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科學家研製出新型窗體太陽能電池用高分子材料
據塔斯社報導,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化學所的科學家合作開發出一種能夠將普通窗戶變成太陽能電池板的高分子發光材料(光能集聚器),這種新型聚合發光材料,為進一步研製能夠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的發電窗體提供了潛在可能性
-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發布時間: 2020-05-09 11:46:50 來源:科技部 作者:
-
美研製廉價高質量納米線太陽能電池的新技術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現在,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廉價製造高質量的納米線太陽能電池的新技術,相關研究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傳統太陽能電池製造太複雜 現有的太陽能電池一般由超純淨的單晶矽圓製成,同時要求這種非常昂貴的材料的厚度約為100微米,以儘可能多地吸收太陽光,這就使製造矽基平板太陽能電池變成複雜、能耗大且昂貴的過程。 因此,科學家希望使用半導體納米線(其寬度僅為人頭髮絲的千分之一,但長度可延伸至毫米級)替代矽晶圓來製造太陽能電池。
-
美國科學家研製新型納米線太陽能電池 質優價廉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現在,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廉價製造高質量的納米線太陽能電池的新技術,相關研究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材料科學分部的楊培東(音譯)領導的科研團隊首次利用以溶液為基礎的陽離子交換化學技術,製造出了高質量的以半導體硫化鎘為核、硫化銅為殼的核/殼納米線太陽能電池。
-
俄科學院:已籌措到用於研製俄哈勃望遠鏡、月球和金星研究資金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29日消息 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指導列夫澤廖內對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主要空間科學項目的資金問題已得到解決,其中包括「光譜-紫外線」望遠鏡的研製和發射、赴月球和金星任務。
-
俄科學家指望明年底全球實現抑制新冠
11月29日,俄國家科學中心研製出新冠疫苗的「媒介」中心主任馬克西烏託夫表示,如果當局管控防護措施得當,俄羅斯有望在12月底到達新冠冬季感染高峰。同時馬克西烏託夫認為,如果全球一半人口接種完疫苗,明年底新冠疫情將被人為控制。
-
科學家研製出細菌發電生物電池
北京時間3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用細菌製成的電池很快將會為我們的電子產品提供電能。科學家已經發現,可以把細菌體表蛋白生成的能量收集起來,作為電能。這項重大突破將會導致由細菌產生的清潔電流,或稱「生物電池(bio batteries)」誕生。 該研究成果發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它顯示,細菌接觸到金屬或者是礦物質時,它們體內的化學物質就會生成電流,並通過細胞膜流出體外。
-
科學家研製廉價催化劑開發鋅空氣電池,儲電量為鋰電池5倍
科學家研製廉價催化劑開發鋅空氣電池,儲電量為鋰電池5倍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綜合報導 2017-08-16 20:20
-
德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超輕薄型電池:可使用絲網印刷技術製作
這種電池技術是由德國Reinhard Baumann博士領導的科研小組研製出來的,Reinhard Baumann博士來自德國開姆尼斯Fraunhofer電子納米技術研究院(Fraunhofer Research Institution for Electronic
-
核廢料處理新方式:研製成核能源電池,能夠使用上千年
我們知道核能不僅能量巨大,這個可以從核彈中看出。而且核能的能量轉化率非常的高,所以在不用於戰爭的時,核能被很多的國家用於發電了。核能發電比傳統的燒煤炭的火力電,有著更大的優勢,不會汙染空氣加重全球變暖。但是核能在用完後,也會有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的核廢料。因為這些核廢料中存在著一些放射性物質,而且這些放射性物質如果清理起來,不僅很麻煩,而且代價還十分的高。
-
科學家研製出糖生物電池
糖生物電池是一種酶催化燃料電池(EFC),是一種發電生物化學設備,能夠將糖原和澱粉中的化學能量轉變成為電流。同時,酶催化燃料電池使用傳統燃料電池相同的工作原理,它們使用酶代替貴金屬催化劑來氧化它們的燃料。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一種糖生物電池概念可以完全將糖中的化學能量轉變為電流。
-
俄試驗場事故又有新說:爆炸發生時在測試新型「核電池」
俄媒稱,俄羅斯飛彈試驗場爆炸事故發生時,該試驗場正在測試一種新型「核電池」。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8月15日報導稱,本月8日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導致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5名專家遇難的爆炸,與「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的測試並無關係。
-
科學家用核廢料研製「鑽石電池」 續航超5000年
據外媒報導,人造鑽石也能做成電池,而且還能用上5000年以上,這可能嗎?近日就有英國科學家進行了新的嘗試。
-
俄媒:中國研製出史上最強大離子噴氣發動機
參考消息網1月14日報導 俄媒稱,中國研製出世界上最強大的離子噴氣發動機。 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4日援引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據中國《科技日報》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502所專家向客戶展示了新一代離子發動機。
-
俄德合作開發鈉電池價格低廉 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原標題:俄德合作開發鈉電池價格低廉 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生物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共同合作,日前研發出可以替代鋰離子電池的鈉電池。由於鈉電池材料價格低廉,或可成為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新一代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鋅空氣電池新突破 高性能且低成本催化劑研製成功
鋅空氣電池以原材料常見和能量密度高有著誘人的應用前景,但充電困難一直桎梏著其發展。如今,科研人員研製出高性能和低成本催化劑,將打破這一瓶頸,使鋅空氣電池具有優異的充電性能,擴大其應用範圍。鋅空氣電池新突破據澎湃新聞12月1日消息,上述研究於當地時間8月14日發表在國際學術雜誌《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科研人員來自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該論文的通訊作者雪梨大學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學院的教授陳元稱,「迄今為止,可充電的鋅空氣電池所用的都是昂貴的貴金屬催化劑,比如鉑和氧化銥製成。
-
俄科學家研製出轉基因成分快速檢測儀
阿爾泰國立大學的生物學家研製出轉基因成分快速檢測儀,可在較短時間內檢測出食品中是否含有某種轉基因成分。發明人已經向俄聯邦專利署提交了專利申請。儀器內置盛放試劑及樣品的盒子,分析儀由電池驅動。全部分析過程目前為50分鐘,但研究人員相信將來可將所需時間縮減一半。 阿爾泰大學研究室主任庫採夫說,目前在俄羅斯對轉基因成分的檢測較為繁瑣,需要到專業實驗室進行檢測。但這類實驗室數量太少,哪怕在大城市也就1-2個。阿爾泰大學生物工程實驗室多年來一直從事分子遺傳學研究,開展此項研究有一定優勢。
-
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據《每日科學》網站11月11日報導,瑞士洛桑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凱文·西沃拉領導的研究小組正致力於利用豐富而廉價的氧化鐵(鐵鏽)和水研發一種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
俄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新方法
原標題:俄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新方法 據俄《S&TRF》科學網站消息,喀山聯邦大學「基因和幹細胞技術」開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新方法,利用幹細胞的再生能力,在實驗室內再生了狗的缺失牙齒。
-
美研製出直徑三毫米迄今最小燃料電池
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報導,美國科學家最近成功地研製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小的燃料電池,這種電池的直徑只有3毫米,可以產生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