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學院:已籌措到用於研製俄哈勃望遠鏡、月球和金星研究資金

2021-01-09 科技生活快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29日消息 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指導列夫澤廖內對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主要空間科學項目的資金問題已得到解決,其中包括「光譜-紫外線」望遠鏡的研製和發射、赴月球和金星任務。

俄羅斯副總理尤裡鮑裡索夫此前表示,根據總統命令,俄羅斯航天科學項目將獲得必要的資助水平——每年140-150億盧布(約1.87-2億美元)。

澤廖內表示:「不可能滿足科學家的所有要求。但是要弄清楚,這不是什麼新資助,這些150億盧布實際上是削減的錢(此前縮減俄聯邦空間計劃開支的一部分——編注),這是預算恢復。這非常好,因為沒有這些錢,我們的整個科學計劃就會停滯不前。現在,我們將完成一些主要項目,即月球、金星計劃,『光譜-紫外線『項目。」

他補充道:「其中『光譜-紫外線』是非常好的實驗。……目前我們將按計劃在2025年將其成功發射。」

俄科學院天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米哈伊爾薩奇科夫此前對可能削減用於研製「光譜-紫外線」的資金表示擔憂。他對衛星通訊社指出,在某些年份,資金減少到原來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還有一次減少到原來的十五分之一,因此相應的發射日期被推遲了。

俄羅斯「光譜-紫外線」天文觀測臺主要用於觀測地面望遠鏡無法捕捉到的紫外線波譜。該觀測臺的功能近似於美國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利用該平臺,科學家們可以研究早期宇宙的物理過程、恆星的形成、星系的演變、物質墜入黑洞的過程、行星和系外行星的大氣以及彗星。

