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自公元前202年漢高祖置酃縣至今已有2300年的歷史,是湖南三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衡陽古有「大雁南飛,至此歇停徊」的吟唱,故又稱為「雁城」。
打開歷史的長卷,曾經坑坑窪窪的馬路阻擋了雁城人前行的腳步;曾經低矮雜亂的房屋遮擋了「雁城
人」睜眼看世界的視野;曾經狼藉不堪的沿江風光帶塗黑了雁城人的「臉面」;曾經荒蕪雜亂、臭氣燻天的城市公園阻擋了大雁歇停的翅膀。
千年古城,大雁何時歸?
雁城人在呼喚!大雁在吟嘆!
雁城衡陽是個三水交匯的城市,與生俱來的秀美和大氣,獨特的氣質與個性,讓每個拓城者心動的同時,也平添了一份謹慎和凝重。衡陽城建大發展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城市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鐵路、公路、機場、水運等各方面基礎條件成熟;啟動內需的政策導向和建設的低成本,對城市建設非常有利。「重塑新城」呼之欲出。
2008年,歷經滄桑的衡陽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塑城行動。短短三年,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條條大路縱橫交錯,煥然一新的古城建築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
撫今追昔,曾經坑坑窪窪的馬路已無處可尋,展現在市民面前的是一條條寬闊潔淨、坦蕩如砥的公路;曾經低矮雜亂的房子被一座座高聳入雲的樓房取代;曾經狼藉不堪的沿江地已成為歷史,如今異彩紛呈的沿江風光給人們帶來的是賞心悅目、美不勝收的喜悅;曾經荒蕪雜亂的山丘披上了七彩的美麗霞衣……
衡陽市的決策者們以國際化視野為嚮導,以加快城市建設為目標,經營城市資源為依託,通過市場機制對城市中的土地、道路、橋梁等資源進行重組和營運,做強,並做實了融資平臺,把全市打造成如此完美的經典之作,如同插上一雙飛翔的翅膀,像鑽石般在陽光下折射出燦爛之光,讓人們在流光溢彩裡感受著生活的絢爛多彩。美麗的雁城如同一幅幅動人的錦繡畫卷,城市的發展日益繁榮,蒸蒸日上。
城市之「變」:觀念先行
建設城市,觀念要先行,觀念決定視野,觀念就是城市的「核動力」。衡陽的城市之「變」必須要用超前的觀念、站在高起點上謀篇布局。中共衡陽市委書記張文雄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張文雄認為,衡陽在全國的定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全省的定位是「湖南製造業基地」,在湘南的定位是「湘南重鎮」。那麼作為衡陽自身,定位的方向應鎖定為「衡陽人民引以自豪的現代宜居城市」。
2008年10月28日至29日,衡陽市在南嶽衡山召開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是在一連串城建攻堅戰『熱身』後水到渠成的。市委、市政府領導於2008年5月深入建設系統調研,6月24日調度城市建設項目,7月21日提出推進城建『四大工程』,8月20日62條背街小巷改造全面竣工……全市幹部群眾對加快城市建設和加強城市管理的強烈願望,衡陽曆屆黨委政府為城市建設、管理打下的良好基礎,兄弟市州加快擴城、強化管理取得的驕人成績,讓衡陽城市建設如箭在弦,不可不發。」衡陽市長張自銀對記者說。
近日,主管城建的衡陽市副市長鄒文輝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到2011年,衡陽市城市建設將完成26個重大項目,投資總額達100億元。衡陽將舉全市之力,匯各方資源,大力推進『四大工程』:一是大力推進東西南北暢通工程。二是大力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工程。三是大力推進『三江六岸』美化工程。四是大力推進千家萬戶民心工程。」
鄒文輝說:「推動城市建設提速提質,環境是基礎、是動力、是保障。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堅持創優服務環境,主動為建設項目提供保姆式服務、零距離服務和零缺陷服務,提高辦事效率,簡化辦事程序;創優施工環境,加強施工現場周邊環境的整治,嚴禁阻撓施工,確保施工秩序有條不紊,人員材料進出暢通;創優政策環境,用足用好用活優惠政策,落實首問責任制、限期辦結制和綠色通道;創優治安環境,保證施工人員生命財產安全,嚴厲打擊各種權錢交易、違法交易和暗箱操作,為城市建設保駕護航。」
2008年以來,在衡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密集調度下,各項目責任單位艱苦奮戰,各城區和相關部門協同配合,打響了「重塑新城」建設大戰。
新一屆衡陽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城建工作,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國初、副主任雷良玉等領導多次就城建工作進行調研,為助推衡陽城建科學跨越獻計獻策。
衡陽市政協主席王雄飛十分重視運用政協提案來推進全市城建城管工作,近年來,該市政協共計提出提案435件,交辦390件,分別交由76個單位辦理,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富民強市、振興衡陽的一些重大問題,提出了大量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委員們所提的這些提案中,涉及城建城管的有92件,佔提案總數的23.6%。
