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文藝貧困戶:40年畫了數萬幅作品,畫畫是他一生的堅持

2020-12-05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最文藝貧困戶:40年畫了數萬幅作品,畫畫是他一生的堅持

李祖金40年畫了數萬幅畫。

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他家徒四壁,屋內卻被一幅幅出自他手的油畫掛滿,不僅如此,他的畫更是受到了周邊村民的喜愛,許多村民家中都有一副他的畫作。

這是他近40年的沉澱,畫了數萬幅畫作後的成果。

他是隆昌市雲頂鎮前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祖金,一個用一生學習畫畫的文藝農民。

文藝

屋內掛滿了油畫

在前進村一幢新修房子的客廳內,沒有電視等娛樂產品,只有滿牆的油畫,它們或大或小、或簡單或複雜,全都出自李祖金之手,而在客廳旁的一個房間內,有著由一塊木板、三根板凳搭建的「桌子」,上面鋪滿了油畫。

每天,李祖金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這個房間裡,「你看,這幅畫初步已經勾勒完了,就差上色。」當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為這幅別人訂製的山水畫上色。

然而,上色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每上一層顏料都需要等顏料幹掉,才好上第二層、第三層……「最簡單的是上三層,複雜的畫需要上九層,這種手工製作出來的質感是印刷不出來的。」

李祖金正在畫畫。

通過近40年的沉澱,李祖金已經對油畫有了較高的造詣,上色對他來說只是時間問題。可儘管這樣,他仍在與時俱進地學習最新的畫畫技術。「幹畫畫這一行,你不學習就落後了。」

「你看這就是刀畫,我新學習到的技術,這樣脫離畫筆出來的畫,看起來層次感更加豐富。」

緣起

偶然之間愛上畫畫

原來,李祖金對畫畫的喜愛,在小學便已開始。那時,年幼的李祖金在一次無意間看到語文老師正在畫畫,一草一木,那些在自己生活中轉瞬即逝的事物竟然在老師的筆下惟妙惟肖地被記錄下來。

李祖金一看便入迷了,每逢有時間便偷偷去看老師畫畫,轉眼間小學畢業,升入初中的他驚喜地發現,語文老師也被調到了初中,和以往一樣,他一有時間就去偷師學藝。

後來,覺得僅憑偷學已經不能夠提升自己的畫畫技能,李祖金從前進村家中走路前往隆昌城區,購買畫畫書籍。就這樣,春夏秋冬,一趟又一趟從前進村到隆昌城區的路上,承載了李祖金的汗水也刻下了他的足跡。

李祖金購買了許多繪畫的書籍自學。

這些花了上萬元買回來的「老師」讓李祖金沉醉於閱讀和學習,「他有時候會整晚不睡覺看書。」他的侄子告訴記者。

如今,書已經被李祖金翻爛了,「我這些『老古董』他們有些人要買,一百元一本,但是賣書就等於賣老師,我才不得賣。」

賣畫

本想貼補家用意外被客人發現

「除了看書,我還自己跑到成都一個搞畫畫的那裡專門去學習。」就這樣,李祖金在看書、參觀、自學以及長時間的練習後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畫畫方式。

李祖金正在畫畫。

「么弟,你的畫還是拿出去賣哦,補貼下家用嘛。」1983年的一天,20歲的李祖金在哥哥的帶領下,把一幅山水玻璃畫帶出家門,走向市場。

「你這個畫得好,以後就幫我畫畫。」李祖金剛到市場上,一男子便看上了他的畫,並給了他一份固定的工作。

「我想要一幅山水畫。」當客人確定了自己想要的畫的類型後,他便借自己在書中所看、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在腦海中進行加工並畫下來。「這個畫還整得好!」

就這樣,一幅幅出自李祖金之手的畫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買畫,可由於他常年在二樓作畫,並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畫是出自他之手。

