化設計軟體包括:口腔修復設計軟體、口腔種植設計軟體、口腔正畸診斷和治療設計軟體、口腔頜面外科手術設計軟體等。

口腔修復設計軟體是目前口腔醫學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軟體技術,也是較早開始臨床應用的技術,甚至狹義的口腔CAD/CAM技術主要就是指口腔修復體的數位化設計與製作。

針對種植手術導板設計的應用,國產軟體在種植領域有不錯的臨床應用。現階段主要採用醫生端軟體完成植體的方案設計,再由國內服務中心提供導板設計和3D列印服務,和進口產品技術大致相當,但在相應效率和製作周期方面有明顯優勢。隨著公立口腔醫院導板收費許可,種植導板軟體技術會有較大的臨床應用發展。

無託槽透明矯治技術是口腔正畸的熱門技術,符合了部分患者的特殊需求,國內也有多個品牌提供臨床應用。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數位化設計,可在術前進行充分完整的三維分析,並進行良好的醫患溝通,對提高頜面外科手術的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產口腔頜面外科手術設計軟體已經初露端倪,並進入臨床應用,軟體功能與進口同類型軟體基本相當,可完成正頜外科技術設計、頜骨修復重建技術設計、創傷修復手術設計等主要口腔頜面外科技術設計。

五、手術導航

手術導航系統是實現各類手術數位化設計準確實施的技術手段,主要用於口腔頜面外科、口腔種植手術,可大大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減少創傷。該類系統較為複雜,技術要求較高,手術導航系統目前主要在少數口腔專科醫院臨床應用。國產化的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導航系統和口腔種植手術導航系統已經初步應用於口腔臨床,系統包括光學跟蹤定位設備和導航軟體系統。

六、口腔數位化教學系統

口腔醫學生的培養需要在仿頭模上進行大量的實踐操作,傳統仿頭模技術對口腔臨床的複雜情況模擬程度有限,數位技術可以在臨床前的實踐操作培訓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國產化基於力反饋技術的口腔虛擬仿真教學系統,可以實現口腔及手術三維場景逼真繪製,模擬口腔組織真實觸感,精細區分牙齒、牙齦、舌等口腔組織,可以模擬牙周探診、齦上潔治/齦下刮治、齲齒探查、窩洞預備、根面平整術、牙齦翻瓣術、牙齦切除術等操作。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國產化技術也會在口腔醫療的相關領域有所發展,如遠程輔助診療系統、基於雲的口腔APP應用、電子語音病歷系統、智能診斷系統等,都會進一步改善醫患技的溝通和交流,更好為口腔臨床服務。

