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金融被碰瓷?「李鬼」被立案,曾因商標糾紛打官司,上當者幾何?

2020-11-22 手機鳳凰網

樹大招風,在「雷布斯」的光環之下,小米金融也遭到「李鬼」碰瓷,不得不「現身說法」。

今年5月,淄博市公安局曾發布通告,稱正在偵辦涉及「小米金融」等非法集資案件。日前,小米金融「姍姍來遲」地給出了回應:小米金融與該公司沒有任何關係,並稱曾與該公司因商標侵權而產生訴訟,且曬出法院判決文書提供佐證。

7月6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也掛出山東小米與小米金融的二審判決書,介紹了山東小米「碰瓷」的更多細節。在二審中,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對山東小米的上訴請求全部予以駁回。

雖然小米金融主動現身澄清,但仍有消費者在投訴平臺上稱,因逾期被「小米金融」爆通訊錄、斷貸導致其他債務逾期等。究竟是「真身」還是「替身」所為,仍是「傻傻分不清楚」。

今年以來,小米集團在金融方面連續布局。5月31日,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掛牌開業;6月11日,小米金融持股90%的香港虛擬銀行天星銀行開業。此次「碰瓷」風波何時能得到徹底化解,仍有待觀察。

小米金融官宣被「碰瓷」

在昔日前來碰瓷「李鬼」身陷囹圄之際,小米金融終於現身發聲,對「涉嫌非吸」一事進行說明。

日前,小米金融在其官微掛出澄清聲明。近日「山東小米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山東省淄博市警方立案偵查,小米金融與該公司沒有任何關係。此外,小米金融還曬出兩家公司此前的商標糾紛判決書,力證被「冒名」。

今年5月,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發布「關於偵辦白金管家、小米金融等兩起非法集資案件有關事項的通告」,稱正在偵辦山東小米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業務員欒某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此後,7月3日,山東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也發布類似通報,要求未報案的張店區集資參與人員持有關證據材料,進行報案。

此外,近期在第三方投訴網站上,仍有大量消費者投訴「小米金融」暴力催收、斷貸等問題。究竟是「真身」還是「替身」所為,仍是「傻傻分不清楚」。

曾因商標糾紛提起訴訟

碰瓷的李鬼,究竟是何方神聖?

天眼查信息顯示,山東小米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4月,註冊地址在山東省淄博市。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田某,由其100%持股;註冊資本5000萬元,實繳數額不明。

從營業範圍來看,山東小米可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信息技術外包、金融業務流程外包、金融知識流程外包等。此外,該公司經營範圍還包括網上經營、廣告設計、企業形象宣傳策劃等多個雜項。

在對外宣傳中,該公司同樣使用「小米金融」的名號展開宣傳。例如,其官方公眾號簡介即自稱,「小米金融以資本經營為主導,集金融服務、資產管理、股權投資及實業投資於一體,為您提供金融管理服務」。

根據小米金融曬出的判決書,早在2015年,小米金融就已獲悉山東小米的存在及「碰瓷」行為,認為其有意誤導公眾,並在2016年在北京市海澱區法院提起訴訟。山東小米則對一審敗訴的結果不滿,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上訴。7月6日,這一判決書正式公布,山東小米的訴求最終被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駁回。

透視此份判決書,即可看出山東小米的碰瓷套路。在對外簡稱中,山東小米均採用「小米金融」的簡稱,在其系統頁面中,顯示有多款「小米金融」相關基金,在推薦頁面均載有「超高收益小米專享」等文字。此外,有投資者曾留言詢問,「在小米消費萬元為何沒有額度」等問題,混淆性可見一斑。

對此,小米方面認為,山東小米將「小米」作為企業字號,並在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以「小米金融」進行宣傳,有意誤導公眾,應當被禁止。山東小米的侵權行為嚴重損害了小米在廣大網際網路用戶前建立其的良好企業形象和商業信譽,還通過侵權行為獲取非法利益,並擠佔小米的市場份額。

