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架是攝影最常用的附件,它的好壞直接影響了照片質量,可我們經常會發現老法師們手持2、3萬攝影器材,卻使用只值幾百塊錢的三腳架。三腳架市場品牌眾多,腳架型號相似,看得人眼花繚亂,那到底如何挑選合適的自己的三腳架,尤其是第一支三腳架呢?
通用的捷信標準
在攝影中,三腳架主要用途是:1.鳥類攝影、運動時起支撐作用,2.在拍攝風光、微距時充當一個穩定的攝影平臺,3.搶佔拍攝機位,4.戶外遇到野生動物襲擊時作為自衛武器使用。拋開3、4點不說,實現第一點不難,一支兩三百元的三腳架足以支撐4、5KG攝影器材而不散架,但要讓4、5KG攝影器材長曝光得使用數千元三腳架,那什麼樣三腳架才是適合自己使用的呢。
捷信三腳架系列劃分
完整的三腳架(套裝)一般由三腳架與雲臺兩部分組成,腳架屆奇葩之王Novoflex甚至推出過四腳架。三腳架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但大部分國內三腳架製造商按照捷信標準製造、命名自家的三腳架,熟悉捷信標準選購三腳架第一步。
捷信三腳架劃分,百諾、銳思、馬小路採用與捷信一樣的四位數字命名方式,第一個數字代表所屬系列,系列確定承載能力也大致確定。若是遇上RRS、徠圖等非捷信命名方式的三腳架,可以用對比腳管最大、最小直徑,找到對應系列
捷信一共有00、0、1、2、3、4、5六個系列三腳架,00系列是桌面三腳架,爬樓黨專用,不與其它腳架作比較。0系是捷信最輕的標準三腳架,腳管最大直徑比1系要小4mm,最大承重卻和1系相同,它是通過犧牲最大展開高度獲得2.5KG。腳管最大直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直徑越粗,可以延生節數越多,但三腳架 承重、穩定性是最細一節腳管決定的。
捷信Mini Traveler桌面三腳架,對應00系列
為了提高便攜性,相機三腳架無不使用伸縮設計,腳管節數介於3節到6節之間,每一節腳管直徑落差通常介乎3mm至4mm,節數越少腳架越穩定,落差越大鎖定越牢固,像曼富圖MT055CXPRO4為了追求穩定性,落差達到了4.4mm。要注意的是,減少腳管節數提高穩定只適用與鋁合金三腳架,過長碳纖維腳管會因為彈性過強降低穩定性,所以大牌碳纖維三腳架一般採用4節/5節設計,鋁合金三腳架多採用3節/4節設計。
當腳管最大直徑、材料確定後,基本可以確定一支三腳架最大承重了。市面不少三腳架承重達到了二三十公斤,甚至更高,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參數,這些數字只代表了在該重量下不會散架,腳架實用承重是主要由腳管直徑、三角座直徑(連結腳管與雲臺的組件)決定的,具體可參考捷信標準。
按照捷信標準,0、1系架承重2.5KG,能承載M43機身+大三元鏡頭,或是APS/全幅微單+輕量化鏡頭。小編建議優先選購1系架,展開後能提供1.4米至1.7米的高度,0系是以犧牲高度獲取重量的,而且減重優勢不明顯——以捷信的最大承重同為10KG的0系GT0545T、1系GT1555T為例,GT0545T比GT1555T輕103g(1.03KG-0.9KG),但最大高度矮了15.5cm(138cm-122.5cm),收納長度長了1cm(35.5cm-36.5cm)。
2系三腳架是一般人購買最重的三腳架,它承重為4.5KG,高度略高於1系列,在承載雲臺+全幅機身+大三元鏡頭時能提供1KG左右冗餘承重。2系也是視頻入門腳架,只有2系或以上三腳架能靠自身重量保證穩定性,以及承載液壓雲臺。
3系、4系、5系在攝影領域屬於重型腳架了,一般是配合大炮、赤道儀下使用的,不屬於第一支腳架考慮範圍。
馬小路3、4系腳架,使用碳纖維下重量也要2KG+
除了腳管直徑、節數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了三腳架的承載能力與穩定性,大致如下:
非摺疊>摺疊無中軸>中軸無中軸橫軸>中軸橫軸無獨腳架>可拆獨腳架大度數>小度數(腳管展開度數,最高展開狀態下數值一般介於22°到25°之間)大三角座>小三角座、碳纖維>鋁合金(同重量下)
」坑爹」的雲臺
相比三腳架,雲臺只是一個小小的配件,可別以為小等於便宜,你購買一支70-300mm鏡頭也許只要800塊錢,可購買一個能鎖定70-300的雲臺卻要一千甚至兩三千元。在攝影領域,常用雲臺可以大致分為下面幾種球形雲臺、齒輪雲臺、三維雲臺、懸臂雲臺,優缺點大致如下:
球形雲臺
優點:低成本,小巧靈活,輕便,豎拍無需L形快裝板,適應性強,缺點:點頭現像最為明顯(點頭現像是指鎖定雲臺後鏡頭微微下傾,長焦鏡頭尤為明顯)。
齒輪雲臺