俄羅斯月球研究計劃規定發射3個太空飛行器:2021年發射「月球-25」著陸站,2024年和2025年分別發射「月球-26」軌道探測器和「月球-27」著陸站。

俄羅斯金星研究計劃規定2027-2029年發射長期著陸器「金星-D」。

相關焦點

  • 俄航天集團:俄ART-XC望遠鏡結束第二次巡天觀測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消息,俄「光譜-RG」太空天文臺結束第二次巡天觀測。 俄航天集團在官網上發布消息稱:「在開啟第一次巡天觀測一年之後,2020年12月15日,『光譜-RG』天文臺ART-XC望遠鏡結束第二次巡天觀測任務。」 「光譜-RG」(Spectrum-RG)天文臺是俄羅斯和德國的天文項目,旨在創建軌道天文物理觀測臺,以研究X射線範圍內的宇宙。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川普是重返月球的狂熱者,並為月球項目劃撥了足夠多的資金,而拜登對月球計劃一直持消極態度。不管是近月空間站項目以及「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項目,2024年都是重要的節點,在川普的計劃中,他第二個任期的最後時刻,月球計劃將會讓他的生涯達到最高光時刻,可惜的是,現在已成泡影,不可能在2024年實現。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美國的兩大月球計劃飽受質疑  美國現有的兩個同月球探索的空間計劃分別為,美國近月空間站項目以及「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項目。  這兩項計劃雖然都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但是因為白宮主人的更替,讓這兩項計劃蒙上了陰影。  川普是重返月球的狂熱者,並為月球項目劃撥了足夠多的資金,而拜登對月球計劃一直持消極態度。
  • 俄用天文望遠鏡繪製宇宙圖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日前宣布,俄德「光譜-RG」天體物理太空天文臺ART-XC天文望遠鏡完成俄航天史上在硬X射線電磁輻射頻譜區的首次全天空觀測。這臺望遠鏡由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和隸屬於俄原子能集團的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共同設計並製造,是俄羅斯首臺反射式望遠鏡,在距地球150萬公裡的拉格朗日L2點附近的一條獨特軌道運行。重要發現此前只是軟X射線範圍內才有較清晰的全天空圖,由德國ROSAT天文臺於30年前繪製。
  • 俄用天文望遠鏡繪製宇宙圖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日前宣布,俄德「光譜-RG」天體物理太空天文臺ART-XC天文望遠鏡完成俄航天史上在硬X射線電磁輻射頻譜區的首次全天空觀測。這臺望遠鏡由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和隸屬於俄原子能集團的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共同設計並製造,是俄羅斯首臺反射式望遠鏡,在距地球150萬公裡的拉格朗日L2點附近的一條獨特軌道運行。重要發現此前只是軟X射線範圍內才有較清晰的全天空圖,由德國ROSAT天文臺於30年前繪製。
  • 俄航天局局長:俄羅斯和中國或聯手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
    《莫斯科晚報》援引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的話報導稱,俄羅斯和中國計劃共同探索月球。他說,兩國或聯手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強調,他敬佩中國同事。早在2018年9月俄羅斯和中國就籤署了一項旨在發展火箭和發動機製造以及月球探測項目合作議定書。
  • 俄計劃2030年代初發射「光譜-M」太空望遠鏡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發言人葉戈羅夫18日表示,俄「光譜-M」太空望遠鏡(毫米波天文臺項目)擬於2030年代初發射升空。   葉戈羅夫在發布會上說:「按計劃,『光譜-M』不會很快發射,要到2030年代初。」
  • 俄計劃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 2050年開採礦物
    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 2050年開採礦物俄羅斯《消息報》21日報導稱,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的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新聞處處長奧莉加·扎羅娃表示,該研究所正在研究建立長期月球基地的計劃。實際上,月球基地計劃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開始,當時蘇聯對月球表面進行了長期調查。儘管目前月球計劃面臨財政困難,但在2030年後建立月球基地仍是俄羅斯航天戰略目標之一。目前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正在進行設計工作,長期月球基地的一些參數已經確定。報導稱,扎羅娃表示,俄準備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可容納12人的基地。
  • 俄科學家:俄美探測器將嘗試在金星大氣中尋找生命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主任研究員、俄美「金星-D」項目科學工作組聯合組長柳德米拉∙扎索娃對衛星通訊社表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暴露出存在生命的物質,俄美「金星-D」探測器將把重點放在金星大氣中尋找生命上。
  • 2019年世界各國科技基礎研究發展回顧:宇宙探索碩果纍纍
    2019年,科學家在西伯利亞通卡區域啟動了大型伽馬射線世界級觀測臺國際科學合作項目「通卡實驗」(TAIGA),用於研究伽馬射線和超高能宇宙射線。目前,他們正為TAIGA觀測臺的兩個裝置:探測站TAIGA-HiSCORE,新天文望遠鏡TAIGA-IACT做測試準備。在火星和金星探測方面,俄羅斯曬出的成績單可謂亮眼。
  • 金星生命探索後續:學NASA售賣月球 俄近日宣稱擁有金星主權
    在前不久NASA單方面宣布月球資源可以採取「先來先到」原則進行開發與售賣後,此次克林姆尼宮首席科學家公開宣布金星屬於俄羅斯,無疑加劇了太空資源割據的緊張局勢,更讓我們看到了在沒有詳盡國際太空法約束的環境下,世界航天強國憑藉先發優勢肆意宣布一顆星球主權的鬧劇。背景普及:金星和地球有多少相似度?
  • 到2029年俄羅斯將向金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
    據公考資料顯示,俄羅斯準備於2029年向金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據俄羅斯科學院專家估計為此將花費160億至170億盧布規模資金。欲發射的探測宇宙飛船由浮動探針和登陸車等部分組成。俄羅斯科學院宇宙研究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金星-D》項目俄羅斯-美國聯合小組俄方負責人柳德米拉加索娃表示,目前研究小組對該項目總體運行方案已審核完畢。
  • 兩個望遠鏡的故事:WFIRST和哈勃望遠鏡
    NASA的廣域紅外勘測望遠鏡(WFIRST)計劃於2020年中旬啟用,它將向我們展現出巨大的宇宙全景。天文學家可以使用它探索從太陽繫到可觀測宇宙邊緣的所有事物,包括整個銀河系中的行星和暗能量的本質。 雖然它經常被與哈勃太空望遠鏡相提並論,WFIRST卻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探索宇宙。
  • 強強聯合,中俄提出新的太空望遠鏡計劃,或將是哈勃望遠鏡的五倍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來自中國科學院和俄羅斯科學院天文研究所的專家提出了大型軌道望遠鏡的概念,在這次項目中,兩國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建造一個帶有10米鏡片的望遠鏡,該望遠鏡是由36個部分組成,然而哈勃望遠鏡也只配備了直徑2.4米的鏡片,也就是說中國和俄羅斯提出的大型軌道望遠鏡將會是哈勃空間望遠鏡的5倍。
  • 俄科學院認為應當重審國際空間站飛行期限並設計本國軌道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月14日消息 俄羅斯科學院太空委員會發布的決議指出,由於維持國際空間站運行的費用會不可避免地增加,因此需要重審其飛行期限,同時必須設計本國的軌道站。該委員會官網發布的這份決議披露,「俄羅斯聯邦約定在2025年之前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此後俄羅斯模塊艙維持工作能力和安全運行所消耗的資金比例將大幅增加。」決議稱,「根據這些約定,必須重審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的期限並著手擬定俄羅斯新的載人航天發展構想,其中包括在環地軌道建造本國載人基礎設施。」
  • 俄科學家尚未發現火星上存在金星上找到的生物標記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據俄羅斯科學院太空研究所網站消息,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TGO)上的俄光譜分析儀沒有在火星大氣中檢測到磷化氫。此前有報導說,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其可能來自於生命物質。消息中援引俄太空研究所行星物理學部門科研人員亞歷山大∙特羅希莫夫斯基的話消息:「這臺光譜儀的靈敏度極高,能夠檢測出極低濃度的磷。但結果顯示,火星大氣中沒有磷化氫,或者是極少,不超過十億分之二。非常遺憾,這個紅色星球上看來是沒有這種生物標記。」
  • 建最大天文望遠鏡 中國出1億美元
    據美國媒體報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者之一,將承擔這臺巨大的望遠鏡的光學系統、雷射引導星系統和科學儀器系統等關鍵技術研製任務。  報導指出,這是中國首次在國際上參與此類天文研究項目。
  • 俄媒:替換「哈勃」的天文望遠鏡將在歐洲發射
    中國網12月22日訊據俄羅斯媒體12月19日報導,歐洲航空航天局、美國航空航天局和阿麗亞娜空間公司共同籤署了協議,計劃將新一代的「詹姆斯韋伯」天文望遠鏡作為「哈勃」望遠鏡的「接班人」於2018年在歐洲通過阿麗亞娜空間公司的宇宙飛船發射升入太空,以取代「哈勃」望遠鏡的工作。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美射電望遠鏡突然坍塌,俄專家為中國祝賀
    嫦娥五號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後,於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成功完成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和封裝工作。"鑽取方式":將鑽頭深入到月球表面以下,然後利用中控的管子進行取樣。,分析出月球地質特性和演化歷史進程。
  • 俄議員:沒有俄技術就是個笑話
    加上美國的話,一共有八國將共同參與重返月球,開發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表面看,這是一個國際太空合作項目,實際上它是美國為了遏制對手打出的一張王牌。按照NASA的協議草案顯示,該協議成員國可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競爭對手幹擾破壞。另外,協議還賦予私營企業對月球礦產資源實施開採的特殊權利。