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科,醫生檢查發現小夥子軀幹、上肢多個大小不一的紅色癤樣皮損,周邊有紅暈,中央有開口,開口內可見灰白色內容物,觸痛明顯。
原標題:嚇!衡陽小夥非洲歸來 皮下捉出8條蛆 全是活的!
據長沙晚報5月4日消息: 25歲的衡陽小夥從非洲歸來,發現身上鼓起來幾個紅坨坨,沒想到裡面竟是活蛆。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小夥到醫院皮膚科就診,醫生從其皮下捉出8條活蛆。
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科,醫生檢查發現小夥子軀幹、上肢多個大小不一的紅色癤樣皮損,周邊有紅暈,中央有開口,開口內可見灰白色內容物,觸痛明顯。
醫生表示,外觀呈多發癤病或蟲咬皮炎伴感染的臨床表現,其中一個紅坨頂部開口處不時有氣泡冒出,感覺有東西在裡面蠕動。
該院皮膚科張桂英教授接診後,回想起去年那位剛從非洲回國四天,皮膚上長同樣癤腫、被診斷「皮膚蠅蛆病」的患者。
張桂英詢問後得知,小夥兒也是剛從非洲回來4天。仔細檢查患者的皮疹後,發現多個癤腫的中央都有可疑的蟲體,於是將其帶至皮膚科門診手術室進行確診。
在皮膚科門診手術室內,皮膚外科湛意主治醫師從患者皮下取出8條活蛆蟲,隨後給予消炎藥口服及傷口消毒包紮處理。第二天,小夥到門診換藥時原皮損區紅腫明顯消退,疼感消失。
據張桂英介紹,皮膚蠅蛆病是由某些蠅類幼蟲(蛆)進入人體皮膚所引起的一種炎症反應。這是一種世界範圍的疾病,有季節性,蠅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因此感染多在夏季。在我國多見於牧區如青海、西藏、內蒙古東北及華北等地,我省少見。
張桂英提醒,在疫區應儘量避免蠅蛆病感染的風險,比如穿潮溼的衣服或在沙灘休息。用驅蟲藥防止蚊子叮咬,可以阻止其傳播附著於其上的幼蟲。在疫區,懸掛衣物晾乾後,應熨燙以殺死蟲卵。
什麼是皮膚蠅蛆病?為什麼非洲務工人員易患此病呢?
據湖南醫聊5月4日消息:皮膚蠅蛆病是由某些蠅類幼蟲(蛆)進入人體皮膚所引起的一種炎症反應。臨床表現可分為癤腫型、匐行疹型和創傷型。癤腫型蠅蛆病,由人類膚蠅和皮蛆瘤蠅引起。
幼蟲穿透皮膚後24小時內形成痒疹,擴大到直徑約1-3cm,高度近1cm。這些皮損可能疼痛,腫脹,結痂和化膿,引起運動知覺障礙。
創傷性皮膚蠅蛆病的幼蟲在裸露的傷口或潰瘍處聚集。嗜人錐蠅和倍氏金蠅是引起該型蠅蛆病最常見的原因,前者多見於美國,後者多見於非洲,澳大利亞和亞洲。當幼蟲在傷口表面爬行時診斷可以明確,而當幼蟲在皮下挖隧道時診斷較困難。
點擊播放 GIF 0.0M
匍行疹型多見於暴露於感染的牲畜的患者。皮膚出現曲折線樣紅腫,末端為一水皰,此系幼蟲活動標誌,幼蟲居於皰的前方。
皮膚蠅蛆病是世界範圍的疾病,有季節性,蠅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因此感染多在夏季。其流行與緯度及不同種類蠅蛆的生活周期有關。
在回歸線和非洲的亞熱帶以及美國的發病率較高。在我國多見於牧區如青海、西藏、內蒙古東北及華北等地,湖南省少見。除了人類的感染,蠅蛆病還可引起家畜業的損失。
世界上最常引起人類感染的是人類膚蠅和嗜人瘤蠅。不同種類蠅幼蟲感染人體的方式不同。比如人類膚蠅把卵產在蚊子表面,嗜人瘤蠅產卵在潮溼的衣物或地毯和沙灘上。幼蟲可不進食15天,一旦接觸宿主即貫穿皮膚,開始進一步成長。
創傷性蠅蛆病中,任何開放的傷口或洞口均可吸引蠅在附近產卵。身體任何部位都可能被感染,最嚴重的部位是鼻腔,竇道和頭皮。幼蟲到成蟲的孵化期在1-12周的範圍內。
初來乍到的人員一定要預防。幾乎有芒果樹的地方就有芒果蠅。芒果蠅除了在芒果樹上產卵以外,還喜歡在人們晾曬的潮溼衣服上或床單上產卵。
當人體皮膚接觸到孵化後的蠅卵幼蟲時,幼蟲可分泌一種溶酶,破壞人體皮膚而潛入皮下,繼而發育成較大的蠅蛆。
感染皮膚蠅蛆病後不能將幼蟲強制性地從中心斑點取出,因為其有尖細的刺和倒鉤防止簡單的擠出。局麻下行清創術是可行的,還可用窒息法或誘導法。另外,可將利多卡因注射在幼蟲居住組織的基底部位,迫使幼蟲爬出。
對所有類型的蠅蛆病有個共同的治療方法是口服伊維菌素,尤其對口腔和眼窩的感染有效。蠅蛆病可以成為破傷風桿菌感染的途徑,患者可考慮注射破傷風疫苗。
感染皮膚蠅蛆病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呢?
在疫區應儘量避免蠅蛆病感染的風險,比如穿潮溼的衣服或在沙灘休息。
用驅蟲藥防止蚊子叮咬,可以阻止其傳播附著於其上的幼蟲。
在疫區,懸掛衣物晾乾後,應熨燙以殺死蟲卵。
(綜合自長沙晚報 記者 唐江澎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劉昱 張桂英 圖片來源於湘雅二醫院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