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古城 | 跨越千年的懸絲傳奇

2020-11-27 澎湃新聞

跨越千年的懸絲傳奇

文/戴冠青

喜歡木偶戲,源自於小時候看過的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創作的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故事講述小木偶皮諾曹的歷險過程,他曾因說謊而鼻子變長,因貪吃而當了看家狗,因貪玩而變成驢子,最後他終於通過勇氣、忠心和誠實的考驗,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孩。

著名作家巴金說:「我費了幾分鐘工夫把《木偶奇遇記》讀完後,我雖然已經不是一個小孩子了,但我也被迷住了。」是的,當年這篇動人的故事確實迷倒了那個愛讀書的小女孩,我愛不釋手,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僅僅因為皮諾曹錘鍊成的善良品質對我的薰陶,還驚訝於小木偶極其可愛動人的形象和他那會變長變短的鼻子。

多年之後,欣賞了泉州提線木偶藝術家林文榮表演的提線木偶小戲《馴猴》《鍾馗醉酒》《獅子舞》等,更是驚嘆不已。木偶身上那數十條纖細懸絲在藝術家那雙巧手的操控下,惟妙惟肖地表演出種種高難度動作,猴子可以搬箱子、翻筋鬥、騎自行車;鍾馗醉酒,那是醉得顛三倒四,狀態百出;獅子舞更是騰挪跨越,活靈活現!泉州提線木偶的纖細懸絲一般都有16根以上,有的甚至多達30餘根,拉動高約兩尺,由偶頭、籠腹、四肢和勾牌等組成的木偶形象進行表演。這麼繁多複雜的線條,表演出這麼高難度的肢體形象,居然不糾纏,不打結,而且肢體靈活,形象逼真,詼諧幽默,妙趣橫生,真的是太神奇了!

吳圳烽/圖

古老的戲劇藝術

朗讀文段

由興趣而走近泉州提線木偶,又走進泉州木偶劇團,從擔任劇團團長數十年之久的王景賢老團長那裡得知,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大顯身手的泉州提線木偶戲原來是源於秦漢、古稱懸絲傀儡的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古老戲種。

懸絲傀儡又名「絲戲」,當地民間俗稱嘉禮,據五代南唐泉州籍道士譚峭(860或873——968或976)所著《化書》等文獻記載,至遲於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邊閩南方言區流行。此後歷經宋、元、明、清以至當代,在民間藝人傳承不輟下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據傳,唐末王審知入閩在今福州稱王時,大建宮院,由中州聘請不少名士學子,並攜帶傀儡戲具,置於宮中以供娛樂,傀儡戲隨之傳入泉州,故「嘉禮戲」的道白有中州音。

到了宋代,「嘉禮戲」已在泉州民間廣為流傳。明代的泉州傀儡戲,進一步與民俗儀式結合起來,得到較大發展。明代泉州李廷機曾為木偶戲撰聯:"頃刻驅馳千裡外,古今事業一宵中。"可見當時木偶劇目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具備了表現縱橫千裡、包容古今的功力。

到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泉州的「嘉禮」戲已經十分成熟,脫離了屬於片段、雜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規範的劇本體系,能夠演出規模宏大且細緻複雜的歷史戲了。雖然形象只有固定的36個,但行當已分生、旦、北、雜四大類,可演42部大戲,如傳統連臺本《目連救母》就可連演七天七夜。這時期,泉州傀儡戲班社林立,形成科班傳習制度,甚至出現了專門製作木偶頭像、服飾盔帽、砌末道具的「西來意」「周冕號」等專業作坊。

清末民初,泉州一帶有50多個木偶戲班遍布城鄉。泉州東嶽廟、關帝廟、元妙觀、城隍廟等「四大廟」,均有固定戲班為祈天酬神作專門演出。號稱「嘉禮才子」的林承池曾與文人楊秀眉創作了《說嶽》《水滸》等連本戲,從而讓木偶戲脫離了僅服務於婚喪喜慶的圈子。林承池、連天章等人,還創造和改進了不少表演藝術技巧,如拔劍、插劍、弄蛇、傘舞、織布、弄鈸等等,大大豐富了提線木偶戲的表演藝術。