日子一晃即過,李祖金便這樣畫了十多年。

李祖金的作品

合作

好夥伴因一幅畫不歡而散

日子一晃即過,李祖金這樣畫了十多年,雖然畫的畫已經上萬幅,可他的名字卻無人知曉,家庭情況也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

離開固定的工作,他在四川、雲南多地跑,靠擺攤畫畫維持生計,「一張畫除了成本也賺不了多少錢。」在外多年的李祖金又回到前進村,開始在隆昌擺攤畫畫。

「我在隆昌擺了8、9年。」在此期間,擁有高超畫畫技藝的他也受僱於一名商人,「那人把需要畫的東西列印在圖片上,然後我就畫出來。」可一幅1.2m*1m的畫作,商人只給李祖金600元錢,經過包裝後,以數千元的價格銷往韓國。

本來這樣的交易能夠為李祖金帶來一定的收入,他還是很開心的。可就在幾年前,商人突然將一幅已經帶走的畫返回,並要求對畫作中人像的眼角處做修改,修改後卻仍不滿意,「你給我的照片就是這樣的。」看著照片和畫作,李祖金不幹了,「這錢我不要了,畫我也不改了。」

自此之後,兩人便斷了生意上的來往。

李祖金用過的畫筆和工具

幫扶

目前已經賣出去8幅畫作

雖然畫了數萬幅畫作,可沒有銷售渠道的李祖金依舊非常貧困,是前進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連他居住的地方都是他去世的三個哥哥湊錢給他修建的,最近才搬進去居住。

上周,雲頂鎮一名鎮幹部到他的新家去,看到了被掛在牆上的油畫才了解到他的情況,當即將他的畫作拍下來上傳至朋友圈,如今,不到一周的時間,已經幫助其銷售畫作8幅,另有定製作品正在繪製。

同時,雲頂鎮相關人員在進行商量並與隆昌市文聯聯繫後,決定讓其加入隆昌美協,通過美協成員的推薦,打開畫作銷路。

李祖金的畫作

除此之外,雲頂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擬將李祖金的作品推上電商平臺,網友可以直接在網上進行定購,並擬將協調隆昌城管部門在東門廣場舉辦他的個人畫展,提高知名度。

據了解,由於李祖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前還曾獲得雲頂鎮和前進村對其在產業、生活、經濟等方面的一系列幫助。

