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星球直徑只有10公裡,質量卻能與太陽比肩,每秒自轉上千圈

2021-01-21 歷史的小談

時至今日,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依然非常少,地球在自轉,同時也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太陽也在自轉,又在圍繞著銀河系公轉,而且每個星球的自轉和公轉的速度都不一樣,所以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類似地球的行星,卻又沒有和我們完全相同的星球。

不過宇宙的浩瀚和神秘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如果僅僅依靠我們現在的科學水平,來解釋宇宙中的種種現象的話,恐怕我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我們根本無法理解和解釋,宇宙中各種神秘的現象。

不過這並不能阻止我們對宇宙的探索,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也發現了很多不同的星球,甚至我們有了首個黑洞的照片,雖然說離了解黑洞還差了很多,但是至少,這也是我們的一大進步。

經過天文學家的觀測,在宇宙中,有一個神奇的中子星,要說它哪裡神奇呢?和文章開頭所講的自轉有很大的關係,這顆中子星的編號為J1739-285,其實這顆星球非常小,直徑大概是10千米,我想我們可以輕鬆想像這顆星球在宇宙中應該是非常小的。

不過這並不代表可以小瞧這顆中子星,因為它的質量和太陽很接近,每立方釐米高達一億噸,也難怪它可以這麼小的體積,卻有這麼大的質量,中子星是由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形成的,同時也是宇宙中密度極高的天體,僅次於吸收萬物的黑洞,所以它的體積小,但是質量卻極高。

科學家通過望遠鏡,測算出了這顆星球的轉速,早就已經超出了原先發現最高的記錄,每秒716圈,它的自轉速度已經達到了每秒1122圈,是地球自轉的一億倍,地球赤道自轉的速度也僅有465米每秒,而它卻可以達到每秒三萬千米。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個速度有多麼恐怖,要知道光速也不過是近30萬千米每秒,可是仔細一想,如果以這樣的速度旋轉,恐怕也不是一般星球可以承受得了的,就像我們站在原地不停的高速旋轉,身體根本無法承受。

而星球同樣如此,如果以超出承受能力的速度進行旋轉,很可能會被離心力所摧毀,不過這顆星球的發現,也讓科學家產生了疑問,在如此高速的高速的旋轉下,會產生巨大的離心力,可是它為什麼還在不斷收縮,不會甩出任何物質。