清中葉開始,泉州傀儡戲還隨著移民的腳步,向廣東、浙江、臺灣及東南亞閩南人和華僑聚居地流播,特別是對臺灣地區民俗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泉州提線木偶至今保存700餘出傳統劇目和由300餘支曲牌唱腔構成的獨有劇種音樂「傀儡調」,包括「壓腳鼓」「鉦鑼」等古稀樂器及相應的演奏技法。全部傳統劇目以抄本形式世代相傳,其中有些戲文,如《竇滔》,尚為全國其他戲曲劇種所罕見。同時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規範的操線功夫,即傳統基本線規,以及豐富精湛的表演技法與成熟完備的演出規制,還有獨具特色的偶頭雕刻、偶像結構、服裝頭飾等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

在泉州提線木偶戲的這些傳統劇目中,保存著大量宋元南戲的劇目、音樂唱腔、演出形態的活資料,保存著大量古代閩南語系地區的民間信仰習俗及婚喪喜慶的禮儀內容,保存著大量「古河洛語」與閩南方言的語法、語彙及古讀音,保存著許多宋元南戲劇目、音樂、表演形態等方面的珍貴資料。對了解、探究閩南地區民間信仰、民間習俗的歷史衍變和閩南方言的流變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具有多學科研究的重要價值。

千年來,泉州提線木偶戲不僅成為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獨特技藝和精彩演出,成為廣大民眾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戲曲藝術,也成為中國懸絲傀儡藝術的珍稀範本和當今中國提線木偶藝術無可爭議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吳圳烽/圖

指尖上的非遺傳承

泉州市木偶劇團在傳承發展泉州提線木偶戲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團自1952年建團以來,相繼創作排演了大批生動活潑富有意義的劇目,演出的足跡幾乎遍及中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和海峽兩岸,屢獲殊榮。其創作的神話劇《火焰山》和童話劇《千桃巖》晉京參加「慶祝建國三十周年獻禮」 演出分別榮獲演出一等獎和創作演出三等獎;童話劇《讒貓》晉京參加「全國木偶皮影觀摩匯演」榮獲文化部獎勵;神話劇《太極圖》參加「福建省第十七屆戲劇展演」榮獲「木偶劇革新獎」,並應邀赴京參加了第一屆中國藝術節;神話劇《劈山救母》,小戲《馴猴》《鍾馗醉酒》《獅子舞》晉京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匯演」獲優秀劇目獎、優秀表演獎等多項獎勵。國際著名的木偶表演和雕刻大師黃奕缺榮獲文化部特別榮譽獎及福建省百花文藝獎一等獎;童話劇《小黑·小金落難記》榮獲福建省第二十一屆戲劇會演演出獎等多項獎勵。2002年,該團創作演出的《古藝新姿活傀儡》一劇榮獲「第十屆文華新劇目獎」及木偶表演、木偶製作兩個單項獎。2003年創作演出的大型古典諷刺喜劇《欽差大臣》榮獲「金獅獎第二屆全國木偶皮影比賽」劇目金獎、編劇獎、導演獎、造型設計獎及3個表演獎。2004年《欽差大臣》入選第七屆中國藝術節,並榮獲「第十一屆文華新劇目獎」及「文華集體表演獎」「文華劇作獎」「文華導演獎」。此後,《欽差大臣》還入選「2004-2005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提名劇目」「2005-2006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提名劇目」。2009年10月,神話劇《火焰山》榮獲文化部首屆「國家優秀保留劇目大獎」。除此之外,該團還多次進京參加全國會演、調演、獻演活動及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藝術活動。2008年8月8日,泉州市木偶劇團在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上,向全球40多億電視觀眾展示了中國提線木偶戲的獨特風採。

泉州市木偶劇團還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演出活動,讓泉州提線木偶戲更多地走向世界。改革開放以來,該團150餘次出訪世界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多次在國際藝術節及比賽中斬獲大獎。其創作的神話劇《水漫金山》和兒童劇《慶豐收》赴羅馬尼亞「第二屆國際木偶聯歡節」演出時獲集體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和銀質獎章;現代戲《赴宴鬥鳩山》歌舞劇《元宵樂》童話劇《千桃巖》赴克羅埃西亞第32屆國際木偶比賽榮獲最高獎——集體特別獎,並獲斯洛維尼亞「馬裡博爾藝術節」獎。2005年還應邀參加聯合國總部舉辦的「2005聯合國中國春節文藝晚會」。2007年奉調赴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參加「聯合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節」。2009年10月應邀赴世界著名藝術殿堂美國卡內基音樂廳為「古今迴響中國藝術節」作開幕式演出。2009年11月赴比利時國家劇院參加「歐羅巴利亞中國藝術節」演出。2009年11月,該團還榮獲中國人民對外友協頒發的「人民友誼貢獻獎」。

