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作品很醜,因為他跑得比美快

2020-12-06 新京報

讓·科克託(Jean Cocteau,1889-1963),著名法國作家、詩人、劇作家、評論家、導演。著述涉及文學、音樂、繪畫、戲劇等諸多領域。代表作有《可怕的孩子們》《存在之難》《雄雞與小丑》《職業的秘密》等。

《遇見畢卡索》作者:(法)讓·科克託 譯者:張莉、唐洋洋 版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8年3月

科克託(左)與畢卡索。

畫家莫迪裡雅尼1919年畫的讓·科克託。

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卡索逝世。今年是這位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逝世45周年紀念日。

畢卡索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其畫作的創造性與影響力不言自明。在後人看來,其盛名與一位同時代的藝術家不無關係,他是集詩人、隨筆作家、小說家、戲劇家等眾多身份於一身的讓·科克託。科克託對畢卡索的「宣傳」不遺餘力。1919年,他寫下詩歌作品《畢卡索頌》。1920年,他寫了《畢卡索新古典主義創作》。1923年,科克託創作了《畢卡索》。兩人一起合作了舞劇《遊行》與《藍色列車》,亦是畢生的老友。推介畢卡索成了科克託一生的榮耀,他曾說:「畢卡索跑得比美快,這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看上去很醜。」

藝術是一種戰鬥

我在等著你讓我震驚

在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裡,讓·科克託並未「現身」,但是,他「存在」:衣香鬢影的派對上,菲茲傑拉德夫婦介紹說,「幾個朋友為讓·科克託辦了個聚會」。誰是讓·科克託?他是法國詩人、隨筆作家、小說家、戲劇家、評論家、樂手、畫家、舞臺設計師、電影導演、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法蘭西學士院院士;他也是癮君子、雙性戀者、花花公子、時尚風標、社交花蝴蝶。1915至1925年間,他是巴黎文藝圈的核心人物,藝術和文化的「授粉者」。正是在這「授粉」過程中,科克託「遇見」了畢卡索。

早在1909年5月,20歲的科克託結識了傳奇的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導演謝爾蓋·加吉列夫,隨即成了團裡的「雞寶寶」和「吉祥物」。1912年,他已經出版了三部詩集,並為芭蕾舞團寫了舞劇《藍神》,可是強悍固執的加吉列夫顯然不滿意,他對科克託大吼說:「讓我震驚!我在等著你讓我震驚!」1913年5月,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首演,演出只持續了35分鐘,現場的噓聲、咒罵和騷亂使得科克託恍然大悟、心悅誠服,「藝術是一種戰鬥」,現代藝術的革命應當帶來震驚。

這種震驚感在科克託遇到畢卡索時再次出現。1915年秋,朋友將畢卡索帶入科克託位於安茹路的家,從此科克託也常去舒爾策路上畢卡索的畫室。此時,科克託26歲,畢卡索34歲。受一戰影響,畢卡索素來倚重的畫商康維勒因為德國籍身份不得不離開,另一名畫商列昂斯·羅森伯格資金短缺,畢卡索衣食無虞,可是名聲不算顯赫。而在科克託方面,畢卡索變化多端的實驗風格、勇敢無畏的先鋒性,深深讓他折服。多年以後他在一次訪談中承認:「認識畢卡索,對我來說,是一種學習的機會。他向我們所有人驗證了一種默默無聞、一種永不湮滅、一種永不厭倦的持久性」。

把個人生活當做藝術

讓·科克託,還是畢卡索?