2008年以來,市政協圍繞「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做好城建調研,獻計獻策,紮實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對衡陽市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城建工作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用科學發展新思維超前規劃城市建設,這是衡陽決策者轉變城市發展觀念的「點睛之筆」。
衡陽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城建項目實施責任方案》,對工程項目推進目標、責任單位、牽頭領導作了明確規定,並實行了項目倒排工期制,明確各個項目的前期工作、規劃設計、徵地拆遷、開工時間、竣工時間。同時,落實項目統一監管制,所有項目由市建設局實行全過程監管,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落實項目融資責任制,做強融資平臺,拓寬融資渠道,城區政府、責任單位發揮自主融資作用,加大信貸和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籌措建設資金,確保項目如期開工竣工。
衡陽夜景工程就是嚴格落實項目責任方案的成果。 施工設計圖於2008年12月20日完成後,12月26日,衡陽市建設局組織該市發改委、財政局、紀委、檢察院等監管部門對風光帶亮化工程進行了公開招投標,確定了四家施工隊伍為中標單位。12月27日下午,四家施工隊伍全部進場施工。按常規進度,整個亮化工程完工需要兩個月時間,而為了讓衡陽市民在春節期間能看到夜色美景,衡陽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2009年1月23日前必須全部竣工亮化。整個工期只有25天。在這25天裡,從石鼓書院到老大橋,沿著湘江東岸風光帶到新大橋,到處都可以看到施工人員忙碌的身影。石鼓書院和廣場是此次亮化工程的重點,整個工程全長3公裡,共安裝配電箱40餘臺,埋設電纜40000餘米,安裝燈具3500餘套,安裝異形燈和輪廓燈25000餘米,總投資1500萬元。 2009年1月25日。這是一個值得載入衡陽城建史冊的日子。這一天,湘江衡陽段被燦然點亮!在燈與影的輝映下,閃耀於三湘四水。
把資源變資本,把資本變資金。這是衡陽城「變」實現科學跨越的「落腳點」。7月5日,衡陽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映森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陳映森對記者說:「我們通過整合兩大資源,一是有形資源,也是政府劃撥給我們的優良資產和土地等;二是無形資源,也就是用市場的手來配置的資源,圍繞經營城市,搭建金融平臺,盤活資本,通過各種渠道為城市建設融資,科學配置政府和市場兩大資源,實現從資源—資本—資金的城市蛻變。以資本的紐帶和資源的放大效應來吸引更多資金的集聚,走活城建一盤棋,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經營城市:用市場的手配置城市資源
經營城市就是以市場化運作,產業化運營的手段,用市場的手來配置城市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大化。
鄒文輝對記者說,「經營城市的核心是搭建融資平臺。這些年來,我市一直高度重視融資平臺建設。我市主要採取了以下四項新舉措來搭建融資平臺,走活了經營城市全盤棋。一是堅持以融資需求為導向,強化金融機構對平臺建設的促進作用。二是以『需要就是政策』為原則,加強平臺建設的組織力量。三是以理順政府與融資平臺的關係為核心,強化平臺的投融資主體地位。四是以完善治理結構為重點,搭建符合市場化要求的組織框架。」在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市城建投公司從2001年成立時的註冊資本3億元,到目前資產規模超過100億元,擁有近15000畝土地資產和市自來水公司、公交公司、道路公司等企業資產,實現了大步跨越。
為了進一步推進平臺建設,市政府於2009年多次召開市長辦公會議,研究融資平臺建設,要求進一步按照「需要就是政策」的原則,將現有的儲備用地,城市道路建設項目兩項各200米可用土地的受益權,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性資產,市本級部分可轉變為經營性資產的非經營性資產(辦公樓、公園用地),自來水、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管網、戶外廣告、公交線路、停車位、車輛通行收費等經營特許權,市財政用於城市建設的資金等資源整合到城建投名下,使融資平臺資產規模進一步擴大,資產結構進一步優化,現金流進一步充裕,風險防範機制進一步健全。
為了將政府的優質資產與金融機構進行靈敏對接,搭建好融資平臺,用市場的手來經營城市,市委、市政府用科學發展新思維和國際化視野力爭把城建投公司打造成「以項目建設為核心、以資產經營為紐帶、以融資為重點,背靠政府,面向市場,不斷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城市建設新模式,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標杆。
