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改革
壯士斷腕還會繼續嗎?
「今年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不能法外施權」
問:您多次提過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進行改革,您也說過這個過程可能會很疼。在中國經濟放緩的今天,您會繼續保持這樣的決心嗎?
李克強:你問到疼,確實很疼,而且在加深,面還會擴大。因為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而是割腕,忍痛也得下一刀。因為簡政放權有利於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激發市場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去年我國經濟速度放緩,但是就業不減反增,簡政放權起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
本屆政府兩年內下很大力氣完成了當初提出的五年內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其中有的是取消,有的是下放。我們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後,每天就有上萬家企業登記,比上年增加了50%。可見,活力來自民間,而簡政放權的減法可以對應對經濟放緩發揮支撐的力量。
今年政府要有新作為,重點要抓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不能法外施權。另外,國家部門授權地方政府審批的事項1200多項,今年要砍掉200多項,不能像開車一樣,鬆了手剎,還踩著腳剎,明放暗不放。二是要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今年是在省一級公布,明年推向市縣一級,晾曬清單,讓社會監督,也讓老百姓明白,權力不能濫用。三是要探索事中事後監管的新模式。
下一步怎麼反腐?
「打掉權力尋租空間 剷除腐敗土壤」
問:如何從制度建設這方面入手,進一步推動反腐?怎麼樣才能解決官員的不作為問題?
李克強:中國黨和政府一貫堅持反腐倡廉的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懲。一些所謂位高權重的人被依法調查和處理,成效是明顯的,人民群眾也是擁護的。
所以,推進位度反腐和標本兼治是一致的。首先還是要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是誰都不能在法外用權。二是要推進體制改革。比如簡政放權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堅決打掉尋租的空間,剷除腐敗的土壤,因為很多腐敗分子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尋租。三是要加強監督和教育。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受到社會的監督,公職人員要提高自律意識,以權謀公而不能謀私。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既要懲治亂作為,也反對不作為,庸政懶政是不允許的。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就是不辦事,這是為官不作為啊,必須嚴肅問責。
關於民生
環保政策是否得到很好落實?
「違法違規排放的企業 堅決依法追責」
問:您認為中石化、中石油這兩個央企真的在阻礙環保政策的落實嗎?
李克強:可以說政府在治理霧霾等環境汙染方面,決心是堅定的,也下了很大的氣力,但取得的成效和人們的期待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我去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向霧霾等汙染宣戰,不達目的決不停戰。
治理要抓住關鍵,今年的要害就是要嚴格執行新出臺的《環境保護法》。對違法違規排放的企業,不論是什麼樣的企業,堅決依法追究,甚至要讓那些偷排偷放的企業承受付不起的代價。對環保執法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設,不允許有對執法的幹擾和法外施權。環保等執法部門也要敢於擔當,承擔責任。對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問責,瀆職失職的要依法追究,環保法不是棉花棒,而是殺手鐧。
今年政府工作有很大的變化,就是我們把節能減排的指標和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排列在一起,放在了很靠前的位置。報告裡從調結構到提高油品生產和使用的質量等,都和治理霧霾等環境汙染相關聯,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人人有責的治理行動。
大眾創業,為何政府要操心?
「高手在民間 破繭可以成蝶」
問:您多次強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將其認為是中國經濟的新引擎。有人說創業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場行為,政府為什麼還要操這麼大的心呢?
李克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是一個改革。這也是歷史的啟示。回想30多年前,正是因為承包製政策的實施,調動了億萬農民生產和經營的積極性,也因為允許人口流動,億萬農民工進城,創造了中國經濟的奇蹟。
我想起去年在我們推進簡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的時候,我去一個地方的企業登記場所,遇到一位已經退休的婦女。因為我們取消了註冊資本實繳制,她的熱情來了,說要辦一個婚慶公司,而且她說:「我知道這個地方辦婚禮的老禮數,有些家庭希望這麼辦,我沒有讀過很多書,但這是我的核心競爭力。」我還到過許多咖啡屋、眾創空間,看到那裡年輕人有許多奇思妙想,他們研發的產品可以說能夠帶動市場的需求。真是高手在民間啊,破繭就可以成蝶。
市場活力的激發需要政府清障搭臺,今年我們要繼續在這方面做更多的事。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實行「三證合一」,讓服務業領域的一些企業註冊登記別再那麼費勁了。要清障還要搭臺,對企業特別是創業的小微企業,我們要更多地提供租金低廉的創業空間,給創業插上翅膀,還要通過政府引導資金來吸引更多的種子基金。同時,還要進一步減稅降費,讓這些企業輕裝前進。
全面放開二孩有無時間表?
「要權衡利弊,按照法律程序調整」
問:全面放開二孩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李克強:去年我們已經開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現在正在推進,也正在進行全面的評估。我們會根據評估的結果,考慮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權衡利弊,但是必須依照法律程序來調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關於外交
回答「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日本領導人應承擔歷史責任」
問: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會給日本國民的對華感情帶來怎樣的影響?