畢卡索春風得意之際,科克託也名聲大噪。1918年,他扶植建立了「音樂六人團」,為六位年輕的音樂家代言,並寫下了關於新音樂的論文《雄雞與小丑》。科克託贊同巴赫反對貝多芬,喜歡聖桑貶低華格納,批評德彪西讚美薩蒂,在一系列聰明幽默的格言警句裡,最有名的是這一句:「如果一部作品看上去超越了它所存在的時代,很簡單,它的時代落後於它。」到1962年他出版《巴勃羅·畢卡索:1916-1961》,這一句化為更形象的一句:「畢卡索跑得比美快,這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看上去很醜。」

1920年,科克託重要的戲劇《屋頂上的牛》大獲成功,帶紅了拉加耶酒吧,由於他長期在此即興創作表演爵士樂,呼朋引伴、縱酒高歌,人們甚至相信他是夜店經理。拉加耶的空間很快顯得擁擠不堪,轉年酒吧老闆索性新開了一家,名字就叫「屋頂上的牛」,是為20年代一個神話般的酒吧和俱樂部。

1921年,服裝設計師可可·香奈兒在寓所舉辦聖誕晚宴,畢卡索與科克託都被邀請,風頭正健的科克託還帶來了名噪一時的音樂「六人團」,香奈兒與他們的長期友誼由此開始。1922年,科克託改編希臘悲劇《安提戈涅》,畢卡索負責布景設計,香奈兒負責服裝設計,大有三星輝映之勢。值得一提的是,來自美國的闊綽的墨菲夫婦也幫助俄羅斯芭蕾舞團做了部分舞臺設計。1923年,墨菲夫婦在蔚藍海岸租下「美國別墅」,座上客包括畢卡索、斯特拉文斯基、攝影家曼·雷、作曲家科爾·波特、海明威、菲茨傑拉德和太太澤爾達,基本上是《午夜巴黎》中的藝術家陣容。他們共度了一個瘋狂的夏天,從「美國別墅」流行開來的水手衫、小麥色肌膚、舞蹈、全新的上流社會度假方式,轉了個圈子,在1924年春天完成「經典化」進程——香奈兒、畢卡索、科克託、加吉列夫共同推出了「運動芭蕾舞劇」《藍色列車》。

到20年代中期,畢卡索取代科克託,成了巴黎最著名的人物,「畢卡索所做的一切都是新聞」。他的配有私人司機的豪華轎車,他的白色絲質睡衣,他的庇里牛斯牧羊犬,他的由管家戴著白手套上菜的豪華晚宴,與「洗衣舫」時代的波希米亞風格恰成鮮明反差。通過近似於行為藝術的方式,畢卡索塑造著自己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形象,而這種把個人生活當做藝術的思路,很難說沒有科克託的印記。但是終其一生,畢卡索關於科克託的「名言」,卻是這樣一句王顧左右而言他的話:「無論在什麼場合,讓·科克託的褲線始終完美。」

多年以後,科克託再度遇見畢卡索,作為老友,二人一起去看鬥牛,留下許多照片。1962年,在一次訪談中,科克託對記者講了這樣一件軼事:有一次,他在海灘一處階梯上碰到一位胖太太與她的丈夫,「瞧,是畢卡索!」胖太太對丈夫說。她丈夫說:「不是,是讓·科克託」。太太說:「一回事兒,讓·科克託還是畢卡索,都一樣!」科克託感喟說,自己和畢卡索都被標識以「藝術家」身份,作品有待於被認識,但名字變得比作品更重要,形象又比名字更顯著。

□馬凌

知音之感 兩人友誼的開端

科克託想要一個值得探索的新世界,畢卡索則需要一個老練的社交引路人,二人的友誼由此開始。

此時的畢卡索處於立體主義時期,受一戰藝術市場不景氣的影響,添加了些許古典主義的元素,這讓一直致力於「恢復秩序」的科克託頗有知音之感,他認為自己理應擔當起向巴黎推介畢卡索的重任。1916年8月,科克託在蒙帕納斯的街上,抓拍了二十多張畢卡索等人的快照。到了1917年,他邀請畢卡索參加舞劇《遊行》的舞美設計。