「以前他們給我買了羊子養,又買了醫保這些,現在他們又對我畫畫有這麼大的幫助,真的是太感謝了。」在知道雲頂鎮的相關安排後,李祖金笑著說。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畫貓成癮的「鏟屎官」 十餘年畫萌貓萬幅
    在微博上擁有200萬粉絲的網友「還是一碗泡麵」以畫貓見著,從事繪畫工作十餘年來只畫貓咪,獨特的畫風、巧妙的構思、新奇的立意讓他走紅網絡。 時而粘人可愛,時而靈動神速,時而安靜懶散……在他的筆下,貓的憨態可掬、傲嬌任性,躍然畫紙上。他名叫伍林,80後,家住青羊區草市街街道,從小就對繪畫感興趣,2006年開始畫貓,在微信和微博上直播畫畫過程,還在社區教居民畫畫。
  • 滿懷擦筆手工年畫情結28年初心不改
    胖福娃抱大魚的年畫叫做擦筆年畫,是一種手工年畫,這種純手工年畫目前在市場上基本找不到了,45歲的市民王維樂堅持擦筆年畫28載,這個春節,他特意畫了不少胖娃娃、鯉魚、牡丹花等被百姓寄寓了幸福美滿的寓意的年畫,幫人們找回記憶中的「年味兒」。
  • 鳳翔木板年畫傳承人:專注和堅持永遠不過時
    這是著名學者馮驥才以與邰利平的對話為藍本,寫作的口述史,是目前研究木板年畫領域的權威之作。 「這是馮驥才老師專門給我寫的書。」邰利平的自豪溢於言表,是家傳的影響和多年的堅持,讓邰利平這三個字,在某種意義上就等於鳳翔木板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始於唐宋,盛於明清。
  • 為了挑戰最小繪畫作品,他真是拼了,抓只蜜蜂在翅膀上畫畫
    繪畫作品數不盡數,有人追求極致的美,就會有人追求極致的醜,尤其在這個凸顯個性的時代,藝術家們為了讓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將藝術變得豐富多彩,幾乎每一天都有顛覆我們想像力的作品出現。為了獲得更多人的目光,有的藝術家將自己的作品放大到一個誇張的地步,比如,有的畫家專門在沙灘上、田野裡、雪地上畫畫,因為只有這樣空曠的場景,才能容得下他們的畫作。
  • 木版年畫之私人記憶,每幅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而我的另一幅作品《小園即事》則入圍了「大道有痕?2018中國百家金陵畫展(版畫)「,儘管後來並沒有入選展覽,但對我來說已經是一種鼓勵了。也是在這一年的年底,我失去了最敬仰的老師,也是我的恩師房志達先生。2018年12月6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桃花塢木刻年畫第一位國家級傳承人房志達先生在蘇州逝世,享年84歲。
  • 「創新與探索」年畫作品邀請展開幕 「十二生肖」憨萌俏皮
    齊魯網9月16日訊 年畫,是民間藝術的瑰寶,在很多人的記憶裡,是永遠的鄉愁。但現在,年畫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
  • 文藝周刊薦讀|細數2019江蘇文藝關鍵詞
    2016年,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正式建立,作為中心成立後推出的第一部作品,蘇劇現代戲《國鼎魂》以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劇情,現實與寫意相結合的沉浸式舞美,韻味純正又不乏融合創新的音樂,演繹了潘達於先生守鼎、護鼎又捐鼎的坎坷一生,描繪了華夏子孫對文化築國的堅定信仰。蘇劇《國鼎魂》此番獲大獎,也為江蘇地方劇種的發展提供了典型借鑑意義。
  • 傳承者 | 綿竹年畫畫師陳雲福:門上重繪鄉土中國的眾神圖
    南派就是我們住的射箭臺村,後來改了叫「年畫村」,很多人不知道年畫村,但知道有射箭臺,到西藏可能都有人曉得,綿竹有個射箭臺——劉天官在射箭臺射了三箭,頭一箭喊手下人去看有沒得水,手下人回來說沒水,劉天官一刀就把他宰了,射第二箭讓手下人去看有沒得水,手下人又說沒得水,又一刀砍了,三箭射完,又喊手下人去看,手下匆匆忙忙趕去,想著反正前面死了兩個,沒想到撞到一個擔清油的人,問他有沒有水,他急忙說有水有水,過來一看
  • 樓亞群——群眾文藝創作的多面手
    他說,這並不是虛偽的自謙,印出來的書是要給人看的,是要啟迪人、教化人的,而他的那些作品大多是應景之作,有的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所謂「雕蟲之作難登大雅之堂」,故而就一直擱著。直到2012年,樓亞群把自己歷年來獲得省級文藝賽事二等獎以上及在國家級文藝刊物發表過的作品按藝術樣式歸攏了一下,湊合成了《小樓雕蟲》這本文藝作品專集,算是他多年來文藝創作的一段總結。
  • 張張年畫喜盈門:中國傳統年畫藝術
    而貼年畫則是春節的古老習俗之一。  年畫,過年期間張貼的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形式,因時節而名年畫。也有認為,年畫一年一換,張貼後供一年欣賞之用,故有「年畫」之稱。它主要用於新年或歲時節令裝點環境、渲染氣氛,以寄託人們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願望。