可以說,泉州提線木偶戲是我國不間斷傳承歷史最長,文化積澱、藝術積累最為豐厚的傀儡戲種。也是我國懸絲傀儡藝術的珍稀範本和不爭代表。2002年經中國藝術研究院推薦,泉州提線木偶戲與崑曲等10個項目,被聯合國亞太文化中心列入「傳統民間表演藝術資料庫」。2005年泉州市木偶劇團,被聯合國南南合作網示範基地授予「聯合國南南合作網木偶藝術項目示範基地」。2005年10月泉州市木偶劇團被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6年泉州提線木偶戲入選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6月獲文化部「文化遺產日」獎。2008年11月被福建省文化廳授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示範點」稱號及「第三批福建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2009年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UNIMA)中國中心、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授予「藝術交流實驗基地」。泉州提線木偶戲已成為當代中國提線木偶藝術最傑出的代表。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泉州提線木偶《四將開臺》在戲曲篇章中領銜登場,成為我國向世界展示的一張戲曲名片,驚豔了現場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員教練員代表和國際友人,還有電視機前觀看直播的世界眼光!

對祖先遺產的敬畏心與使命感

2014年1月8日,中國文化促進會和鳳凰衛視主辦的「智慧東方——2013中華文化人物」頒獎大會在澳門舉行,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與杜維明、席慕蓉、陳可辛等人一同獲此殊榮。

「世界都在讚嘆不可思議的中國木偶藝術,而王景賢就是為提線木偶注入勃勃生機的民間藝術家」。國際木偶聯會中國中心也專門發來賀電稱「這是中國木偶界的驕傲」。

在我看來,王團長獲此殊榮是因為他對泉州提線木偶戲這一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源自秦漢的古老戲種數十年來堅持不懈的傳承和發展。但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中心主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田青先生的頒獎詞卻瞬間提升了我觀照這一古老戲種的眼界高度。他說:「直到有一天,我認識了一個人,我才明白:木偶戲是人類童年的產物,但卻不是戲劇的初級階段,它比所有其他的戲劇都更加成熟,因為它從出現之日起就清醒地認識到:再現的現實是虛幻的,與其自己扮演他者,不如完全塑造一個絕對的他者並賜予它生命。在讓我明白了戲劇藝術的本質的同時,這個人還讓我認識了一個木偶藝術家的本質,那就是宗教徒般的獻身精神、不懈追求、充沛熱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祖先遺產的敬畏之心與將其發揚光大的責任感、使命感。20年來,他帶著泉州木偶團走遍世界各地,當世人用『不可思議』這類的驚嘆讚美中國木偶藝術的時候,當世人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看到一個人用手中的30多條絲線出神入化地操控美麗的傀儡的時候,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公布『福建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劃』入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的時候,人們應該記住這個人的名字:王景賢。」

田青先生的充分肯定洞徹了「戲劇的虛幻性以及戲劇與現實的關係」,也揭示了木偶戲比其他藝術形式「更加成熟」的價值所在。他還在王景賢著作《泉州傀儡戲》一書的序中指出,無論是木偶頭的雕刻藝術還是操縱木偶的技藝,都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是一個充滿艱辛同時也充滿愉快與激情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切藝術家的「來處」和「歸宿」,也是「原因」與「結果」。……在20世紀最後10年和21世紀開始的10年,當中國社會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時,木偶戲與其他幾乎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經歷著一個或消亡滅絕或絕地重生的考驗。而就是這個王景賢,率領泉州木偶殺出一條血路,不但贏得了生存的機會,還創造了發展的空間,更是每年數次走出國門,使泉州木偶戲這朵瑰麗的中華古典藝術之花在世界範圍亮麗綻放,成就了一次令人激動和振奮的「鳳凰涅槃」。

田青先生發自內心的讚許讓我再一次對王景賢這位泉州市木偶劇團的老團長肅然起敬!是的,正是黃亦缺、王景賢、林文榮、木偶雕刻大師江加走等一個個木偶藝術家本著對祖先文化遺產的敬畏之心和發揚光大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努力弘揚用心傳承,才迎來了泉州提線木偶戲這一跨越千年的古老藝術繁花似錦的燦爛春天!