《遊行》有著全明星夢幻陣容,加吉列夫擔任舞臺監督,薩蒂負責音樂,馬辛負責舞蹈,畢卡索負責舞美和服裝,科克託編寫劇本並協調一切。劇團在羅馬排演期間,科克託與畢卡索在酒店裡比鄰而居,強勢的畢卡索漸漸控制了局面。《遊行》於1917年5月首演,「堪稱一場盛大的醜聞」,加吉列夫要震驚,科克託終於提供了震驚。不過,或許是出於同行的嫉妒心理,在阿波利奈爾的劇評中,畢卡索的舞美設計和服裝設計被歌頌,科克託作為創意人和組織者的獨特作用卻被抹殺了。時至今日,人們必須承認,珠聯璧合的《遊行》開啟了先鋒芭蕾舞劇傳統,「誤入」戲劇界的畢卡索開始受到巴黎文藝精英的關注。

通過科克託,畢卡索結識了俄羅斯芭蕾舞團的長期贊助人尤吉尼亞·埃拉組瑞茲。更為重要的是,大畫商保羅·羅森伯格(列昂斯·羅森伯格的哥哥)也租住在同一條街,畫商與畫家在1918年夏天結成合作關係。羅森伯格和搭檔許諾,將畢卡索推廣給全世界,且每年購買畢卡索大量作品,他們的合作關係維持了21年。由於經濟狀況的巨大改善,1919年,畢卡索搬進巴黎最豪華地區的大公寓,他也繼續與俄羅斯芭蕾舞團合作,同年為舞劇《三角帽》設計了布景和服裝。