相關焦點

  • 星球自轉能有多快?有顆星球因為自轉太快,差點把自己轉解體了
    宇宙中的天體數不勝數,科學家在觀測宇宙的時候,對遠距離的天體都只能觀測到恆星,因為恆星能自主發光,光線的傳播可以到達的地方非常的元。而行星和其他天體都是幾乎不可見,不能自發光很難看到在哪裡。幾乎每一個球體的天體都在轉,就連太陽也不例外,不過太陽的自轉不算快,但是它的赤道速度也有2000米每秒,這樣的速度在宇宙中甚至可以說很慢。在太空中有無數的恆星,銀河系的數千億顆恆星也只是不起眼的一小部分而已,在宇宙中分布著非常多銀河系這樣的星河系。
  • 太陽帶著地球每秒狂奔240公裡,為何夜晚星空看起來卻變化不大?
    ;公轉就是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圍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為365天,也就是一年,科學家計算出地球公轉速度為30公裡每秒。太陽帶著地球每秒狂奔240公裡根據科學家們觀測和分析,銀河系的長度為10萬光年,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為2.6萬光年,根據計算太陽圍繞銀河系一圈需要2.5億年,由此可以計算出太陽的公轉速度為240公裡每秒,也就是86.4萬公裡每小時,這個速度是普通速度(時速1000公裡)的864倍、旅行者1號(最高時速6萬公裡)14倍,
  • 距地球40萬億公裡,直徑只有太陽1/7,這顆恆星或是人類最後歸宿
    但是太陽最終會熄滅。那時候整個太陽系的星球都不會收留人類了。就在距離地球40萬億公裡的宇宙深處有一顆直徑只有太陽七分之一的恆星或許會成為人類在宇宙中的最後家園。這顆恆星就是比鄰星。比鄰星是宇宙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它到太陽的距離是4.22光年,約合40萬億公裡。40萬億公裡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講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距離。但是在宇宙的尺度來看,這事就是近在咫尺。
  • 宇宙中自轉最快的恆星有多快?這顆超大質量恆星轉起來「不要命」
    這顆超大質量恆星轉起來「不要命」地球的自轉讓我們擁有了晝夜的更替,使萬物都有了休息的時間,地球的衛星月球其實也是有自轉的,雖然我們看到的月球除了陰晴圓缺永遠都是一面對著我們,但是相對於太陽來說,月球也有自轉,只不過自轉周期就是它圍繞地球公轉的周期,因為它被地球潮汐鎖定,相對地球來說,看起來它就像是沒有自轉一樣,其實恆星也有自轉,而且還有「不要命」的轉法。
  • 它直徑只有10-30公裡,質量卻是太陽的兩倍
    它就是殭屍恆星殭屍恆星的正式名稱是Ia型超新星,它們的直徑約為10-30公裡之間,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二倍,它們是大量死亡的坍塌恆星(即中子星)的一部分。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科學家表示,暗淡發光的殭屍恆星揭示此恆星屍體仍在快速活動,並以驚人的速度在旋轉,轉一周僅2.6秒,並產生強烈磁場。
  • 銀河系速度最快的星球,每秒約1100多公裡,到達月球只需要6分鐘
    可能不少人認為流浪星球就是流浪行星,只有行星可以流浪,可事實卻不是這樣,不僅行星有可能流浪,恆星也可以流浪,甚至像脈衝星,中子星這樣的密度超級大的神秘天體同樣也有可能會成為流浪星球。其實這裡所謂的流浪,指的是它們並沒有遵循所在宇宙時空的運行大趨勢。比如我們的太陽,雖然他以每秒鐘220公裡的速度在運行,但是它的運行趨勢和銀河系的旋轉趨勢是一樣的。
  • 最年輕中子星誕生:直徑只有20公裡,質量卻等於66萬個地球
    在茫茫宇宙中,各種各樣的星球隨處可見。在這其中有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也有像太陽一樣的恆星。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的,則是一種密度宇宙第一的星體,它就是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相當於原子核,一粒花生米那麼大的中子星物質,質量都能達到1億噸,每立方釐米的質量最高可以達到20億噸。
  • 最年輕中子星誕生:直徑只有20公裡,質量卻等於66萬個地球
    在茫茫宇宙中,各種各樣的星球隨處可見。在這其中有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也有像太陽一樣的恆星。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的,則是一種密度宇宙第一的星體,它就是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相當於原子核,一粒花生米那麼大的中子星物質,質量都能達到1億噸,每立方釐米的質量最高可以達到20億噸。
  • 一個一光年直徑的星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光的速度約為每秒 30萬千米(每秒299,792,458米),一年的時間是31536000秒;根據距離=速度X時間,可以得出1光年為9,460,730,472,580,800米,約為9萬4千6百零7億公裡。通常意義上我們所理解的星球都是行星,就是類似於地球這樣的星體。
  • 最年輕中子星被發現,才240歲,直徑20公裡,質量卻如66萬個地球
    中子星是宇宙中可見星球類天體中密度最大的一種,每立方釐米的體質量在8000萬到20億噸之間,也就是說一顆花生米那樣大的中子星物質,重量通常都在1億噸以上,不知道的朋友看到這個數據一定會非常驚訝!但實際上中子星物質密度就是原子核的物質密度,質量當然會很高了,中子星上面物質元素的分類已不明顯,因為它本身就像一個巨型原子核。