衡陽城建投公司一直把經營城市作為公司發展的目標和方向,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並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地在融資平臺建設與當前城市建設融資的強勁需求中尋求差距。衡陽城建投公司自成立以來,通過創新,統籌、整合、優化城市資源,在實現與市場的合理對接和促進融資目標的實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顯著。目前形成了政策性貸款、商業性貸款、債券、信託等多種融資格局,與國家開發銀行、建造、工行、農行、民生銀行等諸多金融機構建立了良好的銀企合作關係,為衡陽市城市建設融資60多億元,先後投資建設了東外環路、化工路、汙水處理廠、蒸湘南路、雁城大道、衡州大道、武廣高速客運站配套設施等項目,目前正在建設和即將建設的蒸陽南路延伸工程、內環北路、市本級廉租房、武廣新城開發等項目。
這些項目都是衡陽市城市規劃中的大項目,也是大手筆,對於拓展衡陽市城區骨架、實現「東拓南移」的城市發展戰略、促進東西南北暢通、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品位等方面都起到重大推動作用。作為資本市場的「弄潮兒」,他們成功地玩轉了資本運作這個「魔方」,力推衡陽市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2009年11月27日,衡陽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15億債券成功發行,實現了市城建投公司融資方式和產品的突破,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直接融資方式向資本市場融資方式的轉變。「09衡城投債」的成功發行,不僅直接增加了該市城市建設的資金,促進了該市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更重要的是為該市的城市建設探索出了創新融資產品、激活資源效應、開拓資本市場的新路徑;15億債券的成功發行,說明資本運作的威力大、潛力大、魅力大,讓老百姓看到了「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的希望;15億債券的成功發行,標誌衡陽政府主導的融資工作邁進了一大步,也標誌衡陽市的資本運作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
「三年塑城」:千年古城新版圖
2009年初春的一個夜晚,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在衡陽市委書記張文雄、市長張自銀的陪同下,漫步於文化韻味十足的湘江東岸「湘水明珠」風光帶,乘興登上望湘樓,觀賞夜景,共話發展。面對燈火通明、遊人如織的繁華街景,周強書記盛讚:湘江夜景,衡陽獨好!
在城市建設的大戰役中,衡陽市委、市政府以空前的力度穩步推進城市建設。市委、市政府通過引進「經營城市」新觀念,盤活城市存量資產、搞好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大力啟動民間投資,突破建設資金的瓶頸;強勢推進「三個標誌性工程」和「四大工程」建設;深化土地政策改革,讓政府擁有的土地發揮最大效益;城市建設能增加投入、拉動內需、創造收入、擴大就業,科學發展的新思維、全新的城市經營理念蕩滌舊城舊貌,打破了衡陽人頭腦中舊有的條條框框。
在無數建設者辛勤汗水的澆灌下,衡陽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許下的城市建設「三年塑城」的承諾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回眸2008年,衡陽城建碩果纍纍。背街小巷改造可圈可點,重點工程項目濃墨重彩。雁棲大橋、蒸湘南路延伸工程、蔡倫大道二期、蒸陽北路延伸一期、建設路、五一路、公鐵橋加固維修、東岸風光帶二期、紅湘南路延伸、解放大道改造、長湖北路延伸、松木工業園上倪路、新安路、白沙工業大道等18項工程在2008年12月20日全部竣工,接受驗收。短短1年多時間,竣工項目中,完成的工程量佔近三年來市政工程項目總造價的62%,加上一批新開工項目,實屬來之不易。
「2009年,又有蒸湘北路延伸、武廣客運站廣場、雁城西路、松木工業園金源路、棗子坪水廠、珠暉水廠、第二生活垃圾場、銅橋港汙水處理廠、湘南危廢處置中心等10多個項目開工建設。此外,汙水處理設施如期實施建設。按照湖南省政府的「三年行動計劃」,衡陽市到2010年要建成包括市本級城西汙水處理廠、銅橋港汙水處理廠和松木工業園汙水處理廠在內的汙水處理設施項目11個,包括管網建設總投資約11億元,目前,衡陽市的城市汙水處理率已達到80%,縣城汙水處理率已達到50%。」鄒文輝對記者說。
「三年塑城」已過了近兩年,2009年,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三年內竣工的26個項目已全面開工,需啟動的14個項目也已開工,強力推進衡州大道施工建設、3條入城口部連接線提質改造和四大工程建設,當年完成工程建設投資35億元以上。2010年,內環北路、蒸湘南路延伸工程、廉租房項目、武廣新區等一大批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加緊建設,經營城市的速度正在加快,龐大的資金流正向衡陽聚集。
歷經資源—資本—資金的城市之「變」,正演變成一個千年古城傳奇的神話。
一座嶄新的現代宜居城市正在崛起,一幅塵封千年的畫卷正徐徐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