不過,在訴訟中,山東小米認為,自己「山東小米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的公司名稱系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核准、登記,採用「小米金融」的名號並無不可;且申請公司名稱、註冊微信公眾號、網站均經過依法審核認證,並無侵權故意和侵權後果。

在一審判決中,法院最終認定,要求山東小米停止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中使用「小米金融」和「xiaomijinrong100」的標識,並賠償30萬元經濟損失,刊登聲明消除影響。此外,山東小米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變更企業名稱,不得包含「小米」字樣。

在二審中,山東小米認為一審法院漏缺工商登記部門和信息網絡運營商作為被告主體,並認為一審認定其具有搭便車故意有悖於常理等。不過,二審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對於一審結果全部予以維持,駁回上訴。

小米金融仍在布局

樹大招風,小米金融遭遇碰瓷,也從側面反映其近年來業務的蓬勃發展之勢。

公開信息顯示,小米金融作為小米旗下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目前業務線已涉及消費信貸、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理財、網際網路保險、供應鏈金融、金融科技、虛擬銀行及海外板塊等多個領域。

回顧2019年,各路資金爭搶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消息曾風靡一時,小米即殺入其中。6月11日,第二家香港虛擬銀行天星銀行正式開業,小米金融持股90%。開業當日,雷軍發微博稱,這是小米金融業務新的裡程碑。

小米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年度財報顯示,包含網際網路廣告、遊戲、金融、電商的「網際網路服務業務」收入在2019年達到了198億元,同比增長24.4%。

其中,小米財報中提及稱,2019年第四季度,金融科技業務收入快速增長,主要受到消費貸款業務增長的拉動。小米金融在2020年1月獲得了中國銀保監會頒發的消費金融牌照。小米將持續加強風險控制並堅持合規,保持金融科技業務的健康增長。

今年5月,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獲得重慶銀保監局的開業批覆,成為第26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5億元,小米旗下小米通訊出資7.5億元,持股比例為50%。依託小米的網際網路優勢,小米消費金融將主打科技型消費金融,被業界予以高度重視。

不過,小米金融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2019年5月,小米金融深陷客戶吐槽「被逾期」的危機。彼時,多名用戶反映,在根據合同約定在還款日足額將款項打入小米金融APP內,卻收到了資金出借方——民生銀行的「逾期警告」簡訊。彼時,小米金融解釋稱,由於和民生銀行對接系統因故出現異常,導致少量用戶的還款信息未及時更新。

此後,2019年12月,工信部通報首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因涉及「帳號註銷難」的問題,小米金融位列其中。工信部要求其應在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相關焦點