  • 他的作品很醜,因為他跑得比美快
    畫家莫迪裡雅尼1919年畫的讓·科克託。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卡索逝世。今年是這位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逝世45周年紀念日。畢卡索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其畫作的創造性與影響力不言自明。
  • 刑偵專家鑑定「周老虎」和年畫虎是同一虎(圖)
    長春刑偵專家:「周老虎」和年畫虎是同一虎  姓名:呂雲龍  從警日期:1970年9月20日  從警時間:38年  現在任職呂雲龍閒暇時間還對比了時下最熱門的陝西農民周正龍拍攝的華南虎和浙江的年畫虎,「從斑紋以及一些細部特徵來看,可以負責任地說,周老虎和年畫虎是同一個虎。」  呂雲龍從警38年,其中做技術鑑定就達28年,他管理的長春市上百萬的指紋,幾十年沒有出現過一次鑑定錯誤,他曾被公安部聘為高級工程師。
  • 會畫畫的莊明華火了 臨沂唐氏症候群患者畫畫開直播
    唐氏症候群又叫做先天愚型或Down症候群,有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生長發育障礙和多發畸形等特徵,有些一生只能保持在幼兒園的智力水平,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不過每一個人都有發光的地方,哪怕他是一個唐寶,如果還沒有,那就是還沒有被發現。近日,臨沂市的一個唐寶就火了,沂南縣蒲汪鎮大王莊村的莊明華開了一個直播,已經吸粉十幾萬。
  • 衡水文藝戰線在疫情防控大考中彰顯使命擔當
    文藝要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我市在戰「疫」文藝創作上,堅持數量質量「兩手抓」。一方面,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即時創作「短平快」作品,確保第一時間「增量」;一方面,組織有實力的作家藝術家積累素材,潛心創作戲劇、影視劇、報告文學、中長篇小說等「重量級」作品,力求後續「提質」。
  • 劉月會:安靜快樂地畫畫,做世界的觀察者
    分享20x30cm_紙第一次親吻40x50cm_卡紙從6歲開始開始喜歡上畫畫,因為媽媽的一句對「專家「的「解釋「,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專家,她想成為媽媽眼裡的專家,一輩子,一件事。從那一年起她從來沒有放下手裡的筆,從小時候家裡的被子上的圖案,到家人的畫像,她一直畫著,只有畫畫的時候她是安靜的,其他時間比誰都愛鬧愛折騰。。。
  • "徒步黃河"考察隊開封朱仙鎮探訪"年畫之源"
    在朱仙鎮,很多地方都有年畫的影子,就連關帝廟門外都有兩幅巨大的門神圖。但當地居民告訴記者,要想看到最正宗的朱仙鎮木版年畫,就要去年畫一條街。     考察隊員來到朱仙鎮年畫一條街,街口牌坊上「年畫之源」四個大字很是醒目。「朱仙鎮木版年畫真的可以說是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起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很多資料可以印證這一點。」原朱仙鎮木版年畫社社長張繼中介紹說,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價值越來越被重視。
  • 文藝百家丨中華創世神話工程:挖掘神話內涵,全方位撬動文藝創作
    成果集中體現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趙昌平著、總計40餘萬字的《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考述》一書中。該書圍繞中華創世神話,對於中華智慧寶庫進行了學術上的梳理,不僅奠定了文藝各門類今後深化中華創世神話題材創作的基礎,也為我們今天深入思考「中華創世神話」工程的意義提供了諸多啟示。
  • 陽江:40名文藝骨幹集中充電
    28日至29日,全市群眾文藝創作培訓班(一期)在海陵島開班,40多名創作骨幹參加培訓和藝術研討,培訓班邀請我市資深作家陳慎光、高偉文、李代文等授課,總結當前全市群眾文藝創作情況,講授曲藝、戲劇及歌舞等藝術創作技巧
  • 老漢沉迷繪畫40年,畫到妻兒離開他,專家:進不了美協
    有一個老漢,他為了練畫畫,練習整整40年,他付出的代價就是妻離子散,但是專家卻並不認可他的畫作。這個老漢叫徐榮發,在他很小的時候,他便展示出來的繪畫天賦,當時和他同齡的孩子還在玩一些非常幼稚的遊戲,他已經開始畫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