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天體數不勝數,科學家在觀測宇宙的時候,對遠距離的天體都只能觀測到恆星,因為恆星能自主發光,光線的傳播可以到達的地方非常的元。而行星和其他天體都是幾乎不可見,不能自發光很難看到在哪裡。幾乎每一個球體的天體都在轉,就連太陽也不例外,不過太陽的自轉不算快,但是它的赤道速度也有2000米每秒,這樣的速度在宇宙中甚至可以說很慢。
在太空中有無數的恆星,銀河系的數千億顆恆星也只是不起眼的一小部分而已,在宇宙中分布著非常多銀河系這樣的星河系。這些星系也像星球一樣在不斷的旋轉,星系的旋轉速度不同,恆星自然也有不同,而且之所以說太陽的自轉速度並不快,那是因為有一個星球的自轉速度快到了不可思議,太陽的速度與其一比,簡直像是蝸牛一樣的速度。
這顆星球名叫VFTS 102,它算是一個天文學中比較有名的天體,因為它的自轉速度快到令人感覺不可思議,速度快到了600公裡每秒,時速能達到216萬公裡,地球要是有這樣的速度,可能什麼都甩到太空裡去了。因為這顆星球的轉速太快,科學家還觀察到它的樣子出現了變形,變成了一個橢球形,而且它要是再快一點的話,可能就直接解體了,也許有更快的,不過已經解體的星球。
這顆恆星其實並不是銀河系中的星球之一,但離銀河系也沒有非常遠,就在銀河系的兩個衛星星系之一的大麥哲倫星繫上。之所以能夠發現這顆星球,是因為它的亮度很高,比太陽要高10萬倍,所以才能夠被發現,但是這樣的亮度說明它的溫度也很高,聚變速度快,很可能星球的壽命也是比較短的那種。科學家們其實對這樣的自轉有個疑問,那就是源動力到底是什麼?
恆星都在星際雲團中生成,基本不可能出現這樣的速度,所以,科學家認為這裡本來是個雙星系統,另一個伴星在運行的時候,因為壽命的原因,發生了超新星爆發,這些爆發的衝擊給了這個恆星加速的源動力,而且大量的物質都被這個完好的恆星獲得,速度就變得更快了。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們的觀點和小編一起參與討論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