  • 「天眼」成香菸,商標碰瓷何時休?
    在中國商標網以「天眼」為關鍵詞,可以檢索到1110件相關商標(數據統計截至8月9日),涉及的商品或服務類型包括衣食住行等多個門類,其中將近800件商標的註冊時間在2016年9月「天眼」正式落成啟用之後。上述「天眼」牌香菸的商標註冊時間為2017年3月——彼時,「天眼」作為「國之重器」已是家喻戶曉。此類蹭熱度註冊商標的行為違法嗎?
  • 真假「大一互」商標:李逵與李鬼之辨
    當兩個「大一互」面對面時,誰是李逵誰是李鬼,對簿公堂成為最好的判定方式。  近日,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糾紛案進行了公開宣判,法院判令上訴人大連大一互感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一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並變更其企業名稱,同時承擔二審案件受理費1000元。據了解,該案系遼寧省首例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糾紛案。
  • 紅蜻蜓暫緩發行 緣起商標糾紛?
    在公司上市前夕,網上頻繁有消息稱公司與另外一家企業鹿城紅蜻蜓存在商標糾紛。這起商標糾紛就是傳說中的舉報事件嗎?   昨日,紅蜻蜓發布公告稱,因發行人近期收到舉報且需要進行核查,發行人及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國泰君安證券出於審慎的考慮,決定暫緩後續發行工作。在原初步詢價與推介公告中披露的預計發行時間表將進行調整。
  • 「萬磁王」雖走,碰瓷氣息依舊,聯想預熱海報再次「碰瓷」小米!
    經常關注科技數碼圈的都知道,常程以前是聯想手機業務的高管,由於其過人的營銷智慧,早些年每當小米有發布會的時候,他幾乎都會發表相應的言論進行調侃,就是大家所謂的「蹭熱度」。不少網友也調侃這是「碰瓷」營銷,更有甚者,有些網友直接用調侃的語言來形容常程是「萬磁王」。
  • 寶興法院舉行金融糾紛調解室掛牌儀式暨金融糾紛調解座談會
    , 11月17日,寶興法院舉行「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掛牌儀式,並召開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座談會。;馮川江院長對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的職能和具體工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圍繞如何發揮好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的作用、促進寶興和諧穩定的金融秩序和與會人員進行討論。
  • 聯想又碰瓷小米,網友:常程,帳號密碼在你手裡嗎?
    經常關注手機圈新聞的朋友都知道,常程是以前聯想手機業務的高管,也曾打造過ZUK手機,使其紅極一時。而且在聯想那會,常程經常碰瓷小米,每當小米有新機發布時,總會有各種對比,反正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蹭熱度」了,因此,常程也被網友稱為「萬磁王」。
  • 聯想發布新機碰瓷小米 沒有了常老闆怎麼還吃帶毛豬?
    新機預熱碰瓷小米聯想手機業務在常程負責的時代就經常碰瓷小米,沒想到在常程離職後,聯想還是延續了這一風格。11月26日,聯想手機曾在微博上發文表示:有人的地方,就有了江湖,3劍齊發?還是6刃出鞘?欲與江湖試比高,高處相見。
  • 金融糾紛調解哪家服務好誠信服務_平流層法律服務
    金融糾紛調解哪家服務好誠信服務,平流層法律服務,平流層科技有限公司,用AI技術,讓法律諮詢更簡單。金融糾紛調解哪家服務好誠信服務, 經金融糾紛調解組織調解員主持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經調解員和金融糾紛調解組織籤字蓋章後,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確認其效力。
  • 甘肅安心之選借款金融糾紛費用多少_平流層法律服務
    向信息技術借力是提升金融糾紛多元快速化解實效的重要抓手。《實施意見》明確「金融微法庭」配備連接網際網路的電腦和視頻、語音等遠程通信設備,充分利用「浙江ODR」平臺、「浙江移動微法院」等開展金融糾紛線上調解工作,實現當事人「最多一次不用跑」。
  • 萬磁王常程加入小米首秀有看點!小米10青春版有碰瓷友商的條件
    今天,小米10系列的中杯小米10青春版正式官宣了,該機將在4月27日與全新的MIUI 12系統一起發布。作為真香機小米10系列的中杯手機,小米10青春版雖然在配置上與海外發布的小米10 Lite差不多,但這次發布會還是有看點的,因為常程將會主講這次的發布會。
  • 常程入職小米首秀:小米10青春版即將發布,這次萬磁王還碰瓷嗎?