作者: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 趙一姣 王勇

相關焦點

  • 口腔醫學數位化技術應用
    數位化口腔醫學大大提升了口腔醫療的質量和效率,已成為當代口腔醫學的發展趨勢之一,數位化軟體和硬體技術在口腔醫學診療中的應用極大地突破了傳統診療模式所存在的局限,促使口腔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朝向更加精準、高效、自動的方向發展。
  • 數位化技術在口腔美學修復中的研究進展
    2.1.3數位化口腔影像學 口腔醫學影像數位化起源於醫學影像的數位化,數位化應用不僅使放射科工作模式發生了巨變,也改變了患者就醫模式,使口腔醫學相關診斷向無膠片時代邁進。,節約空間與資源,患者等待時間明顯縮短,醫生閱片不再需要特定設備,影像資料直接傳輸至椅旁工作站,數據也可供院內會診與遠程會診,充分體現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特徵,為實現在線醫療提高支持,為患者提供更專業的影像學指導。
  • 麥芽MAC數位化口腔精確診療體系之對話麥芽口腔總院長鄭蒼尚
    為攻克種牙難題,幫助缺牙人儘早用上好牙重拾口福,麥芽口腔一直致力於精細化種植技術的提升,更著眼於全鏈條的數位化診療解決方案,成立之初便與德國Kavo、瑞典Nobel、韓國奧齒泰、中國康泰健等知名齒科品牌合作,建立「深圳數位化口腔聯盟」,2019年全面升級數位化精確診療體系,以一站式、體系化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帶給市民更便捷、更舒適、更高效的口腔診療體驗。
  • 遂寧市中心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進入2020中國醫院影響力口腔專科排行...
    本活動由醫信天下網際網路醫學標準委員會、北京醫信天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主辦,醫信天下醫學博物館、大數據學院 AI人工智慧研究院、北京道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本次中國醫院影響力排行榜共發布了1個中國醫院影響力綜合排名100強和29個專科排名100強。遂寧市中心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進入2020中國醫院影響力排行榜口腔專科排行榜前50強,位列第43位。
  • ...中心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進入2020中國醫院影響力口腔專科排行榜50強
    本活動由醫信天下網際網路醫學標準委員會、北京醫信天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主辦,醫信天下醫學博物館、大數據學院 AI人工智慧研究院、北京道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本次中國醫院影響力排行榜共發布了1個中國醫院影響力綜合排名100強和29個專科排名100強。遂寧市中心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進入2020中國醫院影響力排行榜口腔專科排行榜前50強,位列第43位。
  • 數位化口腔種植導航的精確性評價
    而此技術在口腔種植中的應用及發展始於1995年Ploder等嘗試使用電磁定位跟蹤系統在口腔種植手術中進行導航,1999年Wittwer等對前者進行了改進。後由於不斷的技術發展,數位化種植導航被開發並成功應用於口腔醫學中。
  • 京東健康與松柏投資建立口腔全產業鏈戰略合作,數位化賦能口腔醫生
    、智能化建設,為口腔醫生帶來數位化賦能,助力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我們希望通過與京東健康的合作,圍繞口腔醫生的工作流程,發掘痛點,結合信息化科技深入優化,支持他們釋放才華和效能,從而更好地服務患者。」(京東健康消費醫療部總經理王宇方)當數位化已經成為口腔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網際網路科技與產業的結合更需要從口腔醫生的應用場景出發,思考在全產業鏈各個環節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精準連接患者,獲得更多成長。
  • 揭秘天津中諾口腔 立得用種植牙 3D精準數位化技術
    隨著人們普遍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種植牙已成為廣大愛牙朋友常選擇的牙齒缺失修複方式。目前,「立得用數位化種植技術」讓無數牙齒缺失中老年人實現了牙齒重生,值得缺牙市民們關注。  天津市中諾口腔醫院作為一家全國連鎖.二級口腔專科醫院,依託「北京立得用口腔醫學研究院」實力,匯聚全國知名口腔資源,在包含張喜明、趙振宇、楊勇、郭曉強、王國峰等多位種植專家、院長等的引領下,「立得用」數位化種植技術日臻完善,運用廣泛。
  • 時代天使打造領先的數位化口腔基地
    6月28日上午,時代天使創美基地開工儀式在江蘇省無錫市高新區順利舉行,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高新區領導朱曉紅,時代天使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李華敏一行出席儀式。時代天使無錫創美基地規劃效果圖千億口腔市場對衝疫情正畸需求不斷增加