李克強:當前中日關係的確比較困難,根子還是在於對那場戰爭、對歷史的認識。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就是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對於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不僅要繼承前人所創造的成就,也應該擔負起前人罪行所帶來的歷史責任。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那場侵略戰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最終日本民眾也是受害者。在今年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我認為對中日關係既是檢驗,也是機遇。如果日本領導人正視歷史,並且保持一貫,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就有新的契機。
在國際事務中,中國搭便車?
「中國是和大家一起推車」
問:國際上有一種看法,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一方面挑戰了美國的領導地位,另一方面在很多國際事務上中國仍然在搭便車,請問您怎麼看待這樣的看法?
李克強:首先,中國是不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我在國外也經常聽到這種說法,總是有被忽悠的感覺。因為按照國際權威統計,中國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們是在世界80位以後。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還有近2億貧困人口,是實實在在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把自己的事辦好,保持合理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巨大的貢獻。而且中國還在越來越多地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要說中國搭便車,這麼大的塊頭搭誰的便車?中國是和大家一起推車。
講到中美關係,這是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之間的關係。毋庸諱言,中美之間存有分歧,但更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可以著力擴大利益的交會點。我們正在推進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它是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的,這打破了合作的天花板。它向中美、向世界發出了明確的信號—中美經貿關係會更加密切,這個中美關係的「壓艙石」會更沉更穩。
回答「克裡米亞是哪家的」
「希望鄰居之間和睦相處」
問:中國現在視克裡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還是烏克蘭的一部分?
李克強: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一直保持著客觀、公正的立場,我們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前不久,我在歐洲和烏克蘭的總統會面,我跟他說了這段話。他說能不能向外公布?我說沒問題,你把我的原話登到報紙上。同時,烏克蘭問題給地緣政治確實帶來了複雜性,尤其是影響了世界經濟的復甦進程,我們還是希望這個問題能夠通過對話、談判、協商解決。
至於克裡米亞問題,成因比較複雜,我們同樣希望能夠用對話的方式政治解決。我們希望鄰居之間都和睦相處,希望看到歐洲和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共贏的局面,這既有利於相關方,也有利於中國。
如何應對中緬邊境問題?
「我們有能力維護邊境安全穩定」
問:您如何回應中緬邊境最近發生的問題?
李克強:你問了一件讓我感到痛心的事情。在中緬邊界我方一側,一些我國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了損失,我首先要向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和深切的慰問。同時,我國政府、外交部、軍方都向緬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堅決維護中緬邊境的安全穩定,堅決保護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其他問題
回答「臺商遇到發展困難」
「對臺開放力度會更大一些」
問:在大陸的經濟結構、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下,在大陸臺商也遇到一些經營和發展上的困難。請問大陸在繼續促進兩岸經濟合作的過程中有什麼策略?
李克強:兩岸是一家人,是骨肉同胞。堅持「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會給兩岸經濟合作創造基礎,擴大空間。對推動兩岸經濟合作來說,需要兩個輪子一起轉。一個輪子就是要加強兩岸經貿合作的制度化建設,比如說像ECFA後續協商。另一個輪子就是擴大相互開放。對大陸來說,尤其是要重視在大陸投資的臺灣企業。
這裡請你傳遞一個帶有「定心丸」的消息,就是大陸將會繼續維護臺資企業和臺商的合法權益,保持對他們的合理優惠政策。而且在對外開放中,我們會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說對臺灣開放的力度和深度會更大一些。我們歡迎臺商包括年輕人到大陸來創業,並且願意推動兩岸人員交流,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
會不會收緊對香港政策?
「繼續加大對香港支持力度」
問:中央會不會進一步收緊對香港的政策?兩地之間文化和經濟交流等方面會不會受到影響?
李克強:「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這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有人擔心中央政府會不會收緊對香港的政策,這個是不必要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講到,要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本身就說明要一以貫之地把「一國兩制」實施好、貫徹好。因為「一國兩制」寫進了憲法和基本法,憲法和基本法構成了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基本法也規定了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一國兩制」是國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願,是不能輕易改變的。我說這些話,可能有些人聽起來感覺像是字斟句酌,因為你問了一個涉及法律的問題,我必須認真地回答。
中央政府會繼續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也會繼續加大對香港的支持力度。
為什麼看重全民閱讀
「民眾閱讀量不到有些國家人均的1/10」
問:我們注意到連續兩年把「全民閱讀」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我不知道您為什麼對這件事那麼看重?
李克強:我記得去年起草《政府工作報告》,我在聽取各方意見的時候,不僅是文化界、出版界的人士,而且經濟界和企業家都向我提出要支持全民閱讀活動,報告要加上「全民閱讀」的字樣。而且還有人擔憂,說現在我們國家民眾每年的閱讀量還不到有些國家人均的十分之一。
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用閒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兩次願意把「全民閱讀」這幾個字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原因,明年還會繼續。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