相關焦點

  • 王者:克制伽羅的英雄,不是婉兒,也不是李白,碰到他跑得比兔子快
    伽羅在S18賽季是很強勢的,玩家在排位的時候都會選擇把伽羅給禁了,峽谷中能克制伽羅的英雄,不是上官婉兒,也不是李白,碰到他伽羅跑得比兔子快 李白我們也知道他在S18賽季中是最強的刺客英雄,玩家常禁的英雄除了伽羅,李白也是常禁英雄之一,李白的機動性是很高的
  • 讓·科克託:畢卡索跑得比美快,這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看上去醜
    「畢卡索跑得比美快,這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看上去醜」。 在科克託的這句話中,「美」代表了大眾在當前時代所認知的「美」的範疇。在讚頌畢卡索時,科克託也順便諷刺了下那時人們的美學修養。 那麼,這位科克託到底是誰?或許他的另一個譯名影迷們更為熟知——讓·谷克多。
  • 汗,跑得比兔子還快
    日常生活中,人們說一個人跑得快,常常會用「比兔子還快」來形容。我發現去鬼屋探險的話,身處鬼屋就容易跑得比兔子還快。有一次去遊樂場玩,其中有個項目就是「鬼屋探險」。鬼屋外觀是一座小山的形狀,大概是地方不大,又或者是擔心人多出亂子,工作人員每次只放8個人進去,差不多前一批人快走到一半路了,第二批人才能進去。而且進去之前,那些手上帶著瓶裝水的,全都得放在入口處保管,我猜是為了防止這些手上有「武器」的人,在受到驚嚇時, 會下意識地用它來攻擊工作人員假扮的「鬼」。
  • 老年閃電俠為何還能跑得飛快?他幾乎成為了完美的神速者!
    如果閃電俠已經70歲高齡了,他還能跑得和原來一樣快嗎?神速力是DC漫畫宇宙中最神奇的一種力量,它的創造者就是巴裡·艾倫。但是在閃電俠沃利·韋斯特歸來之後,一切都開始發生改變。這個問題非常的有趣,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閃電俠都可以穿越時間。只有那些跑得最快的,在神速力上探索的更深的人才能利用他來穿越時間。時間對於閃電俠來說確實非常的神秘,但是只有閃電俠沃利韋斯特才能跑到時間的盡頭。
  • 幽默搞笑:立馬跟著往家裡跑,跑得比兔子還快
    誰知還沒等他說完,哥哥就拿起路邊的磚頭,砸了一戶人家的窗戶,砸完轉身就跑。弟弟一看,立馬跟著往家裡跑,跑得比兔子還快。2、今天去食堂吃螺獅粉。排在我前面的萌妹紙說:"叔叔,我要一份三鮮的。"我排在後面突然蛋疼不已,要知道我一直是以大哥稱呼老闆的,長一輩還怎麼勾搭!權衡再三,我也擠出一副萌萌的姿態:"叔叔,我也要一份三鮮的。"
  • 鍾蜀珩:熊秉明曾說他最喜歡吳冠中在李村的作品
    熊秉明曾說他最喜歡吳冠中先生在李村的作品。這些畫一眼看去能讓人感受到吳先生的心已深深扎進這片土地,他和父老鄉親所喜所愛的美已相通相融,他們看懂他的畫,驚嘆他畫的美,這令先生十分興奮。最可貴的是這些畫是中國藝術家自己眼中發現的美,雖採用西方油畫材料,含有西方現代藝術視覺科學,但卻跳出了西方油畫的面貌,明顯帶有中國繪畫的意味。
  • 小舅子買車來找我借錢,我拿出一張紙,他跑的比兔子還快
    按說他自己要是有這個能力,想法也是挺好的。可是,他自己沒有那錢。今天下午,提溜著一箱水果,來找我借錢。我明擺著跟他說,沒有多餘的錢借給他了。因為我自己上個月剛剛買了車子,都是分期付款。誰知道,我這樣說,他就有一些不樂意了。還說我太自私,太小氣了。說什麼老婆就他這麼一個弟弟,我都不願意幫他。
  • 韓寒跑5公裡只要18分鐘,他對體育之美的詮釋真的太到位了
    寫作和賽車一個需靜,一個要動,本是氣質衝突的兩個領域,卻被他玩轉著在兩個領域取得不俗的成績,出作品作品現象級暢銷,搞賽車十年獲得7個總冠軍。還能怎麼讚美他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寫作好的人不如他賽車牛,賽車好的不如他文章寫得好,總之就是韓哥牛逼就對了!
  • 他說他跑得比劉翔快
    □周曉帆    劉彬,20歲,父母結婚十年才生下他,家裡四代單傳,從小受盡千般寵愛,被寵愛成少爺脾性。  幼時跟小夥伴玩,只要他一哭,無論什麼原因,別的孩子都慌忙往家跑,怕劉彬的家長出來責怪。上了小學,別的同學慢慢都不用家長接送了,可他不行,爺爺拿書包,奶奶拿水壺,直到上了四年級仍如此。
  • 《戰狼3》為了他暫停,吳京三顧茅廬,這個角色非他不可
    《戰狼3》為了他暫停,吳京三顧茅廬,直言:這個角色為他定的!後續拍攝延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中的臺柱子還沒有到位,能夠影響整部後續的開始也就只有丁海峰這角色了吧,在前兩部電影中扮演艦隊長的角色,在之前的熒幕表現力,海峰已完全刻畫出了一個冷靜的艦長角色,而且大家對這個人物設定也是非常認同,覺得英雄就應該是那個樣子。因此,他不到位,一切「皆停」。
  • 《熊出沒》裡跑得飛快的角色,有一位角色快到看不清它的模樣