但謙虛的王景賢把這一切歸功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使然,他說:「我的藝術生命剛好起源於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讓我的個人生命價值得到體現,也使我不斷成長。如果不當團長,也許我會是個不錯的劇作家,劇團近20年獲獎的大戲都是我創作的。我在木偶劇團工作了26年,把一生最好的時光都給了劇團,我與劇團跟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從最初的自卑到找回自身價值,再到充滿自信地展示泉州文化,未來我們將帶著責任感和使命感繼續走出去、去傳播。」

是的,改革開放春風化雨的40年,也是如今擔任泉州市木偶劇團名譽團長、藝術總監的王景賢把自己獻給泉州戲劇藝術最美好的40年。40載光陰,他見證了泉州人對傳統藝術的堅守和傳承,見證了泉州文化充滿自信地走向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最好的時光陪小木偶走向大世界」。

也正是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王景賢至今仍在不斷地思考木偶藝術的發展方向,呼喚保護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自覺意識。他曾在《新時代的「小木偶」應有大作為》一文中指出:木偶藝術的創作應該「既有久演不衰的經典作品,也有洋溢時代氣息的新創作品;既能讓觀眾充分感受我國傀儡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蘊和藝術精髓,又能看到這些藝術品種強健的生命活力和勃勃生機,對增強全社會對民族優秀文化的自尊、自信和保護、傳承、弘揚的自覺意識有重要的意義。」並建議相關部門重視和扶持木偶劇、皮影戲這些「個頭小、作用大」的藝術品種,發動業內人士創作更多短小精悍的優秀小劇目,表現新時代人民真實的經歷和情感,反映和謳歌新時代、新生活。也希望能夠更多地舉辦全國性展演活動,讓古老的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再放異彩,「香」飄世界。偉大的新時代,「小木偶」應該有大作為,也定能有大作為!

這話語洋溢著自信和豪氣,也充滿了殷切的期望,擲地有聲,鏗鏘在耳,在天地間迴響!

「給無知覺者以知覺,給無生命者以生命,把無情物有情化。」如今,木偶藝術家們已經以傳承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讓自己的 「指尖功夫」更加精湛,讓古老的提線木偶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也在觀賞者面前展現了一片美輪美奐絢麗無比的藝術新天地。

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人是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當物質社會日益侵襲人們的心靈時,讓我們去欣賞這些充滿童趣、詩意和藝術魅力的千年提線木偶戲吧,相信大家一定會感到一種清風撲面的愉悅,會獲得一種沁人肺腑的陶冶!

2020年1月12日於寸月齋

本文作者

戴冠青,泉州師範學院教授,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中國作協九大代表,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監事長,福建省文聯委員,泉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泉州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等。已出版小說集《夢幻咖啡屋》,散文集《泡茶時光》,論著《當代泉州作家創作研究》《菩提樹下》《想像的狂歡》《文本解讀與藝術闡釋》《文藝美學構想論》等十餘部,發表作品和論文數百萬字。

朗讀者

李小梅,新華網新華號、華人頭條號【小梅誦讀】欄目創建人及主播,「閩南網·印象古城」、「光明日報閱讀公社·尋味」、「中國作家網·本周之星」、「西海岸文學平臺·小梅之聲」、「詩客·小梅誦讀」等欄目主播,中國共青團雜誌、福建作家、廈門日報、泉州通FM朗誦嘉賓,福建省海峽朗誦藝術團成員。