  • 美亞光電:光電識別設備龍頭 口腔CT設備高速成長
    1)光電識別技術領先,聚焦三大業務:色選機收入佔比 69.5%為主營業務;口腔 CT 設備佔比 25.4%是公司營收加速增長的來源,2017 年口腔 CT 收入同比增長 57.28%;工業檢測設備小部分放量。2)業績穩健增長,盈利能力強:公司 7 年業績複合增長 15.5%。盈利能力穩定,三類產品毛利率高於 50%;費用率穩定合理,管理費用略降;而且公司自上市以來經營狀況良好,現金充足。
  • 國內口腔連鎖下沉至三四線城市,下一個「漢瑞祥」何時出現?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文丨vb動脈網,作者|高道龍如果給2019年口腔產業的發展趨勢做總結,可以梳理出「椅旁數位化」「中國創造星星之火」「中遊整合」「連鎖降溫」「DSO落地」「市場下沉」等關鍵詞。接下來,按照上中下遊的產業熱點,你將了解到:第一,數位化落地的難點以及口掃爆發前夜,如何抓住椅旁數位化機遇?第二,中國創造的口腔醫療器械主要集中於哪些領域?第三,美國流行的遠程正畸模式,怎麼本土化落地?
  • 奕瑞科技:口腔CBCT景氣向上 拉動核心部件數字X線探測器大發展
    以口腔CBCT為代表的醫療影像設備領域,各種新產品正朝著信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6月中旬,美亞光電在數字口腔系統解決方案2.0發布會上,展示了美亞口內掃描儀Myscan和新一代搭載超腦AI影像系統的CBCT。
  • 為口腔醫學技術創新再添助益
    2020年11月27日,在第一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總決賽」項目的研究成果,為中國口腔修復技術的發展與創新貢獻絢彩之力。上市以來,絢彩3DPro遠銷120多個國家地區,為義齒加工廠提供數位化修復材料,為全球各地的醫生與患者帶去仿生好牙的安全感,憑實力證明在齒科材料中的領軍地位!
  • 2020COS時代天使專場:堅持創新讓中國數位化正畸影響世界
    此外,本次時代天使專場首創「雙」展臺模式,醫學服務專區,1V1醫學溝通,臨床問題當面解答;產品技術專區,隱形矯治前沿技術現場體驗。時代天使堅持醫學基因,以服務醫生為本,讓醫生的每一步都有時代天使的陪伴。
  • 常州美奧口腔首屆「半全口數位化種植成果展」圓滿落幕
    隨著中國數位化種植技術不斷地進步,很多缺牙人選擇了牙齒種植以彌補缺牙帶來的不便,這其中不乏半口、全口牙缺失的人群……10月17日上午,由江蘇常州美奧口腔舉辦的首屆「半全口數位化種植成果展」圓滿結束。
  • 口腔醫學和口腔醫學技術的區別
    口腔醫學屬於醫學方面的學科,學生通過對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學習,可以到口腔科進行實習,以及口腔疾病的診治,畢業後可進行職業醫師考試。>課程和主要實踐環節: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學、口腔修復材料、口腔技工工藝、口腔醫學、口腔美學、口腔工藝技術實訓、口腔科見習、畢業實習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 口腔醫學領域3D列印材料的研究進展
    3D列印的鈷鉻合金也是口腔醫學領域常用的修復材料。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再採用修復技術將人工牙添加上去,這樣的修復體進入口腔後便具有良好的密合性。由於使用的鈷鉻合金義齒支架與添加的人工牙採用了不同的材料,根據現階段的技術設施,基本上不可能一次性列印出完整修復體。
  • 當與一名醫學創新者交談時,他在談什麼 | 訪北大口腔孫玉春
    孫玉春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下稱北大口腔)口腔醫學數位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口腔修復專業主任醫師、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兼博士研究生導師。從去年開始,連續2屆北京國際口腔展上,孫玉春研發團隊的多項原創成果擺滿了北大口腔的創新展臺。當被問起去年與今年所展出的發明有何不同時,他頓時進入「科學家」狀態,花了約15分鐘,嚴肅而認真地講解了自己的產業化科研思路。
  • 美亞光電:國內色選機龍頭 口腔CBCT提供成長新動能
    年成功開發椅旁修復系統,數位化口腔產業鏈搭建穩步推進。   公司近幾年布局的口腔CBCT領域發展動力十足:1)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帶動牙齒種植需求;2)國民口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且健康意識不斷提升;3)對標全球,國內牙科診所密度有望持續提升,進而帶動國產口腔CBCT需求。根據我們的測算,當前口腔CBCT在診所滲透度不足10%,潛在市場空間有望達到200億元。長遠來看,對標日本,預計我國口腔診所潛在容量達50萬家,發展空間廣闊。
  • 美亞光電:國內色選機龍頭,如何搭上口腔醫療快車道
    摘要:公司深耕色選機領域近三十年,是國內龍頭,2009年推出X光異物檢測機開始布局工業檢測領域,2012年推出口腔CBCT,強勢進軍醫療器械領域,2017年成功開發椅旁修復系統,數位化口腔產業鏈搭建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