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何浩源
2017年12月29日,以四川資陽人卓強為主角、由美國藝術與娛樂電視網集團(A + E Television Networks)承制的紀錄片《Lion Heart(獅子之心)》在美國歷史頻道亞洲區播出。紀錄片講述卓強前往肯亞,深入當地原始部落,開創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故事。該片中文版也於2017年12月23日在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首播,引起廣泛關注。
因為夢想,只身前往肯亞
卓強個頭不高,結實幹練。在非洲時,愛戴一頂牛仔帽,穿軍綠色T恤,頗有西部牛仔的感覺。他給自己起了個名字——星巴,在斯瓦西裡語中是「獅子」的音譯。
卓強特別喜歡獅子,「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動畫片《森林之王》裡面的小白獅,經常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獅子在草原上自由地奔跑。」後來,卓強考上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畢業後成為一名公務員。
2004年,卓強前往肯亞旅遊,第一次看見草原上的獅群。了解到過去100年裡,非洲獅子的數量已從100萬隻驟降至3萬隻,卓強深受觸動。
回國後,卓強開始學習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並且抓住一切假期前往非洲。5年時間,他去過非洲十幾個國家。2010年,卓強不顧妻子的反對,辭職只身前往肯亞,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當時妻子覺得我瘋了」,後來,妻子跟著卓強去了一次非洲,便理解了他。「她後來戲稱,她嫁給了我,但是我和獅子結了婚。」卓強說。
2015年,卓強的野保事業引起美國藝術與娛樂電視網的注意,開始拍攝紀錄片《獅子之心》。這部紀錄片一共90分鐘,記錄了卓強從2004年首次到非洲遇見野生獅子至今13年來的心路歷程。除了採訪和卓強有關的人物以外,攝製組還專門把卓強所著的《守護獅群》翻譯成英文,供攝製組人員了解卓強與獅子的情感。
在非洲大草原守護野生動物
剛到肯亞的時候,卓強想得很簡單,以為加入一個歐美的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就可以站穩腳跟。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被拒絕了,他甚至被懷疑是盜獵組織派來的臥底。
卓強當時只帶了3000美元,很快,腰包就癟了。卓強來到馬賽馬拉,住在牛棚裡,或者住在野外,草原上的獅子離他不到10米遠。「一開始晚上還有些擔心,後來發現獅子不會主動攻擊人,也就放心了。」
然而,部落裡的人對卓強也非常警惕。為了拉近和他們的關係,卓強就去首都買了一批電子產品,贈送給他們;或者買一個足球,去求組隊一起踢……
「要想長期保護野生動物,必須要團結當地人的力量。」在取得當地人好感後,卓強就給當地人講解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組織他們一起巡邏,保護當地的野生動物。
2011年,卓強給前來非洲考察的中國人做演講,有個聽者很認可他的行為和想法,捐贈了1萬美元,卓強用這筆錢成立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就這樣,一點一滴,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野保項目。
如今,在卓強負責的「奧肯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數量較以往有了很大增長,獅子數量由6年前的10隻增加到30隻,花豹、獵豹數量也增加到20多隻,還吸引了成群的大象、斑馬和犀牛前來「落戶」。
生態的改善,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保護區收入隨之增加,面積從37平方公裡擴大到70多平方公裡。
他和獅子的安全距離是1米
由於經常救助獅子,現在當地很多獅子都認識卓強。獅子和普通遊客的安全距離一般是10米到20米,但是有時候獅子會趴在卓強的巡邏車附近睡覺,偶爾還會故意撞一下他的車,「這算是打招呼吧,現在獅子和我的安全距離是1米。」卓強說。
在草原上,獅子和大象是天敵。雖然卓強也保護大象,但是大象認為卓強和獅子是一夥的。為此,卓強還遇到過危險。有一次,卓強把車停在草原上,幾隻獅子在車前睡覺。突然,卓強發現另外三面都有大象衝過來。「如果逃不掉,連人帶車都會被踩扁。」結果車前睡覺的獅子反應神速,馬上起身給卓強讓了一條路,「它們還從不同的方向跑開,吸引大象的注意力,於是大象放過我去追獅子,我僥倖逃得一命。」
原標題:成美國紀錄片主角 四川小夥在非洲演繹人獅「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