印象古城 · 徵稿啟事

「印象古城」面向大眾徵集以「印象古城」為主題的原創文學作品,可以是發表過的,也可以是還未發表的。欄目將擇優集納推出,凝結古城與文學的淵源,更生動地講好泉州故事。

截稿時間:2020年11月30日

投稿方式:QQ郵箱 188595000@qq.com

主辦單位:中共泉州市委網信辦、中共泉州市鯉城區委宣傳部、閩南網

協辦單位:泉州文學院、鯉城區作協

詳情>>>http://www.mnw.cn/wenhua/yxgc/

來源:閩南網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印象古城 | 跨越千年的懸絲傳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好看的古城千遍一律,自在的古城萬裡挑一 古城正定等你~
    好看的古城千遍一律,自在的古城萬裡挑一 古城正定等你~ 2020-07-06 1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島湖底有座千年古城,城牆牌坊完好無損,號稱中國的亞特蘭蒂斯
    隨著來這裡旅遊、度假的人越來越多,千島湖水下有座千年古城的消息也被越來越多人知道。雖然水下的古城有逾千年的文化歷史,但是它從地面到長眠湖底,也就短短60年。1959年9月21日,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的大型水力發電站開始蓄水,淳安和遂安兩座千年古城,連同49個鄉鎮、1377個村莊一道沉入水底。隨之沉入的有鄉鎮的萬畝良田,數千間民房。
  • 印象古城 | 泉州難忘洛陽橋
    朗讀者李小梅,新華網新華號、華人頭條號【小梅誦讀】欄目創建人及主播,「閩南網·印象古城」、「光明日報閱讀公社·尋味」、「中國作家網·本周之星」、「西海岸文學平臺·小梅之聲」、「詩客·小梅誦讀」等欄目主播,中國共青團雜誌、福建作家、廈門日報、泉州通FM朗誦嘉賓,福建省海峽朗誦藝術團成員。
  • 衡陽城「變」:千年古城雁歸來
    千年古城,大雁何時歸?  雁城人在呼喚!大雁在吟嘆!  雁城衡陽是個三水交匯的城市,與生俱來的秀美和大氣,獨特的氣質與個性,讓每個拓城者心動的同時,也平添了一份謹慎和凝重。  新一屆衡陽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城建工作,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國初、副主任雷良玉等領導多次就城建工作進行調研,為助推衡陽城建科學跨越獻計獻策。
  • 浙江最值得一去的千年古城,雖說名氣不大,但卻極具魅力
    導讀:浙江最值得一去的千年古城,雖說名氣不大,但卻極具魅力。它是來自浙江的一座千年古城,雖說在名氣上並不大,可卻是不可多得的好去處。這座城市便是衢州了,衢州地處錢塘江的上遊,與安徽的黃山,浙江的杭州之間都有著很近的距離,更是被冠以了四省通衢,五路總頭這樣的美稱。雖說衢州在知名度上還無法與一些熱門旅遊城市相比,但它卻是一座至今已有近兩千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 千島湖試驗「阿基米德橋」通往水下千年古城觀光
    阿基米德橋    2003年,中科院力學研究所與淳安縣提出了建造阿基米德橋通往水下古城的設想,雙方籤訂了合作意向書。從此千島湖千年古城水下觀光有了新可能。    對於這座一般人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的橋,浙江淳安縣副縣長王軍諱莫如深,「一切以中科院為準」。
  • 相約額濟納,在這裡讀懂千年傳奇史詩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額濟納美麗背後更多的「真相」,讀懂額濟納千年的史詩傳奇吧!  胡楊林——三千年守望,生命的讚歌  都說「看過黃山,天下無山」,但你知道還有一種說法叫做「閱盡胡楊,天下無樹」嗎?這是毫不誇張。茫茫的沙漠,寸草不生,歲月的演變讓人們已經忘卻了這片土地,但默默佇立在這的胡楊以一種不一樣的視覺衝擊喚醒了人們的記憶。
  • 被眾神嫉妒的古城:龐貝
    不可否認古羅馬的歷史是輝煌而傳奇的,它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能訴說出一段歷史,而這座古城(龐貝)它的太多傳奇等著人們去發掘,去解密。被眾神嫉妒的古城:龐貝,有人說龐貝古城的毀滅是因為眾神嫉妒它的奢華享樂,從而打開了火山降下了熊熊巖漿,那麼當時的龐貝是有多麼奢華呢?
  • 《龐貝末日》今上映 講述古城被火山吞沒過程(圖)
    《龐貝末日》今上映 講述古城被火山吞沒過程(圖) 2014-08-15 09:54: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羅攀 這部融合了災難大場面、史詩愛情、動作等多種元素於一身的3D大片,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吞沒的全過程,以及發生在其間的動人愛情故事,該片視覺特效蔚為奇觀,情節爆點十足。  看點一:3D震撼火山特效 體驗末日驚魂  作為一部以3D視覺特效為主打的災難大片,《龐貝末日》在如何呈現影片災難大場面方面可謂不遺餘力。
  • 文淵獅城傳承千年古城文化 掀起非遺文化新浪潮