    他們跑的速度很快。說到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家可能認為是會是熊大,其實並不然,還有一些角色比熊大熊二它們跑得都要快。與下面幾位相比,熊大的速度可能真的不值一提。並和光頭強進行對決,當失敗以後,光頭強拿著槍對著它們追趕它們的時候,熊大總是跑在第一位,而且跑的也比熊二快。對森林裡這些的奔跑速度算是很快。光頭強每一次砍伐樹木。都能遭到熊大熊二它們破壞,而且光頭強也經常遭到熊大熊二它們毆打,所以不得不練就一身好功夫。
  • 他畫的小魚惹得小貓狂舔 小夥的3D樹脂畫火到國外
    他「養」的金魚不用呼吸,也不會死。近日,有位小夥用膠水畫出十分逼真的3D樹脂畫的視頻在網絡走紅。作品通透水靈,魚兒仿佛下一秒就能遊出水面。因為過於逼真,家裡的貓看了經常會用爪子抓或者用嘴舔。他的作品因此在youtube上很火,被國外很多朋友收藏,最貴的一幅作品能賣到幾萬元。
  • 寶媽生下雙胞胎,爸爸聽到後撒腿就跑,網友:要是我比他跑得還快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覺得養男孩並不容易,為了孩子將來能夠順利娶上媳婦,家長們也是省吃儉用,為孩子買房買車,而生女兒的家長,過得就相對輕鬆許多。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雖然很多家長想要生二胎,但也因為經濟等各方面的原因,放棄了這個念頭。
  • 陳丹青:我沒讀過莫言的作品,但我知道,諾貝爾獎與他的作品無關
    在很多的事情上,他都有著獨到的見解。他不是那種喜歡說好話的人,他很率直,好就是好,不好便是不好,很清醒,也很真實。即便是面對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陳丹青也敢於說出自己的質疑:「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但我知道,他獲諾貝爾獎與作品無關」。莫言是現當代的作家,在 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被很多人所知。
  • 史上最強逃犯:負重80磅比狗跑還快,他到底是何方神聖?
    艾伯特此人性格低調,不善言辭,他很少與陌生人交流,總是喜歡獨來獨往。也正因為此,1931年12月,艾伯特攤上事了。其他獵戶們發現,他們捕捉獵物的夾子,近來總是被人拔掉,扔得亂七八糟。艾伯特這個愛獨來獨往,又不善言辭的「怪胎」,自然成了獵戶們的首要懷疑對象。 於是,獵戶報了警。
  • 女王喜歡找他聊天,安妮公主從小找他玩,為啥英國人人想跟他做鄰居?
    他是《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地球脈動》、《王朝》等數十部神級紀錄片的靈魂人物,與團隊上天下海,走沙漠穿雨林。老爺子快94歲,這份工作幹了60幾年還意猶未盡。那時候電視還是黑白的,更不要說做談話節目,時髦得不得了,他喜滋滋以為自己要出鏡,結果上司嫌他牙太大,讓他做幕後。大衛當主持人純屬意外,他與倫敦動物園合作為BBC拍攝《動物園探奇Zoo Quest》。有段時間,因為主播生病,他只好代替主持,把動物帶到桌上。這是世界上首次展示動物的紀錄片,潮爆了,他的名字很快家喻戶曉。
  • 這種魚樣子很醜,卻全身都是寶,肉嫩鮮滑,味道鮮美
    這種魚樣子長得很醜,在我們這裡市場很常見到,小時候媽媽常買這種魚給我們吃,因為它的刺真的非常少,只有一條主骨,很適合小孩子吃,以前不懂媽媽為何經常買來吃,長大懂事後才知道這魚真的不簡單,它竟然全身都是寶,對身體非常有益。它肉質不像其他魚類帶有血色,而是肉質雪白,晶瑩通透,所以說它外表很醜卻有內在美。馬面魚也有人叫剝皮魚,橡皮魚,馬面魨。為什麼這樣叫呢?
  • 【紫牛頭條】他畫的魚惹得小貓狂舔,小夥的3D樹脂畫火到國外,一幅...
    作品通透水靈,魚兒仿佛下一秒就能遊出水面。因為過於逼真,家裡的貓看了經常會用爪子抓或者用嘴舔。他的作品因此在youtube上很火,被國外很多朋友收藏,最貴的一幅作品能賣到幾萬元。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小夥名叫凌迅,是一位專業樹脂畫畫師,目前在雲南大理定居。
  • 因為你不跑,所以你不懂
    你熟悉的一位朋友,曾經愛吃愛喝愛玩,但是跑步之後,他完全變了一個人。下班後的酒桌上,你幾乎不會看到他的身影;早晨你在睡覺的時候,他已經跑了10公裡的距離。他的朋友圈,不是在曬跑步,就是曬在某個比賽現場。你慢慢地發現,你跟他已經聊不到一塊去了。
  • 熊出沒形象很醜的角色排名,二狗大馬猴紛紛上榜,第一名我服了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部動漫中形象很醜的四個角色。 1.二狗 大馬猴和二狗都是李老闆的下屬,他和二狗一般都是同時出現的,也是經常欺負光頭強,他和二狗是一胖一瘦,但是大馬猴很像是漢奸的形象,也是一個十足的反派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