    早期作為聯想手機的負責人,常程憑藉自己的碰瓷式營銷,將早已在國內銷聲匿跡的聯想手機抬到了大眾的視野中,雖然最終聯想手機因為集團內部不重視還是失敗了,但作為「掌門人」的常程實力確實不容小覷,而且親和力滿分的常程甚至還因為自己的碰瓷式營銷收穫了「萬磁王」這一稱號。
  • 「萬磁王」常程加入小米:小米「電磁爐」組合出道
    2020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雷軍就給廣大「米粉」帶來了一則「好消息」——1月2日上午,雷軍微博「官宣」聯想集團前副總裁常程加入小米集團,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此前,聯想對於常程離職的說法是「因家庭、身體原因」,沒想到這麼快常程就加入小米「為夢想努力」。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較大城市確定1~2個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商標民事糾紛案件。」目前全國400餘個中級人民法院都可以依法受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由於級別管轄的規定明確具體,實踐中一般不會因級別管轄發生爭議。但商標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常常成為訴訟管轄權爭議的焦點。
  • 碰瓷小米?聯想又要發手機了:這外觀有點熟悉
    聯想手機曾在微博上發文表示:有人的地方,就有了江湖,3劍齊發?還是6刃出鞘?欲與江湖試比高,高處相見。(附圖與紅米的對比)沒錯,這個微博正是在紅米官宣Note9發布時間後發出來的,看到預熱圖後明眼人都知道在碰瓷小米。當然這還沒完,昨天紅米Note9系列正式發布,聯想又發文了:看來聯想應該會有大招。
  • ...人士打官司不會再有溝通、交流障礙!黃浦法院今起試點手語翻譯...
    以往,聽障人士上法院諮詢或打官司,往往因為沒辦法通過語言表達所要諮詢或上訴的事情,與法官溝通困難,而影響法律問題的了解和法官辦案,今後,這樣的情況不會再發生了。黃浦區法院今起試點手語翻譯服務,聽障人士上黃浦區法院打官司,或通過志願者直接提供手語翻譯服務,或可通過現場配備的手語翻譯在線服務終端進行現場翻譯,讓聽障人士像常人一樣在短時間、快速了解到相關法律問題,辦結上訴手續。
  • 不是在服刑就是去"碰瓷"……男子10餘年間"碰瓷"80餘次
    2009年至2019年,李來以「碰瓷」的方式敲詐勒索他人80餘次,敲詐財物超30餘萬元,曾三次入獄。今年7月,刑滿釋放不久的李來「技癢難耐」,向過往路人「碰瓷」並勒索1萬餘元再次被警方抓獲。回到家中的趙華漸漸緩過神來,這時他發現自己的左臂因男子拉拽出現大面積淤血,再回想剛才的遭遇,趙華恍然大悟——這是遭遇了「碰瓷」,遂到轄區派出所報了案。由於作案男子戴著帽子、口罩,趙華並不能清晰地向警方描述出對方的樣貌特徵。警方逐一調取現場多處監控錄像,通過技術手段對作案人進行面目識別,最終將作案人李來鎖定,並於8月10日將其抓獲。
  • 大科學工程遭遇商標碰瓷 這包煙也叫「天眼」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商標碰瓷也好,侵權也罷,都說明『天眼』的品牌價值所在,相關方面在品牌保護上要及時跟上,不能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品牌頻頻遭到商業濫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眼』不僅僅是一個大科學裝置,它代表的是一種國家形象。只有把『天眼』品牌保護好了,才對得起科學家的心血,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 「啄木烏」盯上「啄木鳥」,60餘商戶因銷售侵權商品被罰,合理?
    「啄木烏」、「琢本烏」、「琢術鳥」傻傻分不清楚,真是李逵遇上了李鬼,真假難辨。近日,「啄木烏」就給多名商戶惹來麻煩,寧波一家刀片公司起訴南通市區60餘名商家(南通某經營部)售賣「啄木烏」商品涉嫌侵犯其商標專用權。「啄木鳥」商標被侵權?
  • 天眼、北鬥、天問商標都被碰瓷兒了?
    多件商標申請,是不是碰瓷兒?在中國商標網上檢索與北鬥相關的商標,共發現4225件商標的申請記錄。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以及國家相關研發部門沒有申請其中任何一件商標。其實,我國有多項法律禁止這碰瓷行為。
  • 手指輕點自助立案 「雲上法庭」結案 「一站式」服務讓群眾打官司...
    株洲日報記者 沈全華 通訊員/周子熙 豆華傑「不用跑到外地,這個跨域立案效率真高!」11月17日上午9時,在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市中院」)立案庭,一起合同糾紛類民事案件的原告代理人黃律師,通過移動微法院在廣東省法院實現跨域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