    一座千年古城,編織中國非遺文化新篇章1400年前,遂安縣遷至今遂安地界,稱為獅城;1959年,新安江水電站建壩蓄水,獅城被淹沒,匯集成今天秀美的千島湖;2002年央視「新聞30分」連續報導,在美麗的千島湖湖底,竟沉睡著一座擁有1400
  • 義大利一夜消失的千年古城,因火山噴發而毀滅,被凝固為永恆
    義大利有一座神秘的古城,因一場災難而被眾人所熟知。位於維蘇威火山西南腳下十公裡處的龐貝古城,在公元79年前的曾是羅馬經濟、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古城中大約居住著2萬的人口。他們生活在這片繁華的城市之中,渾然不知這裡會被維蘇威火山的爆發一夜之間毀滅。
  • 世界上最「神奇」的古城,懸浮在空中千年
    而接下來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古城,懸浮在空中千年,被稱為第八大奇蹟!。這座古城就是位於印度洋獅子巖上的一個叫斯裡蘭卡的小島,提起斯裡蘭卡的名字,相信很多遊客都聽過它,近年來也成為了非常熱門的旅遊景點。
  • 他們的愛情延續了千年,龐貝古城發掘出一對情侶,相擁了上千年
    無論是中國的長城還是埃及的金字塔,都是在大自然面前用人力創造出的奇蹟,不得不讓現代人對古人的智慧充滿了敬仰和欽佩,龐貝古城面對滄桑歲月的巨變,依然保持著最初的神秘,沉睡了1500多年的龐貝古城,如今有一部分被開發成了旅遊景區,剩餘的部分則仍然被火山灰埋藏著。
  • 涵碧紫金灣文旅酒店涵碧樓發布會: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因此,他決定這次的設計理念就是將建築和千年八婺文化,以及金華城市元素充分結合,打造出擁有風格鮮明,又獨具金華人文美感的涵碧樓。  溫子先說,一個城市不能簡單的複製,要有他自己的人文特質。金華涵碧樓也會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印記。  二、 對話八詠樓與涵碧樓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的詩句「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是對金華區位與氣勢的生動概括。
  • Vlog·千年古城零陵夜宴丨瀟湘夜裡的江湖聲,你聽……
    千年古城在時刻等你來的永州零陵古城,紅網主播帶你領略夜色之美。太陽落下,五彩霓虹亮起,是人間煙火,更是熱鬧的「不夜城」。本期紅網主播帶您打卡零陵古城的小吃燒烤夜市區和大西門的帳篷夜市。夜市推薦:文創類夜市:柳子街、木之林文創店、九嶷斑竹非遺產品、瀟湘非遺館等文創非遺類場館;購物娛樂類夜市:瓦肆廣場兒童娛樂區、零陵古城旅遊商品街
  • 浙江龍遊石窟「千年古城之謎」吸引世博遊客
    >資料圖:龍遊石窟 龍遊石窟「千年古城之謎龍遊,這座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文字記載史和2230多年建縣史的古城,是浙江省歷史上最早建縣的13個縣之一。 龍遊民居苑獲得「中國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中國古鎮」稱號,是中國兩處異地遷建保護的古建築博覽公園之一。讓龍遊融入「世博」的,是被譽為千古之謎的龍遊石窟。走進石窟,宛若時光倒流到遠古。
  • 中烏考古隊前後8次挖掘 中亞傳奇古城"面紗"揭開
    (原標題:中烏考古學者揭開中亞傳奇古城「神秘面紗」)
  • 千島湖兩座水下千年古城,簡直就是中國版的亞特蘭蒂斯
    其實在這裡的水底有著兩座龐大的古城,它們都有著非常古老的歷史,這兩座城分別是獅城及賀城。兩座古城都有著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它們在水底沉睡了將近60年,這一切始因要追溯到1959年,當時人們為了建立水庫,導致它們被大水所淹沒,一直到今天它們都在水中沉睡,千島湖兩座水下千年古城,簡直就是中國版的亞特蘭蒂斯。
  • 樹木傳奇|彼美玉山果 千年中國榧
    千年香榧 代代得益香榧栽培難,生長慢。正常生長的榧樹結的果實是不適合食用的,需要人工嫁接,嫁接之後的樹苗一般要10年左右才會掛果。它的果實的生長周期也很長,每年4月中下旬開花授粉,次年8月底至9月中旬種子成熟,從果實長出來到結果,跨越兩個年度,歷時17個月之久。在香榧樹上經常會看到新生幼果和成熟果子齊聚一堂的奇特景象,通常稱之為「二代果」,這是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徵。
  • 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所在,埋藏千年的世界最大羅馬古城
    而今天,我們去了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阿爾忒彌斯神廟被發現的以弗所古城,這個曾經世界最大的羅馬古城遺址。回溯到兩千多年前,土耳其東南的愛琴海、地中海沿岸,一直被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等王朝納為版圖。古希臘、古羅馬的悠遠文明數千年在這裡深深植根。王朝的交替,宗教的變遷,古代帝國輝煌的歷史,為現在這個以伊斯蘭宗教為主導的國度,存留下眾多的讓人驚嘆的文明遺蹟。其中的以弗所遺址,就是世界上保存下來的最大最完整的希臘羅馬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