優點:可精確控制各個方向運動,尤其適合建築攝影,缺點:結構複雜,沉重,售價昂貴。
液壓雲臺
優點:高承重,可調節阻尼,具備動態平衡,適合拍攝視頻或承載大炮,缺點:只能實現水平360°、正負90°運動,笨重,體積巨大。
三維雲臺
優點:高承重,可獨立調節每一個方向運動,相對便宜,拼接照片方便,缺點:略重,體積大。
懸臂雲臺
優點:高承重,穩定性好,有效避免大炮點頭現像,非常適合打鳥,缺點:體積巨大,應用場景單一,售價昂貴。
對於第一支三腳架,球形雲臺、三維雲臺是一個經濟的選擇,球型雲臺甚至可能伴隨你整個攝影生涯。球檯優勢是小巧、靈活,只有它能塞進折返三腳架當中。決定球檯承重最關鍵指標是球的直徑,球直徑小於25mm的雲臺完全不堪使用,建議使用球直徑35mm或以上球檯。
當今大部分國產球檯大多是仿照ARCA阿卡Z1系列,Z1的鎖定裝置位於球檯底部,造型較為修長,可收納在摺疊三腳架中,一般帶有阻尼、鎖定兩個旋鈕,高級的帶有雙全景功能,國產的馬小路FB1系列、徠圖NB系列、百諾B系列、晟崴FB均屬於Z1結構
ARCA阿卡Z1
少數國產球檯仿照RSS BH-55系列,BH55將鎖定裝置移動到球檯側面,外形顯得矮胖,穩定性更佳,但無法收納在摺疊腳架上,多使用在2號腳架上,馬小路XB系列、百諾G系列、徠圖LH、晟崴XB均屬於BH55結構。
RSS BH-55
ARCA Z1、RSS BH-55是球檯裡常見結構,球檯結構遠遠不止這些,比如說超輕量化的Acratech GP。可一個Acratech GP球檯售價達到400美元,加上同級別的三腳架,價格比一臺A7還貴,不會是普通人第一支三腳架範圍之內,因此不作討論。
Acratech GP
在所有結構雲臺中,球檯點頭現像是最為突出的,2000元以下球檯難以支撐200mm+焦距完美穩定成像。如果你要使用長焦鏡頭,三維雲臺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如其名名字,三維雲臺能控制水平、俯仰、翻轉三個方向運動,每個方向獨立運動、獨立鎖定,互不幹擾,拼接照片方便,缺點是遠比球檯笨重,體積較大。
普通三維雲臺
產品推薦
小編說了這麼多都屬紙上談兵的內容,更有沒有更實際一點的呢,推薦具體產品,不用急,產品推薦來了。
曼富圖MT190XPRO4、MT055XPRO3三腳架(鋁合金版)
曼富圖是第一支三腳架中唯一買得起的國際品牌,MT190XPRO屬1系三腳架、MT055XPRO屬2系三腳架,它們都採用了中軸可橫置結構,但不失穩定性,尤其是055XPRO3,腳管落差可達4.4mm,實屬過渡用料。MT190XPRO4、MT055XPRO3隻推薦購買鋁合金板,碳纖維版售價高昂,性能不足(碳纖維的MT190XPRO4最細一根腳管直徑只有11.6mm,穩定性不足)。若不需要橫置中軸,可以考慮老闆MT290。
曼富圖MT055XPRO3
相比三腳架,曼富圖雲臺採用鑄造工藝,顯得異常笨重,一般不推薦購買,除非有高性價比的MT055XPRO3+MHXPRO-3W三維雲臺/MH054M0-Q2球檯套裝(MHXPRO-3W能穩定支撐全幅機身+100-400mm鏡頭),MT190XPRO4建議另選其它品牌雲臺。
曼富圖MT190XPRO4
馬小路MT-1541T+FB-1套裝
馬小路MT-1541T+FB-1是一款對應捷信1系的摺疊三腳架套裝,它腳管採用10層碳纖維製成,管壁厚達1.3mm,落差達到了4mm,內置了短腳釘,大直徑的三角座,在不到一半價格加上重240g下,實現了捷信GK1555T-82TQD的同級性能,更適合作為第一支三腳架。不過與曼富圖、捷信國際品牌相比,馬小路產品一致性稍差,表面工藝也有所不如,更適合個人用戶使用。
徠圖CB-40球檯
在國產球檯中,徠圖CB-40是一款高性價比產品了,它結構與ARCA Z1相似,球體直徑達到了40mm,自重為412g,適合配合MT190XPRO4等三腳架使用。
曼富圖410齒輪雲臺
曼富圖410是一款高性價比偏心齒輪雲臺,售價只要一千元左右,不到山寨ARCA D4一半,它由外殼、齒輪均由金屬製成,自身重達1.22KG,承重為5KG。
一步到位
曼富圖MT-190XPRO、馬小路MT-1541T+FB-1套裝、徠圖CB-40在三腳架市場中不屬於便宜產品,百諾、思銳已將2系碳纖維三腳架+液壓雲臺壓至一千多元。可在攝影圈裡流行一句話,「三腳架買到第三個才知道前兩個的錢完全是應該省下的!」本文推薦的三腳架、雲臺無法一勞永逸解決所有相機、鏡頭穩定問題,但能滿足大部分時候需求,當你購買第二、第三支腳架時也不會感到後悔。如果你想一步到位,捷信、RRS、阿卡、薩那向你招手了,問題是你準備好五六千元,甚至一兩萬元購買一套三腳架套裝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