  • 最年輕中子星被發現,才240歲,直徑20公裡,質量卻如66萬個地球
    中子星是宇宙中可見星球類天體中密度最大的一種,每立方釐米的體質量在8000萬到20億噸之間,也就是說一顆花生米那樣大的中子星物質,重量通常都在1億噸以上,不知道的朋友看到這個數據一定會非常驚訝!但實際上中子星物質密度就是原子核的物質密度,質量當然會很高了,中子星上面物質元素的分類已不明顯,因為它本身就像一個巨型原子核。
  • 直徑只有3100公裡,液態水卻比地球多,這顆星球可能存在生命
    ,甚至一度懷疑整個宇宙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和文明,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只能向宇宙隨機發射了多個深空探測器(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讓這些探測器向宇宙深處飛去,期望未來有一天被外星文明截獲,從而主動與人類聯繫。
  • 木星 太陽系中質量體積最大 自轉最快的行星,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木星 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在夜空中,木星的亮度僅次於金星和月球,十分明亮,即使在大城市中也可以在夜空中找到它的位置,一般小型的雙筒望遠鏡就可以看到木星以及身旁的四大衛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你可能覺得千分之一很少。
  • 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近2000光年,每秒快7公裡
    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名為人馬座A*(Sagittarius A*),質量約為太陽的410萬倍,約每11分鐘自轉一圈。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985年公布的數據,地球距離人馬座A*黑洞約27700光年。
  • 太陽在自轉銀河系也在自轉整個宇宙從小到大都在自轉
    咱們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轉一圈24小時,那麼太陽光芒四射的掛在天上,是不是也在自轉呢?回答是肯定的。太陽自轉周期為25.05天(地球日),不但有自轉,還有公轉。太陽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線速度為每秒鐘約250公裡,轉一周為2.5億年。
  • 在這顆新發現的星球上,一天只有1.4秒
    但是你知道,在銀河系的被發現的所有星球中,自轉周期最短的是哪一顆,有多短嗎?當波蘭科學家尼古拉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提出日心說的那個年代(500年前),這顆銀河系中自轉周期最短的星球,伴隨著閃爍的X射線和無線電波,在浩瀚的銀河系中誕生。後來的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J1818.0-1607。
  • 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要近2000光年,每秒快了7公裡!
    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名為人馬座A*(Sagittarius A*),質量約為太陽的410萬倍,約每11分鐘自轉一圈。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985年公布的數據,地球距離人馬座A*黑洞約27700光年。
  • 直徑只有3100公裡,液態水卻比地球多,這顆星球極有可能存在生命
    ,甚至一度懷疑整個宇宙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和文明,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只能向宇宙隨機發射了多個深空探測器(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讓這些探測器向宇宙深處飛去,期望未來有一天被外星文明截獲,從而主動與人類聯繫。
  • 太陽自轉嗎?多大的星球才能像太陽那樣發光
    一,太陽自轉問題太陽當然有自轉了,不過太陽由等離子體組成,因此它的自轉周期隨著緯度不同而不同,這叫「較差自轉」。⒈恆星形成機制分析根據現代科學認識,星球自行發熱的不敢說,星球自行發光的只有恆星,因為恆星的定義就是如此。恆星之所以發光,也就是說恆星之所以成為恆星是因為恆星內部發生熱核發應。恆星能幾億年甚至幾百億年發光發熱燃燒就是因為它內部的熱核反應。那為什麼恆星內部能發生熱核發應,是因為它內部溫度足夠高。
  • 為什麼星體都會自轉,中子星每秒幾百圈的自轉速度是怎麼達到的?
    前不久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質量最大的毫秒脈衝星,質量為太陽的2.17倍,而直徑僅24公裡,這麼恐怖的數據讓人大吃一驚。毫秒脈衝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每秒旋轉上百圈的脈衝中子星,最快的打到每秒1122圈,腦海中想想看都覺得不可思議,要是地球以這種速度自轉,那地球恐怕都給轉沒了,所有物質全被離心力拋入太空。不過也只是想想,地球的自轉速還是比較適合生命的,24小時自轉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